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任吉林将军

巴宁阿又译“巴灵阿”,觉尔察氏,满洲正黄旗,兴京驻防。以领队大臣、察哈尔总管衔从征蒙古准噶尔部,至巴里坤“搜剿”准噶尔部众时中伏力战阵亡,在乾隆九年三月至乾隆十一年出任吉林将军。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在乾隆四十二年六月至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出任吉林将军。福康安是满洲镶黄旗人,在清代历史上大名鼎鼎,他是乾隆年间的名将、名臣。福康安是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的三儿子,乾隆皇帝中宫孝贤皇后的侄子。因为是富察家族子孙,乾隆帝竟然把他接入宫中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

福康安一生征杀南北,勇谋兼备,参与了四次镇压叛乱作战,成为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福康安承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命在乾清门行走。两年后,擢二等侍卫,命在御前行走。乾隆三十五年,擢一等侍卫。乾隆三十六年得授户部右侍郎、镶篮旗蒙古副都统。乾隆三十七年,福康安改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领队大臣身价指挥平息大小金川叛乱,此战费时五年,最终取得胜利。由于福康安在大小金川之役中与士卒艰苦作战,克敌制胜,展示了出众的军事才能,深得重视武功的乾隆帝赏识。乾隆四十二年,福康安被授予吉林将军之职,次年调任盛京将军。史料记载,平定大小金川之后,西征军返京之日,乾隆帝亲往京城南郊行郊劳礼,赐给福康安御用鞍辔马一匹,御紫光阁饮晏,赐给缎十二端,白银五百两,并于紫光阁绘像,列前五十名功臣中。乾隆四十五年,在盛京将军职上,福康安又被擢升云贵总督,成为总领一方军政的封疆大吏。乾隆六十年,他再以战功被乾隆帝破格封为贝子,成为清王朝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

富俊(1749年—1834年4月8日),卓特氏,蒙古正黄旗人。先后四任吉林将军,历时13年,是自乾隆二十二年始设吉林将军至光绪三十三年凡150年间计40余人充任这一职位中任职时间最久,业绩最为突出的一位。他“建义学,调剂驿站、官庄、清书籍,泉盗魁,设双城堡屯田,垦伯都纳闲荒,备移京旗,开旗人万年之生计,种种善政不可枚举”可以说富俊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为早期吉林地区的开发和吉林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富俊,字松岩,卓特氏,蒙古正黄旗。由繙译进士授礼部主事。清嘉庆八年(1803年)以署兵部右侍郎,出任吉林将军,不久调盛京将军。历盛京工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及六边边门事务。嘉庆十八年,授黑龙江将军。次年调吉林将军,任内对双城堡等处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嘉庆十九年,富俊奏请于拉林西北双城子地方屯田垦荒,移驻京旗人。并拟定了试垦章程:“请发吉林闲散旗人一千名为屯丁,每丁给银二十五两、籽种二石,官置牛具。人给荒地三十垧:垦种二十垧,留荒十垧。四年征粮,每垧一石。十年后移驻京旗,人给熟地十五垧,荒五垧,余十垧荒、熟各半,给原驻屯丁为恒产,免征其租。”一切农具、耕牛分别采买,于翌年春天试垦。富俊并详列屯垦、出纳、设官、经理等事宜,均得到清政府批准施行。

嘉庆二十年(1815年),富俊亲驻双城子。该地在拉林河西北,横130里,纵70余里,肥沃宜耕。他“遣员履丈”,于拉林河上游分拨伐木,建立村屯房屋。分5屯,设协领1,佐领2,分左右翼统辖,名屯为双城堡。第二年开始开垦土地。是年因早霜歉收,屯丁粮食仅够糊口,又因携带妻子的屯丁,不敷居住,间有逃亡,所以富俊暂缓其一年应征的粮食,并帮助添盖窝棚,供给籽种,从而安定了垦民人心。嘉庆二十二年调盛京,因双城堡余荒尚多,又奏请续发盛京、吉林旗丁各千名往垦,分左、右二屯,旧屯为中屯,遂复调吉林,仍任其事。嘉庆二十四年,先到屯丁千人。嘉庆二十五年,续到屯丁千名。富俊亲自巡视三屯。双城堡这时已经是“左右二屯,屯丁到齐,比屋环居,安土乐业。”富俊又进一步提出中、左、右3屯未尽章程4条,如每屯添井1眼,以裕食用;双城堡协领处增添官员以资差委稽查;对屯丁户婚钱债事争斗和屯丁福利待遇等事,也都做出规定。清廷因富俊实心任事,予以奖励,加升一级。

