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3年,高考前后的日子
1983年,高考前后的日子
  
  高考是一次人生的炼狱。
  大凡一个人经历高考熔炉的冶炼,都会从单纯走向成熟,至少在心理上经过了一次人生的洗礼。
  5月过后,预选结束,我以全班倒数第二名的身份,挤进了高考队伍的行列。当年的预选人数仅仅只有50名。
   曾经200多人的文科复读班,经过惨烈的预选大战,仅剩存不到四分之一的精兵。偌大的用学校大礼堂作的教室,仿佛一夜之间,失却了往日的喧闹。当初开学时挤占满满当当的课桌,顷刻被撤走了一大半,整座教室空空荡荡,露出一派落寂的峥嵘。
   那年4月底,预选考完后的我,放假返回家里,进行短暂休整,等待成绩宣判。记得那天晌午,约摸午饭时分,我在院子里无聊的打发时间,突然邻村的一位同学造访我家,和我曾在一个班复读,私人关系也非常要好,因为我不敢亲自去学校打探消息。
  尽管时光流逝25年,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情形。他见面后什么也不说,冲我卖了个关子。
  从他的面无血色的表情,我看出自己又一次被判了死刑,见到我非常失望的模样,他旋即掏出通知书递给我,仿佛一下子从地狱升入天堂,此时此刻,我有生以来第一体验到人生的大悲大喜。
  待紧绷的大脑缓过神来,我知道自己终于熬过了高考第一关,待重返学校后才明白,我是以全班第48名的成绩搭上了高考末班车。
  预选的初次告捷,最大收获是自信。我与自己较上了劲,冲刺二个月后的高考。当时,考虑到加班加点的便利,我毅然决然搬出集体宿舍。在一位好心热心的孙吉小学老师王会荣引荐下,我搬进了她所带学生的旧房,蜗居在一间仅剩下张炕的屋子苦读,而屋子的主人早已乔迁进村里的新居。
  每当静下心来,回想当初的场景。那挂在小屋中央墙上的自书座右铭,至今还在我的眼前浮现:“只有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才能走在竞争者的前面。”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的名次竟然一路攀升,排到了全班的第27名。而一贯擅长的语文成绩也高达96分,位居班级前茅,看到同桌投过的羡慕目光,我心理第一次积攒起打了一回胜仗的感觉。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逼近,黑色的七月一日日降临。
  那年,我复读的坡上孙吉中学不设考场,全县的数万名考生都云集县城,考场分散在县城的数十所中小学。
  7月6日下午,我从坡下的家中独自出发,由于没有跟随学校的大部队,我是班里最后一个赶到考点的。那是县城一所名叫兴教坊的学校,残垣断壁,灰转土瓦,院子的中央架设了一口大铁锅,保障我们这群考生三天的饭菜供应。
  睡觉的地方是学校东面的教室,四面透风,好在是夏天;打着地铺,一个挨一个。晚到的我没沾上好位置,只好蜷缩在教室门口过夜。吃饭、睡觉和考场并不在一块,考场设在学校西边的教室,中间相隔一个大操场。
  7月7日早晨,天阴沉沉的,人紧兮兮的。我们集结好队伍,被带到考场前,进行考前集体训话,气氛凝重而肃穆,训导的内容已记不大清,无非是严肃考风考纪,彻底杜绝考试作弊。
  高考第一天,上午语文,下午地理,我最擅长的两门功课,我考的却很不理想,在紧张中度过。
  高考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政治,我一好一差的两门课,我正常地发挥了水平,在平静中度过。
  高考第三天,上午历史,下午外语,我较为平均的两门课,我超常发挥出水平,在兴奋中度过。
  三天的高考结束后,我自家返回学校,估算分数,填报志愿。我预测的成绩较为保守,为加上双保险起见,我专门挑选了一所招生人数最多的省城某综合大学。
  随着高考成绩发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我知道自己梦圆大学,迟早是板子钉钉的事。
  7月底的一天,我推出家里的“飞鸽”牌加重自行车,来回骑行44公里,去县城寻找张贴的大红榜,也许没去过几次县城,没有找对地方,结果在大街上转了好几圈,却始终没能看到成绩榜。
  事后,据在县城粮食局工作,我入复读班的大恩人,三姐夫的亲哥哥,告诉我他的亲眼所见,我的高考成绩,在全县文科考生中,排队列在700多名。
  8月的一天,在庄稼地里干活的我,被大队的高音喇叭唤回了村里,而年届花甲的老父亲,早已为我取回来录取通知书。在院子紧挨套门的南房屋,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信封,取出阅读,虽然是我报考的学校,却不是我喜欢的专业。因为高考第一天第一门的语文演砸的缘故。满分120分,仅得76分,刚够及格。
  后来,我以当年文科成绩450分,高出录取分数线20分进入山西大学就读,据既是大学同学又是高中同学的老乡讲,他在班主任办公室亲眼所见,我高考成绩在全班位列第13名,简直不可思议。仔细想想,这可能与我考试时的战略调整以及应考时的良好心态有关。
  再后来,我收拾行囊,独奔省城,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而报到的那一天(9月23日),正是东北二王被缉拿归案当场击毙的日子。
  预选结束时,我曾看到学校周边的墙上,到处张贴的是追捕二王的通告,短短几个月,东北二王流窜南方江西省被击毙,结束了罪恶累累的唾骂人生,而我却在这一段日子,完成了鲤鱼跃龙门的一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巧合!
  1983年,高考前后的日子,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角色转换,预选后的焦急,高考前的玩命,考场上的起伏,高考后的期待,入学时的平静......
  1983年,我的人生命运在这里转了个弯。
  
  这一年,我胆战心惊,进城赶考。
  这一年,我欣喜若狂,金榜题名。
  这一年,我由高中生升格为大学生。
  这一年,我从农村娃升迁为城里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十年
【高晓丽】高考往事
犹记当年“预考”时:全班56名同学,预选上的只有7人
生活随笔:2019年的高考来了
难忘当年高考的“拦路虎”
被“放弃”高考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