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1年主席收到女学生来信,亲笔回信并寄300元,50年后她成院士

陈文新院士

新中国成立之初,举国上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毛主席自此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

如今中国人民不再饱受战争的苦难,也不再恐惧于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毛主席的精神始终未曾有过一刻放松。

自打住进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桌始终摆放着一摞又一摞不曾看完的信。

有地方穷苦百姓寄来的,也有早年间一起干过革命的,还有十几年前有恩于他的“故友”寄来的。

这些信件大抵不用仔细阅读,毛主席便早已洞悉一切,无非是一些来讨工作、讨资助、讨人情的。

面对如此“千篇一律”的来信,毛主席着实有些心力交瘁,除了自掏腰包以解燃眉之急以外,别无他法。

直到1951年,毛主席收到了两封来自湖南老家的来信,当毛主席看到信件落款之时,随即便执笔回信。

这是毛主席从百忙之中抽空,专门为其回复的一封信,除了真诚地问候之外,还特意装进了300元钱。

可这位与毛主席通信的人到底是谁?她与毛主席之间有着怎么奇妙的联系,和斩不断的缘分呢?如下奉上。

她叫陈文新,是烈士陈昌之女,早年间陈文新的父亲,与毛主席是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友。

陈昌烈士

那时二人思想意识统一,又富有立志报国的雄心,因此陈昌一度是毛主席,“广交天下志同道合之人”的主要媒介。

当毛主席前往湖南,四处游学考察教育成果之时,陈昌则开始在任教的学校当中,鼓动学生接受新思想的启迪。

当毛主席带领众多新青年,创建长沙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之时,陈昌则是第一个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

如果说毛主席是湖南共产主义组织的先行者,那么陈昌则是湖南共产主义发展的倡导者。

二人之间,陈昌擅长演讲和宣传共产主义主思想,及爱国救国的基本理念。

右一为少年毛主席

毛主席则擅长以笔会友,广纳天下贤士为己用,如此看来,二人之间的默契是相辅相成的。

除此之外,在湖南时期,毛主席迎来生命当中的第一次爱情,也是陈昌与毛秉琴夫妇共同见证的。

那年毛主席身后无人可依,可杨开慧还是执意与之相结合,陈文新的母亲毛秉琴,得知此事十分高兴。

从床上用品,到请客做饭,都“一条龙”似的为其张罗完毕,

至那时起,毛秉琴也成了毛主席唯一的“亲大姐”。

“我们要共同建立共产主义的革命大家庭,以后的日子,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至此,在毛主席的构想之下,两家人便同住一院,同食一餐,共同发展和壮大湖南共产主义阵营。

毛主席同届校友

据陈文新的母亲回忆,那时候的毛主席充满朝气,他们私下里聚集在一起的话题,永远都是中国的革命与未来。

可是,属于这样美好的革命大家庭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待北伐战争打响,大革命失败之后,两家人的命运至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文新的父亲,因为贼人拉拢不成,英勇就义,毛主席也因为领导秋收起义,被迫落得妻离子散的结局。

想来,伟大的共产主义构想,在那个年代想要得以实现,少不了要直视淋漓的鲜血和面对惨痛的人生。

毛主席妻儿

那年陈文新3岁,在父亲去世之后,姐妹三人与母亲,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两个家庭就这样,在战争的冲击之下,各自亡命天涯,待到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的朝阳重新挂上枝头。

属于全国人民的“新生”时代终于到来,而陈文新也带着这份久违的感动,返回阔别两年的家乡。

那是1951年,是陈文新考上武汉大学之后,第一次回湖南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

两年的异地求学生活,陈文新越发出落成母亲渴望的模样,而母亲毛秉琴,却不再是陈文新想象中的模样。

她显然老了许多,走路的步子也愈发慢了起来,那原本就略带弯曲的后背,也变得更加佝偻起来。

学生时期的陈文新

“新儿啊,你代我给北京的毛舅舅写封信,问个好,几十年未见,不知道你毛舅舅还记不记得我们了”。

毛秉琴说罢,陈文新的全身像过了电那般激动:“母亲说的可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那自然是的,我学问不如你,有些要说的话还是要你代笔才行”,还没等母亲说完,陈文新便一股脑地掏出纸笔。

