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热门】酬答诗百题大过关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

朱熹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注】①姬姜,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也泛称美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应和之作,赠送的对象是曾经与自己共同把酒赋诗的友人。

B.诗人与友人感情深厚、志趣相投,并且都有着极相似的坎坷的仕途。

C.颔联中的“藜床”表明了诗人尴尬的处境,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张本。

D.尾联用愤激之语表露心迹:自己醉心于诗文而不会沉湎于美人享乐。

2.评论家认为朱熹是“集诸儒之大成者”。请结合颈联和尾联内容简要分析他表现出了儒家哪些思想。

【答案】1.D    2.①济世思想。虽然自己深处面对“满山残雪”的虚堂,客人来了也只能坐在藤蔓编织的简陋的床上,但依然与友人高谈阔论国家大事,关心国计民生;②穷则独善其身。经济拮据,为帝王所弃,就与友人饮酒赋诗,谈论文学,太高自身修养。

(2022·河南信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舍弟题书堂

杜荀鹤

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葺读书堂。

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

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

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注释】①杜荀鹤(约846—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下句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为兄弟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所以修缮读书堂以勤奋学习,等待机遇。

B.颔联写山泉欢畅,溪竹送爽,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写出书堂周边环境静谧清幽、舒适恬淡的特点。

C.颈联用互文建构,诗人“藉草”“傍山”,或“闲步”,或“醉吟”,置身自然,内心悠闲自在,个性得以彰显。

D.全诗以反问语气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态度,也传达出对舍弟的劝慰与祝福之情。

4.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在人生观上的诸多自得之感,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3.A    4.①对兄弟们能够自我约束、读书上进而自得;

②为有这样舒适的读书环境和清闲自在的生活而感到自得;

③为家人团聚、精神生活富足而自得。

(2022·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袍,官袍。③烟霄:喻显赫地位。④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5.B    6.①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无人引荐的苦闷之情。②对知音的渴望之情。“汉庭卿相皆知己”借汉庭多知己的历史往事,流露出自己对知音伯乐的期盼。③对自我宽慰。诗人把自己比作才华横溢的扬雄,是对自我的安慰之语。

(2022·安徽·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

梅尧臣

田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

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六扬扇

王安石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如摈非尔憎,如留岂吾吝。

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翁乎勤簸扬,可使糠秕尽。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诗,王安石和圣俞农具诗,可以看出二人对农业的重视。

B.梅诗写了扬扇的形状、功用、制作原料和使用方法,王诗在这方面也有所涉及。

C.两首诗最后两句虽意义相近,但“去粗得精”是有意为之,“糠秕尽”是无意而为。

D.梅诗借扬扇说明了一个道理,王诗表达了要尽一切努力摒弃那些无用之人的志向。

8.王贞《农书》认为,扬扇即农具风车(如下图),宁业高《中国历代农业诗歌选》认为,扬扇就是用以抛扬谷物的“竒”,(如下图),你同意谁的说法?请结合这两首诗,做简要分析。

【答案】7.D    8.同意宁业高的说法,理由如下。

(1)梅诗中有“因风”二字,风车不需要借助风,自己就能制造风。

(2)梅诗中有“高下手”,只有用木杴才能“高下手”,王诗中的“簸扬”是同样的意思。

(3)梅诗最后一句说“持之”,如果是风车,就没办法“持”。

(4)梅诗第一句说“田扇非团扇”,只有外形相近才有比较的可能,风车和团扇差距太大。

(2022·湖北·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进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末,当时安史叛军气势正盛,国事艰难。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裴迪东亭送客时看到早梅,赠一首诗给杜甫,杜甫因此动了“诗兴”。

B.诗人善用比喻,颔联以雪喻梅,契合了季节特点,也形象地描绘了梅的色彩。

C.本诗前两联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

D.尾联转到现实,写诗人所见的江边一树也将开花,催人白头,令诗人心生感慨。

10.请从诗意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赏析颈联。

【答案】9.A    10.诗意:幸而你未折梅寄来,要不然,我面对梅花一定会感伤岁暮、乡愁缭乱。(大意对即可)

艺术手法:虚实对举,“幸不折来”“若为看去”一实一虚,表达了诗人伤时、思乡等情感。

(2022·湖北·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春

宋·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解】①蜜熟:指花蜜已熟。②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③法界观:是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的简称,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青春”语意双关,内涵丰富;“可得追”的反问,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前句直赋其生病思睡之态;后句借物写人,以黄蜂之懒反衬自己写诗读书之勤。

C.颈联后句写诗人虽鬓已星星,但卧于禅榻亦可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

D.中间两联颇富变化,情和景相互交织,运用手法贴切自然,有“神妙流动”之感。

12.全诗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1.B    12.①对美好春景、青春年华逝去的感伤。“梦里青春可得追”体现了诗人对“青春”消逝的惋惜。②个人(仕途)的失意。诗人生病在床,酒兴衰微,整日思睡,表现了他心灰意懒、百无聊赖之态。③渴望忘却是非、超然物外。诗人修禅明理,读佛书《法界观》,暂时获得内心的宁静。

(2022·甘肃·临洮县文峰中学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①,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④两谢⑤,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气岸:意气高昂。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④追:赶得上,比得上。⑤两谢:即谢瞻和谢灵运。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起句运用生动的描写,“一漏天”“似乘船”写出屋内漏雨积水如塘的艰难处境。

B.下阕以“莫笑”“君看”等词塑造了一个高傲、自大、和世俗格格不入的老翁形象,他要和两谢比高低。

C.语言表现力强,用重阳天霁渲染心情,以鬼门关的险峻表现作者忘怀得失的傲岸胸襟。

D.本词主要通过重阳即事,表现黄庭坚在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

14.这首词下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3.B    14.①反问。“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运用反问的手法,词人借这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强调了自己不服老的气概。②用典。运用“戏马台”和“两谢”的典故,表现词人意气高昂的精神风貌。③运用对比。“风流犹拍古人肩”把自己和古人作对比,表现词人“风流”不逊古人的豪迈情怀。

(2022·四川·树德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节选) 李白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十二是李白的朋友,他曾经写了一首《寒夜独酌有怀》赠给李白,李白这首诗是酬答朋友、抒发己志之作。

B.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苍蝇”喻谗人,“贝锦”喻忠言。小人的谗谤与忠言相互交织,谈笑间令人失色。

C.“与君论心握君手”表现了诗人与王十二深挚的感情,诗人由之前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转为向朋友表达心志。

D.诗歌的最后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肯定的态度,增强了诗歌的语势,感情激烈,富有感染力。

16.这首诗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5.B    16.(1)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人想通过广泛交游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但是“黄金散尽交不成”,尝尽了世态炎凉。

(2)光阴虚度的无奈。“白首为儒身被轻”抒发了作者年华老去,不得重用,反被轻视,内心充满了壮志难酬的伤感、无奈。

(3)受人排挤的愤懑。“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两句写小人毁谤之声非常喧闹,闻之令人心惊。运用典故,意指谗言可畏。揭露世间贤愚不分,贤者遭诽谤,小人得志猖狂。

