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修上册诗歌鉴赏关联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   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祮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秧  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芣苢》通过“采”“掇”“捋”等一系列动作,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给读者以画面感。
B. 《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劳动场面,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
C. 两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的欢乐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者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D. 两首诗描绘了古代人民热烈的劳动场面,呈现了轻松、愉快的劳动节奏,充分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2.这两首描写劳动的古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请简要概括它们语言上的艺术特色。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刈  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的农忙景象,也对人民承受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内容丰富而有层次。
B. “惜”字写出农民为抢收麦子忘记了疲惫与炎热,特殊的心理状态更显生活不易。
C. 诗中贫妇生活无着,只能受雇于人,为其捡拾遗穗,她的形象令人同情也促人思考。
D. 结尾说自己不事农桑却能生活无忧,作者深感愧疚,表现出难得的自省和人道主义精神。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开头交代了背景,表明诗中写的是五月麦收的农忙时节,然后又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来表现主题。
B. 刈麦和拾穗的情景在诗中交织在一起,生动真切,历历如画,对农家生活压力的来源也有暗示作用。
C. 末尾抒情文字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这首讽喻诗叙述简洁,运用象征手法,将叙事与各种描写手法相结合,语言平易流畅,内涵深刻。

3.这首诗和杨万里的《插秧歌》分别描写了“刈麦”和“插秧”的劳动场景,诗人各自有怎样的用意?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1],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2],溪头卧剥莲蓬。

【注】[1]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2]亡(wú)赖:《汉书·高帝纪》:“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注云:“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本词辞藻清新,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B. 上阕头两句,点明了环境和地点,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
C. 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D. 作者对农村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都表现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2.本词与《插秧歌》相比,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带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下列对这前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四句与到自己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有物在人亡之痛。
B. 失去了自己所瞻仰依恃的父亲,作者自然止不住要“泣涕连连”了,这里用语贴切。
C. “我独孤茕”四句叙述自己孤寂无依,内心的痛苦是人莫能知的,“孔”理解为“很”。
D. 整首诗清丽婉柔、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2.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两者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寒行(节选)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注】①《苦寒行》: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东山》:《诗经·豳风》中的名篇,汉毛苌说:“《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直写“太行”,交代行军地点,“北上”二字则表明行军走向,以此笼罩全篇。
B. 第二句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喟叹,先在心理上造成惊恐状态,避免了平铺直叙。
C. “水深”以下八句节奏紧凑,展示行军意外受阻、栖宿无所等各个侧面,历历如画。
D. 诗歌感情真挚,描述了诗人亲历的军旅生活,把政治家的说教寓于具体情景描写之中。

2.曹操本诗与《短歌行》都用“周公”之典,请比较其异同。

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恋  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隐居苏州一带时所作。②看看:转眼之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   的一项是(      )

A. “芳草鹅儿”的画面体现和谐的色调,透出了温馨与活力。
B. “夷犹”“湾百转”,写船行缓慢,体现诗人的游兴盎然。
C. “谷雨”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清明”之后。
D. “桑叶贱”是因为农事晚了,导致桑叶质量不高,价格降低。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的一项是(      )

A. “春涨一篙添水面”正面描写春天到来时的水涨之势。
B.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突出绿色浸染、景物交融之美。
C. “江国多寒农事晚”,以江国之寒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
D. 这首词笔调清新愉悦,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3.这首词的上阙所营造的意境有何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进行分析。

4.这首词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都描写了农事生活,但其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又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进行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  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 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 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它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在写景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归去来兮(并序)

   轼

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既至南都,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

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注】①驻平坡,形容快马疾驶,不可停留。②无何,“无何有之乡”的简称,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世界。③银潢,指星空。银为银河,潢为天潢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的一项是(      )

A. 本词借放归之事抒发感慨,看似轻松,实则饱含词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传达出慷慨悲凉之意。
B. 词人由黄州前往临汝,已到南都却又“蒙恩放归阳羡”,“蒙恩”二字实际流露出词人的嘲讽和愤懑之情。
C. 词人描写清溪高山、画楼夕阳等自然人文景观,展现了阳羡之地的优美景色,这也是“归去来兮”的原因之一。
D. “应烂汝、腰下长柯”借用晋人王质伐木观棋、不觉斧柄烂尽的典故,指出岁月流逝,世事变迁。

2.本词下阕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写到了仙人世界,但描述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两首作品简要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别

   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 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 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 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尾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在抒情方式和表达效果上都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此诗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吐蕃入侵。②景:日光。③夷歌:少数民族的歌。④跃马:指公孙述。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凭借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⑤漫:任凭。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诗人在西阁中看到的 凄凉寒怆的夜景,“催”字形象地突出冬日夜长昼短的特点,给人岁月逼人之感。
B. 颈联从听觉角度,以战伐之事引起了千家的恸哭,很多地方的渔人和樵夫唱起“夷歌”,来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
C. 尾联写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人物都终成黄土,自己这点寂寥又算得了什么,诗人以英雄自比,宽慰自己一切终将逝去。
D. 这首诗从时局写到先贤,从山川雪野写到痛苦的生民,从历史写到个人的命运,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思。

