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出名却韵味上佳的2首古诗词,千年后魅力不减,让人回味无穷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但是因为诗人实在太多,加上时间也太就了,所以有大量不出名的诗词,埋藏在书卷中,静静等待着人们的赏识。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爱诗词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不出名却韵味上佳的2首古诗词,千年后魅力不减,让人回味无穷。

第1首,《戏题盱眙邵明府壁》:岂肯闲寻竹径行,却嫌丝管好蛙声。自从煮鹤烧琴后,背却青山卧月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韦鹏翼。这个诗人没有什么名气,《全唐诗》中也只留有一首诗。不过品读这首诗,却能够感受到一份不寻常的诗意。

古时候的诗人喜欢在墙壁上写诗,但是有些文人没有自知之明,把一些打油诗或者没有品位没有文采的诗全部题写在墙壁上,洋洋得意,却不知道已经丢人现眼。而这首诗就是嘲讽那些附庸风雅的人,讲的都是那些大煞风景的事情。

前两句意思是有些人嘴巴上讲着说:“府中音乐有些嘈杂,让我有些难受。我不喜欢这种人工的音乐,而更喜欢大自然的声音,比如说青蛙的叫声鸟儿的叫声。”但是呢,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自然,他们空闲的时候根本不会在竹林山林走动,完全就是附庸风雅。

古代有一个典故叫做焚琴煮鹤,把琴劈了当柴火煮仙鹤吃,用来讽刺大煞风景,不懂风雅。而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说这些人不但“焚琴煮鹤”,而且背着青山欣赏月色。

正常人是月下的青山,所谓“淮南皓月冷千山”,便觉诗意悠悠。而附庸风雅的人却在“背却青山卧月明”,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也因此,这首诗因为其中的嘲讽味道,而让人回味无穷。最值得人称道的是,虽然通篇嘲讽,但是语句上文雅优美,并没有那种破口大骂的意思,完全是文人优雅的诗意。

第2首,《宫词》: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行处不曾过。如今池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王建在唐代非常有名,以宫词百首作为代表作。但是真正完整读完一百首宫词的普通朋友并不多。反而大多数人更熟悉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所谓《宫词》,也就是写宫廷中的生活,写宫女和妃子的哀怨。这一首《宫词》就为我们展示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一个缩影,更为我们描写了宫女在冷宫中的孤独情思。

第一句“锁翠娥”,开门见山,点出宫女一辈子只能呆在冷宫里,完全看不到希望。“先皇行处不曾过”,这是说之前的君王并没有来到这个冷宫,也没有让宫女见到过一面,所以宫女那种寄望于君王改变命运的想法完全落空了。

根据《开成承诏录》记载:“闻得禁中老宫人每引流泉,先于池底铺锦。”白话点说,唐代宫廷生活十分奢华,一般都会在池底铺上锦绣,以显示皇家气派。

而这首诗的后两句则是反其意而用之,说先皇已逝,而新皇更不会眷恋这些年纪很大的宫女了。所以这个宫中的池水底部没必要用铺锦来装饰了。

诗歌最后一句特别巧妙,令人回味无穷。池底的菱角和芡实越积越多,虽然只是写景,却仿佛看到了宫女的哀怨,巧妙将第一句的“锁”字的意蕴描写得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对这些宫女同情万分。

这首诗用词直白,语言如同口语,但是构思却非常含蓄,没有直接批评宫廷那些话事者,没有直接点明宫女心中的痛苦,但是却又能让读者感受到千年前的寂寞和孤单,让千年后的我们拍案叫绝。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诗词呢?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绝唱
【诗词文化】18首只知一句、不知全诗的古诗词
当古诗词遇上扇子,更显古朴韵味~
古诗词中“细节描写”鉴赏
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意象解读
诗词鉴赏中“景”与“情”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