(4)荣辱偕忘的洒脱。诗人与朋友倾心畅谈,“光荣和耻辱对于我来说又算的什么?”表现了诗人襟怀磊落,洒脱无羁。

(202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①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即燕然山。《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④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7.下片“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孟郊《登科后》)

B.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

C.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D.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8.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7.C    18.答案示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写词人赞颂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冒进误国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的立场和态度,并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随时准备抗金杀敌的决心,也表现出担心报国无门的忧虑。全词塑造了一位为国忧心、老骥伏枥的爱国诗人形象。

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上片塑造了一位能文能武、期待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借李密、虬髯客的事迹表现所与交游的人若非饱读诗书之士,便为行侠仗义之人。下片回忆自己未能出击强敌,像古代英雄那样登燕然山勒石纪功,只能草草归故里的经历,如今华发苍颜,不能再展抱负,只好以酒浇愁。全词塑造了一个满腔忧愤的爱国诗人形象。

(2022·贵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

刘禹锡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担任连州刺史期间。连州、朗州、澧州三州相邻。②同舍郎: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③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④鶗鴂:杜鹃鸟。古人常闻其声而感时光之流逝。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与窦朗州、元郎中距离较近却很难见面,“恨无梁”透出浓浓遗憾之情。

B.颔联“秋风”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字,“橘柚香”以物象暗示这时是秋季。

C.玉簟微凉而只适宜于白昼,写秋气侵入;金笳奏出清商之音,写秋声感心。

D.诗人表达伤感之情,却用了诸多具有欢悦色彩的意象,如玉簟、金笳、众芳等。

20.清代金圣叹评此诗说:“'不叹流年’,妙!”试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9.D    20.①“不叹流年”意思是不为时光流逝而悲叹,它展现的是一种拒绝悲伤、珍惜眼前美好事物的人生态度。思想妙。②诗人闻鶗鴂而不叹,暗中与他人的叹形成了对比,悄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写法妙。③诗人不叹流年,实是鼓励窦朗州、元郎中同惜众芳,含蓄委婉,寓意妙。

(2022·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复: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这里是说黄几复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作者与友人一北一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B.第二句采用借代的手法,写我托大雁给友人捎一封书信,却因路途遥远而被雁儿拒绝。

C.第七句写作者的想象,十年前在京城里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

D.最后一句写友人所居之地环境的恶劣,经常听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上传来的悲苦猿啼,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22.这首诗蕴含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21.B    22.①开头两句,表达山水阻隔、不能相见的无奈。

②颔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对友人的思念。

③颈联尽显对黄几复的赞许、期待。

④尾联则既有对黄几复的同情,也有对友人仕宦生涯乃至诗人自身政治命运的哀怨。

(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②,偏惊物候新③。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④,晴光转绿蘋⑤。

忽闻歌古调⑥,归思欲沾巾。

【注释】①和:指用诗应答。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②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③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④淑气:和暖的天气。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⑤晴光:谓春光。蘋(pín):多年生草本植物。⑥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2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新”字呼应了题目中的“早春”和“游望”。

B.颔联写云霞烂漫,梅柳报春,写出春光的壮阔和俏丽。

C.颈联描绘黄莺凄厉的哀鸣,为下文作者思乡做了铺垫。

D.全诗对江南早春描写历历如画,对仗工整,平仄和谐。

24.有人认为此诗结尾落在思乡之意上甚为突兀。对于这种说法,请你结合对全诗的理解予以反驳,说明理由。

【答案】23.C    24.作者首联说“偏惊”,惊的是自己漂泊之中又过了一年,“偏”字尤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失意;这种心情很容易使作者产生思乡之意。中间两联,作者描绘的异乡景物越是美好,便越是容易想起家乡的景物(或者说,作者是带着思乡之意来写眼前的景物的)。结尾出现的思乡之意,其实在前面已经做足了铺垫。

(2022·甘肃·庆阳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诗题可以明确,这首诗诗韩愈在傍晚时分写给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的。

B.首联紧扣标题中的“晚”字,第一句交代时间,第二句交代人物行为。

C.擘絮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传神,苏轼写的“岭上晴云披絮帽”与之相似。

D.颈联中“田野”指田园,“衣冠”代指官场,“兴偶动”、“情久厌”直抒胸臆。

26.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25.C    26.①前两联借景抒情,写天气晴朗,视野开阔,诗人日暮归来,躺在屋檐下,生活惬意,心情十分愉悦。

②颈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③尾联写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无奈一年又将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慨叹。

(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因为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同,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元丰五年(1082),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潞国公)等人也因反对新法入洛阳定居,他们常在一起聚首,置酒相娱。君贶,宣徽使王拱辰,为其中成员之一。②丕构:犹言大厦。丕,大。③萧相:萧何,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载:“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潞国公庄园的景色。作者采用中国画以写意为主的泼墨笔法,粗线勾勒出了一幅“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的山水图画。

B.五六句隐喻国家的治理要依靠大臣之力,而大臣又要仰仗国家提供的平台才能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

C.尾联用典,借萧何辅助刘邦成就大业后却买田置地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官场是非之地,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

D.诗歌前四句写眼前景,笔起云烟,眼前景勾起心底情;五六句触景生情,气势轩昂,情感冲动;结尾又陡然抹倒,不尽之意,尽在言外。

28.本诗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均有精彩的写景,两首诗中写景的手法颇有相通之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7.C    28.①都用了俯仰结合的手法。司马诗中首联仰视所见是嵩峰,俯视所见是伊水;白诗中颔联仰视所见是早莺、新燕,颈联俯视所见是乱花、浅草。两首诗都是俯仰结合,写景很有层次的美感。②都用了白描的手法。司马诗中写嵩峰、伊浦、平皋、疏柳等景物,粗笔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图;白诗中写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钱塘湖春景图。③都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司马诗中颔联一“拂”字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同时犹闻“清泉”之声,与周围的静景相融合,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之幽谧;白诗中颔联一“争”“啄”,可见诗人观察力之敏锐,同时写出了鸟儿闹春的情趣,使整个画面有了灵动的美感,全诗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和谐唯美。

(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曾子固

(宋)王安石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②。

【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②班: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扬:扬雄,西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29.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曾巩文章出众,像长江、汉水一样才华横溢,像星斗一样熠熠生辉,表现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B.第三句重在表现曾巩凭自己卓绝的才华和纯正气质从不向权贵谄媚低头,体现出曾巩为人刚正不阿。

C.五、六句作者对小人们的行为感到愤怒,告诫他们不要以为诽谤可以伤害曾巩,曾巩怎会因诽谤整天惶惶不安?

