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征最关键一战,比飞夺泸定桥更艰险

1935年9月,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人率领我军成功翻过雪山、踏过草地,来到了腊子口关隘之前,准备进行最为艰难的一战。

这一战要比四渡赤水更为艰险,比飞夺泸定桥更加困难,一旦成功,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就是“腊子口之战”

前有高山峡谷、国民党部署的甘肃军阀重兵,后有从四川紧追不舍、一路尾随而来的刘文辉部,就连两侧都埋伏着胡宗南和他麾下的国民党精锐,面对这般残酷之绝境,毛主席只下达的一个命令,

“打!三天之内打下腊子口!”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开辟北上通道的关键之战——腊子口战役。

1935年局势如此艰辛,毛主席又亲自下达了命令,我党已经没有了退缩的余地,经过慎重考量之后,攻打腊子口的任务交给了红一方面军二师四团,也就是当年叶挺麾下的部队。

这支部队素来以攻坚克难而著称,此番得到我党的命令之后,战士们没有畏惧。

在正式带领战士们来到腊子口关隘口之前,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就对地形狭窄有了一定的猜测。

毕竟若不是不允许大部队推进,我党也不可能将这个任务仅仅交给他们一个团,可即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看到腊子口的近况之后,王开湘还是惊叹了一下,

“还真是不好打……”

也不怪我军将士们作此惊叹,要说艰苦的作战环境,我军也没少见,像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异常艰险的泸定桥,我军都顺利闯过来了,但那些地方与腊子口相比,又颇有些小巫见大巫的意味。

所谓的腊子口,其实就是两座悬崖中的一道裂缝,裂缝顶端宽度大概在30米左右,而裂缝底部宽度仅有六七米,悬崖峭壁异常陡峭就不说了,悬崖下边还有极为湍急的腊子河。

难怪就连本地人都将这里称之为“天堑”,从来就不敢踏出,想要强渡这里无异于登天,而唯一渡过这里的方式,就是从河上面隘口处那个一米多宽的小木桥上过去。

然而,国民党陆军14师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足足在腊子口驻扎了两个营的重兵,这桥也走不得。

初步观察过后,王开湘等人发现敌人在腊子口处设立了两道防线,除了小木桥后做了埋伏之外,小木桥后面的东山坡上还有一片坚固的碉堡群,一时之间还可以看到一些纵深防御工事,很明显国民党是做了准备。

可即便如此,王开湘也没有丝毫的畏惧,直接拿低喝一声,

“兄弟们不要怕,立炮、架枪,都跟我冲!”

当我军将士们展开冲锋之后,阴险的国民党反动分子,并没有直接开枪开炮,反而是没有丝毫动静。

直到等到我军将士靠近、达到手抛手榴弹的攻击距离之后,他们才一个又一个地丢出手榴弹,与我军进行了激烈追逐。

翻天的炮火不断在腊子口处轰鸣,甚至一度盖住了激荡的水流之声,我党同志们一位接一位倒下了,可是剩下的人非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冲锋的愈发猛烈,差点就冲破国民党人的封锁。

只可惜,国民党部队提前驻扎在那里,做了太过充分的准备,以至于我军将士们战线推进的结构缓慢。

而等到夜色降临之后,虽然战士们还想继续发起冲锋,但是毛主席却亲自喊了停,决心亲自指挥的毛主席,站在离战斗处两三公里远的村落里,拉了一条电话线指挥前线战斗。

“腊子口是我们通往甘肃的最后一道门户,一定要打通啊,倘若天亮前再打不通,敌人的援军一到,我们就只能被动的退回到草地里去了……”

“今晚是最艰险的一仗,不要硬攻嘛,多动动脑壳,每过半个小时记得打电话跟我讲一下战斗情况。”

现在夜幕逐步降临,红四团的团长及政委等人也意识到了,强攻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在众人望着那悬崖峭壁,束手无策的时候。

突然有一位叫做云贵川的战士站了出来,他虽然年纪不大,可是攀爬本领却不小,他直接跟团长他们说道,

“团长,这么打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让我们从侧面爬上去,抄了他们的后路吧!”

