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如何看懂一座佛教石窟?

前言

Foreword

约公元前3世纪中叶石窟艺术起源于古印度,它是宗教传播发展过程中应宗教活动需要而兴建的建筑群落,主要由建筑、雕塑和壁画艺术共同构成。在古印度,不仅佛教开凿石窟,耆那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也有开凿石窟进行修行和礼拜的习惯。

约公元1世纪石窟寺建筑随着佛教东传,经中亚、西域渐次传入中国,首先到达龟兹地区,于公元3世纪以后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并掀起凿石开窟造像的高潮,随后再沿河西走廊传播至中原腹地。

在佛教东传过程中,石窟寺的形式与功能都发生巨大变化。石窟建筑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不同窟型的设计与构造,以适应于满足不同雕塑设置和壁画绘制的需要,因此窟形就成为石窟艺术欣赏和研究的基础。

要了解一座石窟群,需要先读懂一座石窟;而读懂一座石窟,就要从洞窟的窟形开始了解。那咱们今天便花几分钟来了解一下,中国的石窟究竟有哪些类型?

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古代印度,最初为修行而设,且含有生活与宗教两种功能。在建筑形式上分为居住的毗诃罗窟 (vihara) (泛指僧舍)及礼拜的支提窟(caitya) (泛指佛殿),也称塔庙窟、塔堂窟。两者并非截然分开,往往一个支提窟,必然配有相应的僧房窟。僧房窟所在之处,还应该邻近水源,便于生活。

典型的毗诃罗窟平面呈方形,平顶。除入口壁面外,在主室的三面墙壁上各开凿一些小型的支窟供僧人居住,有的仅仅只能容纳一人。

▲阿旃陀石窟第1窟毗诃罗窟平面图 图源:光笔远迹

▲阿旃陀石窟第1窟毗诃罗窟 约6世纪 图源:光笔远迹

最初的佛教石窟几乎是机械性地模仿草庵茅舍,如位于安德拉邦的贡塔帕里石窟中的一所洞窟,其主室呈圆形,中间有一座塔,主室外部有长方形的门厅。但是很快,佛教徒就对这种原始形制做了改进,其改进形式大量地出现于高止山脉的西部和孟买地区。

▲阿旃陀石窟类型分布图 图源:视觉艺术

这种新型的供佛教徒礼拜用的石窟,在平面布局上有一定的共性:长长的马蹄形平面,最里面做成半圆形,中间是一座覆钵形(半球形顶)塔,环绕着塔的内侧以及侧壁的旁边都布置廊柱,以供信徒们从廊柱的外侧绕塔礼拜。

▲阿旃陀石窟第19窟支提窟平面图 图源:光笔远迹

早期印度石窟没有佛像,而是以塔为中心,象征涅槃。佛像出现后,并未取代石窟体系以塔为中心的结构,而是以像塔一体的方式呈现,即在塔的主体覆钵上开一佛龛,龛中雕刻佛像。

石窟寺发展史上一种最重要的类型支提窟(Chaitya),也叫塔堂窟。以公元前2世纪卡尔拉(Karle)石窟为代表,其中有保存最大最完美的一所塔堂窟。

▲印度卡尔拉石窟的塔堂窟 约前2世纪 图源:百度

埃洛拉石窟第10窟·支提窟 7世纪~11世纪 图源:百度

印度佛教石窟的发展沿丝绸之路经中亚传入中国,随之形成了以古代龟兹为中心的西域石窟群,即龟兹石窟。进而东渐,在丝绸之路沿线和南北各地形成了为数众多的石窟。中国石窟开凿始于公元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至16世纪。留存至今的石窟,大多始建于南北朝,兴盛完善于隋唐。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四大地区。

▲佛教东传中国示意图 图源:百度

石窟寺选址一般靠近交通要道且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往往在环境优美的河畔崖壁修建,依山面水、远离喧嚣,既为佛教传播及信徒参拜提供便利,也为潜心修行的僧侣提供禅修和生活的必备场所。

中国石窟寺不仅数量大且类型多,窟形又因时代与造像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由于各地区佛教石窟的发展不平衡,导致石窟的开凿和发展多相对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历史阶段。不同历史时期连续凿建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甘肃敦煌石窟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实例,不仅开凿规模大而且延续时间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西北地区佛教石窟发展、演变的难得的实物标本。在某种意义上说,莫高窟可以说是中国石窟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来说明礼拜窟空间的形式和特点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莫高窟洞窟开凿示意

