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兰河传》读书报告

        萧红,这个被鲁迅先生给予过热情鼓励的作家,在临去世前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场面,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下了日后为人称道的,标志着她的创作巅峰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描绘了东北边陲小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子的艰辛生活……这是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单调而美丽的北方小城,善良愚昧的百姓逆来顺受地生活在其中。

初读《呼兰河传》时,我有点难以接受它的慢节奏,它不动声色、娓娓道来,没有强烈的起伏波折,很难激发我的阅读兴趣,可越是读到后来越感叹它的美,越感叹便越是放不下这本书。而这本书最给我以震撼的便是对呼兰河中贫民百姓的深刻描写。

也许是地处偏远的缘故,小城自闭、落后、消息闭塞。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大多封建迷信,愚昧无知。可这并非呼兰河中人民的唯一特征。他们爱凑热闹,泥坑里又淹死猪了,老胡家又跳大神了,或是井里又淹死什么人了,脸都浮胀了,这些事情都能使这个小城热闹起来。呼兰河的人们是良善的,不然周三奶奶、杨老太太等人也不会给老胡家出各种主意去救小团圆媳妇的命。也有人说呼兰河的人们是冷漠的,因为他们眼看着小团圆媳妇,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实际十二)被婆婆虐待、折磨至死;对待刚产下儿子的王大姐和冯歪嘴子也是极尽诋毁之能事,到处散播他们编撰出来的故事。可这些事并不能证明呼兰河的人们就是冷漠无情,正如茅盾先生所认为的,这怪不得他们,人总是习惯按照经验办事,他们也只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去思考,去生活。在他们看来,这些习惯既然能流传几千年,最后能进入他们的耳朵里,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地扎下根来,那它便是对的。他们生活着,和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存在过的人们一样生活着。

《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消极的,被社会的洪流裹挟着、不自觉地向前走。他们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作者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回忆着童年时光里她接触过的人,不禁感到可悲,却又可恨。她一边不留情地鞭笞他们,一边又同情他们。她给我们看,这些屈服于传统的人多么愚蠢而顽固——有的甚至于残忍,然而他们的本质是良善的,他们不欺诈,不虚伪,他们不好吃懒做,他们极容易满足。有二伯、老厨子、老胡家的一家子、漏粉的那一群,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就像是最下等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他们不知道阳光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即便是其中生命力最顽强的冯歪嘴子,也只是“原始性的顽强。”

那些社会底层的穷苦人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生活。“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既然抗争不来,那便坦然接受。呼兰河城的穷苦人大抵就是以此为祖训地生活着,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都不在乎。你看看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正如萧红所说的那样,他们的自得、自我安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呼兰河传》没有贯彻全书的线索,不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小说,也不像是自传,但正因如此,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茅盾先生评价说:“它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给中国现代文学一抹凄迷的气质,一种卓异的风格,一种完全有别于中国20世纪和年代文学和年代文学的独特品格。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令人魅惑。文字里寄寓着一个无乡女子渴望回家的絮絮倾诉,亦包含着一个思想深邃的作家对国民奴性的反思与批判。

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少名噪一时的作品旋即涅灭无闻,但《呼兰河传》却常读常新,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与之对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兰城里的凄美乡愁
如何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和兰传》一幅清末民初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10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