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泊恩心理」粘人的宝宝是如何炼成的?依恋关系为你解答

作者:王翼 刘悦

恒河猴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婴儿依恋的建立不仅仅取决于食物供养,婴儿时期通过拥抱(接触的温暖)获得的情感依恋会影响猴子日后对压力和情绪调节的反应 (Herman, 2012)。

有些父母常会问到

  • 为什么孩子总爱撒谎?

  •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我亲近?

  • 为什么别的孩子那么独立,而他还老粘着我?

这都是母亲的错吗?

经典精神分析创立者Freud(弗洛伊德)会回答“是的,这都与你童年的创伤有关”;

然而,我们现在对心理学、父母抚养方式以及人类关系的了解已远远超过弗洛伊德了,因此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因到母亲身上。

毕竟,儿童的抚养过程还有其他重要因素的参与和影响。

这都是父母的错吗?父母皆祸害吗?

很显然把错都归咎于父母是不公平的。

在儿童的生活中,有无数的个体在以某种方式对儿童产生各种影响。

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叔叔阿姨以及父母的亲密朋友、托儿所工作人员、老师、同伴以及其他在日常生活中沟通互动的个体。

是什么影响了儿童的行为?

是什么影响了他们与周围个体建立有意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当涉及到人际关系时,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回避行为或者人际关系的满足感?

的确,儿童与父母的早期交往经验会对他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质量与互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全是母亲的错,也不是父母双方的错。

关于该主题的大部分知识主要来自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即“依恋理论”。

01

依恋理论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当婴儿被陌生人抱在怀里时会哭叫吵闹,再回到父母怀中时就会停止哭泣。

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进化机制——这些行为通过自然选择得到强化,从而提高婴儿的生存几率。

这些依恋行为是由于婴儿感知到自己即将失去生存优势而产生的本能反应,而生存优势是指在主要抚养人陪伴的同时也会照顾婴儿,为婴儿提供生存的必需条件。

由于实施这些行为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下来,所以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这些本能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被强化和传递下去。

这些行为构成了“依恋行为系统”,该系统对个体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的模式以及互动方式提供了指导作用(Fraley, 2010)。

依恋理论研究表明,在陌生环境中,与父母分离的婴儿在重新与父母团聚时通常会有以下三种反应(Fraley, 2010):

安全型依恋

这些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时表现出明显的痛苦情绪,但再次与父母重聚时会主动寻求安慰以及情绪很容易被安抚;

焦虑-阻抗型依恋

小部分的婴儿在与父母分离后会经历更高水平的痛苦。

在与父母重聚后,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既想寻求安慰,又想通过拒绝父母来试图“惩罚”父母之前的离开。

回避型依恋

该依恋类型的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时不会表现出压力或负面情绪,在与父母重聚后,也通常会采取忽略或回避父母的行为。

在之后的几年里,研究者扩展增加了第四种依恋类型。

组织混乱-定向混乱型依恋

指那些依恋行为模式难以预测的儿童(Kennedy & Kennedy, 2004)。

儿童的依恋风格或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生命早期受主要抚养人照顾的质量与养育方式有关;

那些从主要抚养人处得到支持和爱的儿童更有可能发展出安全型依恋。

而那些从主要抚养者那里得到前后不一致或常被忽视的儿童可能会倾向于发展出除安全型依恋以外的依恋,与父母间的关系更容易感到焦虑。

而这样的影响会持续影响儿童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交往,主要抚养人的抚养质量以及儿时的依恋风格,会对成年后形成的亲密关系有所影响。

02

婴儿、儿童早期发展依恋理论

根据Bowlby和Ainsworth的研究,在婴儿生命的前18个月左右内,婴儿对主要抚养人产生依恋关系,从本能行为开始体现出来,比如哭泣和“粘人”(Kennedy & Kennedy, 2004)。

婴儿很快就会对一个或几个抚养人同时表现出这种行为。

在7或8个月大时,婴儿通常会开始抗议抚养人的离开,并在他们离开后产生悲伤情绪,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焦虑”。

儿童到学步期就开始逐渐形成对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

该内部工作模式为儿童的信念(自我价值感以及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框架。

在Bowlby和Ainsworth的观点中,儿童与抚养人早期互动而形成不同的依恋风格,继而形成了一个情绪管理连续体,一端是焦虑-回避型依恋,一端是焦虑-阻抗型依恋。

安全依恋在亲密关系中属于低焦虑,低分离,而恐惧型依恋关系属于高焦虑,高分离(Kennedy & Kennedy, 2004)。

安全型依恋(低焦虑,低分离)

