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许浑《姑苏怀古》、(宋)姜夔《姑苏怀古》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姑苏怀古
(唐)许浑
宫馆余基①倚棹过②,黍苗③无限独悲歌。
荒台麇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注】①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②倚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③黍苗:禾黍④忠臣:指伍子胥。
姑苏怀古
(宋)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桅杆。②苏台: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诗首联叙登台,直接点题。该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B. 姜诗一、二两句,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刻画了一个清幽的境界,欲抑先扬。
C. 许诗颈联“吴岫雨来”“楚江风急”是虚写,“风”“雨”在这借喻晚唐动荡的政治现状。
D. 姜夔笔下的柳被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且被作者赋予了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15. 同为怀古伤今之作,两首诗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许诗写景时融入了众多意象,赋比兴兼用,驰骋才情,写景质实;许诗情感抒发浓郁强烈。姜诗景物描写轻灵活泼。景物看似与题旨无关,却寄托了无穷的感慨,而感慨之中又富有悠远的情韵,姜诗情感抒发淡而悠远。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吴岫雨来”“楚江风急”是实写。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中景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许诗:
首联叙登台。上句“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辍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下句写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黍苗”二字实写眼前景色,又暗中脱化《诗经·黍离》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表现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址景象,但景中意蕴深藏。一边是人去台空的荒凉阒静,另一边则是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这一联以表面的赋法铺写,包裹着深沉的内核,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
颈联使用比兴手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吴岫雨来”、“楚江风急”实写眼中景色,而“吴”、“楚”字面,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亦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虚槛冷”是山雨将至时,诗人登台凭槛的思绪,是眼前天气变化造成的,同时它又是诗人怀古而产生的,对时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情绪。风雨中的远帆,是诗人眺望中所见,亦可视为他在怀古中体悟出的回避乱世、远身避祸的道理。
尾联照应篇首,抒发诗人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之情。“可怜”句,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感叹。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使诗人思绪万端。
姜诗:
一二句“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写景,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三四句“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姜夔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并借古讽今,以之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景物的渲染与感慨的抒发相得益彰,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更加厚重,此诗兴味深厚而笔致飘逸,具蕴藉空灵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诗里,有着千古兴亡。
【读诗诵词】姜夔 |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姑苏怀古
诗词 | 行人怅望苏台柳, 曾与吴王扫落花
宋诗三百首:82 《姑苏怀古》
姜夔寓意深刻的诗作,不输浪漫的诗仙,更让杨万里拍手称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