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省)(两材料)(魏征 王安石)《资治通鉴 ·唐纪》、《涑水记闻》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君兼听广纳, 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材料二:

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短以船曳之而行。宫官黄怀信以为铁爪,只列干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姮,两端钉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事下大名安抚司,安抚司  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渊与通判、知县共试验之,皆言不可用。会子渊入京师,王介甫问子渊:“浚川铁耙、龙爪法甚善,何故不可用?”子渊因变言:“此诚善法,但当时同官议不合耳。” 介甫大喜,即除子渊都水外监丞,置浚川司,使行其法。子渊乃于河上令指使分督役卒,用二物疏浚,书其课曰:“某日以扫疏若干步,深若干尺。”其实水深则耙不能及底,虚曳去来,水浅则齿碍泥沙,曳之不动。会都水监丞程昉于大名河曲开直河,子渊属昉称直河浅,牒浚  川司使用耙浚之,昉从之。是时,天下皆言浚川耙如儿戏,适足以资谈笑,王介甫亦颇闻之,更下河北安抚司,令保奏。会介甫罢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  虽河滨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无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为欺罔。”奏上,上不悦,命知制诰熊本与都水、转运司共按视。诸扫人言:“水皆夏溢秋复,不惟此一年。”乃奏:“水  落实非耙所致。”上又命内供奉官冯宗道试浚川耙于汴水。每料测量,有深于旧者,有不增  不减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每日据实奏闻,上意稍悟。会荥泽河堤涨急,诏判都水监  俞充往治之,河危将决,赖用浚川耙疏导得免,具图以闻。上嘉之。

(节选自《涑水记闻》)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其A 法回用□铁口数回斤回为回龙回爪口形J 沈区之□水M 底☑系回缠卫以回船区虫S 之T 而J 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已,又移船而浚之”的“已”,意为停止,与成语“无法自己”的“已”意思不同。

B. 课,原意为根据一定标准对官吏进行考核,文中指范子渊记录下来以备考核的业绩。

C. “资谈笑”的“资”,意为供给,与《谏逐客书》中“逐客以资敌国”的“资”意思相同。

D. “共为欺罔”的“罔”,意为欺骗,与《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的“罔”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候补官员李公义提议用铁龙爪疏浚黄河河道,宰相王安石认为这种浚河的方法很好,于是他设置浚川司,并派范子渊前去依法施行。

B. 宫官黄怀信在铁龙爪的基础上,以铁、木、石为材料,制作了更为大型的浚川耙,配合绞车同时使用,可以高效地疏浚黄河河道。

C. 王安石推行使用浚川耙,但是百姓都认为这并不奏效,王安石又把浚川之事交由河北安抚司负责,要求推荐有能力的官员去实施。

D. 荥泽河的水位上涨,情势危急,判都水监俞充前往治理,他使用浚川耙疏通河道,成功地避免了决堤,上报朝廷后受到皇上赞赏。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2)子渊属昉称直河浅,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从之。

14. 对于新工具浚川耙效用的争议,皇上体现出明君应有的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分)

10.(3 分)

J N P[每答对一处 1 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11.(3 分)A   12.(3 分)B

13.(8 分)

(1)君主广泛地听取和接纳意见,那么权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下面的情况 就能够到达君主那里。[4 分。大意 2 分,“拥蔽 ”“通 ”各 1 分。]

(2)范子渊告诉程昉说直河水浅,可上报文书给浚川司,用浚川耙疏通河道,程昉听 从了他的建议。[4 分。大意 2 分,“属 ”“牒 ”各 1 分。]

14.(3 分)

①皇上既没有偏信王安石的保奏,也没有偏信文潞公的上奏;②他先安排了熊本去视察, 又派遣冯宗道去汴水做试验。[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百练:资治通鉴·唐纪/涑水记闻
司马光.读书人心系天下
司马光:北宋儒学的一杆旗帜
司马光(公元1019—1086)
除了砸缸,你真的了解司马光吗?
【行参菩提】徐泽林丨司马光与光山(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