D.最后两句写曾巩虽被小人诽谤、轻视,不幸死去,但日后将会像汉代的班固和扬雄一样青史留名,千古光耀。

30.世人评价王安石的诗瘦硬刚健、遒劲有力,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9.D    30.王安石的诗瘦硬刚健、遒劲有力表现在:

(1)诗人用“长江”“汉水”“星斗”来比喻曾巩的文学才华,气象宏大,遒劲有力。

(2)诗人直接告诫小人们不要诽谤曾巩,赞扬曾巩的坚定与执著,语言不加修饰,显得十分瘦硬刚健。

(3)诗人感叹即使曾巩不幸被小人中伤,轻视,死去也将与班固、扬雄一样青史留名,自信中又带有刚健。

(2022·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3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本诗写作时间与《琵琶行》大致同期。

B.元稹此时被贬通州,白居易谪居湓水,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因此元诗开篇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

C.“我今因病魂颠倒”说明元稹是因为生病身体不好,导致记忆力衰退,常常意识恍惚,所以不能梦到友人。

D.“酬”答谢,酬答,这里指以诗词互相赠答唱和。有和诗、依韵、用韵、次韵的唱和方式,元诗为次韵唱和。

32.“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31.C    32.①白诗从对面着墨,采用对写手法,感情委婉含蓄。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这是写人之常情,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②元诗构思更为精巧,一反其义,情调感人肺腑。诗人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我本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梦见的都是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你。与白诗相比,更进一层,内容更为深广。

(2022·江苏南通·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包祭酒

孟郊

岳岳冠盖彦,英英文字雄。

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

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

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

何幸松桂侣,见知勤苦功。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注】①这首干谒诗是孟郊36岁时上呈包佶包祭酒的,希望得到包佶的赏识。②“冠盖”代指官员。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诗人运用对偶句式,夸耀自己才华杰出,冠绝群雄。

B.七、八两句,以“五君”“七子”自况,委婉表达自己的人格追求。

C.九、十两句,表明了诗人勤奋刻苦的状态,也显现出诗人的品行。

D.全诗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干谒之情表达得真诚而恳切。

34.这首诗的末尾两句,对表达干谒之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33.A    34.结尾两句说希望能借助黄鹤的翅膀飞上九天,翱翔万里。以暗喻的手法点明写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包佶的赏识,进入仕途。

(2022·江苏南通·高三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答龚深之

秦观

深巷茅檐日渐长,卧看花鸟竞朝阳,

惜无好事携樽酒,懒有邻家振烛光。

尚友颇存书万卷,封侯正阙木千章。

错刀锦段相仍至,小子都忘进取狂。

【注】①龚深之:龚原,字深之,自幼师从王安石,曾任国子直讲,退居广陵,与秦观结识。②“错刀”,王莽时铸造的货币;“锦段”即锦缎。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日渐长,诗人居住在深巷中的茅屋里,横卧着欣赏花、鸟在阳光中的形态。

B.颔联委婉地道出诗人当时的生活境况比较清贫,但幸好邻居在自己需要时总会帮忙。

C.颈联运用典故,赞赏友人藏书万卷,才华横溢,正是封侯拜相一展宏图的大好年华。

D.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了友人与自己深厚的情谊,言浅意深。

36.诗人发出“小子都忘进取狂”感慨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35.C    36.诗人年轻气盛,渴盼建功立业,发出想要封侯的狂言(曾以为功名可以轻易获得);但是家境清贫,想要迈入仕途却需要经济支持;幸好友人赠与财物,多加帮助,给了诗人敢发狂言的自信。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简卢陟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余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①诗人作此诗时,安史之乱余波未平,还有节度使叛乱,不久后蜀之乱又起。简:写信。卢陟:韦应物的外甥。②哢:鸟鸣,鸟叫。

3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起笔写到的“白雪山”象征卢陟杰出的才能,流露出知音难觅的感慨。

B.颔联写卢陟因战事而烦恼不安,流落在淮海之滨的往事,表露出失意之情。

C.尾联中的“慰风尘”暗含社会不安定、战事连连,诗人想借酒消愁的意思。

D.本诗是诗人写给外甥的一封家书,整首诗语言简朴,看似平淡,实则情深。

38.本诗与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都写到了山中的鸟,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37.C    38.①王诗通过描绘宁静幽美的春山夜景,折射出盛唐时期安宁和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之情。②韦诗通过清晨的雨露鸣叫的山鸟描绘了暮春之景,表明了诗人即便人生不得意,仍可从自然山水中获得一丝安慰的人生态度。

(2022·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次朴翁①游兰亭韵

姜夔

亚字桥亭面面风,六人同坐树阴中。

松交归路如留客,石碍流杯故恼公。

山色最怜秦望②绿,野花只作晋时红。

夕阳啼鸟人将散,俯仰兴怀自昔同。

【注】①朴翁:即葛天民,字朴翁。与作者姜夔交往甚密,颇多唱和之作。②秦望:山名,在绍兴东南四十里,秦始皇曾登此山望东海,故名。

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地点、人物、环境,勾画了一幅雅士游聚图,将物与人、情与景融为一体。

B.颔联运用拟人与夸张手法,展现了松树的热情好客和水中石头的有意捉弄的情态。

C.通览全诗,语言简练流畅,含蓄隽永,清新淡雅,感情纯真自然,描绘了兰亭景色。

D.这是一首唱和之作,有限的语言中,几乎包含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全部内容。

40.姜夔这首诗多处可见《兰亭集序》的影响,试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了王羲之笔下的“游目骋怀”?

【答案】39.B    40.颈联上句由近及远,写到离眼前几十里外的秦望山,可谓“游目”。下句接着又由远及近,写兰亭周围之野花,说野花还同东晋王羲之等游兰亭时一样鲜艳,可谓“骋怀”,把空间的由远及近与时间的由近及远交叠使用,使整首诗的格调在这里由乐转悲。(意思对即可)

(2022·福建·福鼎市第六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献池州牧

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虽献给地方官,却与展示才华抱负以求引荐的干谒诗有所不同。

B.“江路静”与“郡城安”,写出凶年之后、戎装断绝的安定美好生活。

C.颈联“惊断莺声”化用《春望》“恨别鸟惊心”句,凸显战争的残酷。

D.本诗将丰富的内涵压缩于七律短幅中,语言清新而通俗,平易近人。

4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哪些“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1.C    42.①反对战争。直接抒发对“小康”的祈愿,叙述水路交通安全,郡城不见戎装,表达对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政治诉求。②重视生产。描写商贾往来不绝,百货畅行无阻,新麦得以收割,嫩桑得以采摘,绘出一幅百业兴盛、百姓勤劳的画卷。③以民为本。想象背井离乡的流民,闻说家乡变化,不久远道还乡,安居乐业,暗含诗人对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憧憬。④为官仁爱。这首诗献给当地官员,既是对他们工作的钦敬和赞美,也是对他们想民生疾苦、同百姓忧乐的期待和劝勉。

