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高考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十)

学生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遇夺釜鬲于涂。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何君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若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亦可愿矣?”应侯曰:“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信赏罚以致治,攘地千里。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行义不图毁誉,不辞祸凶。大夫种事越王,悉忠而不解,主虽亡绝,尽能而不离,多功而不矜。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故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吴。是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于是应侯称善。蔡泽因曰:“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君之为主,正乱、披患、强主,不过商君、吴起、大夫种,而君之禄位贵盛,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此三子者,成功而不去,祸至于此。”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辨士。臣之见人甚众,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B.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C.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D.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时,多义词,可指春、夏、秋、冬四季,也可指一天中的朝、夕、昼、夜,文中指前者。

B.商君,名鞅,法家代表性人物,曾经辅佐秦孝公积极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C.山东,战国时常指函谷关、峭山以东广大地区,文中“山东”与今天所说的“齐鲁”基本相同。

D.客卿,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这里与《谏逐客书》中的“客”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泽想入秦国拜见昭王,对外扬言自己是雄辩豪杰之士,将来必定会取代应侯担任秦国相国,目的在于得到应侯召见。

B.蔡泽以四时的转移需要遵循自然法则,太阳、月亮的满盈亏损等为例,告诚应侯应当及时隐退,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C.商鞅、吴起、文种都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都是忠贞的典范,最终惨遭厄运,蔡泽认为这和他们不能急流勇退相关。

D.昭王见到蔡泽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就任命他为相国取代应侯,秦国最终在蔡泽的帮助下吞并了东周国。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遇夺釜鬲于涂。(5分)

译文:

(2)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5分)

译文:


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蔡泽见(被)逐于赵(被动句),而入韩、魏,遇夺釜(锅)鬲(空足鼎)涂(道路上)(状语后置)。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扬言)感怒(激怒)应侯(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才智超群)弘辩(辩才高超)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任命...为相国)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拱手作揖)应侯,应侯固(已经)不快;及见之,又倨(傲慢)。应侯因让(责备)之曰:“子尝宣言(扬言)代我相(做...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何君见(见识)晚(迟钝)也。夫四时(四季)序(顺序,规律)成功者去(四季各司其职,代相更迭。喻人应功成身退)若(像)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最终)可愿(符合愿望,如愿)矣?”应侯曰:“夫公孙鞅事(侍奉)孝公,极身(终身)二(二心),尽公不还私(营私,谋私)信(诚信)赏罚(实行赏罚,动词。)致治(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攘(侵夺,夺取)地千里。吴起悼王,使私不害(损害)公,谗不蔽(堵塞,蔽塞)忠,行义不图毁誉,不辞(推托,躲避)祸凶。大夫种越王,悉(尽)忠而不解(“懈”,懈怠),主虽亡绝(国家败亡,宗庙绝祀),尽能而不离(离弃),多功而不矜(夸耀)。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准则),忠之节(准则,标准)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所在的地方),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为什么)不可哉?”蔡泽曰:“主圣(圣明)贤(贤能),天下之福也。故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智”)不能存吴。是(这)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为什么)?无明君贤父以听(听信,接纳)之。”于是应侯称善(好)。蔡泽因曰:“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致力于功业),可愿矣。君之为主(国君)正乱(拨乱反正)披患(排除祸患。批是排除。)强主(强化君主),不过(超过)商君、吴起、大夫种,而君之禄位(俸禄和地位)贵盛(高贵显赫),而身不退,窃(私下里)为君危(恐惧,忧惧)之。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欠缺)。’此三子者,成功而不去,祸至于此。”应侯曰:“善。”乃延(引进)入坐为上客。入朝,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辨士。臣之见人甚众,莫有及(比得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悦”)之,拜为客卿(外国人来本国做官,地位相当于卿,而以客礼待之者)。应侯因谢病(称病辞官),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勉强他出来视事,即挽留)应侯,应侯遂称笃(病重)因(于是)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计策),遂拜为秦相,东收(吞并)周室。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厌恶,憎恨)/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做人质)于秦。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B.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C.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D.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刚成君/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时,多义词,可指春、夏、秋、冬四季,也可指一天中的朝、夕、昼、夜,文中指前者。

B.商君,名鞅,法家代表性人物,曾经辅佐秦孝公积极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C.山东,战国时常指函谷关、峭山以东广大地区,文中“山东”与今天所说的“齐鲁”基本相同。

D.客卿,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这里与《谏逐客书》中的“客”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泽想入秦国拜见昭王,对外扬言自己是雄辩豪杰之士,将来必定会取代应侯担任秦国相国,目的在于得到应侯召见。

B.蔡泽以四时的转移需要遵循自然法则,太阳、月亮的满盈亏损等为例,告诚应侯应当及时隐退,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C.商鞅、吴起、文种都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都是忠贞的典范,最终惨遭厄运,蔡泽认为这和他们不能急流勇退相关。

