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人救过8.6万红军,建国后险些被枪决,叶剑英急电:刀下留人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肃清封建社会留下的陋习,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中共中央发布了《土地改革法》,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斗地主”行为。

时任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的莫雄,本是国军少将,后来归属我军,深受叶剑英器重,在此任上,莫雄兢兢业业的工作,为稳定大、小北江的治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让莫雄没想到的是,没多久,他就遭到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莫雄是广东英德人,当地在进行土地革命时,大家都对国民政府深恶痛绝,他们认为莫雄既然做过国民党的官,一定是一位“地主分子”,因而叫嚣着要将莫雄押回英德,对他进行“批斗”

华南局得知此事后,没有多加干涉,因为在他们看来,莫雄得到如此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随即,他们批示了同意枪决的报告。

面对如此结局,莫雄淡然无言。

但是时任广东“一把手”的叶剑英,却是着急了,他即刻给华南局发电:刀下留人。

叶剑英是我军最为优秀的参谋长之一,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莫雄虽然是国军少将,但是他在国民党的地位并不算高,叶剑英为何会和莫雄有交集呢?

叶剑英对此解释道,土地革命时期,莫雄曾救过8.6万人的红军。

得知这个消息,许多人都被震惊到了,因为他们看着平凡的莫雄,实在是想不到在他的身上,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那么,莫雄的一生,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他又是如何营救8.6万人的红军呢?

1934年9月,面对屡屡“围剿”红军失利,蒋介石内心忧郁不已,为此,他决定亲赴江西,开展新一轮的“围剿”

蒋介石这次来江西,不是单独来的,而是带来了自己的高参,一位名叫赛克特的德国顾问。

赛克特是德国上将,曾担任过德军总参谋长,国防军总司令等职。

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为了稳定政权,他多次邀请各国军人前来中国为自己做事,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蒋介石在军事上更倾向于德国,因而当赛克特来到中国后,即被蒋介石聘为了自己的首席顾问。

这次新一轮的关于“围剿”红军的计划,就是赛克特策划的,其名叫“铁桶计划”

“铁桶计划”,顾名思义,从名字上,我们就足以看出这个计划的“缜密性”

其主要内容是首先确定国军攻击目标为苏区首都瑞金,调集150万人在指定的时间,向指定的区域前进,形成一个距离瑞金150公里的大包围圈,形同一个铁桶一样。

包围圈形成后,每支部队每天向前推进5公里,每推进5公里,就拉上一道高达2米的铁丝网,再构筑以碉堡为中心的火力网。

当所有的计划形成后,再调集1000辆卡车,快速地运送部队,谨防红军“突围”

这份“铁桶计划”,蒋介石十分满意,他自信地说:“剿共大业,毕其功于此役。”

不过,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份计划刚出炉,我党就知道了所有情况,将这份情报秘密送到我党的,正是地下党员项与年。

那么问题来了,项与年是如何获取这份情报呢?这和另外一个人离不开联系,这个人,就是莫雄。

莫雄虽然是国军少将,但是实际上,他和蒋介石关系并没有那么好,因为从心里来说,莫雄对蒋介石,并不服气。

1891年,莫雄出生在广东英德的一个普通的手工业家庭,在他童年时期,由于家里太过于贫穷,因而莫雄只读了三年的书,随后就前往外面当上了别人的学徒。

在外当学徒期间,莫雄是吃尽了苦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莫雄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很快,这个机会来了,带给莫雄希望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孙中山先生。

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其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建立新的国家,莫雄年龄虽然还小,但是他深知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清政府的存在,并不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美好的生活,反而是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1907年,16岁的莫雄,找到了自己的路,随后,他参加了同盟会,并于两年后参军入伍。

民国成立后,莫雄先后担任过排长,营长等职。

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时,莫雄积极响应,先后参加了竹箭隘之战、锋市之战,在福建建立起了自己一定的威望。

到1923年时,莫雄已经升任为了粤军少将旅长。

从莫雄早些年间的经历来说,将他称为国民党的老人,一点也不为过。

而恰巧的是,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对莫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最终走向了另外的人生。

1924年,蒋介石担任了黄埔军校校长,深受孙中山信任和器重,随后,经过东征,北伐,蒋介石的名望达到了最顶峰,1927年,蒋介石自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争。

最终,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顶不住军权在手的蒋介石,1927年7月,“宁汉合流”,蒋介石正式成为了国民党的一号人物。

莫雄与蒋介石走向对立,完全是因为他们的信仰不同。

莫雄跟随孙中山闹革命时,为的是天下老百姓能够过得好,蒋介石在成为国民党的领袖后,却只顾自己的权力,对此,莫雄十分不耻。

之后,莫雄参加了张发奎的“反蒋运动”,直到失败后蛰居上海,不问世事。

1932年,莫雄在上海遇到了一位老部下,这次相遇,改变了莫雄一生。

莫雄的这位老部下叫刘哑佛,与此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中共地下党员。

时隔多年再见,莫雄完全不对蒋介石报以希望,得知刘哑佛是共产党员后,莫雄便嘱咐刘哑佛,要他帮自己问问中共党组织,愿不愿意接受他。

当时在上海的李克农得知此事后,立刻对莫雄的问题进行了答复,他亲自给莫雄写信:“莫先生是革命的老前辈,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您请求加入共产党,我们是欢迎的,但组织上认为莫先生在国民党内资历老,社交广,为方便工作起见,暂不参加党组织为宜。”