(2022·云南·罗平县第一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无咎别后见寄

陆游

平日杯行不解辞,长亭况是送君时。

几行零落僧窗字,何限流传乐府诗。

归思恰如重酝酒,欢情略似欲残棋。

龙蛇飞动无由见,坐愧文园属思迟。

【注】①无咎:指诗人好友韩元吉。②僧窗字:韩元吉曾在僧窗寺壁上题诗,故称。③文园:指司马相如,因其做过管理汉文帝文园的文园令,而以“文园”代称。

4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写回忆,以“平日杯行”的热闹衬托“长亭送君”的冷清,愈见思念情深。

B.颔联由前联的写分别场景转到写友人身上来,先忆好友诗篇再忆好友别后的飘零。

C.颈联从友人角度落笔,又用重酿酒为喻体,形象贴切且暗合首联之宴集和送别句。

D.尾联前句扣诗题“别后见寄”之意,后句虽为回赠迟表歉意却引人思考为何而迟。

44.有人评价此诗“言浅情长”,那么此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请简析。

【答案】43.B    44.(1)回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别后的思念和伤感。(2)友人在寺院中题写的诗文广泛流传,脍炙人口,表现了放翁对南涧的怀念和敬重。(3)抒写朋友热切的“归思”以及自己对相聚“欢情”的回味,从友人和自己两面着笔,表达朋友之间的思念和离别的感伤。(4)表达对友人回赠太迟的歉疚。

(2022·云南·昆明一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黄几复①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宋】黄庭坚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黄几复,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两人是同乡同窗又是同科出身。②三折肱:三次折断手臂,比喻多次失败。后用“三折肱”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③作个:这个。

4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对黄几复的思念之情。两人曾相隔天涯,诗人传书不能,做梦不见。

B.第一首诗颔联运用多种手法,既追忆京城相聚之乐,又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耐人寻味。

C.第一首诗从“持家”“治病”“读书”三方面表现了黄几复的为人与处境,第二首诗亦然。

D.第一首诗中“不蕲三折肱”和第二首诗中“未堪长袖舞”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怜惜之意。

46.两首诗的结句都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但所抒发的情感却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45.C    46.第一首诗:作者写猿鸣是为了说明黄几复虽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在偏远之地被埋没。所以,尾联不仅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还借猿鸣之悲衬托人物情感,从而寄寓诗人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第二首诗:此诗尾联的景物描写是诗人对家乡景物的回想。诗人在这里描写家乡纯真自然、与世无争的风景,是借此表达想要远离世事烦扰归隐故乡的愿望。

(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郊居秋日酬奚赞府①见寄

杨巨源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

闻寻周处士,知伴庾尚书

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

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

【注】①赞府:古代对县丞的别称。②周处士:指梁陈间的隐士周弘让。③庾尚书:即南朝梁代文学家、诗人庾肩吾,官至进度支尚书,曾作《赠周处士》《寻周处士弘让》等诗。④麈柄:此指麈尾,即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尘,可用来驱赶蚊蝇。为名流雅器,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4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从“繁菊”着笔,暗示出“秋日”季节,勾勒出“郊居”的环境。

B.首联中,一个“照”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菊盛开,光彩夺目的特点。

C.颔联运用庾肩吾寻访周处士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郊居生活的厌倦。

D.尾联,通过“挥麈”“清步”等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位清谈雅士的形象。

48.请对诗歌的颈联作简要赏析。

【答案】47.C    48.①炼字精当。“旷”字描绘出秋日傍晚水中小洲上空阔的图景,具有无限的空间延展性;“疏”字写尽草木萧疏的景况,符合季节特征。

②诗中有画。这两句诗选取“日晚”和“天晴”两个特定时间,描绘出两幅郊外晚秋清新淡雅的山水画,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也流露出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

(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稚川约晚过进叔,次前韵,赠稚川,并呈进叔

黄庭坚

人骑一马钝如蛙,行向城东小隐家。

道上风埃迷皂白,堂前水竹湛清华

我归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应削瓜

樽酒光阴俱可惜,端须连夜发园花

[注]①皂白: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不能明辨臧否,使皂白区分”。②湛清华:出自谢混《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③削瓜:削瓜而食,指夏天。④连夜发园花:《唐诗纪事》记载:武则天将去上苑赏花,去前作催花诗一首:“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4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对句中“小隐家”本指隐居山林行为高尚的人,这里指的是稚川。

B.颔联将“迷皂白”与“湛清华”作对比,内容丰富,语言精练,感染力强。

C.从诗歌的题目即可看出,这是一首唱酬诗;全诗情感真挚,富有意蕴。

D.这首七律诗虽多用典故,但读来却不觉其用典,可见诗人艺术手法高明。

5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49.A    50.①轻松愉悦。首联写诗人骑着一匹钝马,慢慢向城东隐士家走去,衬托了诗人内心的轻松自在和即将见到好友的愉悦。②钦佩进叔。颔联出句用“迷皂白”比喻当时社会污浊以致是非不分,对句则借青竹写进叔清高不俗的高尚品格,抒发了诗人对进叔的敬佩之情。③珍惜友情。颈联写和朋友相聚日子无多,很快就要分赴两地;尾联写朋友间樽酒相欢,光阴非常宝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情的珍惜。

(2022·广西百色·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对杜甫的思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此诗作答。②何逊在扬州:何逊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有《咏早梅》一诗,何逊是杜甫所喜爱的南朝梁代的诗人。③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末、二年(761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

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B.“此时对雪遥相忆”是说裴迪送客时雪中遇梅,突出梅之洁白,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颔联承“动诗兴”而来,遥想裴迪对自己的相忆,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C.颈联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

D.尾联描写江边梅花,渐趋吐蕊,朝朝暮暮,催得作者白发丝丝,繁霜染鬓。

52.诗歌尾联中“朝夕催人自白头”,诗人“白头”因哪些复杂的情感而催?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51.B    52.①忆友之情。颔联“此时对雪遥相忆”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表达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愁。颈联“伤岁暮”表明诗人因年华易逝,老之易至而伤感。③思乡之愁。颈联“若为看去乱乡愁”,诗人唯恐梅花会引发思乡之愁,实际上是表达自己满怀思乡之愁。④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情。当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多难之际,诗人难免感时伤世。

(2022·四川凉山·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元明韵寄子由

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②?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③行问道,定知石友④许忘年。

脊令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注释】①元明:黄庭坚之兄黄大临的字。子由:苏轼之弟苏辙的字。②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勋劳。③古代居官时,将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④石友:交谊坚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⑤脊令,水鸟名,首尾动摇相应。

53.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感慨年华犹如逝水,次句提出问题,指出朋友中这么多人,有谁能够建功立业画像进入凌烟阁呢?

