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没开学?看二胎妈妈是如何一人单挑两只神兽的

      令人抓狂的病毒已经在这个世界上肆虐好几个月了,而更令大多数家长们抓狂的是,家里还有个孩子,正精力旺盛的对你满怀期待。平时孩子可以交给老师管教,家长们没事还会找找老师的问题。但此刻作为家长的我只想对老师深鞠一弓,说一句: 对不起,您辛苦了,熊孩子,还给您。

      而德国的爸妈仅仅熬了三周而已,就已经把孩子交给大自然了。

译文:幼儿园关门了,游乐场也关门了,奶奶禁止接触,爸爸妈妈还有工作,我自己在这呼吸点新鲜空气就好。

      其实这段时间小朋友们也挺难熬的,没有小朋友陪伴,出去还要带着口罩和他人保持距离,他们心里一定也很委屈。

      昨天我刻意的想让大宝回忆一下幼儿园的美好时光,我问他: 你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吗?没想到大宝眼睛都没抬一下,说: 不,我还是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呵呵。。

二胎妈妈的带娃攻略

      作为两个男宝宝(大宝4岁,二宝1岁半)的妈妈,疫情开始,学校放假,我准备的不是口罩,而是一套心经,好让我被一个'小唐僧'和一只'小倔羊'捉弄的团团转时,可以立地成佛。疫情期间,孩他爸的公司实行在家办公,但老板分分钟视频会议也是让人如坐针毡。所以周一到周五主要由我带娃。再加上结婚以来孩他爸突然一夜之间厨艺尽失,所以做饭的任务也由我完成了。一天下来,我就是学校的老师,保洁员加食堂的打饭阿姨,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那么在这漫长的居家隔离生活中,我是如何做到一人单挑两娃的呢?

02

一份优化的时间计划表

      如果要问一个德国人出门时必须随身携带的东西有哪些,那么答案里一定有他的时间计划表。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问诊就医,德国人的第一反应都是: 等一下,我要看看我的时间表,究竟哪天哪个时间可以去做这些事情。凭心而论,如果懂得如何规划和利用时间,我们做事情的效率的确会大大提高。

      这一点在养育孩子上同样适用。毕竟规划好时间就是规划好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而且从家长规划时间的行为中,孩子也会学习如何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

      我在网上搜罗过大家的好主意,其中一份德国儿童心理学专家的时间计划建议引起了我的注意,并且经过两周的实践,觉得非常科学和好用,在此推荐给大家。              

图片来自:德国青少年心理学专家 Christian Lüdke

给孩子的时间规划建议

图片为蜜蜂妈妈按照该儿童心理学专家的建议制作的适合学龄前儿童的计划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了时间计划,每天如何让孩子感到宅家生活不无聊,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解放自我就有依可寻了。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份计划表的具体实践,希望能给各位家长一些平时陪伴孩子的好主意和灵感。

03

晨练,为专心注入力量

      原来我们习惯于吃完早饭带着孩子从安静的活动开始,但往往发现孩子玩不了一会就开始跑神,好动。后来开始了晨练,发现这种方法非常合理。早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晨练仿佛给孩子和大人都注入了更多的氧气和力量,让人精力充沛,也更能专心的做事情。如果室外空气好,温度适宜,我就会带着两个小家伙在安静的公园走走,沿路会发现很多美丽的风景,孩子们也会与自然更好的融入在一起。

     如果碰上了下雨天或者不适合出去玩的天气,在阳台和我一起种个花,或者跳个操都可以,只要是能消耗两个小家伙的精力,让他们动起来的活动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和妈妈一起种花

在可折叠的游戏帐篷里爬行玩耍

     晨间运动后,我发现小朋友们都会更加主动并且开心的和我一起安静的专心的做一些事情。比如看看绘本或者学习知识。好像他们已经把内心的躁动释放完了,这会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04