道光元年(1821年),富俊疏陈《吉林屯田移驻京旗闲散章程》,内云:“三屯开垦九万数千垧,已著成效,可移驻京旗三千户。清自道光四年始,每岁移驻二百户,给资装车马,分起送屯,官给房屋牛具。”得到清廷允准。道光二年,授理藩院尚书。道光四年,复授吉林将军,又提出《双城堡移驻京旗章程》4条,为清廷允准。是年冬,富俊又将双城堡兴屯之法推广于伯都讷围场,并提出了具体建议,也得到清廷允准。初议移驻双城堡之京旗每岁200户,然至道光九年才移驻376户,远未达到预期目的。此后,又将热河闲散旗人移驻双城堡,遂使该地“地利顿兴”,从此双城堡成为“远方繁庶之区”。《双城县志》载:“盖双城堡设置之始,纯系将军(指富俊)之力也。”双城的设置与开发,富俊功不可泯。因此,吉林称将军之贤者,前有富俊,后有铭安。据记载,具体协助富俊来双城堡办理屯田事宜的,为进士出身因事被夺知县之职的窦心传。窦氏事迹也被后世所传诵。道光七年,富俊任协办大学士,十年调工部,拜东阁大学士。道光十四年(1834年)卒,终年86岁。

赛冲阿,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名将。袭云骑尉世职,充十五善射,授健锐营参领。征台湾力战,赐号斐灵额巴图鲁,图形紫光阁。历吉林、三姓副都统。嘉庆十四年至嘉庆十八年出任吉林将军。嘉庆十六年,吉林将军赛冲阿派人到宁古塔、三姓、乌苏里江地区搜捕驱赶流民,有千余人被赶至距宁古塔2585里的苏城一带,尽管人数占优,流民们竟无集体反抗,只任严寒风雪冻毙(《吉林市发展史略》)。直至道光六年,吉林将军富俊上疏“恳免驱逐”、“依例升科”的奏折被道光帝驳回,依旨派协领吉凌阿带兵,“烧庄”驱赶流民时,才仅仅有杨帼仁、祖亮冒死赴省城拦路请愿这种简单的反抗事件出现。

松筠(1752年-1835年),玛拉特氏,字湘圃,蒙古正蓝旗人,清朝大臣。初为翻译生员,随后考授理藩院笔帖式,后任军机章京。因颇能任事为乾隆帝所知。松筠人生奠基的脚步也正是在吉林城里迈开,道光三年(1853)九月,松筠从盛京将军任上转任吉林将军,可次年二月便解任了,尚不到半年。松筠上任伊始,即大刀阔斧整顿吏治,肃清政风,查办了伯都那副都统永海在任拉林协领时私挪库银、虚报开销的贪污案。