B.第三四两句描写春天景物:满眼春雨春花,江北江南,春水生波,浪花拍天。诗句全用景语,字字涉情。

C.五、六句转入议论,说自己要解下官印,寻求人生的真谛,想来对方这样的金石交,一定会忘掉年龄的差异,共同研道。

D.这首诗中间两联,一写景,一议论,写景时流丽绵密,议论时疏朗有致,轻重虚实,对比分明。

54.这首诗后两联蕴含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53.B    54.①表现二人是知己,友情深厚。颈联写诗人想辞去县令的官职而归家学道,料想子由一定会赞许的,表示了知己之谊。②抒发思归而不能的惆怅。“脊令各有思归恨”写自己与苏辙都在怀念自己的兄长,但欲归不得,空自惆怅。③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伤感。“日月相催雪满颠”写时光飞度,日月催人,二人都是满头白发了,流露年华老去的伤感。

(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诗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退居洛阳。后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潞国公)也因反对新法入洛定居。君贶(kuàng),即宣徽使王拱辰。东庄,文彦博在洛阳的宅第。②丕构:大厦。③萧相:汉代名相萧何,曾辅佐汉高祖,终遭猜忌,有人劝他“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贳贷:贷款。本处的意思是:写了买地的文书签字画押后,先不给钱,赊着,以后再给现钱)。

5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波澜起伏,感情抑扬有致,在严密的章法中写出诗人的不尽之意。

B.第二句写伊浦水天相连、浑然一色,与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近。

C.第五句运用借代手法,暗指国家这座大厦需要依靠辅弼大臣来支撑。

D.第七句、第八句用典,萧何尚且需要玷污自己的名声以打消皇帝的疑心,暗中指出宋神宗如当年的汉高祖,将得力大臣排斥于朝廷之外。

5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使用萧何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答案】55.C    56.①作者把潞公比作萧何,既含蓄地赞扬了潞公(也包括君贶、作者自己)如萧何一般有辅君治国之才,又同时委婉讽刺了当今皇帝如同猜忌功臣的汉高祖,在“国须柱石”之际,却将辅弼大臣放置于朝廷之外。

②对朋友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

③表达了对朋友的安慰、劝勉之意。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

白居易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

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

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醺时旋旋开。

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5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忽惊”有“惊喜”之意,体现了诗人知晓有梅花在林下开放后的惊喜。

B.首联中“寒”“冷”都表示寒冷,体现节气尚寒;“便试”体现诗人热切的心情。

C.颔联中“走”“去”“来”等动词刻画了诗客、舞者来来去去、徘徊不定的形象。

D.尾联中“若”表示假设,以此表达诗人对这次与薛秀才同饮赏梅聚会时的快乐。

58.请简要分析诗歌颈联的具体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答案】57.C    58.内容:歌曲唱到悲切哀戚的时候,梅花也轻轻落下;酒酣时,酒香四溢,熏得梅苞都慢慢绽开了。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与朋友宴饮赏梅的愉悦。

(2022·云南楚雄·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画像(节选)

【宋】王安石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注】①不见收,不被朝廷重用。②伊周,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臣。

酬孝甫见赠

 【唐】元稹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59.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借“青衫”指出杜甫官职低微,杜甫官职低微还要被他人呵斥,可见其处境困难。

B.“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两句写出了处于动荡年代的杜甫困顿的生活。

C.王诗的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D.元诗写杜甫为人率直,说话直截了当;善于学习古人的智慧,不违背圣贤的准则做事。

60.两首诗歌都以杜甫为题材,却从不同侧面表现出对杜甫的仰慕之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59.D    60.①王诗主要从杜甫忧国忧民的美好品质来抒发诗人对杜甫的仰慕之情,杜甫一生坎坷不平,不被重用,生活困顿,但他不顾及个人的痛苦和不幸,始终关心国家人民,充满浓厚的爱国情怀。

②元诗主要从杜甫超凡的创作才华来抒发诗人对杜甫的仰慕之情,杜甫的诗篇让人感到亲切,杜甫不会刻意地模仿古人,会结合那个时代的通俗语言来创作,敢于创新。

(2022·浙江·宁波市第三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南宋爱国词人。本篇当为宋室南迁,作者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6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咏楚词”透露了作者在端午节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门。

B.“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以过去的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

C.“戎葵”句中,用了拟物的手法,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表明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

D.最后三句写了面对时间流逝的感喟以及凭吊屈原所体现出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

62.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61.C    62.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

异:

①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②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2022·江苏宿迁·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注】①辛弃疾到了镇江,于秋间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姜夔遂作此词和之。②迷楼:楼名,与北固亭隔江相望。③很石:石名,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④征西:桓温西征蜀地,得胜回到金陵后,进位为征西大将军。⑤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⑥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6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起兴,在情景交融的含蓄境界中,点出英雄遗迹,叹往古英雄不在。

B.“千古空来去”和“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都有感慨江山寂寞、无人欣赏之意。

C.下片写如今稼轩犹如诸葛再世,来临京口,定能以雄才大略完成抵御强敌、恢复中原的重任。

D.词人刻意效法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又能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深婉蕴藉。

64.这首词下阕多处用典,请分析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答案】63.B    64.①“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将辛弃疾比为诸葛亮,对辛弃疾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的赞赏。

②“认得征西路”,借“桓温西征”赞扬了辛弃疾对北伐的方略胸有成竹,定能完成抵御强敌、恢复中原的重任。

③“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引桓温的故事来反映北方人民盼望统一,并激励辛弃疾完成收复中原的重任。

(2022·江苏宿迁·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江上,张孝祥闻讯后,写下这首词。②燃犀处:晋温峤平乱还至采石矶,传言水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③周与谢: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和指挥肥水之战的谢玄。

6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两句既点明了天气,又写出了战斗的雄壮气势、声威。

B.“剪烛看吴钩”的“吴钩”是一种兵器,词中用以表达驰骋疆场、杀敌建功的精神象征。

C.上阕尾句先用“燃犀”的典故,再实写采石之战的雄伟场面,表达大败敌军的喜悦。

D.全词奔放中有顿挫,豪健中有沉郁,比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蕴更为丰富。

66.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65.C    66.(1)把虞允文比作周瑜、谢玄,表达对虞允文战功卓著、建功立业的赞美和仰慕。(2)借赤壁、肥水之景抒情,表达对古人功业已成历史遗迹的慨叹,对当今缺少英雄豪杰的忧虑。(3)用宗悫和祖逖的典故,表达自己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愿望。

(2022·河南省杞县高中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洪昇

朱彝尊

金台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

海内诗家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

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白发相逢岂容易?津头且揽下河船。

【注】①洪昇:清代戏曲家,《长生殿》作者。因于佟大后丧服之期演唱《长生殿》,被革去国子监大学生籍。在京滞留期间,与谪官的朱彝尊交往。后于杭州,二人重遇,遂有此诗。②金台:即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以求人才。擘红笺:指分笺题诗、酬唱。③梧桐夜雨:《长生殿》中有“夜雨梧桐落叶时”的诗句。④薏苡:一种植物果实。据《后汉书》载,马援在交趾常吃薏苡,回家时装了一车,被诬告说带回一车明珠。

6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叙述当下相聚酒楼吟诗作对的情景,次句用“云散星离”比喻二人十年的分离。

