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才勇《从折枝花卉到花卉装饰——中西艺术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可互喻的美学追求》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折枝花卉在中国作为一种著名的花卉画法,固然系画家刻意为之,目的是追求特定的美学效果,简言之便是赏心悦目。但那是赏中华之心、悦中国之目的花卉形式。其鲜明特点就是通过隐逸、去除来刺激想象,以达到张扬的目的,所谓“欲扬先抑”(刘熙载《艺概》)。这是中华美学的一个基本叙事策略,普遍见于诗歌、绘画、园林建筑设计等其他艺术门类中,就连园林设计中的“开窗借景”(李渔《闲情偶寄》)策略,也是与之同出一辙:故意不将整体画出,只画部分,刺激观者自主建构(想象)整体。中华折枝花卉中不见全株,只见一枝或小枝,目的显然是激发观者自主建构(想象)全株。想象建构得以奏效的关键依循无疑是部分与整体间的自然关联,即花卉之部分与整体间的关联。
欧洲在仿中华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改变,全然离开了原本中华折枝花卉的美学主线:依循自然的完型想象。无论是人为布局安置的痕迹,还是贴近自然之造型和用色的失落,无不表明那不再是自然给定的对象,而是人为建构出的拟物存在。据此,观赏中引发的就不再是指向物的完型想象,对象不再是自身,而是成了人为创造出的物象。
就中华折枝花卉来看,欧式仿制品就不再具有向自然完型、向自然生成的品性,而只是成了单纯的装饰性存在。作为单纯的装饰,折枝、单枝等就不会引发完型想象,而只是作为饰物存在。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装饰艺术,当时由于模仿自然的时尚,饰物基本由自然物象主导。希腊时期虽也已出现用折枝花卉来装饰的情形,但与中华折枝花卉截然不同。希腊时期的折枝花卉虽然再现性程度远远高于中国,但是与自然整体的勾连全然消失。折枝花卉造型无论细部如何真实,都失落了与整体的自然关联,成为单纯饰物。到17-18世纪,饰物造型开始慢慢偏离再现,规整追求中渐渐出现几何化迹象,饰物构架、位置等更加凸显人为设置的痕迹。正是在这样的艺术传统中,18世纪出现的欧式仿制就将中华艺术的折枝花卉变成单纯的装饰花卉:折枝与整体勾连消失,成为单纯的饰物,视觉传达不再出现向自然的完型,而是转向人为力量的投射,“先抑后扬”的审美效果彻底消失。
显见,中华艺术的折枝花卉在欧式仿制中变成单纯的花卉装饰。表面看,两者都是折枝,但由于形质不一,效果迥然不同。在欧式花卉装饰那里,花卉细部写实程度高,彼此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呼应关系。折枝部分基于此形式上的呼应关系在进行独立表达,比如起着装点作用;在中华折枝花卉那里,细部写实程度不高,要素之间不具有单纯形式的呼应关系,但造型明显指向画外不可见的整体。所以,中华折枝花卉本身并非表达所在,表达只是寓居于所见折枝与未见全株之间的关联中,具有中华美学特有的那种“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的效果。进而,欧式花卉装饰形式感强度高,观赏驻足于感官对外显形式的把握;而中华折枝花卉形式感强度弱,观赏从画面感官把握中游离而出,落在对不可见之全株的回忆或想象中。再者,欧式花卉装饰具有寓意的确定性,人为将具体折枝形式与特定意义勾连在一起,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联是外在的,是人为创制的产物;而在中华折枝花卉那里,意义的发生取决于由折枝向全株的完型生成过程,而这又会因特定时空发生些许摇摆、变动。
(摘编自王才勇《从折枝花卉到花卉装饰——中西艺术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可互喻的美学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折枝花卉是花卉画法的一种著名的技法,能激发中国观赏者通过花卉局部来想象花卉的全株景象。
B.欧洲仿制中华瓷过程中绘出的花卉,与中华折枝花卉在美学上完全不同,花卉不再是自然给定的对象。
C.希腊时就出现的折枝花卉装饰与中华折枝花卉截然不同,花卉再现程度高,但没有与整体的勾连性。
D.欧式单纯花卉装饰中具体的折枝形式和特定意义的勾连是人为的,这就使得花卉装饰的寓意十分确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先定义中华折枝花卉,再分析其画法体现的美学效果,最后从中华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特色。
B.文章列举欧洲仿制中华瓷器过程的种种人为变化,目的是证明欧洲花卉装饰与中华折枝花卉的差距。
C.在得出欧洲花卉装饰没有“先抑后扬”前,文章分析了欧洲花卉装饰的发展历程和每个时期的特征。
D.文章末段采用对比手法讨论中华折枝花卉和欧洲花卉装饰的区别,证明前者具有的言外之意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扬先抑”在诗歌、绘画、园林艺术中普遍使用,而园林的“开窗借景”就是“欲扬先抑”的一种形式。
B.从中华折枝花卉的角度分析,欧洲花卉装饰无论是折枝、单枝等都只是饰物而没有向自然生成的品性。
C.17-18世纪,欧洲饰物造型由原来的单纯饰物造型逐渐出现几何化迹象,进一步体现人为设置的痕迹。
D.中华折枝花卉与欧洲单纯的花卉装饰都是折枝,但后者花卉细部写实程度高,要素间形式上构成呼应。




1.“与中华折枝花卉在美学上完全不同”错误。原文中“欧洲在仿中华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改变,全然离开了原本中华折枝花卉的美学主线:依循自然的完型想象”,是说欧洲花卉装饰与中华折枝花卉的区别在于前者成为人为创造出的物象,而不是二者“在美学上完全不同”。

2.C A项,“先定义中华折枝花卉”错误。第一段没有运用下定义的手法,而是解说了中华折枝花卉的相关内容。B项,“证明欧洲花卉装饰与中华折枝花卉的差距”错误。由原文第一、二段可知,分析中华折枝花卉和欧洲花卉装饰,目的是分析二者的区别,进而说明中华折枝花卉通过部分与整体的关联引发观赏者想象的美学效果,不是讨论二者的差距。D项,“证明前者具有的言外之意的效果”错误。文章末段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华折枝花卉和欧洲花卉装饰的区别,证明“言外之意”效果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两个方面:形式感和寓意的确定性等。

3.“园林的'开窗借景’就是'欲扬先抑’的一种形式”错误。原文第一段中“所谓'欲扬先抑’……是中华美学的一个基本叙事策略……就连园林设计中的'开窗借景’(李渔《闲情偶寄》)策略,也是与之同出一辙”,是说“欲扬先抑”和“开窗借景”都是相同的中华美学的基本叙事策略,不是“欲扬先抑”包含“开窗借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房装修好,新娘子搬进来高兴的跳了起来。
【荷花雅集】探寻千年前的莲花纹样之美
缠枝的缠枝莲
清乾隆 金漆点翠玻璃围屏
折枝牡丹盘
现代欧式室内装饰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