依据石窟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礼拜窟、僧房窟、禅窟、影窟、瘗窟、仓储窟和讲堂窟七种窟型。

1

礼拜窟

在中国各地区的佛教石窟中,礼拜窟是主要窟形。窟中或塑、刻佛教造像,或绘制壁画,是僧尼和世俗信徒进行供养和礼拜活动的场所。礼拜窟的空间形式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制划分,有中心柱窟、佛殿窟(方形窟)、佛坛窟、大像窟、涅槃窟。

现依其形制特征略作简述。

礼拜窟的形制与特征

中心柱窟

中心柱窟又称为塔柱窟、塔庙窟,是石窟的主要形制之一,主要用于礼拜、供养等宗教活动。这种窟型盛行于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直至唐代仍有开凿,是礼拜窟中数量最多、形制最有特色、最典型的一类洞窟。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许多石窟寺中均有此类窟型。

中心柱窟的主要特点是在洞窟的中央矗立一方形柱体,将洞窟的顶部与地面连为一体。柱体的前方空间比较大,是洞窟的主室部分。柱体的另外三侧壁与洞窟的诸侧壁之间,形成可以通行、右绕礼拜的通道。洞窟中间的柱体,是塔的象征。

▲酒泉文殊山千佛洞平面图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中心柱窟模型 图源:网络

中心柱窟是由印度支提窟发展变化而成,印度的支提窟,窟中凿建的一座佛塔是其主要特征。这种窟型传入中国之后,其形制在不同地域产生了不同的特点,中心柱窟的形制也随之出现了许多地域特色。

龟兹地区的中心柱窟与中原地区的中心柱窟,在形制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原地区的中心柱窟,中心柱相对规整,多数在柱体的下部有一基座,柱体四壁凿出一列或数列小龛。柱体形象上更接近于塔,柱体四周的甬道比较高大,几乎与洞窟高度相等。

▲莫高窟第248窟·中心柱窟 北魏 图源:敦煌研究院

龟兹地区的中心柱窟,柱体多数没有基座,小龛多凿于柱体正壁,其他壁面大多不凿龛,甬道比较低矮,顶部多为券形。有的洞窟将后甬道加高扩大,形成后室。即便如此,后室也比主室要低,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克孜尔第8窟 6-7世纪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而敦煌及中原地区的中心柱窟,已将窟中的佛塔演化成方形的楼阁式,塔顶与窟顶连接,演变为方形的柱体,并在柱体四面开龛,龛内再安置佛教造像。中心柱窟在空间形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柱体上的龛形式样、洞窟窟顶的式样以及细部装饰上。

▲莫高窟第428窟·中心柱窟 北周 图源: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254窟·中心柱窟 北魏 图源:敦煌艺术研究院

佛殿窟

佛殿窟因其使用功能与寺院佛殿相同,是用于礼拜与讲经的地方,因此得名。同时,又因其平面多作方形,故研究者将其称为方形窟。

▲洛阳龙门石窟普泰洞平面图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此种窟型通常在洞窟的正壁开龛造像,其余壁面绘饰壁画,顶部一般为覆斗形或穹隆形,盛行于北唐晚期与隋唐时期。佛教石窟的演变,发展至佛殿窟,塔的形象已完全消失,绕行的甬道空间不复存在,因此,从中心柱窟到佛殿窟的转变,可以说是佛教石窟从印度文化向汉文化转变的重要标志。

▲佛殿窟模型 高子期摄

佛殿窟是中国石窟中最具典型性的窟型,遍布各地石窟,其流行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在龟兹石窟中,佛殿窟的数量仅次于中心柱窟。

▲莫高窟第45窟·佛殿窟 盛唐 图源:百度

佛坛窟

佛坛窟一般见于盛唐至明代,是佛殿窟的一种变异形式,指在洞窟的中心位置设置方形或长方形的佛坛,造像集中布置在佛坛之上。

▲敦煌莫高窟第55窟平面图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后期的佛坛窟又在佛坛后部增设一座连通窟顶与佛坛的背屏,起到了分割洞窟空间的作用,与寺院佛殿中扇面墙的作用相似。此类佛坛窟,还见于唐宋时期的四川广元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等。

