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戏曲的论述文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三校高一2021-2022学年4月线上教学质量调研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毋庸讳言,其传承发展遇到了困境,观众逐步流失、市场慢慢萎缩,令人担忧。一些戏曲人士自恃正宗,不肯轻易改变,但相当多的观众觉得戏曲要与时俱进,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如何守正创新,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风采依旧,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戏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为人民服务是其不变的宗旨,创新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针对社会转型、消费多元的现实,戏曲界有识之士为冲出困境,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围绕现实生活创作剧本,利用声光电技术革新舞台呈现,借助网络技术提高传播效果,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为传统戏曲融入时代闯新路。20世纪末《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一首京味儿十足的戏歌,让听众在大碗茶里,细细品味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近来李胜素的《梨花颂》更是让人在长恨一曲千古迷中,感受到京剧梅派唱腔的新魅力。这些时代经典一经推出,再经网络传播助力,迅速成为大众喜爱的“网红”。谁说戏曲没人喜欢了?只要你真心为民,不断创新,戏曲就会冲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重视活跃在民间的“草台班子”,使其成为壮大戏曲传承发展的有生力量。面广量大又常年活跃在城乡演出市场的“草台班子”,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他们的存在,维持了戏曲传承脆弱的生态。政府可以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民间的“草台班子”;国有文艺院团主动传帮带,给本子、送曲子、圆场子,引导其不断提高艺术层次,为戏曲传承多做贡献;“草台班子”也要虚心学习,不为暂时的生存困境所忧,不为一时的市场票房所惑,时刻牢记文化人之责,以成风化人、雅俗共赏的精品力作提升艺术层次,吸引更多的戏迷,为戏曲繁荣发展多做贡献。

戏曲名家与百姓大家互动,厚植戏曲传承发展土壤。戏曲传承关键靠人,戏曲市场开拓关键在培育。面对断层的消费群体,我们在巩固中老年消费群体的同时,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培育年轻消费群体,让欣赏戏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戏曲名家要率先垂范,改变戏曲界少数人抱残守缺的观念,主动扛起戏曲振兴大旗,回应时代关切,深入基层、扎根群众、问计于民,从观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观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用好戏锁定票友,黏住戏迷,扩大受众,以水滴石穿之功,改善戏曲传承生态,把与戏曲渐行渐远的年轻观众重新拉回戏院,不断扩大戏曲传承的“朋友圈”。

(选自李广春《怎样扩大戏曲的“朋友圈”》)

材料二:

在戏曲辉煌的年代,看戏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在给民众持续带来欢乐的过程中,戏曲也实现了自身的大众化。秦华生认为,近几十年来,戏曲之所以逐渐萎缩,虽然跟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有关,但就戏曲自身而言,娱乐性减弱,跟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少,导致了戏曲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民众。“观众花钱买票进戏园子,首先是找乐子的,而不是花钱去接受说教的。”

新媒体为丰富戏曲的娱乐性,提供了手段和路径。比如,越来越多戏曲人开始在网上直播,用全新的方式表演传统戏曲。像酷狗直播平台的主播庄妃,本是粤剧演员出身,擅长粤剧、京剧、川剧等传统艺术。入驻酷狗直播后,庄妃将网络直播特效与戏曲结合在一起改编莲花手舞,并在戏曲表演中穿插粤语说唱,让传统戏曲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和追捧。

戏曲也开始跨界进入网游、手游,把戏曲的娱乐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比如,武侠手游 《楚留香》携手浙江昆剧团,将昆曲戏服“穿”到了游戏中人物的身上:成年女性款式色调温婉柔美,发饰点翠精美动人,上身后应了那句“如花美眷”;成年男性款式色调清雅宜人,剪裁潇洒飘逸,体现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除了服装,昆曲风格的宅邸家具等也被植入游戏中,很多从未接触过昆曲的青少年,却通过游戏认识了“木兰花·桌”“木兰花·椅”与木质雕花屏风“锁南枝·杂”。

(选自韩业庭《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

材料三:

近几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出台,戏曲市场呈现明显回暖迹象。但现状是否就如数据那般乐观?繁荣之下有哪些不足?