作势就要开始“奋笔疾书”起来,除了替母亲问好之外,陈文新还顺带介绍了一下家里的生活情况。

而后,又另起一张信纸,向毛主席说明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在武汉大学专修的土壤项目。

国立武汉大学

带着一颗翘首企盼的心,陈文新将这两封沉甸甸的信件,贴上邮票,投进了邮局的信箱。

原本陈文新以为,等信件从湖南送到北京,少不了得十天半个月,再加上毛主席日理万机,无暇顾及。

搞不好,几个月也不一定能看得到信,于是在家里休完寒假,陈文新便早早地返回了学校。

一日,陈文新正跟着同学们在教室里探讨农业文学,忽然被一阵急促的点名声吓了一激灵。

陈文新忽地抬起头,只见校管处负责人,手里拿着一封信,呼哧带喘地站在自己面前。

陈文新接过信件,看着信封上洋洋洒洒的几个大字“武汉大学”陈文新收,顿时心跳到嗓子眼。

毛主席给陈文新的回信

“该不会是毛主席给我回信了吧”,陈文新一面强装镇定,又一面受宠若惊地打开信件,认真品读起来。

“陈文新同志:收到你及你母亲的信,甚是喜悦,希望你们姐妹继承父志,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祝你学习进步”。

当陈文新看到信件右下角的落款,是毛主席的名字之时,只感觉“若临秋水,如沐春风”。

正当陈文新准备收起信件,妥善保存之时,才发现信件里还有一叠崭新的300元钱。

陈文新顿时鼻头一酸,心里越发不是滋味,想来毛主席这是念及旧情,慷慨解囊,替亡友照顾起家来。

毛主席手迹

当陈文新如获至宝地珍藏起这份,来自北京的遥远关怀之时,学校里顿时又沸沸扬扬起来。

原来校方领导和学生们,都知道毛主席给陈文新写了信,各个都想目睹下毛主席的墨迹。

为了满足学校师生们这一份迫切的渴望,陈文新将毛主席的信件原封不动地交给了校方。

校方领导还请人将毛主席,在信封上所写的“武汉大学”四个字样,拓印出来,做成校徽和校牌。

如此,毛主席虽然人不在武汉大学,却如亲临了那般,使得整个学校,都为之疯狂。

带着毛主席的这份激励,陈文新的求学之路如日中天,以至于在毕业之时,还得到了前往苏联留学的名额。

武汉大学校徽

那是1954年,正值陈文新在北京外国语,留苏预备班学习的最后一年。

在即将毕业之时,陈文新希望将这几年的大学收获与未来的职业的规划,与毛主席分享一番。

原本陈文新只是想告诉毛主席,她没有辜负三年前,毛主席对她的一番嘱托。

没承想,却因为这封感恩信,忽然得到了一次前往中南海,与毛主席见面的机会。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宿管那边吆喝着陈文新,说外面有一位先生找她。

陈文新先是一愣,而后沉思了片刻,随即便起身,飞奔到宿舍楼下。

当他看见王鹤滨手里拿着,她写给毛主席的信件之时,顿时疑惑起来。

毛主席与保健医生王鹤滨

原来王鹤滨是毛主席派来,专程接她前往中南海相聚的,说话间,陈文新便被王鹤滨引荐着朝校门外走去。

当陈文新来到中南海之时,已经是半下午的光景,那时毛主席还在工作,并未腾出空来相见。

于是王鹤滨便径直将陈文新,引荐到毛主席的女儿,李娜的房间稍作休整。

当陈文新看着主席女儿房间的陈设,与自己在湖南老家的如出一辙之时,顿时百感交集。

那老旧的红木床,孤零零地支棱着,依稀可见床帮子上,那斑驳的刮痕。

书桌与座椅相互交叉着,整齐且静谧,唯有一件半新的单人衣柜,看起来有一些“生机”。

毛主席中南海的家

陈文新搓了搓无处安放的手,不一会就收到了,来自毛主席的亲切召唤。

“文新同志你好,听说你要去苏联学农业了,甚有前途”,毛主席一面握着陈文新的小手,一面温柔地说道。

陈文新彬彬有礼地点了点头,随即便与毛主席开启了,长达6个小时的谈话。

因为陈文新在大学期间主修的是农业微生物,基于此,毛主席着重与其在土壤培育方面展开了深刻讨论。

谈话间,陈文新告知毛主席,她此次前往苏联,是被苏联先进的“草田轮作”之法所吸引。

可毛主席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苏联地广人稀,种粮食和种草轮着来,只符合苏联的基本国情。