乾隆十七年(1752年)松筠出生。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0岁的松筠由翻译生员考补理藩院笔帖式。随后不久便担任军机章京。由于能干,松筠颇得乾隆帝赏识。随后连续升迁至户部银库员外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破格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并兼任副都统。乾隆五十年(1785年),松筠奉乾隆帝命办理俄罗斯贸易差事。此前,俄属布哩雅特人劫掠蒙古库伦的商货,俄国官员不按照两国约定向清廷移交案犯,仅仅将他们处以罚款或流放之刑罚。清中央政府发文书公函交涉此事,而俄方却不予理睬。因此,清政府只能宣布停止边境贸易往来。松筠来到库伦,任办事大臣。松筠在任期间,对边境管理严格但不扰民,对待俄方民人,皆以诚相待。乾隆帝闻之,下旨嘉奖松筠,擢升其为户部侍郎。松筠在俄国贸易事件积极斡旋,前后历经七年时间,终于得到双方均满意的圆满解决。松筠随后被召还至京城,任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正月,松筠代理吉林将军。六月,奉命到湖北荆州查办税务。道经河南卫辉,恰逢连日大雨,卫河暴涨,淹浸居民,松筠亲自带领地方官员开仓赈恤。此举受到乾隆皇帝称赞。同年七月,松筠升工部尚书衔,任镶白旗汉军都统,不久,任驻藏办事大臣(见驻藏大臣)。因当地有人谎称西南边界有廓尔喀之兵。松筠查访得知,是境外部落带兵催索欠债,并无他故。松筠恐边民疑惧,特地前去安抚,并向四川省藩库借银五千两抚恤贫穷的藏民,修建边卡。当时,朝内和珅用事,松筠不为之屈服,因此久留边地,在藏共五年。嘉庆四年(1799年)春,和珅倒台,松筠被召回京,任户部尚书,不久,出任陕甘总督,加太子少保衔。川鄂陕三省白莲教起义方兴未艾,松筠奉命驻扎汉中督办粮饷。嘉庆七年(1802年),松筠升任伊犁将军。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多次诏令在伊犁屯田,都因缺少灌溉用水而没有大力推行。松筠却要大干一场,准备在这里安插官兵。按他的计划,惠远城需垦田八万亩,惠宁城需垦田四万亩,皆引伊犁河水灌溉。到松筠离任时,共垦田六万四千亩。嘉庆十四年(1809年)正月,有被遣戍的人员三十余人聚谋不轨。松筠侦查得知情况,秘密派领队大臣带兵前往,以巡查金厂为名,将他们全部擒戮。皇帝嘉奖他办事妥帖迅速。随后,松筠又将参与逆谋的一百六十九名戍兵不加审讯在押送途中全部杀戮,因此被降为参赞大臣。嘉庆十六年(1811年),松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后任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回京任职。一年后,皇帝命令松筠前往盛京会勘陵寝工作,兼筹办移驻宗室之事。当年九月回京,任军机大臣。嘉庆十八年(1813年),授御前大臣衔,松筠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先后加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衔。又因此曾前参与镇压河南滑县八卦教,有功,加太子太保衔。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松筠上奏章说:京城附近太旱,请求暂缓明年祭拜盛京祖陵。嘉庆帝大怒,因此将他革去大学士并各项职务,让他出任察哈尔都统。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十月,松筠代理绥远将军。此时,他的儿子熙昌病逝。嘉庆皇帝怜悯他老年丧子,召回任正白旗汉军都统,赏还头品顶戴花翎,再次赐予紫禁城骑马。不久,松筠任礼部尚书。二十四年(1819年)六月,调任兵部尚书,恢复御前大臣兼职。不久,出任盛京将军。二十五年(1820年)四月,兵部遗失行印,经查系松筠任兵部尚书并佩戴印钥时丢失。因此,松筠被革去盛京将军,降为山海关副都统。随后又因在盛京将军任内审案拟罪将罪名颠倒,又被降为本旗骁骑校。二十五年(1820年)秋,嘉庆皇帝在热河逝世。新登基的道光皇帝扶柩回京,在班僚中看见年迈的松筠,不胜悲怜,扶住他哭了起来。第二天就任命他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十月又提拔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执掌监察政治得失。十一月,松筠又出任热河都统。道光元年(1821年),松筠被召回任兵部尚书,又调任吏部尚书、军机大臣,赏戴花翎。道光二年(1822年),松筠临时代理直隶总督。不久因私下删改理藩院议复乌里雅苏台将军的公文,被劾,降为六部员外郎。此后,逐步升迁。道光十年(1830年)秋,松筠以自己“衰病难支”为由,请求免职,数日后又“请赏差使”。道光帝对其加以斥责。当年十一月,因以前赴科布多审理案件时让道员代购备赏什物有差错,以三品顶戴离职退休。道光十二年(1832年)六月,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遣使要求通商。松筠过去曾奏言“浩罕通商,边境即可绥靖”。皇帝想起他的话,赏还他头品顶戴,并让他代理正黄旗汉军副都统。道光十四年(1834年),松筠以都统衔休致。次年逝世,享年八十二岁。赠太子太保,按照尚书之例赐恤,谥号文清,并入祀伊犁名宦祠。

崇绮(1829-1900),阿鲁特氏,原蒙古正蓝旗,父凭女贵,升隶满洲镶黄旗。是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光绪四年任吉林将军。

崇绮是清代满、蒙人中汉文考试惟一夺大魁者。他是大学士赛尚阿之子。道光年间,崇绮捐官八品笔帖式,充玉牒馆誊录。道光二十八年,迁工部主事。咸丰元年,他的父亲赛尚阿被革职拿办,他也受牵连而被革职。咸丰四年,他出任督练旗兵处文案。因参与策划堵截太平军北伐,奖授笔帖式。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崇绮在内皇城以随办巡防,加赏五品衔。

