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紫砂艺术(上)

明代紫砂矿料的砂色技艺探索
宜兴紫砂从明代至今已经600多年,它的砂艺美誉已经把宜兴的紫砂文化推到了极致。其中紫砂材质工艺,从明代到现代,随着各个时代的提炼,到现在的紫砂,

将工艺造型推到了登峰造极,为工艺服务的紫砂用料也越来越精细。紫砂发展到现代,没有哪个时代会像今天的人们对紫砂那样钟爱。紫砂是在甲泥矿层中分离出来的特殊材质,从制作成形到烧制成器物,从材质精选到成型工艺、窑火工艺,在明代已经日趋完善。

明代完善了紫砂矿料从制作到烧成,尤其是突出砂器的材质美,将原矿五色砂艺推向极致,形成了明代砂艺用料质朴的特色。明代开创的“砂粗质古肌理匀”突出的是紫砂材质的本真美,明代的五色砂艺,在紫砂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代的砂艺风采,精美绝伦,令后代无限神往。

明代的陈信卿、李仲芳等一批巨匠所制作的明代砂器,归纳为几个方面:砂器造型充满张力,气韵霸气大度,无拘无束,质朴厚重,给人以大雅不雕,时大彬采用象牙血砂段制作的智圆壶粗犷豪放之感。明代的壶式,古拙清雅,给人以茶器品茗,如得悠闲之野趣也。特别是时大彬所制作的砂壶,光器简洁,用砂质朴,与砂器相得益彰,砂型兼备,色泽丰凝,将明代粗砂五色砂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色砂艺已经成为明代的一种风尚,载入紫砂史册。明代的紫砂壶重点表现砂色价值材质美。砂、工、烧为明代要追求的艺术目标。而且发展到艺人发挥个人的砂艺特采用五彩熟栗紫共生矿制作的龙凤印包壶色,艺人之间除造型风格不同之外,更突出的是,他们在用料上各自不同,砂色各显格。明代艺人强调的是砂色美,以紫砂材质美、砂色美作为首要的体现紫砂的价值观。每个艺人都有砂色风格,艺人之间除了造型和风格不同外,他们在用料上也各具风采,砂色各具风格。明代艺人强调砂色美是判断砂器的价值体现。

明代追求紫砂的砂色风尚,原矿原生态材质美,创造了明代砂器五彩缤纷的特色。纵观今天传世的明代砂器,壶胎的材质肌理,砂出质古,古拙粗犷,材质砂色如披盈锦,如彩色的晚霞,绮丽如玛瑙美玉,凝润如琥珀蜜蜡,郁黄如田黄象牙,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砂器能够体现出材质本真美,练泥技艺高超,砂色风格各异,时大彬的引领和推动功不可没。无论是在黄龙山寻矿取料,制壶工具的改进,特别是手工拍打身筒法,使砂器成型有了突破性转变,他都起了很大作用。时大彬对紫砂从采矿练泥到成型烧成,均有自己独到的技艺,他的练泥配砂及窑火技艺超众,使砂器文化传承,他是紫砂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时大彬是最早发掘黄龙山蕴藏的珍稀的五色共生矿料,并具有精湛的练泥、制作、窑陈信卿采用五色共生矿制作的四方菱花壶火技术,他是将天然的五色共生矿巧妙应用,砂色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砂技先驱。
明代的砂色绮丽和传世的作品,反映明代天然的材质肌理,其壶胎的砂色美,在目前所有的传世资料中,都没有反映明代紫砂的砂色工艺的形成文献记载。

明代砂器特有的五色砂色美,首先是明代在黄龙山所采的蕴藏在山体浅表层的共生矿材质,采矿取料,是决定制壶的砂色肌理的基本首要条件。产生明砂现象很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明代特殊的练泥方法。明代的练泥技术及所用的练泥设施、工具、方式,与今天的练泥技艺和手法有着天壤之别。

