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 教案
【学习目标】
1、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重点难点】
理解人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学习流程】
一、导语
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片断(2分20秒)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刚才我们观看的片段来自《雷雨》,结局悲惨。19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创作了一部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在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曹禺的《雷雨》。
二、知识链接
(一)戏剧
1.戏剧的定义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2.戏剧的分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台剧等。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3.现当代戏剧鉴赏
A.了解戏剧冲突,把握剧本情节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B.品读戏剧语言,探寻人物内心。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首先,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在剧本里,他(指作者)不能对观众提示什么。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而不是叙述的语言。——高尔基《论剧本》
其次,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动作包括外在的行为动作和内在的心理动作。
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再次,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
(二)走进曹禺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 (孙庆升《曹禺论》),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三)《雷雨》简介
四幕话剧《雷雨》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在中国文坛上有深远的影响。这个剧本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正如书名“雷雨”暗示的,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①蘩漪(yī)                 ②窟窿(kū long)
③涔涔(cén)                 ④衬衣(chèn)
⑤樟木(zhāng)            ⑥固执(zhí)
⑦卑鄙(bǐ)               ⑧勾当(gòu)
⑨敲诈(zhà)            ⑩江堤(dī)
⑪交涉(shè)            ⑫规矩(ju)
分角色朗读
请六位同学分角色朗课文。熟悉文章的情节。
旁白   周朴园   鲁侍萍    鲁大海   周萍    仆人们
2.梳理故事情节
《雷雨》是一部四幕话剧,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认识一下出场的人物:周朴园  鲁侍萍  周萍  鲁大海
要求学生用一个图表展示《雷雨》全剧中人的关系?
问题:有多少同学看过《雷雨》全剧吗?你对《雷雨》中哪一个人物印象深刻?(借以检查学生对《雷雨》的熟悉情况)
(导入节选部分)问题:我们节选的部分主要情节是围绕哪几个人物展开的?
答:周朴园    鲁侍萍(引出对人物的分析)
人物之间形成了怎样的矛盾冲突?
周朴园鲁侍萍
周朴园鲁大海
这两种矛盾冲突在课文中是从哪里断开的?
周朴园:可是你——
第一场:周朴园、鲁侍萍三十年后的偶遇和相认
第二场:周朴园、鲁大海父子相见不相识,反目成仇
师:戏剧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从人物关系来看,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是情人之间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就是父子矛盾;从人物的身份来看,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是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不论从哪个角度说,周朴园都是矛盾冲突的一个焦点,是一位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人物,让我们走近他的心理,触摸他的灵魂!
3.把握矛盾冲突
快速浏览课文,理出选段的主要矛盾冲突。
课文写的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先写了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谈,交代了周鲁三十年的恩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又呈现了两人激烈的思想交锋。
四、交流讨论
人物形象探究:
结合人物语言,具体分析二人相认前周朴园的心理变化以及所展现出的思想性格。
周朴园  你——你贵姓?
鲁侍萍  我姓鲁。
盛气凌人→顿生疑窦;
漫不经心→态度认真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再次产生怀疑
思想感情上的第一次波澜——紧张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表面上怀念侍萍,实则惊恐——第二次感情的波澜
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周朴园  不,不。谢谢你。
鲁侍萍  ……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本能地抗拒;惊慌的内心→自私
在与鲁侍萍相认的过程中,周朴园的内心经历了从平静从容到波涛汹涌的变化,他对鲁侍萍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怀念到最后的抗拒恐惧,这一切都展现了他自私、怯懦的个性。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潜台词:你到这儿来,是想来认儿子还是为了钱?
既然你是有目的而来,背后肯定还有同伙或指使者,到底是谁?
声色俱厉的责问,但还惊魂未定,没有想好对策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潜台词:我早就知道你只要活着就会找上门来,果然不出我的预料,你究竟想怎么样?
自以为是,以自己卑劣的想法去揣度鲁侍萍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潜台词:不能将隐事张扬出去。
用缓和的语调“安慰”侍萍,稳住侍萍。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潜台词:既然你还承认我对你的一片情意,既然你不想提过去的事情,那你有什么要求,想要多少钱,不必遮掩,痛痛快快地提出来吧!