D.昭王见到蔡泽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就任命他为相国取代应侯,秦国最终在蔡泽的帮助下吞并了东周国。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遇夺釜鬲于涂。(5分)

译文:

(2)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0.【答案】B

【解析】“归相印”在文中指“辞官”,和前面“乃谢病”联系紧密,且“号刚成君”表意完整,故排除A项、C项。“三年”做“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C

【解析】“与今天所说的'齐鲁’基本相同”错误,“齐鲁”现在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指今山东省,与文中“山东”含义不同。

12.【答案】D

【解析】“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就任命他为相国取代应侯”分析有误,从文中看当是应侯借病辞官,昭王只得答应,后来才任命蔡泽为相。

13.【答案】(1)蔡泽被赵国驱逐,逃亡到韩、魏,途中又被人抢走炊具。(“见”“涂”各1分,“遇夺釜鬲于涂”状语后置1分,句意2分)

(2)昭王强行起用应侯,应侯范雎便推言病重,昭王于是免了他的相位。(“强起”“笃”“因”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蔡泽被赵国驱逐,逃亡到韩、魏,途中又被人抢走炊具。蔡泽便决定西行入秦,想要拜见秦昭王,(于是)使人扬言以激怒范睢:“燕国大纵横家蔡泽,乃是天下雄辩豪杰之士。只要他一见到秦王,秦王必定任命他为相国,替代应侯的地位。”应侯听说之后,就派人找来蔡泽。蔡泽进入,并未行礼只是拱了拱手,致使应侯很不高兴;谈吐之间,蔡泽更是倨傲无礼。应侯于是责问他说:“你曾扬言将取代我的秦国相国职位,有没有这回事呢?”蔡泽回答说:“有。”应侯说:“那我倒愿意听听是什么道理。”蔡泽说:“唉!阁下为什么这样见识迟钝呢。即使是四季的转移,也是本着'功成身退’的自然法则。像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最后的结局也可羡慕吗?”应侯回答说:“商鞅侍奉秦孝公,终身尽忠,绝无二心,公而忘私,赏罚分明,秦国大治,扩充疆土达一千里之多。吴起侍奉楚悼王,绝对不以私损公,奸佞谗言不能蔽塞忠臣,奉行大义,不顾毁誉,不畏一切灾祸和邪恶势力。大夫文种侍奉越王勾践,竭尽忠心而毫不懈怠,君主即使面临断嗣亡国,也仍然竭尽全力挽救而不离开,辅助越王复国大功告成而不骄傲自夸。像以上这三位忠臣,可以说是义行极致和忠贞的典范。所以君子总是牺牲性命来树立名声,只要是大义所在的地方,即使牺牲生命,也无所懊悔,为什么不可以呢?”蔡泽说:“君主圣明,臣子贤能,这是天下的大福。所以比干忠君爱国,却不能维护殷朝的存在,伍子胥虽然贤能,却不能使吴国保存不灭。这就是虽然有忠臣孝子,国家仍然不免灭亡骚乱,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没有明君贤父来采纳的缘故。”这时范雎认为蔡泽的话很对。蔡泽趁势说:“商鞅、吴起、文种,他们作为臣子竭尽忠诚建立功绩,那是令人仰慕的。阁下侍奉君主,在平定内乱、消除祸患、强化君主等方面,并没有超过商鞅、吴起、文种三位名臣,但是阁下的地位和俸禄超过他们三人,然而阁下还是不隐退,我深为阁下担忧。古语说:'太阳升到正午时就开始偏移,月亮圆到满盈时就开始亏缺。’这三位贤臣,都是因为功成而不退,才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应侯说:“先生的说法太有道理了。”于是请蔡泽入座,待以上宾之礼。应侯入朝拜见昭王,对他说:“有位新从山东来的人蔡泽,其人雄辩。臣阅人无数,没有谁能够与之相比,臣自愧不如。”于是昭王召见蔡泽,相与言语,昭王十分赞赏他,拜他为客卿。应侯于是称病,辞去官职。昭王强行起用应侯,应侯范睢便推言病重,昭王于是免了他的相位。昭王对蔡泽的计谋十分欣赏,任命他为相。蔡泽助秦昭王吞并了东周国。蔡泽出任相国没几个月,便有人恶意诽谤他,由于害怕招致杀身之祸,便称病辞官,得封为刚成君。最后任职于秦始皇朝,曾出使燕国,三年之后,燕国令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