B.颔联将洪昇比作诗人洪玉父和词人柳永,盛赞洪昇之才,也暗示其与柳永相同的命运。

C.尾联起句的“岂”字与首联次句的“又”字相呼应,前后脉络相承,强调二人相见之难。

D.有感于白发相逢不易,诗人最后邀请友人下船游湖,突出彼此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68.有人评论此诗“句句发自肺腑,颈联尤其催人泪下”,请对颈联加以赏析。

【答案】67.A    68.①上句化用《长生殿》的词句,盛赞洪昇戏剧创作的成就,又以戏词的凄苦氛围暗示洪昇现今所处的心境。

②下句以马援被诬的典故,表示洪昇被谤同样荒唐,发自内心地为友人鸣不平,语含婉讽。

③颈联寄寓作者对友人无辜遭控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不恤人才的愤懑。

(2022·安徽·亳州二中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注】①人:指杨济翁、周显先,是东南一带名仕。②鸣髇(xiāo)血污:出自《史记·匈奴传》,即头曼单于被太子冒顿以鸣髇射杀,此处借指金主完颜亮南侵失败为其部下所杀之事。③季子:苏秦的字,战国时著名策士,他年轻时曾穿黑貂裘西入秦,寻求建立功业,④射南山虎:出自《史记·李建军列传》,指李广射虎事。⑤富民侯:出自《汉书·食货志》“武帝未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后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6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先追忆了当年金主完颜亮背盟南侵时南宋军队坚守大江的情景,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

B.词人化用《晋书》苻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典故,称赞苻坚举兵南下时的军力强大、意气风发。

C.下阕“倦游”两句蕴含着词人复杂的心情,他倦于宦游,想要归隐田间,但又内心矛盾,不忍离去。

D.这首词在构思上与陆游的《书愤》有相似之处,通过抚今追昔,运用典故,寄寓情感,抒发心志。

70.有人评价这首词“词前半颇类英雄史诗的开端,然而其状词到后半却全无着落,反添落莫之感”,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案】69.B    70.①词的上阕追忆往昔金兵南侵、两军对垒的情景,豪迈激越,抒发了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颇有英雄史诗的气势。前四句将“胡骑”与“汉家”对举,写敌寇入侵,宋军坚守,自然营造出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紧张气氛;后两句词人以“季子”自拟,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欲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

②下阕一反上阕的豪情壮志,由激越转为消沉,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饱含落寞失意之感。词人以“今老矣,搔白首”与上阕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深感年华易老、壮志难酬的愁苦愤懑;接着,词人“欲去江上”种橘置产,劝友人不要效仿李广南山习射,只须谋“富民侯”之安逸清闲。实则表达了自己一心为国却无用武之地,欲去而不忍去的矛盾心情。

(2022·广东惠州·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配,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释】①女王城:在湖北黄州城东十五里。最初,春申君相楚,受淮北十二县之封,盖“楚王城”之讹耳。②赋招魂:写一篇《招魂》诗。意指朋友设法将苏轼从黄州调回京城。招魂:屈原所作楚辞篇名。

7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指春风,城东门无东风吹入,意思是早春时节在城中还不曾察觉春意。

B.春游时欢聚畅饮,江城白酒味道醇厚,野老笑意温和,可知作者黄州生活之乐。

C.尾联用典,诗人借屈原《招魂》的典故感念老朋友们为他的回京任职而奔走。

D.诗人在黄州寄情诗书山水,寄情新交故旧,但也难免沮丧,有消极避世的想法。

72.通读全诗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处境之中创作本诗的?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句子,简要分析作者在这种处境之下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面貌。

【答案】71.D    72.作者当时被贬黄州,仕途失意,身处逆境。诗人在作品中写道“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事如春梦了无痕”,都体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超然旷达、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黄庭坚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注]①猩猩毛笔:高丽笔,旧说是猩猩毛制成的。《唐文粹》载猩猩因喜爱酒、屐而被人擒获。《礼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钱穆父出使高丽,带回猩猩毛笔,赠予黄庭坚。②王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相传是周王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③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④杨朱:《孟子》载,“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7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咏猩猩的“爱酒”与“能言”二事,把猩猩的生动活泼写了出来。

B.“能言”写猩猩习性,也指以笔书写难免泄露机密,又暗含酒后失言之趣。

C.“王会”的典故交代了猩猩毛笔的来源,后又指出钱穆父撰写图书的功劳。

D.诗歌咏物抒怀,虽多处不离毛笔,却又能写出人情世态,蕴含着人生哲理。

74.诗歌借物喻理,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73.C    74.①用猩猩醉酒失言、被擒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谨慎处世,不可贪婪。②屐几两,书五车,寄寓人生有限而文章能超越生命、垂之久远的哲理。③“拔毛济世”提醒友人要勤于著述,且拯物济世、无私奉献。

(2022·贵州·贵阳一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刘和州戏赠

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①本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诗人任苏州刺史之时,是赠与刘禹锡之作。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7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刘和州戏赠》诗首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种梅花的地点和棵数;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写诗人打算观察梅花生长的情况,“点检”还包含着观赏梅花风姿的意味。

B.品读《酬刘和州戏赠》的诗意,不禁让读者想到了《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的诗句,二者都以种植香花香草等美好的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高洁的追求。

C.《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诗人表明自己与刘禹锡相互赏识,却因命运弄人,两人二十三年未曾重逢,这次重逢更要把酒言欢,刘禹锡也用诗句“二十三年弃置身”对此做了回应。

D.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写给好友刘禹锡的赠诗。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两人政见相合,在诗歌创作中也惺惺相惜,成为好友,在诗坛上前者被称为“诗豪”,后者被称为“诗魔”。

76.这两首诗歌都蕴含了诗人对好友深厚动人的情谊,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曾用“一味真朴,不假妆点”来评价白居易的诗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75.C    76.①“一味真朴,不假妆点”指白居易的诗歌情感真挚朴实,读来通俗易懂。这两首诗歌都蕴含了诗人对好友才情、品行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未受重用的愤懑与不满,这种直率与坦诚都体现了二人之间深厚动人的情谊。②《酬刘和州戏赠》一诗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明确表态:他自己亲手种植的梅花要为友人盛开,而不要担心桃李嫉妒,明确表示出诗人的爱憎态度,也表明了自己同刘禹锡都有高洁才情和崇高追求。③《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中,诗人一方面赞扬了刘禹锡的才情,另一方面用“长寂寞”“独蹉跎”“才名折”等对刘禹锡的曲折遭遇表示了同情,坦率直言,为刘禹锡打抱不平。

(2022·宁夏·平罗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其一)

黄庭坚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

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

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注】①盖、郭两位郎中,姓名不详。休官指辞去官职。宋“熙宁变法”后,朝臣新旧党争严重。②《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时有丧母,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③闻健:为唐人口语,即“趁健”“趁早”之意。

