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材料)(无译文)《吕氏春秋·察传》、《战国策·魏策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獲,獲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豁,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日“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已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传》,有删改)

材料二

庞葱①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有删改)

[注]①庞葱:一作庞恭,魏国大臣。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昔者A舜欲以乐传B教于天下C乃令重黎D举夔于草莽之中E而进之F舜以为乐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在文中的意思是“像、如”,与《诗经·卫风·氓》中“其叶沃若”的“若”字意思不同。

B.“己亥”在文中是干支纪日,而《登泰山记》中所言“戊申晦,五鼓”中的“戊申”是干支纪月。

C.“质”在文中的意思是“做人质”,与《论语》中的“文质彬彬”的“质”意思不相同。

D.“罢”在文中的意思是“结束”,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既罢归国”的“罢”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来论证“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B.材料一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使得文章内容深人浅出,生动形象。

C.材料二中的庞葱用“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提醒魏王要信任自己,最后他回国后魏王果然依旧信任他。

D.材料一中阐述了人们断章取义使得信息失真或误传;材料二中阐述了谗言的危害性。两则材料颇有现实指导意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4分)

(2)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4分)

14.以上两则文本都涉及信息传播的辨析,结合材料内容以及我们所学的《石钟山记》(苏轼著),请你谈谈如何辨析信息传播的真伪。(3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古代寓言⑴ - 忘忧草 Hbdjkczj - hbdjkczj - 和讯博客
中华五千年-中国国学经典-文选
读《吕氏春秋》有感十七
两个顶级大忽悠,一部战国七雄史
经典文言文赏析 | 三人成虎
庞葱给魏王讲了三人成虎的故事,结果魏王还是听信谗言不再召见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