学生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夫功成制礼,治定作乐。礼乐者,行化之大者也。

   齐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待。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对日:“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弑其君,子力多则弑其长,然而不敢者,惟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景公曰:“善。”乃饬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于赢博之间,因葬焉。孔子闻之,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使子贡往而观之。其穿,深不至泉;其敛,以时服;既葬,封扩坟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日延陵季子于礼其仓矣。成王将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达而勿多也。”祝雍曰:“使王近于民,远于佞,音于时,惠于财,任贤使能。”冠于祖庙,曰:“令月吉日,加子元服,去尔幼志,顺尔成德。”冠礼十九而冠,古之通礼也。

   韩褐子济于河,津人告之曰:“夫人过于此者,未有不祭河伯者也;而子不祭乎?”韩褐子曰:“天子祭海内之,诸侯祭封城之内,大夫祭其亲,士祭其祖称。褐也,未得事河伯也。”津人运样,舟中水,风浪大作,津人曰:向也,役人固已告矣,夫于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浪大而济,甚殆。”韩子曰:“吾不为人之恶我而改吾志,为我将死而改吾义。”言未已,舟泆然行。

                      (节选自《说苑·修文》,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日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B.言日/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C.言日/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D.言田/骨肉归复干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日/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之图国”与“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图”字含义不同。

B.“礼者所以彻民也”与“所以遭将守关者”(《鸿门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C.“延陵季子适齐”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

D.“向也”与“寻向所志”(《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向”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景公举行大射,并想得到天下的勇士,后来晏子表示没有礼仪难以驾驭百姓,治理不好国家,景公认同。

B.延陵季子的长子死在路上,葬在那里,埋葬的深度、服装、坟穴等葬礼规格都没有超出标准,由此子贡前往学习。

C.成年行冠礼在古代是普遍的礼节,成王行冠礼时,祝雍前往祝贺,愿成王与百姓亲近,与奸佞远离,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D.天子祭海内之神,诸侯祭封地之神,大夫祭其亲人,士祭其祖先;韩褐子过河不祭拜河伯,他认为这不符合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饬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5分)

译文:

(2)役人固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浪大而济,甚殆。(5分)

译文:


教师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天下(政治清明),则礼乐征伐(指制作礼乐与出兵作战、出征讨伐的事情)自天子出。夫功成制礼,治定(政治安定)作乐。礼乐者,行化之大(最重要的)者也。

  齐景公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所以下文有“选射之礼”),晏子修(依照)礼而待。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厌烦)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谋划,打算)国。”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弑其君,子力多则弑其长,然而不敢者,惟礼之谓也。礼者所以(用来)御(驾驭)民也,辔(驾驭牲口的缰绳)所以(用来)御(驾驭)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景公曰:“善。”饬(整治)更(改变,改换)席以(之)为上客,终日问礼(请教礼仪问题)

   延陵季子适(到)齐,于其反(“返”返回  也,其长子死于嬴博(春秋时齐二邑名)之间,因(于是)焉(于之)。孔子闻之,曰:“延陵季子吴之习(熟悉)于礼者也。”使子贡往而观(观礼)之。其穿(挖掘),深不至泉;其敛(入殓),以时服(当时通行的服装或时兴的服装);既葬,封圹(墓穴)掩坎(墓穴),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古代礼仪,露出左臂),且号(大声哭叫)者三。言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魂气(魂魄气息)则无不之(到)/无不之也/遂行(顺适地进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符合)

   成王将冠(举行冠礼),周公使(派)祝雍祝(祝贺),王曰:“达(通达)而勿多也。”祝雍曰:“使王近(亲近)于民,远于佞(奸佞)啬(吝啬,珍惜)于时,惠(给人好处,广施)于财(状语后置),任使能(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冠(行冠礼)于祖庙(状语后置),曰:“令(美好)月吉日,加(使...加)元服(行冠礼时加元服)去(离开,远离)幼志(幼稚的心志)顺(符合,达成)尔成德。”冠礼(古代男子的成年仪式)十九而冠,古之通礼(普遍使用的礼节)也。

   韩褐子济(渡)于河,津人(渡船的船夫)告之曰:“夫人过于此者(状语后置),未有不祭(祭拜)河伯者也;而子不祭乎?”韩褐子曰:“天子祭海内之神,诸侯祭封域(疆域,领地)之内,大夫祭其亲(亲人),士祭其祖祢(奉祀死父的宗庙。祖先)。褐也,未得事(侍奉)河伯也。”津人运楫(船桨),舟中水,风浪大作,津人曰:向(从前)也,役人固(本来)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浪大而济(渡河),甚殆(危险)”韩子曰:“吾不为(因为)人之恶(厌恶)我而改吾志,为我将死而改吾义。”言未已,舟泆然(舒缓安闲的样子)行。

                 (节选自《说苑·修文》,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日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B.言日/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C.言日/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D.言田/骨肉归复干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日/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之图国”与“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图”字含义不同。