7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借助于“风波”和“白发”,暗示了盖、郭二人为官生涯路途不顺,且头发花白,年事已高。

B.首联下句中“闲曹”体现了盖、郭二人官职闲散,有志难伸,只能“笑傲”作诗,暗示了二人为官的处境。

C.颔联化用典故写出盖、郭二人对诗人的看重,又从三人写到现在的朝官多为年轻的受朝廷青睐之士。

D.本诗融叙事、写景、说理于一体,语言典雅又不失直白,委婉表达了对盖、郭休官的惋惜之意。

78.全诗围绕盖、郭两位郎中的休官之事展开,颈联看似孤立突兀,偏离“休官”一事,实则承接紧密,意脉相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77.D    78.构思精巧。①这两句表面上与上下文没有联系,其实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可爱,这种可爱与上文“仕路风波”的可畏构成对比;②与下文明写“休官”承接紧密,含而不露,为下文转入写“休官”作铺垫。

(2022·河北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杜甫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注】①江宁曼上人是杜甫年轻时游吴越期间的好友,此诗为杜甫收到许八带来的旻上人的书信后的奉寄之作。②潺湲:水慢慢流动,形容流泪的样子。

7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并交代了写作目的,“三十年”突出了分别之久,“泪潺湲”则突出内心情绪的波动。

B.颔联采用疑问句的形式,将年轻时交往之“好事”与现在新诗无人“传”进行对比,突出“三十年”的变迁。

C.颈联借助想象,表达诗人希望未来能与老友对弈、泛舟的美好愿望,暗含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D.全诗语言朴索、平白如话,时间跨度虽近三十年,但以情感为线,诗句前后勾连,毫无断裂之感。

80.首联中诗人为何“泪潺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79.C    80.①对分别已久的友人的无尽思念。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此时收到友人的来信,勾起了对往日岁月的怀念而不禁潸然泪下。②无人能理解自己内心的苦闷。年华老去,而今诗人所作的诗文与心情难以传达给友人,无人理解、无人倾诉,这份孤独与苦闷只能深埋心间。③对此时为官生涯的愤懑不平。此时诗人虽在朝为官,却已头发花白、“醉眠”度日、抱负难展,内心充满了无奈与不平。

(2022·福建省漳平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逢王建有赠

张籍

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

使君座下朝听易,处士庭中夜会诗。

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

经今三十馀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注】①鹊山漳水:作者与王建早年同窗之地。②使君:汉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8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与友人年岁相若,久别相逢,想起当年深厚的同学情谊,感慨万千。

B.颔联重在回忆当年四处交游。他们一起朝见使君、夜会处士,问学赋诗。

C.往事虽然已经过了很多年,但依然恍如昨日,可见两人年少时相交之深。

D.诗歌层层抒写,以平实的语言叙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欢喜,格调清新。

82.本诗第三联道出了人们向往的求学生活情景,请简要分析。

【答案】81.B    82.①求学生活,应多与志趣相投的同学一道切磋、分享,互相请教、问询;②求学生活,应努力探求义理,要有深入探求事理的精神;③求学生活,要学会享受过程,做到气定神闲地参悟奥义。

(2022·全国·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元年,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王巩,苏轼的诗友。字定国,北宋诗人、画家。②青州从事,《世说新语》载,晋朝桓公手下有个主簿,每有酒时,桓公总要叫他先品尝。他称好酒为“青州从事”。③最后两句反用唐郑谷《十日菊》中“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意。

8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韵是按照别人诗的原韵和诗,这首诗是苏轼在九九重阳日与诗友王巩的和答。

B.“醉”“欲眠”“罢休”等词语表明诗人和友人开怀畅饮,也表明了重阳相聚的欢愉兴致。

C.颔联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自嘲平添白发,青春不再,同时也夸赞了友人的诗歌才华。

D.颈联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老子”指自己,劝友人和自己一起登楼赏秋。

84.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83.C    84.①意为我们相逢相聚不用急着回去,重阳节后菊花就会枯萎,蝴蝶无花可依,也会不禁犯愁。②表达了诗人面对重阳节的秋色,尽管青春不再,但也要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秋色。③也隐含了自己年华逝去(或不被重用)的惆怅,暗示自己就如同那过时的菊花一样。

(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此诗当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8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接大荒”写眼之所见,“海天”“茫茫”是虚写。

B.三四句写的是近处所见,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C.五六句写远景。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江流的蜿蜒盘旋,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深远。

D.全诗展现了一副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境界开阔,沉郁顿挫。

86.结合全诗,说说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85.A    86.(1)共同遭贬的悲愤失意。诗人和四位友人因永贞革新失败而一同被贬,流放偏远,内心愤懑不平。

(2)生活维艰的困窘凄凉。从“百越文身地”可知所贬之所蒙昧荒僻、断发文身,加之自然环境恶劣、水土不服,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3)对友人的思念关切。友人被贬天各一方,音书断绝,无法得知友人近况,更显惆怅。

(2022·河北保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答刘季孙

王安石

偶著儒冠敢陋今,自怜多负少时心。

轾轩已任人前后,揭厉安知世浅深。

挟策有思悲慷慨,负新无力病侵淫。

愧君绿绮虚投赠,更觉贫家报乏金。

[注]①刘季孙:北宋诗人。嘉祐年间任饶州酒务,但他很不满意,以酒解忧。后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不久病故。博通史传,禄赐尽于藏书之费,家中贫困。与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雅士相知。②陋今:苛责现今。③轾轩: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④揭厉:谓高举而扬厉之。⑤虚:白白的。

8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答”字点明本诗的写作原因和类别,“刘季孙”则表明了酬答的对象。

B.颔联后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刘季孙不知世事艰难的乐观态度。

C.颈联情感深沉,用词贴切,一个“悲”字凸显诗人对刘季孙人生际遇的怜惜。

D.本诗尾联着眼于诗人与刘季孙的交往,写自己受到了其馈赠,但是无力回报。

88.请简要分析刘季孙的形象。

【答案】87.B    88.①年少时雄心勃勃,志气高昂,但仕途停滞不前,壮志难酬。“自怜多负少时心”一句就表明了少时壮志,而“多负”则表明壮志难以实现,落得个“自怜”境地。②具有敢于指责当今的勇气,而不管别人如何评论自己。“偶著儒冠敢陋今”写刘季孙敢于指责当下,“轾轩已任人前后”则写出刘季孙任人评说优劣的傲岸品格。③有安邦定国之才能,是一个“慷慨奇士”,但是疾病缠身,以致最终难以实现其抱负。“挟策有思悲慷慨,负新无力病侵淫”写出了刘季孙德行、才智出众,只可惜疾病渐侵身体,最终无力实现抱负。④看重交情,对朋友豪爽,尽管家里贫困,但赠送朋友大方。如“愧君绿绮虚投赠”就写出了刘季孙哪怕自家贫困,但送朋友毫不吝惜的品格。

