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梗、心衰的患者,为何血压不高,也要吃降压药?这回终于明白了

不少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并不高甚至偏低,但医生仍然让患者服用降压药,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肌梗死后患者血压不高,为什么也使用降压药?

临床上发现,心肌梗死后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如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血压往往较发病前降低,原来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可降至正常甚至偏低,这主要与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有关。

这些患者如果不治疗,由于心排血量减少,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就会被激活来进行代偿,如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使外周血管收缩,水钠吸收增加以增加血容量,试图达到维持血压和心排血量的目的。

这些代偿机制,虽然暂时对维持血压和心排血量有用,但时间久了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心排血量出现进行性降低,机体又拼命进行代偿,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代偿相当于疲马加鞭,最终出现心脏进行性增大(即心肌重构),心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病情不断加重。有的患者即使心脏放了支架、搭了桥,如果仍存在坏死的心肌,同样也会出现心肌重构、心力衰竭。

目前有什么办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呢?大量研究已证明,只有阻断上述神经内分泌激活,打断恶性循环,才能防止或逆转心肌的重构,防止心力衰竭发生。在我们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中,洛尔类、普利类或沙坦类和螺内酯可从不同途径阻止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

心肌梗死后患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尽早使用这些药物,将有助于防止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的发生。当然对于血压偏低者,我们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以免用药后血压过度下降,2~4周后酌情再增加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心肌梗死后患者即使血压不高,也需要使用洛尔类、普利类或沙坦类和螺内酯这些能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的抗高血压药,其目的不是降压,而是防止心脏扩大、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延缓或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

心力衰竭患者血压不高,为什么也使用降压药?

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认识到心力衰竭是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这些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所致的心肌重构,是引起心力衰竭发生和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减少可激活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增加,可产生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增加血容量等代偿作用,以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

而实际上,这种代偿及持续作用,反而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损害,结果使心肌发生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肥大增生、心脏进行性扩大等心肌重构改变,致使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性下降,这样反过来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成恶性循环。只有打断此恶性循环,才能延缓或逆转心肌重构,防止心力衰竭进展。

目前心力衰竭治疗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沙坦类)、β受体阻滞药(洛尔类)、醛固酮受体拮抗药(螺内酯、依普利酮等)等神经内分泌拮抗药为核心。而且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通过神经分泌拮抗治疗,不但能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还能逆转心肌重构,防止心脏扩大,阻止心力衰竭进展,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目前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普利类、沙坦类、洛尔类、螺内酯、依普利酮等均有降压作用,但它们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并不是降压,而是为了防止心力衰竭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心力衰竭患者血压不高甚至偏低也要尽可能长期坚持使用这些药物,擅自减量或中断服药均有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可能,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坦类降压药,能不能和倍他乐克同时吃?心血管专家告诉您答案
“洛尔”与“沙坦”两类药,可以联用降血压么?要注意什么
难治性高血压怎么办?老年高血压怎么办?听听高血压专家怎么说
夏天血压比冬天低多了,可以不吃降压药了吗?要3个方面考虑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四大类药物
2药强心、利尿、消肿,抑制心脏扩大,提高射血分数,恢复心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