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医学定向生,宁愿赔付巨额违约金,也要违约!

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梁文权

医学定向生和“西转中”都不能一刀切

                                    
宁愿赔付巨额违约金,也要违约
                                    
据悉:根据甘肃省卫健委印发的《甘肃省2015年至2019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名单》显示,2015年至2019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人数达251人,其中毕业于兰州大学的223人,占了违约名单的9成,其余28名来自甘肃中医药大学。其中,兰州大学在2015年,只有7名学生选择违约,而在2019年则达到了85名,人数逐年递增。
                                    
可以说,这组数字惊掉了笔者的下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笔者原本以为,国家和政府花费巨资,免费培养医学定向生,想不到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有的医学定向生,宁愿赔付巨额违约金,也要违约,另谋高就。
                                    
据健康时报记者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有原因的,正如医学定向生说的那样,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上班没有病号拿不到工资,只能干些行政或者公卫活,领取绩效工资,云云,如此种种,彻底寒了这些原本满腔热血的心,看不到希望和前途的他们,难免会生出哪怕违约,也要鲤鱼跳龙门,到县市级大医院去,在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荒废自己多年来的辛苦努力。
                                    
定向委培大学生村医如是说
                                    
无独有偶,据笔者了解,定向委培的大学生村医,也惊人地遇到了类似的境遇,有苦难言,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
                                    
因为,现实的问题是,基层医疗的确不尽人意,随着新医改对医保资金管控力度的加大,药占比的实施,一度让基层医生大手大脚,大刀阔斧开处方的做法,无疑于受到了当头棒喝,一不小心便会受到罚款处理,你说,在这样的执业环境下,医学定向生又哪里还能一展手脚,大展宏图呢?
                                    
                                    
医学定向生培养要有区别,不可一刀切
                                    
所以,就有专家说了:“医学定向生培养要有区别,不可一刀切。”
                                    
“理论上来说,乡镇卫生院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样的,也需要基础较好的医疗人才,但实际情况是不一样,城市居民收入较好,自我保健意识强,有能力也有动力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有较好的医疗需求,但乡村卫生院由于村民的收入、健康意识等情况医疗需求较少”,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可以这样说,金主任的分析还是很到位的,也是经过考察和调研后,才发言的。
                                    
事出有因,也可以理解
                                    
正像他说的那样,医学定向生是国家和政府花大力气培养的医学高材生,毕业后再经过三年的规培,就可以成为一名可以独立接诊,独立操作的合格医生,他们拥有着比较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按道理说,应该分配到上级大医院去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但是,却把他们分配到地处偏远的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缺少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只能处理一些地方病常见病,属于全科医生的工作,因为患者少,拿工资就少,这完全出乎他们之前的预判,现实的冰冷,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违约跳槽,另谋高就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例为证,一语道破
                                    
笔者曾和镇卫生院中医科的一名医学定向生交谈过,他说,已经分配到这里一年多了,由于认识的人少,加之人们对于中医的不太信任,所以工资不高,没办法,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又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随波逐流了。
                                    
在我羡慕他是一名在编中医执业医师的同时,他却在羡慕我作为一名西医执业医师村医的宽松和自由。坦白说,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流浪在外头。
                                    
谈到中医,就不得不说一下,国家的现行政策,正在大力发扬中医药事业,要求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切实为广大病患者做好服务。
                                    

“西转中”成为必然趋势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国家要求了,就必须的尽快执行,所以,在很多地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都加注了中医科,这就要求,那些西医村医们,尽快西转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中医理论知识,掌握几项中医适宜技术才行。

于是,五花八门的相关培训便应运而生了。

“西转中”也同样不能一刀切

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正像医学定向生培养不能一刀切那样,“西转中”也不能一刀切,总不能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现黄金甲吧!

坦白说,草木皆兵的时代紧迫感,是不可取的,比猫画虎,浅尝辄止也不行不通的,中医有着五千年的积累沉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等能留下来的都是精华精髓,太多的经方验方,辨证论治,方有加减,十八反,十九畏,膏方,针灸,刮痧,推拿按摩,刺络拔罐等适宜技术决非一朝一夕所能熟练掌握的,这不是心急,急于求成的事,也只有沉下心来,慢慢领会,让一些有基础的基层医生,先动作起来,就像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发家致富,才是明智之举,才是发展中医的正确方向。

另辟蹊径,盘活一盘棋

另外,笔者认为,国家和政府,不如将部分经费,用于对基层医生的再培养上,这样,就可以避免急功近利,远水解不了近渴,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尴尬局面。再者说了,村医原本就身处基层,提拔那些优秀村医,倒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开来。

最后,笔者认为,基层医疗没有捷径可走,关于医学定向生和“西转中”,无论怎样,一刀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更好的发展方向,一条更适合基层医疗的光明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条!热点!高中毕业可免费学医,给编制、给钱!
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订单定向医学生扎根基层特别报道之三、四
与各位医护人员相关的八大改革,最新进展都在这里...
浙江海盐:打通乡村医生“进退”渠道
六部门:定向医学生评职称不用写论文
全国三年内全部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