丰富的室内室外活动

     除了每天给宝宝们安排一段专心的学习时间外,游戏时间对孩子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学龄前的小朋友,寓学于乐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在室内,我通常会给小朋友们安排一些做手工,绘画,拼图,桌游,搭积木,搭乐高,玩太空沙等游戏,让他们在室内也可以锻炼大脑和双手。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室内活动内容

记录美好的回忆

          室外活动可以尽情释放孩子们的天性和精力。骑自行车,轮滑等等都是不错的项目。

记录美好的回忆

05

简单又营养的餐食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做饭花费时间最长的国家中,中国榜上有名,每餐的烹饪平均时长为一小时四十分钟。如果带着俩孩子做一个半小时的饭,多是鸡飞蛋打,做好了饭小祖宗们也不一定喜欢,最后反而忙到妈妈连饭都吃不到嘴里。

      最好的办法是多简餐少大餐。比如番茄肉酱面,虾仁蒜香意面,蛋炒饭等等。这些都是我经常在午间给孩子们准备的简餐,半个小时左右搞定,营养健康,孩子还更爱吃。到了晚上忙了一天,孩他爸下班帮我照看孩子,我再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在德国,大多数家庭都吃简餐,只有假期或者过节才会精心准备一顿大餐。并且他们的晚餐名为'Abend Brot'-晚间面包。因为在德国多为父母自己带娃,下班后为了节约时间,大多数家庭都会非常快速的准备晚间面包,内容为一层面包加一层奶酪加一层肉片,另加一份沙拉。10分钟,完成。

06

合理使用电子屏幕

       在一天陪伴孩子的时间里,我会控制孩子看电视或玩Ipad的时间。因为长期的研究已经表明,过度看电子屏幕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首先是对眼睛会产生视力损伤。其次,从统计学上来说,看电子屏幕和内容时间过久的孩子注意力更容易不集中,并且孩子的成绩会低于同龄人。此外还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例如高血压或超重。并且由于缺乏其他休闲活动,儿童行为发展也会不佳。例如,长时间接受劣质电子信息的儿童的更容易受到侵略和普遍的反社会行为。

       所以德国的专家给父母的建议是,3岁以下的幼儿尽量不看电子屏幕,3-6岁的儿童每天可以看30分钟的电子内容,6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增加到每天1小时。

       我的两个孩子都未满6岁,所以每天我会给他们看最多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哥哥再增加一个20分钟的Ipad时间。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经常在户外玩耍,眼睛接触不同距离的事物,会让孩子的视力调节功能更完善。

       除了控制孩子们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外,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也会控制一下自己滑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因为父母这样的做法只会给孩子两个信息: 1.我没爸爸妈妈的手机好看。2.爸爸妈妈那么爱看手机或电视,一定是因为那里面的内容真好看。所以我尝试着专心致志的陪孩子读一本绘本,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也感受到孩子们在妈妈的专心陪伴中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收获也更多了。

07

两个宝宝的差异化管理

      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有轻松的一面也有困难的一面。轻松在两个孩子可以成为玩伴,而不用执着的追着我跑了。困难在两个孩子经常是大的哭小的闹。常常是

                    上一秒还在安静的读绘本

我们是兄弟

下一秒就变成了抢绘本

我们是兄弟

上一秒还在开心的玩记忆卡牌

我们是兄弟

下一秒就变成了惨烈的争夺赛

我们是兄弟

      真不好意思让大家见到我们家的名场面😂 但这就是二胎生存实录,是不是又吓退了许多想要二胎的家长😆

      在陪伴两个小家伙的过程中,我常常扮演的是法官的角色,要判对错,讲道理,但是尽量避免的是怒吼。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吼叫只会让他们害怕,而不能解决问题。在玩游戏上我会尽量找他们各自感兴趣的玩具,如果一定要一起玩也要提前提醒他们不要争抢。最重要的是,天天形影不离的两个孩子,其实都需要父母单独的关注。所以我在两个小朋友各有所需时尽量的单独关注。比如二宝还小,需要午休,这时我会让大宝看二十分钟左右的动画片,保持安静,然后我安心的带二宝入睡。二十分钟后我会继续专心陪大宝,做做手工,画画,做一些安静的不打扰弟弟的事情。这样两个孩子都可以享受一份久违的只属于自己的母爱了。