尽快解决威胁,打发鲁侍萍
周朴园  ……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潜台词:鲁贵看来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如果让他知道了你我的事情会有很多麻烦,对你我都没有好处,所以我不希望这件事让他知道。
尽早杜绝有可能的麻烦,尽快解决眼前的麻烦
和鲁侍萍相认后,周朴园彻底从对侍萍的怀念中走了出来。他以自己卑劣的想法揣度鲁侍萍此行的目的,又希望用情感笼络、金钱收买等手段来平息侍萍对他的仇恨,堵住她的嘴。最后一张支票不仅表现了资本家“金钱第一”的本性,也撕开了周朴园层层伪善的面纱,使周朴园冷酷自私的丑恶嘴脸一览无遗。
周朴园在三十年前为了迎娶门当户对的小姐,在大年三十晚上将侍萍和奄奄一息的儿子赶出了家门;如今见面后又对侍萍软硬兼施,采用吓、哄、骗、逼等各种手段对付侍萍。或许,三十年前周朴园曾经单纯地爱着善良的梅小姐,三十年后也依然怀念着贤惠的梅小姐,但这些都不能掩饰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在他的心里真正爱着的只有他自己。
周朴园还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认出侍萍后的“愤怒”,与前面周朴园的反复表白是否矛盾?如何理解?
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
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为她做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我们也的确看到他屋子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而且陈设布置仍按三十年前侍萍用时的样子。
甚至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生了病,总要关窗户,还是不许人打开。
他穿衣服不管是雨衣、衬衣,都爱穿旧的而不爱穿新的。
周朴园年轻时的确是真心喜欢侍萍的。他曾经到德国留学,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上进。
而侍萍当时是周家的侍女,漂亮伶俐,还读过些书,而且对周朴园服侍得很周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年轻人是很容易产生感情的。
从周朴园和侍萍分别后的家庭生活来看,他怀念侍萍也是有根据的。
周朴园的后妻繁漪傲慢不驯,不吃他一套,于是周朴园就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联想到温顺多情的侍萍,引起对她的怀念。他的确曾喜欢她,何况她还是周萍的母亲,怎能不常常想起她呢?
一个人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总是特别觉得可贵,特别感到恋念的。
尤其是他做了那样一件伤天害理的事,他又以为侍萍已经死去,对他不再有什么威胁,他就更容易想到她的种种好处而不胜怀念起来。
问题在于有没有威胁?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有真诚的成分,有忏悔的表示,但也是为了美化自己。可以说周的做法既是真实的,也是伪善的。
鲁侍萍是个没有骨气的女人吗?请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的理由。
其一,宁可带着孩子“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也不愿再向周家伸手。
其二,抗争不公平的命运和天命;
其三,“接过支票”,毅然“撕碎”。
鲁侍萍之所以一步一步的引着周朴园把自己认出来,是感情真实自然的流露,周朴园是他的初恋,又是这一生他唯一爱过的人,面对此情此景,鲁侍萍的感情不由自主,这是侍萍单纯善良的表现,也是人性最自然的表现。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三十多年的悲惨遭遇、痛苦经历又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她从周朴园的前后行为的变化中,看清了周朴园的险恶本性,悲愤地痛斥了他的卑劣行径。她毅然撕碎支票的举动,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和抗议,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显示了自己的骨气。
相爱本没有错,虽然从二人的身份地位来说,有千千万万个不应该,但从人性的角度看,它是真实的。是什么让他们的相爱,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呢?是当时的等级制度和门第观念。
鲁侍萍和周朴园的矛盾冲突,既是资本家和下层劳动者之间身份地位的矛盾,也是旧家庭内部矛盾的展现,还可以理解为男女之间的情感冲突,但从最本质上看还是人性的真与伪的冲突:侍萍是真,周朴园是伪;侍萍真诚、善良,周朴园虚伪、自私。
当年,周家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让侍萍留下,又能让周朴园娶阔家小姐为妻呢?如果有,为什么侍萍最终还是被赶出了周家呢?
侍萍的骨气、人格尊严,让她不愿留在周家委曲求全。这就是人性的悲剧。
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期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曹禺《雷雨·序》
总结: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投影)《雷雨》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的语言构思巧妙,内涵丰富,理解多元化。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情境的体悟,初步认识到人物个性的复杂,感受到了《雷雨》的魅力!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我们今后要实现有效的、深入的阅读,那就是力主个性化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课后作业
单元检测p185:1—8题;
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
总结反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雷雨》教学案
雷雨解析与测评(人教版高一必修)
《雷雨》教案25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
王岱:我这样教《雷雨》(郑桂华点评)
三十年前后(选自曹禺话剧《雷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