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作品中“月”意象研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郭怡)
2021-02-08 08:35:50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1期

摘 要:苏轼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其作品寄予了他对社会现实以及自然万物的探索与思考。在苏轼的诗词中不难发现他对运用自然意象的喜爱与擅长,而在这些自然意象之中,又以“月”“水”“风雨”等意象的运用频率最高。本篇论文主要选用古今以来大众对苏轼作品较为熟悉的“月”意象进行研究,旨在了解苏轼作品中“月”意象的文学蕴含以及苏轼的情感寄托。

关键词:苏轼 “月”意象 文学蕴含 情感寄托

“月”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像“嫦娥奔月”这种神话作品中,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月”一开始是具有神话色彩的。后来诗人词人不仅保留了“月”这一意象的神话意味,更将其比作家族团圆、清高品格的象征,等等。苏轼并不是第一个运用“月”意象的人,但是其对诗词作品中“月”意象的运用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他不仅丰富了“月”的文学蕴含,更是对其寄予了自己独特而深厚的感情。

一、“月”意象运用的背景

中国最早关于月亮的记载是出现在帝俊的神话里。“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不难看出,月亮一开始是带有神话色彩的,这种神话色彩在后来文人的笔下有所减弱,但是一直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月亮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团圆的象征,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代代文人骚客的修饰中,月亮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审美取向以及文学价值。一般来说,“月”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随着作者心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月”意象经常被寄予作者思乡等的情感意蕴,苏轼将“月”意象的思想感怀之情运用到他的词作中,这就使“月”意象在其词作中拥有了新的艺术特点。

二、苏轼与“月”意象

(一)苏轼诗词中“月”意象的文学意蕴

“月”意象在苏轼的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也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据统计,苏轼词中涉及“月”意象的词共有8首,而其中“月”意象出现的频率更是高达121次以上。苏轼的词作中“月”意象有时直接以“月”出现,有时以“婵娟”“玉盘”等指代称谓出现。苏轼笔下的“月”意象有其独特的文学蕴含,无论是“轻云微月”“此心孤月明”“缺月挂疏桐”等对月的外形、静态的描写,还是“对酒卷帘邀明月”等对月的动态描写,都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只对辞藻的要求高,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苏轼是将“月”意象的游子思乡之情引入词作的第一人,在扩展了“月”意象的应用领域的同时,也赋予了“月”意象更多的美学价值与文学内涵。

(二)苏轼诗词中“月”意象的情感寄托

“月”意象如此频繁地出现在苏轼的词作中,词人对“月”的感情就可见一斑。苏轼之所以对“月”意象情有独钟,更多的原因应该是“月”意象本身所具有的皎洁正与苏轼心境相呼应。“月”代表着纯洁、宁静与光辉。其所代表的东西恰巧与苏轼的性格以及他的情感追求不谋而合。

苏轼因为年少轻狂、直言不讳而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在百尺深井里被困了整整一百二十天,出来之后仍作“城东不斗少年鸡”来暗讽奸佞小人。苏轼看不惯污泥淖淖的官场,性格一直保留了人性中最质朴的部分。而其被贬黄州那几年,苏轼也是由原来的不适应到习惯于远离官场的安静生活。再者,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割舍不下百姓,想做一个好官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正如月亮的光輝那般照耀万物而温柔并不灼热一般。“月”意象的三个本质特征正与苏轼的本性相对应起来。苏轼之所以对“月”意象情有独钟,是因为“月”意象是苏轼在感受自然万物之时所产生的情感的对应物,苏轼更是将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及美学追求赋予“月”意象。

(三)苏轼词中的“月”意象与出入世思想

苏轼写了很多咏月词,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基本上属于人人都能背诵的词句了。苏轼对明月是如此的向往,然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却又暴露了苏轼对入世还是出世的矛盾之情。尽管明月如此令人向往,但是他害怕“高处不胜寒”。苏轼追求佛老之学来作为规避现实痛苦生活的一种手段。其实他内心深处也是有归隐这个念头的。“月”意象此处就代表着脱离世俗纷扰去做一个隐士,然而几时才会有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就苏轼的一生来看,这“明月”应该是未曾有过了。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底色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妥协。

