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句古语,揭穿了很多家庭秘而不宣的问题:瘸腿的三角关系

现在很多家庭看似完整,却都是亚健康状态,因而造就出一大把焦虑父母、叛逆孩子。我们常说家庭完整不代表家庭功能完整,指的就是这种家庭角色缺位的问题。

实际上,有两句众所周知的古语,就揭穿了时下很多家庭这个秘而不宣的问题:瘸腿的三角关系。


01子不教父之过——孩子出现问题,与父亲脱不开干系

这句话的原意可能有些偏颇,因而现在大部分人对此不以为意。但仔细思考的话会发现,其背后的意义,确实如此,可谓话糙理不糙。

尽管,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与子女间的关系通常都比较疏远,但其影响却并不亚于母亲。

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心理与性格的形成,实际上具备极大的作用。

■一项全球性的“父亲”研究

康涅狄格大学人际关系研究中心,对此做了一项大型研究,并在《人格及社会心理学》的期刊上发表了其研究结果。

实验内容是针对1975~2010年间,全球18个国家的36项调查,涉及人员包括1400名成年人以及8600名儿童,且儿童的年龄几乎都在9~18岁之间。

可以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全球范围基本都囊括在了其中。

根据对孩子强悍、独立、自尊心、自信心、情绪反应力、情绪稳定性以及积极世界观的评估发现,这7项性格特征与被父母接受或拒绝的经历存在紧密联系。特别是父亲的拒绝,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更强烈的影响。

这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父亲通常都是家中权力地位较高的那个人,因而一言一行起到的模范作用会更大。

具体上来说,三岁前的孩子在没有意识到父亲在家中地位之时,对母亲更为依赖。但三岁后,如果能跟父亲建立起亲密的连接,会拥有更高的幸福感。

而孩子长到6岁,父亲的话语权以及陪伴就显得举足轻重了。此时父亲的鼓励是他们的动力,父亲的批评会使他们沮丧。如果父亲的批评与否定更多,就容易养出问题孩子。

尽管母亲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子不教父之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02相夫(妇)教子——父亲要起到平衡家庭的作用

这个词既可以理解为说妻子也可以理解为说丈夫。在家庭中作为母亲,必须考虑父亲和孩子的感受;同样的,作为父亲,也要同时关注母亲和孩子,双方需要起到的都是一种平衡作用。

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举个例子说明:比如孩子跟母亲闹了别扭,父亲就一定要站出来,先安抚暴怒的母亲,再慢慢缓和孩子的情绪,跟他讲道理。

毕竟在情绪激动之时,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暂时失去理性脑的控制。并非孩子不懂道理,只是他也需要时间来说服自己以及试探父母的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在单亲家庭更容易出现教育问题的缘故,因为当亲子间爆发冲突和矛盾的时候,缺乏了另一个人的协调作用。

如果能做到相夫(妇)教子,就可以避免很多家庭中的吼叫。一个完整功能的家庭,必须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才行,这样才能在快要生气到窒息的空档,有时间吸氧。

这两句古语,揭穿了很多家庭中瘸腿的三角关系,即常见的父亲缺位现象。只有意识到背后的真正含义,把自己当成局内人,才能避免家庭教育和关系走偏。


03父亲应当认识到,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

不过,与此同时也正是传统思想的影响,让大部分中国父亲存在“爱而不言”的毛病。实际上,他们有的并非不爱孩子,而是习惯了冷漠地板着脸。

这就造成了,前几十年,大部分孩子要真正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才开始理解父亲,并与之达成和解。

健康的家庭关系应当是,父亲对孩子的引导作用要从童年开始贯穿一生。

精神分析大家温尼科特说过,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单独一个婴儿这回事。

也就是说,婴儿的身边必须有一个母亲照料才能存在,这是一对并存的概念。但事实是,女性无法独自完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任务,不然,父亲这个词又有什么意义呢?