在时大彬时期练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明代砂器的艺术价值,体现的是材质的本真美,追求的是古朴雅致,是砂色的古朴美、厚重美、自然美,追求的是将黄龙山的珍稀矿料,通过制成作品,尽显砂色各异的风采。明代艺人表达的是砂色风采的不同个性,各人以自己得到的黄龙山不同的矿料和自己的练泥经验,从而得出自己的砂色风格。紫砂的材质美在明代是非常讲究的,是明代艺人在制壶时追求的价值观,也是当时玩壶者对紫砂的审美情趣。

那么,明代练泥用的是什么方式呢?首先,明代采矿在山表层,以五色共生矿为珍稀材质的首选。在黄石的石英岩层中,有许多粉质状的五色夹脂泥,有的材质比较柔软。刚开始制壶时,艺人将这些细嫩的夹脂泥,直接捶打成熟泥制壶。有的练泥用的粉碎手法是将原矿风化后,放入石马槽内,用石磙碾碎,放在石臼内捶打,与打年糕的方式差不多。有的粉碎矿石,是用牛和驴推着石磙将矿碾碎;有的是在石碾台上将矿碾碎。

将原矿日晒雨淋风化后,再放在陶缸里泡数月,所用的是大小颗粒分档的方式,在陶缸里用水漂法分离粒子。明代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标准分档目数的铁筛子,当时用的是石磨圲粉法。明代时黄龙山表层蕴藏的细嫩的夹脂泥共生矿,有的珍稀矿料如猪板油状,凝滑如脂,有的五彩矿细黏如糯,对这一类珍稀矿材质,当时根本就不需要上石磨来,而是将矿放在陶缸里泡养几个月,待阴干后,再捞上来捶打成熟泥,便可制壶。明代练泥没有像今天这样用真空机来排除泥里的空气,而是靠人工脚踩,在石臼内锤熟或放入木制的压泥机中挤压排空气。

明代取料养土的方式也与今天有很大的区别,明代讲究各人自己选矿。各自在门前造一方池,将采回来的矿料粉碎后放入池中放水泡养,而当需要用的时候,将泥浆捞上来阴干,摆在泥凳上锤熟后制壶。过去将矿料粉碎后,放入池中泡养数月,隔三五天在池中捣浆一次,待沉淀后,再隔几天捣浆一次,使泥浆和砂粒充分搅匀,再让其沉淀。数月以后,就选最上层最细的为原矿浆料,最细的目数浮在上面,中目数的泥浆料在中层,最粗的泥浆砂粒沉淀在最底层,这个方式是根据砂粒的沉淀规律。

由于明代没有标准的铁筛子分离,而是用沉淀法大体上分为大、中、小颗粒。制壶艺人只能大体上来划分三个标准的紫砂熟泥目数。这种特殊的古法练泥,在传世的名砂作品中,从壶胎的肌理上能分辨得出,天然共融的五色共生矿表达的是和谐共融,五色砂粒天然共融凝聚,非常的自然。以明代时大彬为代表的一批巨匠,为后代留下明代的五色砂器,最耀眼的裸胎砂色美。明代的这种砂色特色在紫砂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流芳百年。

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博物馆、我国台湾的博物馆、我国香港的罗桂祥茶具博物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以及各省级博物馆,全国各地老紫砂收藏家走访考察发现,一些博物馆有明代经典的砂色作品,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如时大彬、徐友泉等一批明代巨匠的作品。他们经过长期的摸索,从用天然的五色矿土练泥制壶,到利用天然的砂色各异的矿土,进行合理搭配,砂配砂、色配色、泥配泥,有的调入钢砂,有的调入土骨,有的调入煅烧后的砂粒,取用配合,

开启了配泥的先河,每个艺人,各有心法,秘不相授,这就是明代配泥的独门秘诀。后代的紫砂学者们对明代的砂艺特色,一律解释为调砂配制后产生的效果,这种猜测也是正常的。因为明代紫砂的练泥秘诀一直是个谜,因为从明代用的是黄龙山的什么材质,在什么地层采的矿,是什么品种,练泥、制作、烧成等都没有完整的记录流传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时大彬之五色共生壶的前世今生
这个“稀有紫砂泥料”叫葵金砂,你听过吗?
紫砂泥料分类
“本山绿泥”中的本山是指什么?本山绿泥、段泥、黄金段又是什么关系?
紫砂泥料的优劣
亿年,只此一款,太赞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