同治四年,崇绮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官职累迁庶常馆教习、功臣馆总纂、日讲起居注官。同治十一年,崇绮以女儿被选为皇后,他也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相继任户部、吏部右侍郎。同治十二年,崇绮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充顺天乡试监临,补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梅毒而亡,皇后殉节。崇绮调任吏部右侍郎。同治帝不到20岁便夭折,同慈禧的专横跋扈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一次,同治帝和皇后在养心殿的东暖阁议论慈禧太后专权,恰好被路过的慈禧听到。慈禧气冲冲地闯进门去,抓住皇后的头发,举手便打。同治当时便吓得昏厥过去。经此一吓,同治帝病倒,不久,便一命呜呼。慈禧将全部责任推到皇后的身上。两个月后,皇后也被折磨死了。但是,慈禧并不因此而罢休,又将怒火迁延到皇后的父亲崇绮的身上,将崇绮职位降级。崇绮以国丈风光的日子过去了。光绪帝登基。崇绮历任户部、吏部左侍郎,正黄和镶黄旗汉军副都统、镶红旗护军都统。光绪三年,管理镶蓝旗满洲新旧营房充专操大臣。光绪四年,兼署刑部左侍郎,暂署吉林将军断狱,转吏部左侍郎。光绪五年,崇绮由吏部左侍郎出任热河都统。光绪七年,出任盛京将军。光绪八年,崇绮捐钱购洋枪,添练步兵。光绪九年,以病去职。光绪十年,崇绮授户部尚书。光绪十一年,调任武英殿总裁,任吏部尚书。崇绮历充各省驻防、翻译、乡试、会试、复试、庶吉士散馆、贡士朝考、拔贡朝考、考试汉生、考试汉御史阅卷大臣。光绪二十五年,充弘德殿师傅,授大阿哥溥 读,旋命管理礼部事务。光绪二十六年,崇绮任翰林院掌院院士,授正红旗汉军都统、户部尚书。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偕光绪帝等出居庸关,崇绮受命留守。为防备入侵敌军追击慈禧,崇绮与荣禄伪装皇驾吸引敌军,南抵保定。而后崇绮呈上遗疏:“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遂自缢于莲池书院。追谥文节。

长顺(1839年—1904年),郭布罗氏,满洲正白旗,他是三朝重臣,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曾是咸丰皇帝的蓝翎侍卫,因战功赫赫而青云直上,20多岁便领兵驻守西北,勇号“恩特赫恩巴图鲁”。在光绪十四年他出任吉林将军,镇守东北边疆。在他主政吉林期间,吏治清明,百姓安乐。

郭布罗·长顺(1839年—1904年),字鹤汀,达斡尔族,隶满洲正白旗,清朝军事人物。长顺是三朝重臣,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曾是咸丰皇帝的蓝翎侍卫,因战功赫赫而青云直上,20多岁便领兵驻守西北,勇号“恩特赫恩巴图鲁”。同治年间又擢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成为封疆大吏。

