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全方位审视城市文学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4-15 11:03

  作者:马忠

  《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是一本学术个性颇为独特的文学批评专著。全书围绕“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这一话题展开,扎实厚重,新见迭出。作者廖令鹏将文学传播和学术研究结合,突出了研究的全面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同时在史料翔实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既避免了堆积材料、述而不论,又不至虚浮空泛。

  当前,文学格局处于历史变革当中,科技对文学带来的冲击、各种写作群体力量的生长、文学生态的巨大变化等因素,催生城市与文学不断产生多种形态、多重空间、多种意义的互文,“新城市和人共同生成的文学,要比一般的城市文学,色彩更鲜艳、经验更复杂、形式更多元、语言更迷人,更能创造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换句话说,只有视野开阔、思想敏锐、富有激情的批评家,才能契合多元的当代文学;只有开放性的心理审美图式,才能顺应动态的当代文学。

  面对某种文学现象,研究者的视野往往影响学术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尤其在已有研究成果比较多的情况下,宽阔且有深度的视野无疑是推进、深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往城市文学研究成果大多注重城市的“新体验”,揭示文学背后隐含的社会政治文化动因,少有从语言角度切入新城市文学研究。因为语言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给研究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廖令鹏在十多年扎根深圳、跟踪研究新城市文学的过程中,聚焦“新语言”这一主线,不遗余力地展开研究。《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以“文学的开放性”和“文学的新语言”为逻辑基础,全面、细致地分析阐释了“新语言”和“新城市文学”的特征内涵,继而讨论新科技、新媒体背景下文学发生的变化;挖掘新城市文学价值创新,对新城市文学的几种情态进行了考察和论述;深入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批评家的文本当中,按图索骥寻找被人们所忽视的“语言生命力”;对城市文学的新想象、发展问题、人文生态、行动路径等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独辟蹊径地勾勒了一个新时代的新城市文学面貌,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察方法和文学研究路数,开拓了新城市文学研究的新视域。

  《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可以看作是“散点透视的个体化城市文学地形图”。作者不愿固守专业方向上的某个领域,更多注重于跨文体、跨地域、跨艺术门类的研究与批评,通过横、纵两个观察维度,对新城市文学进行富有现实针对性的散点透视,研究内容涉及城市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变化,文学语言与理解力、想象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城市文学的经济叙事,城市文学与社会价值创新等。此外,他还综合运用神经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进行不同层面的解读,这也是《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的亮点之一。

  人对城市的需求是什么?文学与城市又是什么关系?著名作家叶兆言曾说,“文学与一座城市,与一个乡村,与你生长的那片土地,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差不多。作家写作,从事文学活动,脚下必须要有一块坚实的土地。”换言之,城市是文学的基石,是一个落脚点。在所有的文化形式之中,文学最能反映城市的历史面貌,是城市的风骨和名片。深圳,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拥有全国最多外来劳务人员的年轻城市,它又有着怎样的城市“新语言”?这是《新城市文学的新语言》试图揭示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在现代科技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城市文学的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深圳的发展历程,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深圳故事”,也为深圳文学提供了丰饶的创作资源与难得的叙事红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深圳文学就充斥着强烈的现代性色彩,深圳的“打工文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甚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股新潮流。近十余年来,受互联网影响和社区文化的崛起,深圳涌现出一个较大规模的、专注“社区写作”的青年作家群,他们深入社会的底盘,探究城市的历史流转,关注现代人的心灵困境,作品传递出鲜明的现代性经验,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和都市特色,具备差异性和先锋性。为了证明这种“充满新城市体验、具有新城市人观念”的新写作特点,廖令鹏逐一分析了邓一光、薛忆沩、南翔、丁力、吴君、蔡东、陈再见、谢湘南等作家的作品,并以一种开放性的视野对其文本阐释和解读,力图向人们表明:40多年来,深圳文学如同深圳这个城市一样,每天都处于变化当中,从未停止自己的生长,以一种青涩却又充满活力的身姿建构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

  “我的评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些我认为重要的作家,准备的时间都比较长久。”廖令鹏潜心深圳文学研究,追求学术个性,对新城市文学及其多元文化展开全方位的审视和思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论著的长处会逐渐被学界认可,其学术个性将更加鲜明。故此,不妨一起期待。(马忠)

[ 责编:刘冰雅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双城记’:比较视野下的北京与上海城市历史”学术研讨会简述
陈平原:“北京研究”的可能性
儒商精神的文化解析
《复旦外国语言与文学论丛》约稿通知
留学学习计划和目标
西方视野中的 近代西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