▲佛坛窟模型 高子期摄

▲甘肃敦煌莫高窟晚唐佛坛窟结构示意图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莫高窟第55窟·佛坛窟 宋 图源:百度

▲敦煌莫高窟第55窟背屏 宋 图源:百度

从佛殿窟向佛坛窟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石窟的空间更接近中国佛寺建筑的空间分布形制,石窟的主体造像所在位置由龛像变成了坛像。佛坛与四壁之间有一定距离,构成可以绕行的甬道。

▲莫高窟61窟·佛坛窟 五代 图源:数字敦煌

大像窟

大像窟,一般有比较高大的后室,进深在5至6米或更深,后室顶多为横券形。在后室后壁下部凿出高大的涅槃台,后室前壁和左、右甬道的内侧壁凿有小龛。有的大像窟后室消失仅有一后甬道,有的则连成形的左、右甬道都省略了,这些或都为大像窟形制的简化形式。

▲百城克孜尔石窟剖面图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大像窟在形制上与中心柱窟非常接近,可以归为同一类型,主要为礼拜佛像,自十六国至隋唐时期都有发现。由于此类洞窟的主室正壁前塑一尊高大的佛立像,高度一般在5米以上,最大者可达十余米。主室的高度因而与后室相差悬殊,由于大像窟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其形制虽与中心柱窟类似,但仍单独列为一类。

▲大像窟模型 图源:网络

现有资料中,大像窟可能较早出现在龟兹地区,然后向周边地区发展,影响并带动了其他地区大像窟的营建。据石窟勘察和年代检测数据,中国境内的大像窟中,以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第47、48窟的年代最早,其后营建的大像窟遗存有阿富汗巴米扬石窟东、西大佛窟、中国山西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甘肃莫高窟初唐第96窟和盛唐第130窟、陕西榆林窟宋初第6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甘肃炳灵寺石窟、山西天龙山石窟以及宁夏须弥山石窟等大佛窟和大佛龛。

▲榆林窟第6窟室内景及大佛 唐 图源:网络

文献中记载中国境内最早的大佛像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为他母亲造的丈六石像。北魏和平元年,在都城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开凿的“昙曜五窟”(第16窟至第20窟),每窟主尊都是巨像。

▲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像 北魏 图源:百度

涅槃窟

所谓涅槃窟,是指专为安置涅槃像而开凿的洞窟,俗称“卧佛窟”。它也是佛殿窟的一种变异形式。这种洞窟将涅槃像作为表现的主体,安置在正壁的涅槃台上,前面没有遮挡,卧佛像一目了然地横陈在观者面前,因此涅槃窟一般都作横长方形布局。

▲涅槃窟模型 高子期摄

北朝时期在中国西北和中原地区已出现涅槃题材的造像,但大都不是主像,唐代以后开始出现专门供养佛涅槃像的大型洞窟。

中国石窟中新疆龟兹石窟的涅槃像出现较早,通常在大像窟和中心柱窟的后室塑有或绘有涅槃图像。

▲克孜尔石窟第38窟后甬道后壁涅槃图 4~5世纪

图源:旃檀精舍

《涅槃像》莫高窟225北壁 盛唐 图源:可视化星球

在莫高窟中仅有开凿于唐代的第148窟和第158窟为涅槃窟,其中第148窟佛像身长14.4米,窟顶为筒形拱顶,南北两侧开一敞口形龛。第158窟佛像身长15.8米,窟南北两侧无龛,窟顶为盝形顶,其盝顶四披断面呈凹形的曲线。

▲莫高窟第158窟西壁佛坛释迦涅槃像局部 中唐

2

僧房窟

这类洞窟,主要用于僧人居住、生活,多见于十六国与北朝时期。其形制和内部设施都考虑到生活起居的需要。典型的僧房窟,一般由居室、甬道和小室三部分构成。而甬道是进入洞窟的通道,位于居室的左侧或右侧,甬道的长度与厅室的进深大体相等。在甬道的尽端折向左或向右,通过门道即可进入居室。居室的平面多作横长方形,在靠近居室门口处,多凿出或砌出一个取暖的灶坑,灶坑上部壁面,凹向壁内形成火膛,其两侧还装饰有柱状砌体。