光绪十四年他出任吉林将军,镇守东北边疆。在他主政吉林期间,吏治清明,百姓安乐。长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去世,清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赠太子少保、一等轻车都尉,并谥号忠靖,入祀贤良祠。长顺于蓝翎侍卫起家。咸丰十一年(1861年),随明庆于河南作战,官至京旗副都统。随咸丰帝车驾北狩热河时,正值马贼攻陷朝阳,遂从大学士文祥讨平马贼。又从侍郎胜保征剿捻军,转战直、鲁、皖、豫,以骁勇善战闻名。同治元年(1862年),解颍州之围,因功迁二等侍卫。多隆阿主持陕西军事时,调赴陕西作战,于潼关大败回人,赐号恩特赫恩巴图鲁。攻咸阳马家堡时,虽受重创,但待援军赶至,又大破马贼,并收复咸阳,晋头等侍卫。同治三年(1864年),马化龙占据宁夏,又分兵淸水堡,互成犄角之势,清军久攻不下。长顺乃自灵州袭淸水堡,乘胜取宁夏,夺城后因功晋副都统,赐一品顶戴。当时长顺还不到四十岁,作战时常常攻击敌方坚阵。每当兵溃时,长顺或抄袭其后,或横阻其前,使溃散的士兵得以重新整列,是以常转败为胜。长顺军队的旗帜是白色的,马贼望见,就大声呼喊说:“小长将军到了!”相与警告不要与之交锋。同治六年(1867年),移师兰州。当时省城缺乏战备,数千回众突然来犯,长顺率百人隐于小沟,出其不意猛击来敌,回军惊愕而逃,又败回军于平番、皋兰、狄道,规取河州,连破太子寺、高家集,获清廷赏赉。同治八年(1869年),擢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回京供职兼充神机营专操官。同治十年(1871年)冬,陜西、甘肃回民侵扰北路军台,迁科布多参赞大臣。同治十一年(1872年),署乌里雅苏台将军。因与前署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互参,于同治十三年(1872年)被革职。光绪三年(1877年)复官,左宗棠进规新疆,并举荐长顺,历署巴里坤领队大臣、哈密帮办大臣。光绪八年(1882年),清廷依据《中俄改订条约》,谕令哈密帮办大臣长顺为伊犁段分界大臣,与俄国代表翡里德勘界后,签订《伊犁界约》。光绪九年(1883年)二月,又奉旨勘分新疆南段界务。十一月,迁乌鲁木齐都统。光绪十年(1884年),改正白旗汉军都统。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月,补内大臣。同年,任吉林将军,当时吉林发生水灾,灾民缺乏粮食,长顺发库帑,又募富民捐钱米以赈灾民,全活灾民无算,并且整顿货币,澄清吏治,清除盗贼,整顿旗务,境内一切皆治。光绪十七年(1891年),创修《吉林通志》,是吉林第一部官修省志,共122卷,是编纂吉林省地方志的重要历史资料。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攻陷海城,辽阳危急。清廷命长顺往援,节制奉天各军,并严诏:“辽阳有失,唯长顺是问。”时清兵溃军纷集辽阳城下,辽阳署知州徐庆璋闭城不准溃军入城,溃军大哄。长顺领百骑至辽阳制止乱军,日军 不知长顺只领百骑遂停止前进,辽阳逐得以保全。其后长顺转攻海城,交战多日不胜。及后日军绕道复攻辽阳,长顺与依克唐阿回援,辽阳无恙。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因病获准辞官。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任吉林将军。正值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进攻满洲,奉天、黑龙江皆主战,只有长顺反对开战。又上言“拳匪不可恃,东省铁路随地皆驻俄兵,宜善为羁縻,宁严守以待战,毋先战以启衅。”光绪帝嘉奖长顺老成持重,令其统领奉天、吉林军事。开战后,奉天、黑龙江两地皆遭逢兵灾,而吉林无事,人皆服其先见。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双方于吉林大战,长顺严守中立,独无所犯。光绪三十年(1904年),卒于吉林将军任上。清廷赞其“忠勇朴诚,勋劳懋著”、“治军抚民,办理交涉,诸臻妥协”,追赠太子少保、一等轻车都尉,谥忠靖,入祀贤良祠,并在陜西、甘肃等地建专祠。光绪二年(1876年),郭布罗·长顺跟随著名爱国将领左宗棠平定-、抗击沙皇的侵略。当时俄国人妄图吞掉南疆边界一些地区。为了找到证据,配合谈判桌上的较量,郭布罗·长顺又领任了堪界大臣一职,率领手下深入南疆荒山野岭,一寸一寸的界定边界。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番周折后,果然找到了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界碑,有力地回击和驳斥了俄国侵略者的谎言,从而,未让大片领国土落入俄国侵略者的魔掌,使新疆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光绪十四年(1888年),郭布罗·长顺出任吉林将军,镇守东北边疆。在他到任后,吉林发生了饥荒,他排除各种阻力,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竭尽全力缓解了老百姓的困境。他对-污吏毫不留情,在他主持吉林时期内,那里的吏治一度清明,老百姓的日子相比以前较为安稳,因此土匪也相应变少了。长顺在文化方面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吉林通志》就是在他亲自主持下的。光绪十七年(1891年),长顺将编修的清代末叶吉林省第一部官修的全省通志。它上至格矢之通,下迄光绪中朝,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部上乘的志书。正如长顺所说,是有感于“三百年来省志未立,无以恢宏神漠,润色鸿业”之壮举。《吉林通志》对于吉林省地方志书的编纂,仍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富明阿(?—1882年),袁氏,汉军正白旗,瑷珲驻防。早年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升为参领,官至吉林将军。

