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水桥:见证四百年城南旧事

弘扬地域文化 讲述保定故事

秋阳西沉,信步天水桥上。

河道两侧绿树成荫,桥下流水汩汩、波光潋滟,桥上栏杆林立、石狮各态,静静地映衬着河坡旁喧闹的集市,一动一静,仿佛浓缩了亘古久远的时光。

南关大桥。贾博钧摄

桥南头东侧,坐着几位耄耋老者,每日午后,他们都会来这里坐坐。头上发色雪白,颊上风霜尽染,但老人们目光依然矍铄,恰似身边这座饱经岁月洗礼的古桥。今年已90岁高龄的曹敬先是其中最年长者。附近旧房多纳入拆迁,几年前他也另觅居所,但对这片生活了几乎一辈子的地方,他仍旧难舍难离。

南关大桥。贾博钧摄

“老话说,过了南关桥,就是保定城。我家祖祖辈辈就住在这桥边。” 放下手中的拐杖,曹敬先缓缓抬手指向河坡东南,自己原来家的方向,“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河里洗澡、游泳,那时天水桥还未加宽,很窄。我年轻时是瓦匠,后来在市第二建筑公司工作,桥南边要拆的这几栋楼,当年都是我们盖的。”岁月荏苒,世事变迁,令年迈的曹敬先感慨万千。

桥上的石狮。贾博钧摄

天水桥,俗称南关大桥,位于旧城南门外府河之上。这座三孔石拱桥,桥长28米,宽7.1米,拱圈系半圆形,拱腹下净高在6米以上,是我市现存最大的古代石桥。

桥头的大石狮子。贾博钧摄

据《清苑县志》记载:“一亩泉自西北来,合流鸡距泉东南下,蜿蜒于城郭之南。水之上,旧有桥。兴废糜常,因革无考。”明代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 改建为石桥,因一亩泉、鸡距泉出自保定西北乾位,按旧时八卦“乾”代表天,天生水,故名天水桥,之后曾多次翻修翻建,现存的天水桥为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保定知府章时鸾兴工重建。

四百余年中,经过25次特大洪峰的考验,天水桥至今仍岿然不动。期间,此处文人商贾、往来过客无数,每个晨曦初现或余晖将尽之时,人们驻足桥端,举目远眺,无不为巨桥瑰丽、天水一色的奇观而赞叹。

1952年,为使人车分流,以策安全,原桥两侧各加宽5米的人行道。1962年冬,桥面改建为预制钢筋结构,两侧木质桥栏改为金属质。1984年6月,天水桥作为古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人们所见的桥上栏板望柱是1996年市文物局对桥维修时的新雕之物。

旧时天水桥。(资料片)

研究保定历史数十年的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尤文远,对天水桥颇有研究。他说,天水桥下的府河码头曾是保定城水路交通的枢纽。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便有保州知州李继宣造船百艘,运送军需民用物资。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南关府河码头火车站建成,长长的铁路线从天水桥下南孔穿过。修建京汉铁路所用的物资,便是从天津港用木船运到这里,再装上火车运往工地。

旧时天水桥及护城河石桥。(资料片)

上世纪30年代,这里开始有汽轮通津,保定地区及察南、雁北地区的土特产,由此运往天津;高阳、清苑、蠡县的土布,由此运往西北、东北及河南、江苏等地区。天津、上海、青岛及国外生产的工业品从天津运至保定,再销往土特产品生产地区,府河码头又成为土特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转运站与集散地,“当时码头上舳舻相接,樯帆如林,桥上桥下总是一派热闹景象。”

在曹敬先关于天水桥的记忆里,最鲜明的正是那曾经的繁华,“以前,这里就是保定的粮食集散地,有好几家大粮店,还是运输煤炭等物资的交通枢纽。每天运粮的挑夫、粮商等络绎不绝。桥下是水运码头,通往白洋淀、天津卫,船家都在桥下等候坐船的乘客。河坡两旁,一溜儿的饭馆,船家、商家的叫卖声和揽客声,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咱们保定的(舟加止)舫头、煤市街这些地名,都跟这条河、这座桥有关。后来,河坡边又开起了打铁、锔瓷、铸锅这些行当。现如今河坡边的这一片市场,大概是二三十年前形成的,方便附近居民买菜购物。”

穿越数百年风雨,天水桥不仅给人们以通达便利,也见证了那段历史深处的繁华与精彩。新中国成立后,历尽沧桑的天水桥陪伴着一代代保定人,走过了崭新的发展历程,也期待着新时代的盛世华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迎熏门外,天水桥边——车水马龙的南关大街
保定府河岸边的亚细亚洋油公司
保定故事(二)~南关大桥与南关石桥
沿河行|【图说保定】
寻找保定南城墙外 西段护城河的影踪
保定古城南关古建随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