在居室的前壁中部,凿出一近于矩形的明窗,明窗的内口多大于外口,这一设计是为了增加通过明窗进入室内的阳光的光照量。在门口相对的一侧,多凿出或砌出一个低矮的条状的禅床,供僧人休息或坐禅之用。甬道或居室的顶部,多作纵券形顶或横券形顶。此外,甬道顶亦有平顶或近于平顶的形式。居室顶还有穹窿顶或盝顶,但为数不多。

▲敦煌莫高窟北区第211窟平面图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克孜尔石窟第15窟灶坑火膛装饰图

图源:《佛教石窟考古》

附有小室的僧房窟,多将小室置于甬道尽端的正壁内或甬道尽端的旁侧。有的在甬道或居室壁上凿出小龛,供放置灯盏之类的小件器物。在甬道、门道、小室门道以及明窗的外口处,多有比较规则的凹槽、孔眼。这些部位用来镶嵌、安置木质的门框或窗框。

僧房窟内,壁面上多敷草泥加以装修,有的在壁面上施以白灰或石膏,地面大多也经过细致的整修。多数壁面上没有任何装饰性壁画,有壁画的僧房窟,也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装饰性的彩色线条而已。这种情形,应与僧戒规定僧房内不得画作众生形象有关。僧房窟形制上的变化,主要反映在甬道尽端有无小室、甬道和居室顶部的形式、以及居室顶部与壁面结合部位的形状等方面。

▲克孜尔石窟第10窟僧房窟 约7世纪 图源:网络

有些僧房窟后来被改造成其他类型的洞窟。正如克孜尔石窟的若干僧房窟,在其中、晚期阶段,被相继改造为中心柱窟或方形佛殿窟。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这些洞窟的原有功能大为削弱而被废弃。这种变化意味着当时僧尼的宗教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对僧房窟的依赖和需求急剧降低。此外在吐鲁番地区的雅尔湖石窟、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等地,也发现僧人居住的僧房窟。它们在僧房窟的形制方面,有诸多自身特点。大多有火炕、灶坑和排放烟气的烟道。

3

禅窟

禅窟是供僧尼进行禅修的洞窟,性质与寺院的禅房相同,有组合禅窟和单体禅窟两种。

▲禅窟模型 高子期摄

▲多室禅窟模型 高子期摄

禅窟遗迹主要见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拜城、库车一带的龟兹石窟、吐鲁番地区的石窟、甘肃敦煌石窟以及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等地。

▲莫高窟第268窟·禅窟 北凉 图源:中式营造

组合禅窟,是指一座洞窟中,开凿多个小的禅室。少者四个,多的小禅室在十个以上。这类组合禅窟,似是僧人集体坐禅的场所。

▲组合禅窟·敦煌莫高区北区B113窟平面图

图源:《中国石窟简史》

据目前所知,组合禅窟分布地点最东不超过甘肃河西地区。在莫高窟北区洞窟的清理发掘中,发现一批禅窟。其中有单体禅窟,也有组合禅窟,窟顶有多种式样。

▲莫高窟285窟·组合禅窟 西魏 图源:百度

▲莫高窟285窟北壁 西魏 图源:百度

最为复杂的组合禅窟实例,见于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该窟前临库车河,窟前有前室,主室呈十字形,窟顶为券形。小禅室分列于主室两侧。

▲库车苏巴什禅窟平面图 图源:网络

此类组合禅窟,还见于吐鲁番附近的吐峪沟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酒泉附近的文殊山石窟。莫高窟268窟、487窟和285窟,窟内皆附有四个或八个小禅室。除268窟原是禅窟,后被改造为礼拜窟。487窟和285窟均是将小禅室附于礼拜窟内,洞窟平面变为方形,窟顶为覆斗顶或平顶,具有更多礼拜窟的特征。

文殊山石窟的组合禅窟,位于后山区古佛洞附近,与礼拜窟毗邻。洞窟主室呈长条形,小禅室左右对称,形制上更接近龟兹地区的组合禅窟。

▲文殊山石窟禅窟图 图源:文殊寺景区

单体禅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实例皆空间较小,实为一圆拱形大龛。而甘肃敦煌莫高窟北区和宁夏须弥山石窟的单体禅窟,多作平面方形的小室,正壁前有一低台,建筑空间稍大,但也仅能容纳一人而已,且窟内均无壁画或其他装饰。在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中,还发现有的禅窟,被改为瘗窟。或许是僧人生前坐禅的禅窟,在其死后即将其坐禅的洞窟改为埋其骨灰或尸骨的瘗窟。