(2022·陕西渭南·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气岸:意气高昂。②华颠:花白的头颅。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④追:赶得上,比得上。⑤两谢:即谢瞻和谢灵运。

8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起句运用生动的描写,“一漏天”“似乘船”写出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

B.下阕以“莫笑”“君看”等词塑造了一个高傲、自大的老翁形象,他要和两谢比高低。

C.语言表现力强,用重阳天霁渲染心情,以鬼门关的险峻表现作者忘怀得失的傲岸胸襟。

D.本词主要通过重阳即事,表现黄庭坚在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

90.这首词下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89.B    90.(1)反问。“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运用反问的手法,词人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强调了自己不服老的气概。(2)用典。运用“戏马台”和“两谢”的典故,表现词人意气高昂的精神风貌。(3)运用对比。“风流犹拍古人肩”把自己和古人作对比,表现词人“风流”不逊古人的豪迈情怀。

(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范公丛竹歌并序(节选)

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见示,美范公之清致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9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首句说竹子长大成荫可以为人们遮蔽日光,带来清凉,呼应了序言。

B.第二句写竹笋破土猛长,不怕践踏,用多个动词突出了丛竹生命力的顽强。

C.第三、四句借竹子守节虚心喻指那些御史和郎官的品格,既是写竹更是写人。

D.第五句语言口语化,音节自然,体现出了盛唐歌行体较为灵活自由的特点。

92.诗歌最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91.C    92.①承接上句竹色四时不移的特点,点明主旨,赞美竹子耐寒的品格,收束有力。

②使用衬托手法,用在寒天变黄落尽的草木衬托出青青竹色。

③使用象征手法,以竹子在寒天的“犹自青青”来赞美友人范公的清致雅操和高尚气节。

(2022·安徽·合肥市第八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注]

韦庄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注】此诗作于唐末乾宁四年(897年),时昭宗在华州,因东、西川节度使相争,韦庄随右谏议大夫李洵奉诏从华州出发,入川调解。

9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学士与诗人是同榜进士,友人入朝而诗人入蜀,行程相异,只能赠诗以寄情。

B.首联从旅途所见写起,万千轮辙蹄印在泥泞的道路上交错,写出纷乱之状。

C.颔联“送我”呼应题中“见寄”,得知友人仕途顺遂,诗人袒露了欣羡之情。

D.在这清明和暖的美好时节,诗人却远赴蜀地,这令他倍感凄苦,难以承受。

94.颈联中的“活”字,有“活动”和“有生气”两种理解,你更倾向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93.D    94.示例一:①我倾向于把“活”字理解为“活动”。②“山如活”,山仿佛在晃动,写的是醉酒之后诗人独特的视觉感受,与下句“客如泥”相呼应。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示例二:①我更倾向于把“活”字理解为“有生气”。②“山如活”与下句“客如泥”相呼应。山的生气和友人的醉态形成反差,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三模)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令公①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②绕凤池。

注:①令公:指裴度,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令公是唐朝对中书令的尊称。②龙孙:竹笋的别称。

9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诗首句中的“物华”是指万物的精华,此处表现裴度的住宅建成之后富丽堂皇、极为奢华,也说明了此时的裴度位高权重。

B.白诗三、四两句运用借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以“桃李”喻指学生。作者认为裴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就无需再在房前种花了。

C.郑诗后两句写的是展望未来,蕴含哲理。新竹由于“老干”的扶持,总是要超过旧竹后来居上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D.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老师”的情感态度。白诗是对“老师”裴度桃李满天下的由衷敬佩,郑诗表达了对“老师”扶持后学的赞美。

96.两首诗在语言特色上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95.A    96.(1)两诗语言都自然朴素、通俗简洁。白诗“路人指道令公家”“何用堂前更种花”等诗句通俗易懂,明白如话;郑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同样写得自然简洁,质朴通俗。(2)两诗都富含哲理,含蓄蕴藉。白诗,以“桃李”喻学生,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肯定了品格的高贵胜过物质的富丽的生活哲理。郑诗借新竹与旧竹的关系揭示了人生哲理:年轻人总是要胜过老年人的,这样的代代相替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前进;新生力量的成长壮大,又离不开老一辈的扶持和爱护,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作用的。

(2022·江苏·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黄庭坚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③。渡水穿云心已许。慕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④

【注】①本诗作于崇宁三年(1104年),这一年黄庭坚被贬宜州。②山胡:一种善鸣的鸟,画眉科噪鹛属。③本句后有原注:旧诗云,“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该句出自黄庭坚元丰六年(1083年)所作《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④这两句化用了王勃《滕王阁诗》中的句子“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9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极目回望,只见云烟迷茫,唯有归鸿高翔远引。此时作者难免想象,要是能随归鸿北去,早日度越关山,到达宜州就好。

B.“第四阳关”化用了王维“西出阳关”句意,极言此地之荒僻遥远,行云都不再飞渡,而人却不得不践涉渡越。

C.王勃的原诗用画栋珠帘,朝云暮雨来描摹滕王阁的胜景,凸显其雄奇高峻,本诗则借以描写想象中的暮年生活图景。

D.本诗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无论是云烟归鸿,还是山胡子规,其实都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98.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97.A    98.①思念家乡的愁苦。词的上阕以“目送归鸿”和“子规言语”写出了身处异乡难以排遣的思归之愁。②贬谪远地的悲伤。诗人被贬宜州,“云不度”写出了被贬路途遥远艰难,表达了仕途坎坷,前途黯淡的伤感;③强自开解的豁达。虽然境遇艰难,作者仍然告诉自己“忧能损性”“休朝暮”,表达了一种理性的自宽;④对闲适生活的期待。最后两句用“西山雨”“南浦云”来描绘想象中闲适的暮年生活,表达了期待与向往。

(2022·福建泉州·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答丁端州

王安石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注】①丁端州:丁宝臣。据记载,其在越州“除弊兴利甚重,再迁太常博士,移知端州”。端州,今广东肇庆。②沈休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

9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可知,丁宝臣因在越州治理有功而移官端州,但他心中更多的是郁闷。

B.第五句中的“春书来逐”点明了时令和事件,并且巧妙地呼应了诗题中的“次韵”。

C.中间两联采用流水对,体现了王安石律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的创作特点。

D.诗人以“南望苦”悬想友人思念自己以致心中凄苦,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蕴。

100.本诗“莫嗟”一词开宗明义,安抚友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写作意图的。

【答案】99.D    100.①“莫嗟”开篇,直接劝导友人不必因荒远之地和离群索居而感伤。

②“且喜”领起,以当地的风俗闻名岭北,有汉家官员在此驻守,来劝慰友人;畅想友人秋天便可乘骑归来,表达对友人早日归来的希望。

③尾句用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来宽慰友人,带给友人心灵的慰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高考诗歌押题密卷疯狂训练与解析之1
靠前猜题:古诗词鉴赏最有可能考的几个题型
古代诗歌“名家非名作”押题练(一)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精练 |2021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题
200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