2.时空对举,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表情达意。《登高》的颈联和《阁夜》的颔联都运用了这一创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日齐山登高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①唐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友人张祜遭逢失意前未拜访,二人重阳登高,诗人有感而作。②牛山句: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去此而死乎!”后以“牛山泪”“牛山下涕”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高》开篇描写登高之所见,多感官、多角度地渲染出一种凄冷孤苦的意境氛围。
B. 《九日齐山登高》标题点明了登高的时令是重阳节,诗中多处体现重阳佳节的习俗。
C. 《登高》全诗意境深沉,忧国伤己,无一景不悲,无一语不悲,无限悲凉溢于言表。
D. 《九日齐山登高》全诗意境清冷、低沉悲凄,颈联、尾联都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悲凄。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日齐山登高》首句“涵”字极为传神地写出了江水的清澈,“雁初飞”点明了时节,整个画面动静结合,生动形象。
B. 《登高》颔联用“无边”对“不尽”,“萧萧”对“滚滚”,写出了肃杀寥廓的秋景,透露诗人面对广阔天地的豪情壮志。
C. 《九日齐山登高》最后一句由眼前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登上牛山落泪的故事,告诫友人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
D. 两首诗的作者在秋日登高,虽然描绘的秋日之景各有不同,抒写的登高心境也不尽相同,但两首诗都属于登临诗的杰作。

3.《九日齐山登高》的颈联“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晋傅玄《琴赋序》:“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诗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僧人持名琴从峨眉峰翩翩而来,气派非凡,暗含了诗人对蜀僧的仰慕与敬佩。
B. 颔联中“一挥手”叙写蜀僧弹琴的姿态与技艺,“万壑松”表现出琴声的音乐效果。
C. 颈联写出了听琴时的愉悦畅快,赞美了僧人的琴声、琴技,表达了得遇知音的欣慰之情。
D. 本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着重表现对音乐的描摹,表现弹者、听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2.音乐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本诗尾联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用相同。请简要分析。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 832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三秋”点明时间,意同《滕王阁序》中的“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B. 颔联写淅沥的雨声中,老翁仍能安然“睡美”,体现了他心无所虑的闲适情怀。
C. 取暖的燃料已化为灰烬,老翁却“香添暖被笼”,与上联的“睡美”形成照应。
D. 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直抒胸臆,突出秋霜的冷酷,表达老翁内心的愤懑无奈之情。

2.本诗中“老翁”的形象与诗人在《琵琶行》中塑造的“江州司马”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区宇,即寰(huán)宇,宇宙。③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词中比喻勇猛的军队。④曹瞒,指曹操,曹操小名阿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中“万骑临江”“千艘列炬”的战争场面,生动表现了年少的周郎“一鼓困曹瞒”“气吞区宇”的形象特点。
B. 上片“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和《赤壁赋》中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都让人联想到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场景。
C. 下片的“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几句,描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表达了对赤壁之战遗迹的不尽追怀。
D. 词人在末尾向道旁杨柳发问,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时代感伤,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写法相同。

2.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塑造了周瑜的英雄形象,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歌  子

   轼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夸。

【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②聱牙:乖忤违背。③骑鲸公子: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
B. “寓身”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与《赤壁赋》中“渺沧海之一粟”营造的意境相似。
C. 词人认为方士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
D. 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

2.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①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此时也因战乱而流浪南方。②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桃花依旧笑东风”之句。这句是说诗人已老,花月繁华引不起他的兴致。③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作此词时已是在南渡之后,人已老,首句写“刘郎已老”有自比之意。
B. 上片次句和首句紧密相连,语意有如一气呵成,大有“万事不关心”之慨。
C. 下片开头一句“曲终人醉”,接着上片的“听琵琶”而来,琵琶弹奏完了,人也醉了。
D. 下片三四句,词人在伤心中想象着落日映照的山河,隐喻国运衰微的迹象。

2.古人云“材富则约以用之”,朱敦儒的这首《减字木兰花》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能做到压缩材料来表达感情,请结合两首词各举两例概括分析。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已五十多岁,于闲居多年后被起用,任职福建。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妖魔。③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末期人,为人机敏高爽,有扶世济民之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闲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北国江山。
B. “斗牛光焰”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此句写出了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
C.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中的“空”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意思一样。
D. 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意境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了一派和平景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席间再作

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注】①水芝,荷花异名。②流霞,神话中的仙酒,此处指美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既写荷花颜色之美,也写荷花开放之盛;“袅袅”写荷花随风摆动的样子,表现出其体态之轻盈。
B. “西风”“淡烟”“疏雨”等既交代荷花开在有淡烟疏雨的春天,又衬托出荷花“袅袅”“盈盈”的生动情态。
C. “叶叶红衣当酒船”以“红衣”喻荷花,又把红衣般的荷花瓣儿喻为“酒船”,写出了荷花瓣之鲜艳硕大。
D. 词的上片写荷花,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下片写人物的活动,同时将写荷花和写饮酒结合了起来。

