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被提议当115师师长,如果真当了,元帅、大将中会有一席之地吗

他曾被提议担任115师师长,却因为某些原因选择拒绝。

但若是他真的当上了师长,他肯定会在战场上大放光彩,说不定元帅或者大将名单中会有他的名字。

但升任这么好的事,他为何会拒绝?

革命战士

这个人正是滕代远。

滕代远出生在贫苦的家庭中,他们家地处偏远山区,算得上与世隔绝。在他记事起,他就跟着父亲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他们一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滕代远经常跟着父亲下地,而母亲则是纺纱卖布。

一家人忙忙碌碌,生活过得还算温馨。滕代远从小便养成了艰苦耐劳的品质,父母在干活,他就帮忙打理家中劳务,照顾比自己还要小的弟弟妹妹。

父母看着懂事的滕代远,十分欣慰。但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一辈子活在山区,随后便将孩子送到学堂,算是开开眼界。

滕代远十分好学,他汲取着书中的知识,向往着大山外的生活。之后他考入师范学校,并顺利毕业。

受革命思想的影响,毕业后滕代远选择离开家乡,踏上革命的道路。

来到县城之后,滕代远立马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团体,与有志青年拉起革命的大旗。滕代远在其中表现积极,参加建设家乡的会议,谈论革命内容,他还发表了许多有关革命的文章。

他经历过落后带来的贫苦,所以他想要拉自己的家乡一把。由于其优异的表现,滕代远成功加入我党,继续在我党的指示下进行革命。

湘赣地区混乱不堪,滕代远便领导农民革命,对抗军阀的统治。但他们的实力还是弱小,军阀大肆扫荡,致使百姓们生活得苦不堪言。

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滕代远跟随党机关转移阵地,再次进行革命活动。

相比于那些直接加入红军的人来说,滕代远算是加入过红军的前身,他还是红五军的创立者之一,可见其贡献之大。

随后他便跟随红五军的军长带领队伍在湘赣地区阻击国民党部队,并给敌人造成多次打击。

在此期间,滕代远见证了红一方面军的建立,为红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说,在红军的历史上,滕代远是不可替代的骨干。

相比于带兵打仗,滕代远更喜欢做政工方面的工作。建立军队是根本,这样才能保证革命的顺利进行。

所以,他一直秉持着这个原则,在政工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抗日战争爆发后,滕代远跟随115师奔赴华北抗日。在军队中,他依旧担任的是政委的工作。在多次战役中,作为政委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令人赞叹。

但可不要小看他,他在政工方面是一绝,但在指挥战斗方面也是佼佼者,要不怎么会被彭老总提议担任115师的师长呢?

115师师长的人选

来到华北抗日根据地后,受中央的指示,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大捷中作出重要贡献,打消了日军嚣张的气焰,并为八路军抗日打开新的局面。

这次胜利振奋了士气,更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平型关大捷之后,115师继续在根据地游走,歼灭了无数敌人。

为了敌后战场的安全,中央下令115师分成两路,前往各地参加战斗。

一部分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扫清附近的日军;另一队则是留在敌后战场,以备不时之需。

尽管被分兵,115师实力依旧不减,很快便在各地打出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而滕代远便在其中一直担任政委方面的工作,但由于其资历高,许多人都听他的。

不久之后,留在敌后战场的这支队伍就出现了大问题。

明面上这支队伍应该由当地的山东纵队指挥,但由于该支队伍的师长比较厉害,许多人都信服,所以没有人有意见。

但是师长离开后,这支队伍的指挥成了问题。本意应该由山东纵队的指挥员指挥,但任何部队都有自己属意的指挥员,如此一来便产生了矛盾。

中央只好寻找一位威望比较高的人暂代115师的师长,这个人还必须一同指挥山东纵队。

于是徐向前临危受命,担任该师的师长,而陈光、罗荣桓二人担任副师长。

但是这依旧没能消除队伍中的矛盾,为此他们多次召开会议,想要寻求解决办法,最后都无疾而终。

徐向前、陈光、罗荣桓等人都被牵扯其中,无奈只好选出别的人来担任师长一职,才能平息内部的矛盾。

为此彭老总便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人,他便是滕代远。

毛主席看到这份提议书后,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想到滕代远在自己身边工作做的还不错,之前还曾参与建立红军的全过程,毛主席对他是十分满意。

