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材料)关于“多元文化”“多元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多元价值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了更多自由。但为什么说价值多元化又是一种“困境”呢?

个人层面上,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人总要寻求意义。在价值多元化的处境中,我们好像有很多选择,可以相信A,也可以相信B,但没人能说,A或者B就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有人仍然信奉宗教,有人一心追逐名利,有人相信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执着于奋斗进取和成功,有人相信及时行乐、沉湎于各种感官享受……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有自己的主观理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共同理由。

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韦伯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科学与意义无关,因为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本身提供不了任何答案”。这造成了一种“价值真空”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好像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可以,要么是人云亦云的,要么是任意武断的,但都没有确定无疑的依据。这种空虚的不确定性,让现代人很容易被焦虑和无意义感所困扰。

这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在社会层面,价值多元化也带来了棘手的问题。公共生活中有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如,美国政治辩论中有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堕胎的合法化。有人依据宗教信条,认为堕胎就等于谋杀生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怀孕女性有没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而人的身体理当由自己支配,这是个人的基本权利。这两种观点背后都有它的道德依据,像这样的价值观念冲突很难用理性化解,我们不能确定无疑地说,哪个道德依据一定“更正确”。

在更基础的政治问题上,价值冲突也不会缺席。比如,是安全和秩序更重要,还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更重要呢?如果是前者,就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来保障秩序;如果是后者,政府的权力就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在美国政坛,这个话题争吵了几百年,目前看,不仅没有“真理越辩越明”,反而是政治分裂和派系对立变得越来越严重。

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来寻求共识、弥合这些分歧呢?韦伯的看法是,分歧的根本原因如此深刻,许多冲突是无法化解的。这就是韦伯说的“诸神之间无穷无尽的斗争”“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是互不相容的,因此它们之间的争斗,也是不会有结论的”。

现代社会的主导思想是科学,科学属于“实然”领域,旨在发现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只能做出相应的事实判断。科学理性在事实领域给我们提供了把握确定性的强大武器。但支撑人类生活意义的重要观念和原则,包括宗教信仰、人生理想、道德规范以及审美趣味等等,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而科学无法解决价值判断问题,它给不出一个确定的回答。结果是价值观念之间冲突不断,在个人层面和公共层面都造成了严肃的问题。

理解了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想,面对自己和身边时而发生的激烈争论,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平和与从容,而不是急躁和焦虑,不是简单地指责别人不可理喻。对话与沟通总是有益的,但也总有无法沟通的时刻、无法化解的分歧。韦伯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坦然面对这种困境,与此共存,这也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节选自刘擎《现代西方思想讲义》)

【材料二】

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化互动史。秦汉时期,儒法合流的文化互动使中国社会摆脱了秦朝二世而亡的政治悲剧;反过来看,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导致了思想专制与文化禁锢的可悲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随着民族大融合而实现了胡汉文化的互动,中原文化为游牧民族带来了先进的生活方式,而游牧文化也给中原文化注入了孔武有力的新鲜血液;反过来看,拒斥胡汉文化融合的政权都相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唐宋时期,万方来朝的文化互动开创了大唐盛世,儒佛交融的文化互动使得儒家文化进入了理学新时期;反过来看,儒家理学一家独大的思想钳制又扼杀了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活力。明清时期,中原农耕文化、蒙古草原文化、西域丝路文化、东北狩猎文化、东南海上文化这五大文化的有机互动使得中华文化超越了狭隘的中原中心主义而获得了蓬勃生机;反过来看,“片甲不许下海”的闭关锁国政策又使中国错失了与西方文明相遇的机会,从而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千年变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面对多元文化主义困境,我们需借鉴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不停留于形式化的文化平权,而走向实质性的文化互动。少一些“形式对话”,多一些“真诚交流”。从以邻为壑走向互通有无,从固化差异走向寻求共通,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从“诸神之争”走向“八音迭奏”。

(选自张梧《多元文化主义的合理调适需要中国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价值规范,但无法提供生命意义指南,因而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困惑、迷茫和焦虑。

B.多元价值提供了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更多自由。但可能会使各种公共讨论不易达成共识,引发分裂和对立。

C.人生信仰、道德规范等关涉人类生活意义的观念和原则都属于“应然”领域,需要依靠科学作出价值判断。

D.明清时期,五大文化的互动交流使得中华文化蓬勃发展,但同时闭关锁国政策又使中国陷入了封闭与落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问题,不过两者论述的重点和角度并不相同,结论也不尽相同。

B.材料一提到人们面对激烈对立的社会议题时会产生价值观冲突,无法建立新的价值标准,从而形成“价值真空”。

C.材料二简析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多元文化互动史。

D.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可以相处,历史经验和古老智慧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比如加强对话交流,融合共存。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韦伯的看法”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社会发展过程首先需保障公平还是关注效率?各种观点都有它的理论和道德依据,这类分歧是不会有结论的。

B.近年来,美国政治辩论中“拥有枪支是否合法”的讨论常搁浅,因为这是价值观念的冲突,所以很难用理性化解。

C.《明亮的对话》强调: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明智的人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争论,学会和不同的意见共存。

D.讨论问题时,有些网络喷子总是抓住你一两句话断章取义,胡搅蛮缠。你不必简单地指责他不可理喻,可以从容对话。

4.材料一论证思路很清晰,请简要概括和分析。(4分)

5.民间流传这样的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人活脸面树活皮……这些俗语说的是人们对面子的不同态度。如何面对这种争议?请结合文中观点,谈谈你的理解。(4分)



1.C(根据材料一第6段,科学属于“实然”领域)

2.C(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段首句不是结论。)

3.D(韦伯所论是价值观冲突,而网络喷子是“恶意攻击”)

4.(4分)答案示例:材料一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层次清晰,逻辑严密。(1分)

①第1段提出话题,多元文化带来困境。②接着2、3段从个人精神层面分析困境--价值真空和焦虑迷茫,然后第4、5段从社会层面阐明困境多元文化带来不可调和的价值冲突。③ 最后6、7、8三段阐述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坦然面对,与此共存。(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5.(4分)答案示例:①人们对面子的不同态度,甚至引发争论,折射的是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这类争论没有也不需要最后的结论。②我们要平和从容,不是简单地指责别人。③对话与沟通有助于彼此理解。④即使暂时无法沟通,也不要固化差异,要寻求共通,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这是现代人该有的成熟与理性。(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改善机制
2016年政治高考备考:“中国智造”需要“工匠精神”
心理治疗中的伦理问题
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丨萨义德《无知的冲突》
安踏COO陈科:高效率销售,就是直击消费者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