07

妈妈要学会寻求帮助

      看完了以上,您是不是都觉得累。是啊,所以在一人单挑两娃的过程中,我也不敢24小时的'单打独斗',毕竟妈妈不是超人

      很多时候我都会找孩子和丈夫帮忙。比如大宝可以帮我一起打扫卫生,二宝也可以跟着哥哥一起收拾玩具。丈夫下班以后就全程陪伴孩子,让我享受难得的轻松时光。

      很多妈妈可能都会疑问,我是怎么把家里最难挪动的大山指挥起来一起干活的呀。毕竟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任性跋扈的孩子和在沙发上葛优瘫的丈夫。

      那是因为孩子和丈夫非常容易把你的付出都当成习惯或者理所当然。男性和女性是有天生的感官和情感差异的。想让丈夫或者孩子体谅自己的辛苦,就需要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比如我产后感到自己像变了一个人,没有了青春,没有了美丽,没有了自由,感觉很沮丧,但是孩他爸好像觉得这一切没那么糟。所以孩子断奶后的一次周末,我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和姐妹出门聚会,把孩子交给孩他爸一人照看。仅仅三小时,当我在回家的路上往家的方向张望时,眼前的一幕让人忍俊不禁。只看见远处家的窗户上趴着两个楚楚可怜期盼的脸,仿佛从'铁窗'里向外张望的人。三个小时和孩子的单独相处,让孩他爸更能从心底体会我带孩子的辛苦了,也经常在带孩子的时候当一个给力的队友。

      孩子也是一样的,没有不会心疼父母的孩子,只有太宠孩子的父母。很多父母们总觉得孩子做家务是在捣乱或者舍不得让他们做这些辛苦的事。但这样,孩子们很有可能到成年了都不能生活自理,成为更大的巨婴。其实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对做家务都是有热情的,我们可以让他们适度的参与其中。比如我的老大四岁了,他非常喜欢用吸尘器帮我吸地,也喜欢玩水,能洗洗自己的小盘子。

      虽然在帮助妈妈的过程中,丈夫和孩子的表现可能没那么靠谱,但珍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丈夫能理解妻子带孩子的不易,孩子也懂得了自己的快乐生活源自父母的悉心付出。这些就是通过体验来增强夫妻间,子女间的同理心。

 






 

      妈妈不是超人,但很多妈妈都不得不胜任超人般的工作。所有人都知道妈妈的辛苦,但又觉得这是她们不得不承担的。但至少一个家庭的人不该觉得如此。因为家庭的意义就在于相互关爱和支持,做彼此最值得依靠的港湾。

      我是幸运的,在育儿的这四年时光中,我的家人,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在此特表感谢。我们现在身处海外,又处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他们也一定非常牵挂。但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请相信我们这个小家也能互相帮助,撑起一切。

END

      这就是我,一个二胎妈妈,在特殊时期'一人'单挑两娃的全部过程和方法: 做好时间规划,注意养育技巧,家人互相支持。

      我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处在困难时期的妈妈们能在育儿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压力的出口。这个出口可以是自己的家人,朋友,可以是专业的组织,也可以是科学的育儿理念。

      如果我的经验能帮助到您,那就是我最开心的事了,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互相交流,妈妈们,不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征文4】没老人、无保姆、妈妈全职上班,这样的“二胎生活”你能想象吗?
妈妈生二胎,6岁男孩在产房门口纹丝不动坚守2小时,感动无数人
微小说:《一件小事》
为什么要生二胎?这是我见过最心动的答案
二胎生活有多心酸?7张图道出多少宝妈的苦楚,宝爸别视而不见
5年过去,首批盲目跟风生二胎的家庭,如今过得怎么样?苦不堪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