4

影窟

影窟是用于纪念僧尼和世俗信徒的洞窟,此类洞窟的性质与寺院中的影堂相似,类似于现在的纪念堂。根据调查,甘肃敦煌莫高窟此类影窟规模均不太大,一般多将影窟置于某一大窟主窟甬道的左侧,其与主窟的相对位置关系较为固定。一般影窟内放置被纪念者的影像,有的还绘制一些与其生活有关的壁画,或放置其他纪念性物品。典型实例是莫高窟17窟(藏经洞),该窟正壁前低坛上放置洪辩法师的彩塑像,正壁上画有枝繁叶茂的树木,树上悬挂挎包和净瓶,两侧各一执扇的女信徒侍奉左右,侧壁龛内嵌有洪辩法师的告身碑,此类洞窟还见于宁夏须弥山石窟。

与影堂、影窟性质相近的影塔,此类塔多在塔身部分开龛,龛内置放被纪念者的影像。影塔多建于寺院内。此外还有刻于摩崖的浮雕影塔,著名代表是河南安阳的宝山石窟。宝山石窟中有着大量的摩崖浮雕影塔,在影塔龛中刻有僧尼影像,在影塔旁侧多附刻榜题铭文。从铭文中可知,影塔又称灰身塔或烧身塔。

▲莫高窟17号窟藏经洞 晚唐 图源:网络

▲莫高窟第17窟 晚唐 图源:数字敦煌

5

瘗窟

瘗窟是指埋葬僧尼和世俗信徒骨灰及尸骨的窟龛,一般面积较小,窟形并无定制。瘗窟具有瞻仰、纪念和追悼功能,著名代表有麦积山石窟西魏乙弗氏皇后的瘗窟。一般认为麦积山第43窟即是西魏废后乙弗氏的瘗窟,该窟前有崖阁,后室为长方形(录皿)顶。洞窟较为低矮,适于置放棺椁。龙门石窟中惠灯洞与灵觉洞,均是瘗埋女尼的瘗窟。洞窟刻有长篇铭文,写明了死者的生平和入葬年月。在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中发现一批瘗窟,其中包括世俗信徒的瘗窟(窟中放置随葬品)。这表明佛教信仰已经在某些方面影响到传统丧葬观念和习俗。

▲麦积山石窟43窟剖面图 图源:禅林网

▲麦积山石窟第43窟前室 西魏 图源:禅林网

6

仓储窟

仓储窟专门用于僧尼存储粮食、生活用品和用水等物。如新疆龟兹石窟中的克孜尔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均发现洞窟中有存储粮食的仓柜;在宁夏须弥山石窟中发现了专门开凿的水窖窟,将洞窟窟前的排水沟与引水沟槽相连接,使所排雨水进入水窖从而存储起来,以备日常生活取用。在龟兹的石窟中,有少量仓储窟。这类石窟一般都开凿在岩壁上,先往里开凿出一个大洞,留有足够空间给人自由出入,然后再向下开凿,凿出一个大坑,大的深达两米多。仓储窟一般与僧房窟临近,便于取用日常生活用品等。

7

讲堂窟

在中国,仅见的几例讲堂窟皆存于龟兹石窟。此类洞窟,平面多作方形,空间巨大。它们共有的特征为:在洞窟的三壁或四壁下部,凿出低台供人居坐;有的还在窟内一隅加凿灶坑;窟门开在洞窟的一侧或两侧;每一窟群一般仅有一个此类洞窟。如新疆克孜尔石窟、新疆克孜尔尕哈石窟、新疆库木吐喇石窟以及新疆森木塞姆石窟均有此类大窟遗存。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讲经布道。

通过以上对石窟形制的分析可以看到:首先,石窟尽管有其自身特点,但它同寺庙建筑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活动需求而开凿的。作为佛教文化现象的洞窟形制,它是石窟建筑的表征,也是佛教艺术的基本范式,其发展和演变与佛教本身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时代气息密切相关。其次,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石窟形制既有继承性和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石窟形制为石窟寺间的关系、佛教及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佛教石窟的类型和形制特征
云冈 有哪些印度风?
夏立栋:高昌石窟分期与谱系研究
宿白:中国石窟寺考古
河西走廊人文之旅——马蹄寺石窟群之北寺石窟(“三十三天”石窟)
夏立栋:《贞元六年造窟功德记》与唐西州宁戎窟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