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永胜《新太极拳》评析兼论《新太极剑》|新锐太极史论

马永胜(1885—1939),字钰山。山东省聊城东昌府区人。少年时便拜蒋文英、蒋文明为师学习查拳,勤学苦练,拳械技法运用不俗。1914年赴苏州,就职于军界,充任武技教官,授徒很多。曾担任南京中央国术馆负责人。还精于气功之术,并以气功疗法治病。著有《新太极拳》《新太极剑》以及《弹腿》《八段锦》等书。1939年病逝,安葬于苏州林岩山麓。

1931年,《新太极拳》一书由上海文明书局印刷所出版发行,后署“著作者  山东聊城马永胜”,“校对者  中央国术馆吕光华  郭锡”。书中内容较为简单。

(张之江、马永胜肖像照)

接下来是《新太极拳目次》,还有钮永建、李景林、胡朴安、张一尘、周行广、黄蕴深等名人题词,以及张之江、林彪、黄乃桢、邹竞、黄曦和著者的序言六篇。正文内容包括:《新太极拳例言》《新太极拳八卦方位图》 《新太极拳图》 《新太极拳目录》《新太极拳歌》《新太极拳八方五位图解》《新太极拳八方五位图》。

其中,《新太极拳目录》共收录拳式96式。

(附图为该书内文照片)

不难看出,这套拳法,除了“搂膝拗步”、“白鹤亮翅”、“揽雀尾”、“双风贯耳”、“高探马”、“倒撵猴”、“云手”等几式源自于太极拳套路外,其他式法均为马永胜从“各宗各派混合于一”(见于<新太极拳自序>)而得,“所著动作及姿势,均按上下五禽图形运用,上为凤、鹤、鹰、燕、雀,下为龙、虎、狮、马、猴。”(见<新太极拳例言>)如此便成为了他所言之“新太极拳”。由此可见,民国时期创编太极拳风气已然形成,正如该书镇江黄乃桢在《序》中所写:“第太极拳……传至今日,派别亦颇分歧,一举手一挠足,即可指为某宗某派,受学者每恍惚而不知所从。”

笔者尚不清楚马永胜“混合于一”“新太极拳”如今是否有传,也不知这种“太极拳”究竟如何行工走架,是否也会让“受学者每恍惚而不知所从”呢?

另外,1935年,马永胜又出版了《新太极剑》一书。也像前著《新太极拳》一样,其剑法没有师承,是马氏“爰将生平历练所得,掇其菁华,吐其糟粕。俾将各种剑法混合于一,悉心研究,历数寒暑,辑成是书,综计六十四剑,演成八卦形式,名曰<新太极剑>。”

写到此,读者是不是和笔者一样感到有些费解或者困惑呢?既然是“将各种剑法混合于一”,“演成八卦形式”,为何不取名“八卦剑”,而偏偏“名曰新太极剑”呢?看来,马永胜真是个怪有意思的人物。可惜他年纪不大就驾鹤西游了,求证于创编者是不可能了。据笔者揣测,著者取名“太极”的意图实际上昭然若揭,无非是在蹭太极拳的热度而已!既然此书已存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又有兴趣于2008年将其挖掘出来重新出版,笔者便聊发几句感慨,以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文末用一句话对马氏图书做一评价,即《新太极拳》一书的出版,为其后更多人编造五花八门的“太极拳”开创了不好的先例。

1、许宠厚《太极拳势图解》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孙禄堂《太极拳学》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3、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4、徐致一《太极拳浅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5、吴图南《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学拳就别学刀!详解杨式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简单了解一下太极剑
4
新太极拳书杨氏/马永胜
全网首发——孙叔容先生之孙式太极剑经典照片(之一)
吴式太极乾坤剑七星剑浅析(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