听到这个办法,团长王开湘眼前一亮,可是很快光芒又暗淡了下来,那陡峭的峭壁几乎接近90度,哪里是常人能够攀爬上去的呢?

就算我军的将士中有一部分人攀爬本领高超,但是体力也支撑不了他们攀爬如此高耸的峭壁,

“你确定你上得去吗?就算你能上去,其他战士又怎么办呢?”

王开湘并没有急于否定,反而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小战士云贵川想了想,认真说道,

“团长,你相信俺,俺上去绝对没问题,至于其他战士,俺带个背钩,咱再凑个绑腿,到时候把布垂下来,战士们爬上去就可以哩!”

说实话,这个作战方案是有一定风险的,且不说敌人是否会发现我军的行踪,这夜色一共就这么长,倘若这个作战方案失败,那么我军士气必然遭受到重挫,也不一定还有时间再强攻腊子口,可王开湘很有魄力,

“行,那就你来!”

就这样,一位身形矫健的红军战士就这么一手持着钩竿,一手抓着峭壁,一点一点地朝着悬崖上方攀去。

而其他战士虽然非常担心云贵川的安危,但是他们却没有留下来守着,反而是组织起4个连的战士,朝着正面发起佯攻,吸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力。

陡峭的悬崖,攀爬起来相当困难,不仅极其消耗体力,而且上面长满的湿润青苔也很容易让人手滑,以至于云贵川在攀爬过程中也几度遇险,不过最终他还是咬着牙爬上了山顶,还顺带着将20多位战士一一拉了上去。

当国民党人突然看到自己身侧和背后出现了共产党战士的时候,一时间皆是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也不知道共产党战士是怎么出现在这个位置的。

大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的后路已经被我党包抄了,以至于他们很快失去了抵抗的斗志,对我党的20多名战士们打得手忙脚乱。

正面佯攻的战士们,眼看机会来了也不再等待,直接朝着敌人发起了英勇的冲锋,这下国民党残余部队彻底陷入了被动,很快就被打的四散而逃……

这是极为经典的一次战役,是我军战士们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要知道,在正式开战之前,连聂荣臻元帅都曾评价腊子口道,

“别说是人,就连鸟都飞不过去。”

可结果呢?仅仅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军就成功攻占了这个关隘,原本自诩胜券在握、都已经想象到我党狼狈而逃的老蒋,听到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只不过毫无用处罢了。

因为那个时候的共产党,已经成功打开了进入甘肃的道路,打通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后一道天堑,拥抱了属于自己的黎明。

其实,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国民党只在腊子口地区驻扎了两个营的兵力,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国民党军队投入兵力的冰山一角。

整个腊子山梯次上,国民党足足在那里驻扎了一个旅,周边地区还有4个团的主力部队,随时可以对开战地区提供支援。

只可惜,当时负责这件事的14师师长鲁大昌怎么也没想到,在他眼里牢不可摧的“天关”,仅仅只坚持了不到5个小时就被我军攻破了,以至于他想支援都没支援成功。

而失去了腊子口这道关隘、同时也失去了士气的国民党军队,在我们经历过长征的红军部队面前,自然是起不到什么阻碍和抵抗的作用的,红军蛟龙入海、进入陕北地区,与陕北红军进行了汇合,自此进入了革命新阶段。

事实上,这样决定我党生死存亡的战斗可不在少数,但是每一次我党都能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这都得益于那些英勇卓绝的战士们的一次次冲锋。

正是他们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我党才能够力克强敌、茁壮发展,向伟大的革命先烈们致敬,同时也向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报以最深切的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打胜了最关键的一仗,满盘皆活
腊子口攀崖的“云贵川”,命运如何?战后失踪,三种可能
他是斧头将军,飞夺泸定桥立大功,奇兵突破腊子口,死于自己手枪
长征中,比飞夺泸定桥更凶险的一仗
红军长征突破天险腊子口
1935年红军刚出草地,喜得40多万斤粮食和2000斤盐,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