富明阿(1805年-1882年),本姓袁,原名世福,字治安,汉军正白旗人,清末将领,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后人,谥号“威勤”,葬于黑河市瑷珲区,其子寿山袭骑都尉世职。

富明阿早年从军,因有战功先后授骁骑校、参领。咸丰四年(1854年)率军在瓜洲大破太平军,被赐花翎,授管带职。同治元年(1862年)任汉军正红旗都统,官居一品,在京管理神机营。同治三年(1864年)出任江宁将军,立下显赫战功,被赐黄马褂,封骑都尉世袭之职。同治五年(1866年)授吉林将军,在任四年,以伤病请辞致仕。光绪八年(1882年)卒。

富明阿两个儿子,一是寿山,曾官至黑龙江将军,为战沙俄而以身殉国,一是永山,官至三等侍卫,在凤城抗日,力战而死。

延茂(?—1900)将军,字松岩,杜氏,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他整饬军备严谨,澄清吏治,成绩卓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与弟延芝坚守安定门,终因兵败城破,阖室自焚。此举震动朝野,赠太子太保,谥“忠恪”。因深受时人敬重,因而称他为“大宗师”。光绪二十二年四月至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出任吉林将军。

从光绪二十二年春到二十五年夏,延茂主政吉林将近4年,甚有政声与民望。史传记载,他“少年好学,持躬性谨”,是同治二年(1863)进士。来吉之前,曾奉派在光绪九年(1883)出洋考察,征研图强之策,提出应细绘全国及分省地图,以备国用。二十年(1894)时,以副都统衔驰骑黑龙江,督理垦荒及漠河金矿事务,拟定垦荒章程11款,注册地亩,画井安田……使实边大事更进一筹;又整顿矿务,革除积弊,查办盗案,奏免了贪污渎职的金厂督办袁大化,使得金矿再开新局。在吉期间,坚持从严治吏,练军中吃空饷的营官,不到任却领干薪的办事委员,官场上跳来跳去、假公济私的吉林知府等都一一受到惩处。又一意革新,力除陈腐,创设了吉林永衡官帖局,第一次在吉省发行官帖纸币;开办俄文学堂,以应中俄交涉日多之急务;鉴于中东铁路的建设,又请设哈尔滨交涉局,以利维护国权……时人因此称道:“下车伊始,励精图治,百废俱兴”……引疾归去之日,“亲老遮道阻帐塞途,颂德之词制为旗伞(万民伞)之属,以送者列数里”……

吉林城西的欢喜岭上,曾有延茂将军去思坊。牌坊气势宏壮,高矗岭间。坊额为汉白玉,正侧镌书“纬武经文,治内安外”;背侧镌书“万姓欢心,三军戴德”。岭上又有“延将军感应记碑”,乃延茂自立,载记的是其在吉的一段故实——

光绪二十二年夏初,延茂赴任方到吉林,松花江洪水骤发,冲毁田舍无数。延茂忧虑民生,默祷于城隍神前,祈求赐福人民。其后两年,果然田禾大收,农商尽皆欢喜。二十五年时,却春天苦旱,地将废耕,延茂遣吉林知府谢汝钦祷拜城隍,方欲设坛,好雨立降,百姓感而欢呼。不料七月夏末,竟又大雨连绵,数十天不见晴意,延茂急遣谢汝钦再拜城隍,当下乌云立散,晴空万里。阖城内外百姓,齐说将军乃通神之人,颂之不已。延茂于是自撰文,自立碑,以述其事,以表治政之衷:“茂下车之始,方盛夏大水,惄焉以忧,乃祷于城隍神前,为小民祈福,比及丁酉(光绪二十三年)、戊戌(光绪二十四年)两年,连得大稔。今春苦旱,几将废耕,众情惶悚,莫之为计,茂命吉林知府谢汝钦祷于城隍,坛甫设,雨立降。入夏以来,青畴蕃庑,可冀有秋,至七月又苦雨,兼旬未霁色,久且伤稼,复命知府谢汝钦往虔祷,即日放晴,一如祷雨时事。神灵之应,捷如影响。因是人或谓茂能事神,而茂尤不敢居也。观之于前,则烈日焦烁之中,倏忽而膏沛;观之于后,则阴雨滂沱之际,倏忽而秋阳。出转易变幻,皆人为意料所不及,非神道孰能若是?茂……夙夜忧惧,恐以陨越贻羞,仰承神庥,仅幸无事。神之佑茂,(实)神之佑民也;夫佑茂与民犹后耳,神之佑我国家其至矣!”