父亲之所以为父亲,是因为他的责任在于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爱护和引导,而不仅仅是生物学上染色体和基因的来源,尤其是有女儿的家庭。

《A+育儿法》中这样说道,对女儿最有影响力的男人是自己的父亲,这是她日后亲密关系的导航。

也有一项研究显示,父子关系高质量的家庭,相对父亲参与度低甚至缺位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品行不端的概率降低了一倍,而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只有后者的1/3。

如果家庭的母亲、父亲,孩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瘸腿,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终身遗憾。

■父亲缺位的影响

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家庭公式: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中国式家庭。

由于父亲缺失,母亲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孩子的所有事情,种种压力让她想不焦虑都难。

而在缺乏父亲关爱,和情绪暴躁的母亲管控下被养育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也就是失控。

这还是比较显性的影响,更加隐性的是,孩子由于缺乏全面的指导,在人格方面会存在缺陷。不仅家庭关系僵硬破裂,日后走上社会也容易出现种种问题,甚至会将这种模式带到日后自己的家庭中去。

妈宝男、具备父爱情结,喜欢大叔的女儿,都是这种家庭模式下的受害者。


04父亲如何高质量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

一.首先认识到自己的作用

父亲只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指导性,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尤其以下这两个阶段,是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黄金时期,父亲千万要把握好。

1)孩子3~6岁,父亲要让他/她形成性别认同

这一阶段的男孩喜欢模仿父亲的言行,而对父亲的认同,就是对自己性别的认同。

如果父亲能及时做到教育和鼓励,会让孩子的毅力、抗挫力以及勇敢、坚强等特质得到很好的发展。

而女孩则会通过父亲对母亲的爱,来接纳和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这会影响日后的择偶观。

因而,父亲要做到与妻子相亲相爱,尽到一个好伴侣的责任。

除此以外,父亲还要注意给孩子建立规则感与边界感。这阶段的孩子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这个世界的底线和边界,父亲要出面来告诉他何可为何不可为。

2)孩子12~18岁,父亲要使其明德知礼

青春期是一生中的第二次自主自主期,孩子也将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他会通过一些反抗的行为来试图摆脱父母。

如果此时父亲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能如同定海神针般,让孩子不超出界限,且获得支持和力量。

这样的孩子才不会如同脱缰的野马,做出一些令自己悔恨终身的行为。

二.父亲与孩子沟通要把握方式

很多父亲由于不会表达爱,而让孩子陷入误解。父亲要做到与孩子真诚交流,的确是需要技巧的。

1)谈话时间要恰当

不要一跟孩子谈话就严肃无比,有时可以选择在饭桌上或在一家人外出游玩娱乐的时候。

当孩子的精神状态比较放松,和家长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更容易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2)交流不要太频繁,才能把握好身为父亲的权威度

并不是说和孩子交流越多越好,过多的谈话,反而会引起反感。

每次和孩子沟通的时间不用太长,只需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即可,不要长篇大论、啰里啰嗦。

父亲掌控好自己的权威感,才会更加良性。

3)谈话过程中放下父亲的架子

如果父亲总把自己摆在大家长的位置上,是很难和孩子获得平等沟通的。

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也要让孩子有机会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表达出来,才能真正达到双向沟通的目的。

4)谈话时要把握好态度,刚中有柔

如果父亲一开始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难以接受。那么,此时强硬的态度,只会招致反感和叛逆。

如果沟通不畅,家长也要注意好把握自己的态度,不要激发矛盾。适当柔化并淡化冲突,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帮他们反省问题。

总而言之,当代社会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太适用,但这并不代表着双方就是冲突的,仍然有很多观点需要父母们沿用下去。

兼收并蓄,取精华而用之,才是开明正确的态度。

奶宝育儿堂,为0-13岁孩子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关注我,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完美型家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子女教育]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儿子将患癌父亲瘸腿母亲“骗”到国外 奇迹发生(9)
儿子将患癌父亲瘸腿母亲“骗”到国外 奇迹发生
瘸腿的父亲
在家庭中,父亲在育儿中的参与度和作用经常被忽略。
父亲,三角关系里的定海神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