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女红之美:纤云弄巧,一针一线秀出中国画卷

被誉为汉乐府双壁中的《孔雀东南飞》曾有这样一句诗“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反映出了汉朝女子辛勤劳作,从事女红的美好场景。在古代,女子学习刺绣、纺纱、裁衣缝幼的技艺,被认为是基本技能,也深深地具有时代性的烙印。正如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这样的诗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以说在传统女红的针线绣活之下,绣出一幅中国文化传承千年的锦绣画卷。

在中国的女性历史上,女红向来是被认为是女子的基本技能之一,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生活,自给自足的理想境界,也正是“男耕女织”的生活追求。女红是女性赋予生命理想的象征,亦是一部饱含艺术之美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发展历史。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图|古代女子女红刺绣

一、传统女红的历史传承

女红的发展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记录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的《考工记》中便已有记述:

“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因此“妇功”又是“女红”的别称。

女红的发展通过历史传承和发展,使之成为一门专门化的艺术,在历史上,江南吴越之地素有“丝绸之乡”美誉,也使得女红的发展在江南找到了其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江河、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女红的发展到了集大成之宋代,已呈现出相当发达的水平,后世史书记载“宋人之绣”有着“设色精妙,光彩射目”的特点,惟妙惟肖,令世人惊叹。到明清时期,传统女红在艺术寓意以及特定内涵与技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达到发展的全盛时期。

图|江南织绣牡丹

明清时期,江南女红的发展呈现出“审势而求神的肖妙”,

在针法手段表现上追求绣工精细,不露计迹,“如同一根流畅线条一笔写就”;在剌绣效果上追求精致秀雅,“齐、光、直、勻、薄、顺、密”;在面料特殊处理技法中运用“ 贴、镶、绘、印、串、填”。

在审美观念上, 更加体现出与江南文化一脉相承的自觉的艺术追求。江南女工的历史发展特点与江南书香文化追求一脉相承,通常体现着江南文人追求意境之美,淡泊优雅的艺术追求。

图|古代刺绣花纹

明清女红的发展特点之一,便是民间艺术与宫廷文化的结合,既有庙堂之高,也有江湖之远。宫廷订制的龙袍凤衣等官营绣品所营造的华丽繁复的美,是对女红“错彩镂金”风格的极好注解。明清宫廷,尚方服用,依赖于江南一隅。江南的女红,承担了明清宫廷生活的重要角色。皇室宫廷和庞大的官僚机构对于高档手工艺的需求,促进了女红针织技艺的登峰造极。明清的女红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又承继了民间艺术的寓意价值,构造出相互融合的艺术意象。

图|古代仕女织锦

在纹样与造型上,明清江南女红大量采用人格化、象征、表情性字符、谐音式假借、表象、比拟等一系列手法, 借用不同的物象来表现不同的寓意,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系。

二、传统女红的艺术魅力

女红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原先所代表的手工工艺,更多的被赋予了艺术魅力,在针线中呈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一件件优秀的女红作品,在色彩与创意之中背后是艺术的喷涌勃发。

民间的女红在色彩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女性特质,更加偏好如“蛋青”、“天蓝”、“枣红”、“葱白”、“鱼肚白”等艳丽颜色,体现出女性对自然物象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女性对物象自在生命的本真体验,在这种感受和体验中显示着女性独有的“智慧与情感”。

相较于民间更注重艳丽颜色的选择,历史上的士族女红则更“尚雅”,多选择以“五色与金银之色”为正统之色,其中“五色”由青、赤、黄、白、黑组成,对应哲学中的“五行”和“五方”,较多地呈现出对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等客观因素的契合。

图|苗族刺绣作品

艺术魅力注重传承和活力,在女红不同的纹样与造型上,广泛使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以不同的生活中的事物来展现出不同的心情寓意,塑造了一种富含创造性的审美价值感。从艺术视角来看,女红作品在纹样设计、色彩配置等艺术元素上呈现出女性对自然物象的偏爱以及富有女性审美特质的感受。

这种偏爱更多的表现在借用自然生活中的形象来寄托心中所思,相比较其他的方式,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富有深意,

通常以鸳鸯比拟恩爱,以鱼比喻年年有余,以鱼、娃娃与莲花组合寄寓连年有余、生生不息的美好希冀。

这些艺术形象都是寄托着对于生活以及未来的憧憬。

图|双面绣宫廷团扇

三、女红之美的文化价值

女红文化之美还体现在对于其传承的中国儒家、道家思想和传统艺术思维方式,并将“江湖”民间的艺术追求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文化形式深深融合和渗透,最终形成具有文化价值而又不落窠臼的女红之美,上可居于庙堂宫廷,下可隐于山林江湖。

生存于“江湖”之中的女红,通过对地域民风民俗的贴近,能够最大限度地趋向于民众的审美习惯、心理结构和情感需求。“江湖”女红不同于宫廷女红的高贵,也不同于庙堂文化的典雅,它有着独特的艺术意象,所寄托着基层民众真情实感的表述,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对于生命的赞美与歌颂,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中国儒家“入世”的生活态度不谋而合,此外生命自然的追求,也是与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的契合。

传统女红是一个生长于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的有机生命体,而它最为强劲的生命力在于其意象符号体系和审美范式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及其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

图|彝族刺绣作品

四、当代与传统的融合,女红的现代价值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女红这一传统手工艺因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焕发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现代主流文化不断自我完善的背景下,女红文化通过造型、纹饰等工艺元素展现着不同的意象,也重塑了女红这一文化形态的概念,而这种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在当今全球化文化融合的潮流下,这种现代与历史的融合,民族与世界的交集,为女红这一传统手工艺赋予了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时代使命,也开启了女红创新发展的新的时代机遇。

女红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中的与时代相融合,在艺术风格上的大胆革新,方能不断展现出生命活力。在全球文化交汇的背景下,女红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也要结合这样的背景趋势,充分发掘其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作用,依靠传统工艺的传承,实现“艺术”与“民俗”的交融。

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表征,女红艺术的价值建构当然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民族符号”的鲜明特征,拓展其文化底蕴,这在当代服饰设计、纺织品设计以及室内装饰设计当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女红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的背后,其自身的发展也是结合着民族文化之当代价值的思考和对当代人类文明的反思,民族与世界的不断融合与教诲,发掘本身的民族文化符号体系,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新的审美样式。对当代女红文化艺术的感性、具体、生动审美的不断创造和重塑,这也就是女红在当今社会中的现代之美。

图|近代女红织绣场景

五、评析

传统女红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沉淀创造工艺的手工业技艺,更是已经被赋予了民族历史的意向,一件简简单单的女红作品,传递的是中国千年的文化积淀与艺术追求,同时又有各地地方的特色,如贵州苗绣等,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一件件女红刺绣作品的背后,除了表面上精湛的织绣工艺,精巧而质朴的颜色搭配,在其背后被编织者赋予了深远的创造动机,传达者对于生命的无比尊重,对于美好生活的深沉热爱。手工制作的女红也摆脱了流水线生产的毫无生机的简单机生产模式,赋予了每件作品独一无二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尚 | 中国凤冠
仿古玉雕:传承古玉文化,融合当代审美
刘秋阳:笔开物象 霈泽生灵
宋代门窗木雕的审美特点与风格演变
对清朝满族宫廷中首饰制作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来“金玉其外”这么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