莫雄得到如此答复,内心一时间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很是敏感。

虽然未能成功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莫雄的一颗心,却是向党组织越靠越近。

1934年,在薛岳的邀请下,莫雄来到了南昌工作,在南昌,莫雄又经过昔日好友,此时担任蒋介石侍从秘书长杨永泰的介绍下,成功当上了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接到这个任命前,莫雄有些犹豫不决,随后,他返回上海,询问了中共地下党的意见。

我党组织当即指示莫雄,接受任命,更好地为党组织工作。

蒋介石此时大权在握,他对那些国民党的老一辈人,也改变了看法,虽然之前莫雄与自己不和,但是这时他的情况与之前大不相同,因而他对莫雄,也就宽容了些,他只给莫雄批了一笔钱,没有给他派人。

莫雄得知大喜过望,他要的便是这个。

之后,在我党组织的安排下,刘哑佛,项与年等人,纷纷来到了莫雄的司令部,要么担任秘书,要么担任电报员,隐藏身份。

莫雄在国民党内的位置越高,对我军而言,也就越有利,为此,我党地下组织开始有规划命令红军和游击队在莫雄所辖的地区减少活动,或者是与莫雄的部队接触后,每每都要佯装败退,给莫雄创造“成绩”

蒋介石不知情况,因而他对莫雄的工作,还是比较认可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莫雄便有了之后参加会议的资格。

1934年9月,蒋介石带着德国顾问飞赴江西,随后直奔庐山召开了军事会议。

莫雄虽然是保安司令,也没有资格参会,不过,由于庐山在莫雄的辖区内,再加上莫雄“剿共”的成绩,因而蒋介石批示要莫雄破格参会。

也正是这一切的巧合,使得莫雄在冥冥中,救了8.6万红军。

当蒋介石将策划好的“铁桶计划”书发到莫雄手里时,莫雄虽然脸上满是笑容,但是心里却是着急透了。

会议一结束,莫雄就奔赴自己的司令部,将刘哑佛,项与年等人找来,商量对策。

项与年

刘哑佛,项与年等人看到情报内容,大惊失色,随后,他们紧紧握着莫雄的手,表示感谢。

后来经过几人商议,决定派出会讲客家话的项与年,承担这次运送情况的任务,项与年将情报内容写在四本学生字典上,随后扮作教书先生,直奔瑞金。

此时的江西,遍布了国民党部队的暗哨,鸣哨,每一段路,都要查岗,这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

尽管前路漫漫,但项与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风餐露宿,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他白天休息,晚上赶路。

可即便如此,当他离瑞金越近,敌人的哨兵,也就越来越多。

思来想去,项与年想出了一个奇招。

项与年带着情况,跑到树林里,随后捡起地上的石头,没有丝毫犹豫,向自己的牙齿砸去,4颗门牙,当即掉落。

做完这些,项与年又将自己的衣服弄破,加上许多灰泥,接着,他又把自己的头发挠乱,弄得是蓬头垢面。

就这样,项与年将自己打扮成为了一个乞丐。

事实证明,项与年的所作所为,都是有用的,之后他再经过敌人岗哨时,敌人一看他的身上臭烘烘,就检查也不检查,挥手让他过去。

凭借着智慧,经过几天几夜的赶路,项与年终于在1934年的10月7日,赶到了瑞金。

这份情报很快送到了周恩来的手里,随后,党中央召开了会议,讨论部队接下来的情况。

就在这时,前方又传来了消息,敌人已经攻克兴国,宁都,长汀一线,这些情况不断表明,敌人正在一步步进行“铁桶计划”

最终,党中央决定,提前进行转移。

这次转移,即我们熟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参加长征的,一共有8.6万红军。

可想而知莫雄传来的这份情报的重要性,说他救了这8万多的红军,其实并不为过。

中央红军长征十天后,国民党部队占据了瑞金,而此时,红军主力全部离开,蒋介石这时才明白,自己的“铁桶计划”,完全失败了,他气的是暴跳如雷。

莫雄的一封绝密情报,使得红军提前走上长征路。

由于当时的长征进行得很匆忙,因而此事许多人都不了解,后来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大大表扬了莫雄和项与年,称他们为党立下了大功。

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莫雄依然在国民党内部任职,他多次做出了有益于我党的工作,为此,他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

1949年,莫雄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前往香港定居。

同年,叶剑英准备南下广州时,毛主席特地找到他,要他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莫雄,并且给他安排工作。

叶剑英来到广州后,没有忘记毛主席的嘱咐,得知莫雄在香港后,他亲自派人去请,当莫雄回到广东后,叶剑英又对他屡屡委以重任。

后来,叶剑英,李克农等人还专门邀请莫雄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宴请他表示感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4年国军少将救下8.6万红军,建国后毛主席叮嘱:一定要找到他
1934年国军少将救下8.6万红军,建国后毛泽东叮嘱:一定要找到他
1934年国军将军救下8.6万红军,建国后毛泽东下令:一定要找到他
国军少将救下8.6万红军,解放后差点被枪决,叶剑英:他是功臣
34年国军少将救下8.6万红军,建国后毛主席叮嘱:一定要找到他!
1951年广州公审大会上,一国军少将被枪决前,毛主席:立即释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