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之道与“言语道断”

老子之道与“言语道断”

兹将研读《道德经》的笔记陆续登出,目的是求教于方家。由于水平所限,对经文的理解难免有谬误之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理”之处还望知者不吝赐教。

1  老子之叹

对于人们不能正确理解他所论述的道,老子非常遗憾的叹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德经》第70章,以下只注章节)。

“甚易知,甚易行”说明“大道至简”,是应该能通行无碍的;“莫能知,莫能行”是因为道家将老子的道吹嘘得“玄而又玄”,悟道者因吝惜传道,故作高深而设置屏蔽,使人们对道之理无法知、无法行;而学道者又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故如置身于云山雾罩之中,作茧自缚,因此对道难于知、难于行。“莫能知,莫能行”究其根源,似乎皆因此道无法以言语表述。

2  道何以难于表述

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无味,听之不足闻,视之不足见” (第35章)、“搏之不得”(第14章)。因为出口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他自己也不知其名,所以勉强称之为“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 25章)。

据此,历代文人便得出了“言语道断”的结论,所谓对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类同于佛家“不可说”的虚空。因此也就将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解释为: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文中第二个“道”字被理解成了“言语表述”或“说出来”的意思。

这种理解真的对吗?

3  老子以道路隐喻其“道”

据南怀瑾老先生考证,“道”这个字作为“言语”或“说”来使用,仅自唐宋才开始的,此前“言语”、“说”等意的表述都是使用“曰”字。老子是不可能按后时代的语言习惯写文章的,所以将“道”字解成“言语”或“说”是不确切的。

《说文解字》中对“道”字解释,除了有形而上的含义之外,还有“通达无歧是谓道”之说,其《释名》“言人所践蹈也”。

据此,“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中第二个“道”字应作为 “践行之道”理解。全句解释应为:这个道是可以践行的道,但并不等同于寻常车走人行的道。

老子在行文中也曾多次以“道路”隐喻其形而上的道。

比如在第53章中有“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的语句。“径”是什么,小路也,该句中与此对应的“大道”当然就是大路了。所以该句联系上文应解为“大路很平坦,而人们却偏好走小路”。圣人是反对走小路的(《论语·雍也》:“行不由经”)。所以在本章之首,老子告诫读者“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识是畏”,该句联系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假使我有点常识,当然要行于大路,最怕的是(人们走小路)。

老子在第23章中也有以道路隐喻其“道”的表述,比如“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意即从事(我)道的人,即是同路人。“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既是同路人,(我)道也乐于接纳他。

就如现代人一样:既然你我是一路人,当然可以进我朋友圈。

4  生活中以道路比喻其它理念

老子以道路比喻形而上的道,这种发明已被现代社会继承下来,比如“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关乎人民大众前途命运的大事”这句话中,“道路”二字本意是跑汽车的马路,但用在此处所表征的是社会制度,涵盖的是理念范畴。

我们日常所说的某人“路子野”,这个“路子”是指人际“关系”或办事所疏通的关节。还有上面说的谁和谁是“一路人”,是指他们在性格上或品行上是一类人。

以“道路”隐喻理念的类似事例很多,由此推彼,不难理解老子以路喻道之言。

一旦勘破老子“以道路比喻其道”这一妙招,他所揭示的道就会从玄妙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从而面向普罗大众,就如旭日冲出海面,照破重重迷雾光耀大地。

老子揭示的道是形而上的玄学,能够悟道的人除了勤奋外,还必须有天分,而且要有一定的缘分。但这不影响我们对道的理解,更不会阻挡我们普通人循道而行。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第63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探索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学鸿:语言哲学视域下《庄子》与海德格尔的文学书写
庄子思想的评价
管窥《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老子指微 - 第四章
上士闻道章——诗读老子41
道與仁的同歸與殊途 WOR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