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目标是:不用看病

记得冯唐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说过,人的健康其实有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就是睡眠,一个人睡的好,说明身体状况不会太差,一个人睡得不好,说明身体一定存在问题。这个我们都有深有体会。在心理上,因为困扰和压力而造成的睡眠问题,说明生活状况不好,在生理上,因为疼痛或不适而造成的失眠,说明身体处在患病状态。所以,很多时候,能睡一个好觉,或许才是一个人最佳的状态,也是一个人生活过的好的唯一标准。

我以前爱看冯唐的文章,觉得风趣幽默还带点哲理,后来觉得他过于吹嘘了,关注他的文字少了,但对他发表的一些言论却是默许。因为有医学的经历,又从文经商,跟专业的医生比起来,他对世俗的态度似乎多了不少戏谑的成分,从他嘴里道出来的科学似乎多了一些人生的叹息。而跟一般的作家或者商人比起来,医学的经历又让他在描述各种科学常理的时候不显得太过死板。当然我这种迷信是基于对他早期的崇拜,也许只能算是谈谈个人的一些生活态度而已。

中国医疗和医生的问题,源于国情和各种机制,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较大改变的,毕竟中国十三亿人口,要享受像西方的那种医疗待遇,恐怕还要很久,久到你我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医学的态度,这是可以立刻改变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以下是冯唐总结出来的几个关于看病的常识,我加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在里面,希望它也能对你的生活起到一些帮助,起码能让你焦虑的心情得到一些缓解。

人体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医院可以尽量少去。

医生能帮助病人的,仅仅是: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也就是说,哪怕你找的是最贵的医生,他能做到的大多是帮助你缓解病情,或者说缓解症状,甚至大多数时候仅仅是让你得到安慰,病痛最终都是靠身体的自愈。最好的药是自己的灵与肉。小孩的自愈能力比大人更强,这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所以像发烧感冒咳嗽这些小病痛,也许只需要你多喝水少看手机放下手中的事情便能自愈的,除非病痛大到像严重的外伤或者如心梗中风阑尾炎等,否则都没有必要跑到医院里去折腾,毕竟一折腾,病情有可能就加重了,原本躺着睡个好觉就能缓解的病情,非要搞到去医院排个长队呼吸一下大街上污浊的尾气。

请按照医生说的去做。

谨遵医嘱,这句话对于病人来说,做起来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并非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大多数人都自以为是盲目自信,比如吃消炎药,要么不吃,一旦医生开了处方吃了,就一定要吃够三天,没有按医生的要求去做,自以为症状稍微缓解一点就开始停药,于是本来可以斩草除根的病便蛰伏在身体里,随时爆发。

总觉得自己病没好,总觉得自己没病,都是病。

男人和女人在对待生病这个问题上的明显区别就是,男人总觉得自己没病,女人总觉得自己的病没好。对待生病,女人会觉得身体矜贵,总是处于一种忧虑的状态,喜欢小事放大,一点伤风感冒就急着去投医,所以去医院看病的总是女人和小孩居多,这种自怜的心态让她们吃了不少的亏。而男人往往仗着自己英勇,不把小病放在眼里,即使到了非要治疗的地步,也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只是乐观过度了就变成了轻视,最后栽在一次次的忽略上面。如果女人的小心谨慎跟男人的过度乐观能够得到中和,这便是最好的对待生病的态度,也是最好的人生态度吧。

有一点医学知识,不迷信名医

医学的书看起来真的不那么诱人,但当你有过病痛或者家人正在受着某种病痛煎熬的时候,无意识之中便会对这些书籍和信息关注起来。我们或许真的没办法把《内科学》、《外科学》看进去,但官方的一些精简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是可以尝试去接纳的。我们常说久病成医,一旦我们自身拥有病理知识,那在医院里就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钱。我常常觉得,与其给自己存钱养老,不如多花点钱养生,也是这个道理。至于名医,冯唐的说法是,如果有选择,还是别把自己的肉身交给太高龄的医生。中医神通广大,不可否认,但西医才能做到立刻缓解症状,这点也毋庸置疑。其实世界上最好的名医是自己,再有名气的医生,也不如你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如何让自己不生病,自己心里有数

在百度里搜索“我是不是得了癌症”有用吗?

虽然医院不是万能,虽然医生不能保证治愈,但也不要出现症状就去百度搜索如何治疗,更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得了某一种病,自己给自己对症下药,很多时候,搜索出来的一些答案并非没有科学依据,但在吃药这个严重问题上,还是听医生的比较好。冯唐说按常理医生不会把病人当作亲朋好友,所以没必要跟医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在就诊时间之外,医生有权利不回复病人的信息,不接听病人的电话。在国外,社区医生或家庭医生或许有义务对病人嘘寒问暖,时刻跟踪病人的身体状况,但在十三亿人口的中国,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比较靠谱。

2018年,如果问我最关心什么问题,放在最前面的还是,健康。

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求,只有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最急迫。

跟生活工作中的失败比较,唯有病痛能把一个人彻底摧垮,

所以,我时常也会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很多,有时候也会想,周而复始地出差倒时差,不规律的生物钟,看起来很美味的当地“美食”……会不会有一天演绎成不健康的身体,从此远方只能成为远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十大名医轶事简介
《陈茶馆》合于四时阴阳
高树中:一针疗法来源于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当下,中医只能福泽少数人(1)
古代名医传奇背后,也有很多辛酸故事
这才是患者所盼望、所敬服的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