而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不足,在采用“草田轮作”的方式改善土壤,农民根本无法生活。

草田轮作实景

陈文新听罢毛主席的言论,顿时有些惶恐,原本自己在学校里得来的先进知识,瞬间就被毛主席同志推翻了。

想来毛主席打小也是农耕出身,对农业,对土壤,对提高土壤的养分,也小有研究。

当“草田轮作”之法,被毛主席否定之后,却又在研究“土壤肥力”一事上,给予陈文新,新的鼓励。

“日后你研究根瘤菌以及豆科植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植物在吸收空气之后,营养在土壤之中的转化,一定有效”。

也正是基于此次谈话,陈文新在踏上前往苏联的火车之时,暗下决心,势必要做出成绩,不负主席所望。

实地考察的陈文新

在苏联农夫学院,陈文新苦心钻研了三年的土壤微生物,然而属于她的未来,似乎还缺少一些鞭策和毅力。

正当陈文新埋头在田间采集样本之时,却突然收到了,毛主席同志前往莫斯科大学,慰问中国留学生的消息。

这是陈文新的记忆里,第三次见到毛主席,并且是在遥远的异乡国度。

她永远也无法忘记,毛主席对中国留学生所勉励的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你们年强气盛,朝气蓬勃,像初升的朝阳,希望你们努力奋斗,早日实现报效祖国的宏伟目标”。

毛主席慰问莫斯科留学生

此次短暂的相聚之后,陈文新像打了鸡血那般,夜以继日地研究土壤和培养细菌微生物。

旨在学满而归之时,能够回到祖国大展宏图,终于在1959年,陈文新结束5年的留学生活。

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回国的征程,原本陈文新寻思着,回国之后将自己毕生所学都教授给国内的学生。

没成想,一回国就赶上了特殊时期,如此施展宏图的抱负不得不暂时搁浅。

只是那份不肯服输的心,和一门心思想要改善土壤提高农作物收成的理想,一直支撑着陈文新度过那段阴霾的时光。

陈文新作科研的日子

终于在1974年,陈文新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也开始着手研究,当年毛主席留给她的课题“根瘤菌”。

从蛮荒之地,到黄土高坡,从极寒之地,到江南水乡,陈文新所到之处,皆是固氮细菌的活跃之地。

而后,在陈文新团队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之下,终于发掘出了,当时世界上的第四种“根瘤菌”群。

至此,中国农业土壤的改善工作,进入了全新的里程碑,因为第四种“根瘤菌”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虫灾现象。

也改善了,常年因为施化肥而遭受污染的土地,尽管第四种“根瘤菌”的推广之路,道阻且长。

可陈文新一直都行走在,将“根瘤菌”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的,宏伟大道上。

陈文新院士

2001年,陈文新同志,因为杰出的农业微生物科研贡献,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陈文新同志,在生平履历之中,所获得的最高殊荣,而她也当之无愧地,配得上这份荣耀。

曾有学者问陈文新院士:“是什么样的毅力,促使您坚持不懈地研究如此冷门的项目”?

陈文新院士则慢条斯理地回答道:“是受到毛主席的启发,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然”。

时至2021年10月7日,陈文新院士与世长辞,如此绽放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就此隐匿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陈文新与毛主席合影

她生来清苦,在战火的洗礼之中完成学业,而后又幸得伟人的指点,在学术上颇有成就。

当她决定扎根农业科研,为改善土壤肥力,用尽一生的心血之时,就注定了她这一生都不会平凡。

从发现第四种“根瘤菌”,到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

陈文新已经为中国农业科研所,资历最深,科研成果最丰厚,且培养人才最多的一位院士。

如果说,毛主席是陈文新科研路上的指明灯,那么陈文新则是,所有农业科研人才成功路上的奠基石。

陈文新院士

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陈文新院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

可是她生平留下的所有科研成果,以及她培育出的所有科研人员,会一直沿着她的足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悼!湖南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逝世
又一位院士离世,武大校徽上的那四个大字是写给她的......
女学生壮着胆给毛主席写信,主席回信并寄300元,50年后她成院士
面对素昧平生的困难群众,毛主席是如何接济他们的?
生物固氮新时代将化学氮肥用量降至最低限
陈文新院士逝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