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醛症相关知识早知道

​原醛症相关知识早知道

新民市人民医院2019-12-09

第196期  主办:新民市人民医院党委

难治性高血压——你不了解的原醛症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们身边的常见病,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高血压的患者,但是又有谁能真正重视并分析其病因呢?据2017年“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3%, 估计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数已达到2.4亿,其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率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

      内分泌性高血压可以说是一种被忽略的常见病!据目前统计,原发性高血压约占80%,继发性高血压约占20%,在中国3亿多高血压患者中约15%(4500万)应属于内分泌高血压。但其中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特别是对临床可治愈或可控制的原醛症的认识率却很低。原醛症患者多为恶性高血压,用一般降压药治疗无效。目前报道原醛症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已>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A)是因体内重要的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分泌增多而使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受抑制、但不受钠负荷调节的疾病,又称为内分泌性高血压或肾上腺性高血压。主要症状有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夜尿增多等,发病年龄多为30~50 岁,女性多于男性。醛固酮增多症首先是血液当中醛固酮增多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则诊断为醛固酮增多症,那它的原因是什么?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疾病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而引起的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增多会抑制肾素分泌,醛固酮和肾素比值会增加,一般当醛固酮和肾素比值超过30的时候,可以认为有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主要是高血压和低血钾,患者可能出现比如头疼、恶心、乏力等表现。当患者出现这些表现的时候,要考虑到原醛症的可能。

     美国梅奥诊所近5年诊治的原醛症患者已增加10倍。在定义为用3 种降压药治疗后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仍高于140 /90 mmHg的抵抗性高血压患者中,原醛症患病率高达17% ~ 23%。我国的原醛症患者也明显增加,2016年中国原醛症诊疗专家共识推荐,应在有相对高度怀疑为原醛症的患者中进行检测。年轻患者,筛查内分泌高血压是提高和延长生命的关键。原醛症的患者早期被排查,尽早找出原发性疾病,并得到及时的治疗,完全可以避免终生服药带来的痛苦和危害。

推荐筛查人群

1.持续性血压>160/100 mmHg。

2.难治性高血压。

3.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

4.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

5.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 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6.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7.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

筛查指标

指南推荐使用醛固酮/肾素(ARR)进行筛查。

     原醛症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是肾上腺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肾素分泌受到抑制,因此,醛固酮(ALD)和肾素(Renin)也成为诊断原醛症的重要标志物。原醛症的临床诊断主要分为筛查、确诊、分型三个步骤,其中筛查检测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是原醛症筛查的首选指标。醛固酮和肾素的比值正常为0~12.0。当血压升高时,比值小于20,为原发性高血压。比值大于20~40,存在原发性醛固酮的可能。当比值大于30,醛固酮大于554pmol/L可确诊为原醛症。在诊断和治疗中也要求检测ARR。由下图可见:醛固酮和肾素检测贯穿原醛症诊断的全过程,成为原醛症诊断不可或缺的指标。

采血要求

      高血压项目需要以EDTA抗凝管采血,采血需小心,尽量避免溶血。采血后两小时内送检,尽量当天完成检测,送血过程需保持室温(不可放置在2-8℃冰箱)。

1.住院病人:立卧位肾素、醛固酮(前一晚10点开始卧床,夜间尽量不起床,可以翻身)。

采集卧位血:早上6:00采集一管卧位血(紫帽5ml)。

采集立位血:叮嘱病人直立位或步行2小时,8:00采集一管立位血(紫帽5ml)。

〖注意事项〗

①所有立卧位必须在上午抽血。建议空腹,低盐饮食,输液前抽完。

②节律试验应严格遵守抽血时间。

③请在条码上写清抽血时的体位及抽血时间!

2.门诊病人:清晨起床后保持非卧位状态(可以坐位、站立或者行走)至少2小时,静坐5-15分钟后抽血查肾素、醛固酮。

           检验科:滕晓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浆醛固酮水平不高,却诊断原醛症?
【标准和规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行业标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
王广教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
金口域言 | 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刘礼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