这些儿童通常更倾向于认为他人对自己是抱持着支持和帮助的态度,自己是有能力和值得尊重的。

他们积极地与他人相处,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弹性,愿意参与复杂活动,同时课堂表现优异,与同龄人交往良好。

他们更善于接受别人的观点,更加易于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

回避型依恋(低焦虑,高分离)

该依恋类型儿童通常难以应对压力情境。

往往出现退缩行为或拒绝寻求他人帮助,阻碍了他们与他人间建立高满意度的人际关系。

他们也显示出更多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如撒谎、霸凌。同时倾向于远离他人来避免情绪压力。

阻抗型依恋(高焦虑,低分离)

该依恋类型处于“情绪管理连续体”的另一端,与回避型依恋相对。

阻抗型依恋儿童往往缺乏自信,对主要抚养人表现出高水平的“依赖和粘人”表现。

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与同龄人间保持距离,从而容易导致社交孤立。

组织混乱型依恋(高焦虑,高分离)

该依恋风格儿童未发展出健康的组织策略,难以应对分离焦虑,往往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以及社交孤立。

他们倾向于将他人视为是一种威胁,而不是社会支持资源。

因此,会在社交退缩和攻击性行为间进行切换 (Kennedy & Kennedy, 2004)。

这篇文章探讨了依恋理论,该理论由John Bowlby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Mary Ainsworth和其他无数研究人员进行了扩展。

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童年时期与抚养人间的关系如何影响成年后与他人间的关系。

虽然依恋理论无法解释人格的所有特性,但它为理解个体与他人的联系和互动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下滑动了解更多

参考资料: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759-775.

Cherry, K. (2018). The story of Bowlby, Ainsworth, and Attachment Theory: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emotional bonds. Very Wel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attachment-theory-2795337

Field, T. (1996). Attachment and separation in young childre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7, 541-561. doi:10.1146/annurev.psych.47.1.541

Firestone, L. (2013). How your attachment style impacts your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compassion-matters/201307/how-your-attachment-style-impacts-your-relationship

Fraley, R. C. (2010). 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Retrieved from https://internal.psychology.illinois.edu/~rcfraley/attachment.htm

Hardy, R. (2016). Tips on applying attachment theory in social work with adults. Community Care.Retrieved from http://www.communitycare.co.uk/2016/12/06/attachment-theory-social-work-adults/

Harris, J. R. (1998).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our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New York, NY: Free Press.

Herman, E. (2012). Harry F. Harlow, monkey love experiments. University of Oregon – The Adoption History 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pages.uoregon.edu/adoption/studies/HarlowMLE.htm

Kennedy, J. H., & Kennedy, C. E. (2004). Attachment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psychology.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1, 247-259. doi:10.1002/pits.10153

Lee, E. J. (2003). The attachment system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 Review and criticisms of attachment theory. Personality Research – Personality Pap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rsonalityresearch.org/papers/lee.html

McLeod, S. (2017). Erik Erikson. Simply Psych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Erik-Erikson.html

National College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 (2014). An introduction to attachment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behaviour. [PDF Slide Present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athspa.ac.uk/media/bathspaacuk/education-/research/digital-literacy/education-resource-introduction-to-attatchment.pdf

Shemmings, D. (2015). How social workers can use attachment theory in direct work. Community Ca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mmunitycare.co.uk/2015/09/02/using-attachment-theory-research-help-families-just-assess/

Somerset Children & Young People Health & Wellbeing. (n.d.). Emotion coaching and self-regulation. Somerset Emotion Coaching Project – Mental Health Toolkit. Retrieved from http://www.cypsomersethealth.org/?ks=1&page=mhtk_secp_5

Wells, J., Sueskind, B., & Alcamo, K. (2017). Child and adolescent issues. Good Therapy.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odtherapy.org/learn-about-therapy/issues/child-and-adolescent-issues

Williams, L., & Haley, E. (2017). Before the five stages were the FOUR stages of grief. What’s Your Grief. Retrieved from https://whatsyourgrief.com/bowlby-four-stages-of-grief/

在《小欢喜》剧中,丁一高考后得了抑郁症然后跳楼自杀,英子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彻夜失眠,甚至有过自杀行为、自残行为,在医生确诊后为中度焦虑和中度抑郁。

「泊恩声明」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为何亲密关系令我伤痕累累▎儿童与成人依恋理论的临床应用
成人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综述: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 ·测试 动画· 解析你的依恋类型
测一测你是哪种类型的爱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