但有一点,他认为滕代远并不适合师长指挥官的工作,更加适合政委方面的工作。

不过既然彭老总提议,他还是要询问滕代远的意见。

当得知自己被提议当115师师长的时候,滕代远是震惊的。他本以为自己与师长一类的职称无缘,谁曾想,他距离师长竟只有一步之遥。

但在震惊之余,面对他人的询问,滕代远却坚定地摇了摇头。

众人对此疑惑不已。

拒绝的理由

对于别人提议他当师长的建议,他十分感激。但他觉得自己不够资格,这种资格不是资历上的资格,而是经验上的资格。

相比于指挥军队作战,滕代远觉得自己更适合军队的政工工作,在军队建设、思想等方面有经验。

虽说他也曾上过战场,但他认为在会议桌旁、在书桌旁更能大展抱负。

所以他拒绝了。而毛主席跟滕代远想的是一样的。

听滕代远这么一说,众人也不强求。至于115师师长的职位,则由罗荣桓担任。至于陈光,则被调任,如此一来,这件事才渐渐平息。

1942年,滕代远被任命为参谋长,致力于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滕代远知道根据地的艰苦,他只能尽自己所能帮助根据地恢复生产,让战士们生活的更好。

为此他还号召大家自主生产,开展生产运动,保证军队的供给。

他将后方的生产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毛主席对此感到非常满意。虽然没有上战场,但对于滕代远来说,后方就是他的“战场”!

由于一直是参谋长的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滕代远被任命为铁道兵团司令员,致力于铁路建设。

上任之后,滕代远立马前去调查地区交通情况。调查后的资料令他眉头紧皱。

由于多年战乱,导致铁路、桥梁被炸得粉碎,交通十分不便。滕代远上手之后,立马下令重修铁路,走到哪里就修到哪里。

滕代远作为铁道团司令员,任何事都亲自亲为。看着手中的交通线路图,他知道这次任务艰巨,一定要把全国的铁路都打通。

解放军在奋力作战,连连解放多个城市,而滕代远就跟在他们的后面,带领着工人们将铁路修起来。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大约一年的时间,通往各地的铁路基本通车,解放军战士们畅通无阻。

即便是这样,滕代远依旧奔波在两条铁轨之间,他要确保铁路的安全。为了调查铁路的运行情况,他一天坐了不下数十趟火车,将途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之后他便跟大家一起探讨相关问题。就这样在众人的努力下,铁路建设发展的越来越快,无人不佩服他的能力。

铁路建完了,滕代远又开始修建大桥,令人称赞不已的武汉长江大桥就是由滕代远指挥建设的。

虽然他不懂桥梁的架构,但是他十分负责,不懂的就去询问技术人员,直到自己弄懂为止。他时常叮嘱工人们要细心,绝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不然修建完毕后也是隐患。

在修建的过程中,滕代远时常过来监工,查看使用原料的情况,确保从原料到修建过程不出错。

耗时两年的时间,这座大桥终于屹立在江河之上,成为了令人赞叹不已的建筑。

若是师长会怎样?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滕代远并没有去参加,因为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被授衔。

但是他没有生气,军衔是对那些在战场上拼搏的战士们的肯定,而那些四通八达的铁路,屹立的大桥是对他的肯定。

他们奋斗在战场上,而他是从战场上转入了经济战场上。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也应该由他自己走下去。

现在想想,若是滕代远接受了师长的话,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首先,他肯定会在后方转为阵前,也就是说他需要跟随队伍上战场。

其次,他将带领115师活跃在战场上,他有指挥杀敌的经验,肯定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

最后,他将在抗日战场上熠熠生辉,也必然在解放战争中建功立业。

若是按照他成为师长后的功绩,那元帅或者大将必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不过,滕代远选择了拒绝,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照样在那条路上挥洒汗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就。

他为人民服务,临终前叮嘱家人的只有“服务”二字,他用一生去践行这二字。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后世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新中国铁路事业奠基人滕代远:永远为党和人民服务》,新华网,2019年08月2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被建议任115师师长,如果真当了,元帅、大将中会有一席之地吗
滕代远职务仅比毛主席低一级,军衔却不好评,元帅、将军都不适合
1942年滕代远接任左权当参谋长,曾与朱毛彭并列,为何55年未授衔
滕代远:资历和战功相当高,在1955年授衔时,为什么没有他?
他是人民军队创建者之一,后却无军衔,林彪说他够格被授予元帅衔
他只比毛主席低一级,做过3位元帅的领导,1955年授衔却一无所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