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辉瓒是谁捉的?毛主席为何会说“捉张辉瓒,还是粟裕有办法”?

老覃在昨天写了《张辉瓒被擒后吵着要见黄公略,有人告知:我们军长是林彪,还见吗》一文,讲的是1930年12月30日,毛主席在龙冈巧妙设伏,全歼了国民党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的第18师,并活捉了张辉瓒,一举奠定第一次反“围剿”战的胜局。

歼敌第18师,活捉张辉赞,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根据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粟裕传》里的记载,说战斗结束后,毛主席特别表扬了粟裕,一个劲地说:“好!活捉了张辉瓒,还是粟裕有办法!”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在这次战斗中,负责正面攻坚的是黄公略的红三军;负责迂回包抄,从侧翼发起攻击的是罗炳辉的第十二军;另外老覃在前天写的《毛主席高声喝问策马奔来的罗炳辉:为何迟来?答:给敌人做了顿饭》一文中也说了,红十二军还有“引君入瓮”的任务,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还亲自率领第35师前去诱敌,顺利地把张辉瓒带入了伏击圈;而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林彪的红四军主要是向下固、潭头警戒,同时向还铺、张家车发起攻击。

从这一点上来说,功劳最大的当属黄公略的红三军,其次才是罗炳辉的第十二军。

张辉瓒在和红军交战时,知道和自己干仗的是黄公略,所以,在被擒后嚷嚷着要见黄公略。

不过,黄公略的红三军主要是对付木坑以北地区的敌军;相当于把木坑以南的敌军交给了罗炳辉的红十二军。张辉瓒是在被红三军打败后仓皇南逃的,他被擒的地点是木坑以南的盲公山。

所以说,歼敌第18师,第三军功劳最大。但要论活捉张辉瓒的奇功,还是应该记在罗炳辉的红十二军的头上。

罗炳辉的红十二军共有4个师,即周昆的34师,龙普霖的35师,张宗逊的36师,以及在12月中旬由陈毅的红二十二军缩编成的粟裕的64师。

龙普霖的35师在完成了诱敌任务后,被安插在南垄、龙岗之间;即在当天参加盲公山战斗的,只有34、36和64这三个师。

毛主席称赞“活捉了张辉瓒,还是粟裕有办法”,是因为粟裕的64师活捉了张辉瓒吗?

并不是。

64师的师政委高自立曾在1936年以“和生”为笔名,写过一篇题为《悼北上抗日民族英雄寻淮洲同志》的文章,该文明确提到活捉了张辉瓒的,是34师的第100团团长寻淮洲。

老覃在多年前写的《他是最年轻的军团长,22岁牺牲,衣不蔽体,头颅被割,惨烈至极》一文中,就沿袭了高自立的说法,把活捉张辉瓒的功劳记在寻淮洲头上。

事实上,因为寻淮洲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太过抢眼,他在战后升任为了红十二军第35师师长。

老覃在这里再说一下高自立其人。

高自立在红二十二军缩编为64师之前,担任的是34师的政委,是寻淮洲的直接上司。他担任了64师师政委后,对34师和64师都很熟悉。而在盲公山的战斗中,他和粟裕是搭档,如果是64师活捉了张辉瓒,他没有必要把这个功绩说成是寻淮洲的。

另外,我军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郭化若,他在当时担任了红一方面军参谋处长。龙冈战斗中,他跟在朱德总司令身边,随同红三军行动,了解活捉张辉瓒的过程。他后来写了回忆录,指证擒捉张辉瓒的,就是第十二军第34师的第100团。他还在文中写道:“100团的团长寻淮洲因此得到了毛委员的表扬。”

话说回来,既然张辉瓒并非为粟裕所捉,那毛主席为何会说“捉张辉瓒,还是粟裕有办法”呢?

究其原因,老覃在《毛主席高声喝问策马奔来的罗炳辉:为何迟来?答:给敌人做了顿饭》一文中已有交待:龙冈战斗前,毛主席是把破解敌人第一次“围剿”的重心放在张辉瓒和谭道源这两个师上,但究竟是先打谭道源的第50师还是先打张辉瓒的第18师,还是得看实际情况。

在1930年12月24日,毛主席得到情报:谭道源师正在源头拉练,准备向小布前进。于是,他调集了红一方面军在小布埋伏。

但是,到了28日,谭道源师还缩在乌龟壳里,没有露头。

在这样的焦灼的等待中,红十二军第64师师长粟裕乔装打扮,亲自深入白区刺探敌情,探知了谭道源师并无向小布推进的征兆;而张辉瓒师正在向上固、龙岗开进。

毛主席听了粟裕的汇报后,当机立断,调整了战略部署,和朱德发布了《横扫左翼之敌张辉瓒等部的命令》,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师,最终取得了破解敌人第一次“围剿”的重大胜利。

从这一点上说,毛主席把擒捉张辉瓒的功劳分一份给粟裕,也顺理成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粟裕大将 龙岗之战-文人神话桥段 (二)
“飞将军”黄公略:如果能活到1955年,会授什么衔?
“飞将军自重霄入”佳句的由来
“飞将军”黄公略:策动平江起义、活捉张辉瓒,没死或成开国元帅
“朱毛彭黄”中的黄公略,将略过人,为毛主席所重,不死必是元帅
他的名字有幸被毛主席写进诗词,却背负千古骂名,后来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