2.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在叠词运用方面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歌  子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直接抒情,下片侧重写环境,真切细致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特定环境的感受、对生活变迁的痛切情绪。
B. 首两句“天上”与“人间”对举,人看见星河转,时间流动,帘幕内人无眠。
C. 枕簟凉,词人以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泪痕滋,可谓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D.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为过片,接应上片结句“罗衣”,描绘衣上的花绣。这是贵妇人的衣裳,词人一直带着,穿着。而今重见,夜深寂寞之际,不由想起悠悠往事。

2.本词与《声声慢》都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做,请你谈谈对本词中“情怀”的理解。

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试题。

   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姝(shū):美好。②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③娈(luán):面目姣好。④炜(wěi):盛明貌。⑤归:借作“馈”,赠。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1.下列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简述诗歌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二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列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
B.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
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黄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两句刻画人物形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二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试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之乱,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杜甫只身赶到灵武(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为平叛效力,不料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花具有素雅高洁的特点,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B. 涉江采芙蓉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由兰泽中拈花沉思的思妇转到“远道还顾”的丈夫。
C. 《月夜》首联中“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使用比喻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
D. 《月夜》颔联中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

2.有人说《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思妇词,也有人说“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本诗终究是游子思乡之作”。你赞同哪种观点?请从虚实的角度结合诗句阐释你的观点。

二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汉末]《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涉江采芙蓉”是取首句为诗题;“一剪梅”是词牌名,规定了该词的形式。
B. 《涉》诗“浩浩”寓相思无尽,李词两个“自”道出对不解人情外物的怨怼。
C. 《涉》诗的“忧伤”一直伴老,李词的“忧伤”无法消除,都极写忧伤之多。
D. “荷花”这一意象常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高洁的品质,“芙蓉”“红藕”均指荷花。

2.两首诗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试简要分析。

二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①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②分茶:一种泡茶的巧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大病初起,相对于病前头发花白稀疏,零落不少。由此看来这首词是词人晚年自况之作。
B. “卧看”两字传神,紧承“病起”,词人不以发白为念,反而欣赏残月,表现了她乐观的心态。
C. “枕上”两句表现词人白天闲暇观书、读诗、赏雨的情状,别有一番情趣,生活欢快而美满。
D. 末句隽永有致,本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赋予木犀花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2.面对国恨家仇,李煜的《虞美人》与此诗在内容和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二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怀故人

【宋】寇准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藓庭:郊野。②旧国:故乡。

1.下列对上面两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夜怀故人》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颈联在前两联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点题抒怀;尾联通过对故人“今底处”的发问写作者独处“凝愁”。
B.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两句十分精妙,结合听觉、嗅觉,描写“梧桐疏影”和耳边不时传来的蟋蟀乱鸣声,使诗句画面立体可感。
C. 《虞美人》中“朱颜改”可指故国宫殿颜色已旧,也可理解为旧时宫女容貌衰老,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变色。
D. 寇准和李煜均用简练自然的语言,表达在月夜的思念之情。相比寇准对“旧国”的思念之情,李煜更在思“故国”的同时内心燃起亡国之痛。

2.以上两首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愁绪,在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则各有异同。请结合内容,赏析主要的异同点。

二六、阅读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桥  仙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①鸣蛩:蟋蟀。②槎:木筏。③甚霎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纤云弄巧”,既写出了初秋夜空轻盈多姿的美丽,又将纤云与织女之巧联系了起来,形象地烘托了织女的美丽和聪慧。
B. 《鹊桥仙》这首词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C.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极写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D. 《行香子·七夕》整首词幻想与现实结合,天上人间遥相呼应,境界奇丽,曲径通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

2.这两首词同是写七夕,但是情致却不同,各有一番风味。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试题。

 溪  沙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溪  沙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①漠漠:寂寥无声。②无赖:百无聊赖。③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景致。

1.下列说法   的一项是(      )

A. 晏殊词中“一曲”“一杯”,两个“一”字可见作者自吟自饮,孤单冷寂。
B. 晏殊词上阕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
C. 秦观词上阕先写楼外天色阴沉,后写室内光景清幽,于是一股淡淡哀愁油然而生。
D. 晏殊词描写的是暮春时节日落时分之景,秦观词描写的是深秋时节拂晓时分之景。

2.意象是指蕴含诗人情感的物象,这两首词中都有“花”的意象,试比较其不同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18年高考二轮: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专项限时练
2020高考二轮复习:诗歌表达技巧综合训练
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训练(中)
古代诗歌“名家非名作”押题练(一)
2016年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二)
课外古诗阅读专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