而在他刚任密州知州的时候,那时的他还是意气风发的,此时他还没有因为“乌台诗案”被抓捕,脑海里想的还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志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多么慷慨激昂的一句词,那个张扬旷达的苏轼,他不曾对政治失望过,壮志满怀地想要保卫家国,此时的他,有的只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可谓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真实写照。

(四)苏轼的境遇与“月”意象

“月”意象作为苏轼内心的对照物,不同时期作者对“月”的描写或者应用,也有着不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我们纵观苏轼的一生,自“乌台诗案”之后,他的命运基本可以用“颠沛流离”这个词来形容。苏轼心境的改变,也折射在他对“月”意象的描写上。“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是他初贬黄州时的失意之作。此时他刚刚经历了牢狱之灾,正如他在密州知州任上被抓时被人形容为“顷刻之间,拉一知州,如驱犬鸡”一样,他还恍恍然没有回过神来。初贬黄州,孤独惆怅,忧郁愤懑之情就由“缺月”抒发出来。而之后被贬海南,“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其实他还是颇为不甘的,把自己比作为明月,却被奸佞小人多次陷害。但他在这个时期已经是随遇而安了,不再是满腔愤懑,而是比较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境遇,他坚信自己的品格如同月明一样皎洁,酒醉之后也只是借由诗词抱怨两句罢了。苏轼更多地还是选择淡然处之,这种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下的生活态度,都更有利于他继续自己的生活。

三、苏轼对后世“月”意象运用的影响

其实在苏轼之前,“月”意象就已经被文人广泛地运用。但将“月”意象的游子思乡之情挪用到词中却是苏轼的创新之举。苏轼对“月”意象的热爱,直接地通过其作品的数量以及描写、运用的多样化展现开来。“月”意象被苏轼赋予了新的思想感情,比如苏轼仕途上的失意就是借由咏月来表达。而苏轼对“月”意象的静动态描写和咏月词的数量也一定程度地丰富了“月”意象的文化内涵,并使其拥有了新的艺术特点。

苏轼在对“月”意象的描写过程中是蕴含着他的思考的,这当然不是仅仅指“月”意象,而是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与思考。宋代是求“理”的时代,讲究格物致知。苏轼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主张“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作品中也多喜欢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探索以及哲理上的感慨。这其实也应该是他为什么更加喜欢描写静态之月的一个原因。与更喜爱描写动态月的李白相比较,苏轼更愿意将他在探索自然与宇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哲理性思考进行高度概括并且浓缩在静态月之中,使“月”意象更为复杂多变。且苏轼喜欢议论,他在运用“月”意象的同时也会借由它来发表议论,给“月”意象增加了思考性的同时也算是给后代有关“月”意象的议论性作品提供了一些借鉴。如果说在苏轼之前对“月”意象的描写更多是以情动人,那么苏轼将理性与“月”意象结合起来,对后世“月”意象的描写增添了几分理性思考与哲理意味。

“月”意象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钟爱,不仅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神话色彩和团圆意义,也是因为其本质色彩和被赋予的情感色彩与思考价值。而苏轼笔下具有多重文学色彩的“月”意象,十分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周剑斌.苏轼词中“月”的意象探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80-83.

[2] 祝勇.在故宫寻找苏东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作 者: 郭怡,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7级在读本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专辑】姜思学:《中秋话月》
稻农 | 《宋词选注》:明月​ ( 读书笔记)
中秋 | 古诗词中的10个月亮
与苏轼中秋词媲美的佳作是哪一首
古诗文阅读(专题)
苏轼这首中秋词,原本只是思念兄弟情,谁知却流传千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