B.“礼者所以彻民也”与“所以遭将守关者”(《鸿门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C.“延陵季子适齐”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

D.“向也”与“寻向所志”(《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向”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景公举行大射,并想得到天下的勇士,后来晏子表示没有礼仪难以驾驭百姓,治理不好国家,景公认同。

B.延陵季子的长子死在路上,葬在那里,埋葬的深度、服装、坟穴等葬礼规格都没有超出标准,由此子贡前往学习。

C.成年行冠礼在古代是普遍的礼节,成王行冠礼时,祝雍前往祝贺,愿成王与百姓亲近,与奸佞远离,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D.天子祭海内之神,诸侯祭封地之神,大夫祭其亲人,士祭其祖先;韩褐子过河不祭拜河伯,他认为这不符合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饬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5分)

译文:

(2)役人固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浪大而济,甚殆。(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0.【答案】D

【解析】“骨肉归复于土”,是指“骨肉回归土里”;“命也”表判断,排除A、B两项。“无不之也无不之也”根据语法,中间需要停顿,排除B、C两项。“孔子曰”需要停顿,排除A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A项,前一个是“谋划、打算”,后一个是“预料,料想到”。B项,前一个表方式,“用来”;后一个表原因,“……的原因”。C项,前一个是“到、去”,后一个是“享用”。D项,都是“先前、以前”的意思 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由此子贡前往学习”有误,“埋葬的深度、服装、坟穴等葬礼规格都没有超出标准”这是观礼之后才知道的。

13.【答案】(1)于是就整治射礼,更换坐席,将晏子奉为上宾,整日向他请教礼仪问题。(“饬”译为“整治”,1分“以为”译为“以之为”“把……作为”,1分;“问礼”译为“请教礼仪问题”,1分;句意2分)

(2)我本来就已经告诉你(要祭拜河伯),你又不听我的话;现在船到河中央,浪很大却要渡河,非常危险。(“固”译为“本来”,1分;“济”译为“渡河”,1分;“殆”译为“危险”,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天下政治清明,那么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大功告成了,就制定礼,治理天下取得太平,可以开始推广乐。礼和乐,是教化人民的重要手段。

  齐景公举行大射,晏子按射礼的规定等待着景公。景公说:“选射的礼仪,我(早已)厌烦了。我想得到天下的勇士,和他们一起谋划国事。”晏子回答说:“君子如果不讲礼,这就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如果不讲礼,这就是禽兽。臣子勇力多就会弑杀他们的君主,儿子力量大就会杀害他们的长辈,(虽)这样但是人们不敢(这样)做,这是因为有礼啊。礼是用来驾驭百姓的,(就像)辔头是用来驾驭马的。没有礼仪而能够治理好国家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景公说:“说得好。”于是就整治射礼,更换坐席,将晏子奉为上宾,整日向他请教礼仪问题。

  延陵季子到齐国去,在他返回时,他的长子死在赢博之地,于是埋葬在那里。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延陵季子是吴国熟习礼的人。”(孔子然后)派遣子贡前往观礼。挖坟墓,深度不到泉水;入殓,穿着当时通行的服装;已经埋葬了,封闭墓穴,高度不显露;已经封墓后,脱左袖露出左臂,而且哀号多次。说:“骨肉回归土里,这是轮回。至于魂魄气息就没有什么地方不到达,没有什么地方不到达,就顺适地进行。”孔子说:“延陵季子在礼方面是符合的。”

  周成王将要举行冠礼,周公派遣祝雍祝贺,成王说:“礼仪通达就可以,不要太繁杂。”祝雍说:“(希望能)让成王与百姓亲近,与奸佞远离,对时间珍惜,对财物广施,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在祖庙行冠礼,说:“吉月吉日,给您加上元服,远离你幼稚的心志,达成你成年人应有的品德。”成年仪式在十九岁行冠礼,这是古代的普遍使用的礼节。

  韩褐子在黄河过渡,渡船的船夫告诉他说:“人过河,没有不祭拜河伯的;但是你不祭拜吗?”韩褐子说:“天子祭拜海内的神,诸侯祭拜他封地内的神,大夫祭拜他的亲人,士祭拜他的祖先。我韩褐子,未能侍奉河伯。”船夫划船,船到河中央,风浪大作,船夫说:“先前,我本来就已经告诉你(要祭拜河伯),你又不听我的话;现在船到河中央,浪很大却要渡河,非常危险。”韩褐子说:“我不因为人厌恶我而改我志,不因为我将死而改我义。”话没说完,船舒缓安闲地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百练:蔡泽
每天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第六(07)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 编修-●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他12岁堪比苏秦,秦始皇派他到赵国,几句话赵王就献了16座城
战国传奇:太子丹入秦为质,小甘罗少年为相
逻辑缜密 能言善辩 用口才夺相——蔡泽之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