从剧目创作看,近几年各类艺术节和剧目展演取消烦冗奖项、强化基础评论等措施让各院团更加潜心投入创作,加之国家艺术基金等各类资金对优秀剧本和舞台创作的大力扶持,新作品孵化有了坚实保障,数量相较前些年也有大幅度提升。但这其中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的佳作并不多,作品打磨率、复排率、演出率和知名度并不高。好的艺术创作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需要“七稿八稿,没完没了”地提升,需要大量成本及资源投入,需要把选择好题材、提高作品的成活率视为根本。

再看演出和观众数据,与前些年相比确有显著提高,剧场中黑头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观众的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以演员或是院团为中心的“粉丝群”借助新兴的传播方式聚集起更多年轻观众,着实令人欣慰。值得注意的是,名家名剧名院团的演出虽很火爆,观众数也一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基层院团常规演出、青年演员日常演出以及下基层、进社区的普通巡演,数量及上座率却冷热不均、参差不齐。老年观众和青年观众在剧目选择上泾渭分明,老年人明显倾向于传统老戏,青年观众更乐于接受新编戏和实验戏,这种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偏食”对戏曲长远发展亦有影响。

(选自宋芳科《戏曲“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戏曲的发展离不开守正创新,只要戏曲创作者真心为民,不断创新,戏曲就会有更好的传承和更多的受众。

B.戏曲在过去之所以辉煌是因为看戏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当代戏曲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娱乐方式更多样化。

C.昆曲元素融入手游《楚留香》的案例可以证明利用新媒体既可以推广戏曲,还可以提升戏曲自身专业水准。

D.戏曲利好政策措施拯救了戏曲市场,使得高端、精品剧作层出不穷,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人数也在稳步上升。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关注到当代戏曲市场的萎缩,都主张要借用新媒体让戏曲冲出困境。

B.材料一指出自恃正宗的戏曲人若不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就会失去观众。

C.材料一认为“草台班子”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政府应扶持其发展。

D.材料二认为新媒体可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给戏曲培养当下或未来的年轻观众。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酷狗音乐启动“传统地方戏曲的数据库建设、数字化传播”工程,运用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地方戏曲的呈现方式。

B.著名戏曲艺术家小香玉提议戏曲同仁录制为中国武汉加油的歌曲《花木兰》,得到何赛飞等艺术家的积极响应。

C.张火丁与中国戏曲学院的艺术家们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出了经典剧目《锁麟囊》《白蛇传》,剧场座无虚席。

D.网易云音乐App火爆歌单“京剧《四郎探母》”的评论超过7000条,有人问“评论的全是老头吧”,类似“十七岁零一个月,我大概是老了”的回复最热门。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这三则材料谈的都是戏曲问题,在侧重点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

1.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当代戏曲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娱乐方式更多样化”错误,原因概括不全面。由原文“秦华生认为,近几十年来,戏曲之所以逐渐萎缩,虽然跟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有关,但就戏曲自身而言,娱乐性减弱,跟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少,导致了戏曲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民众”可知,当代戏曲衰落还有“戏曲自身”的原因,娱乐性减弱,跟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少,导致了戏曲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民众。

C.“证明利用新媒体既可以推广戏曲,还可以提升戏曲自身专业水准”错误。昆曲元素融入手游《楚留香》的案例论证的是“戏曲也开始跨界进入网游、手游,把戏曲的娱乐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D.“使得高端、精品剧作层出不穷”错误。由原文“新作品孵化有了坚实保障,数量相较前些年也有大幅度提升。但这其中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的佳作并不多,作品打磨率、复排率、演出率和知名度并不高”可知,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的佳作并不多,也就是说“高端、精品剧作”并不是“层出不穷”。

故选A。

2.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若不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错误。由原文“一些戏曲人士自恃正宗,不肯轻易改变,但相当多的观众觉得戏曲要与时俱进,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可知,原文说的是戏曲要与时俱进,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而不是“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

故选B。

3.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戏曲要与时俱进,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戏曲要守正创新,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风采依旧。

C.“演出经典剧目《锁麟囊》《白蛇传》”没有体现戏曲的创新,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

4.①以设问提出论点,引发读者思考。②选文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论证中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③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更鲜明地论证观点。

5.①材料一侧重论述当下如何让戏曲蓬勃发展。②材料二侧重论述新媒体对戏曲娱乐性带来的积极影响。③材料三重点分析当下戏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4月学科竞赛语文试题(有答案)
“草台班子”能否留住滩簧的时代背影
行走丨赴一场昆曲的前世今生
听讲 | 昆曲的世界里,年轻人可以看到什么
江南观点丨“戏迷的参与”滋养并奠定越剧美学基调
戏,何以中国——中国戏的文化品性和美学特质三人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