达桂,崔氏,汉军正黄旗人,黑龙江驻防,光绪三十一年九月至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出任吉林将军。 达桂,字馨山,汉军正黄旗人,汉姓崔。出生年份约在咸丰十年(1860年),据齐齐哈尔文史学者李亚飞考证,达桂的出生地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营镇崔门村。

据《崔氏家谱》记载,达桂祖籍山东蓬莱。先祖于天聪七年(1633年)率族人随孔有德驾船航海投奔后金,被称为“天佑军”。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廷创立吉林水师营,崔氏三世祖崔忠祥在奉派其中。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廷派六十名水手驻扎齐齐哈尔屯索伦达斡尔总管衙门,崔氏一族奉命驻守,建崔官屯(隋官屯,今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五家子屯)自居。由于史料无征,来到齐齐哈尔的崔氏具体情况不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崔氏先人崔尚信、崔尚进和崔尚才兄弟三人率水军护送大炮,随同萨布素北征雅克萨,为收复失地立下战功。崔氏从征人员各有封赐,崔氏一族俱编入正黄旗,崔尚信任为黑龙江正黄旗汉军佐领,这是崔氏家族驻防黑龙江之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崔氏家族随萨布素驻墨尔根,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又随将军移驻齐齐哈尔。康熙四十年(1701年),崔氏一支迁居崔门屯(梅愣屯)耕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光绪在京召见达桂。是年七月,转署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达桂因母丧携家眷去苏州丁忧,寓居于网师园。据《成多禄集》记载,后来,程德全与诗人成多禄曾经专程去苏州拜访达桂。成多禄赋《戊申七月随程雪楼中丞谒达馨山将军于网师园》之诗为赠,诗中有“龙漠振威棱,将军老霸陵”,“射虎悲前事,骑驴作寓公”,“琴外宦情淡,杯中生事微”之句。成多禄诗的手迹经石刻,嵌于网师园廊壁间,今犹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光绪在京召见达桂。是年七月,转署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达桂因母丧携家眷去苏州丁忧,寓居于网师园。据《成多禄集》记载,后来,程德全与诗人成多禄曾经专程去苏州拜访达桂。成多禄赋《戊申七月随程雪楼中丞谒达馨山将军于网师园》之诗为赠,诗中有“龙漠振威棱,将军老霸陵”,“射虎悲前事,骑驴作寓公”,“琴外宦情淡,杯中生事微”之句。成多禄诗的手迹经石刻,嵌于网师园廊壁间,今犹在。

锡良(1853—1917年),巴岳特氏,蒙古镶蓝旗人。一生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他为官三十七年,以正直清廉、勤政务实而著称,是晚清时代一位政绩颇佳,贡献较大的历史人物。锡良在他的每一任上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的一生不为大势所屈,不媚同僚之俗,在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中留下了闪光的一瞬。在宣统元年正月至于宣统三年出任吉林将军。

锡良早期在山西任职二十年,以廉洁、仁爱、为官认真著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进逼京师地区,锡良受命率部北上保卫京师,后知慈禧、光绪一行逃往长安,便改去山西太原前往护驾,被光绪帝任命为山西巡抚,防守后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热河任上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积极整顿吏治、财务、兴办矿业、开垦荒地、整顿巡防等事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任四川总督,在四川积极推行“新政”。宣统元年(1909年)2月,奉命总督奉天、吉林、黑龙江东三省的事务。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任热河都统的锡良即告病休养。在卧病的六年当中,锡良始终拒绝医治和服药,于1917年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赐谥“文诚”。

赵尔巽,汉军正蓝旗人。晚清重臣赵尔巽是清末时期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为官之初曾任安徽、陕西按察使,继之出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自1903年1月起调任湖南巡抚起,开始走上封疆大吏之途,曾先后出任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等要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末代皇后婉容的一生(图)
清朝历任黑龙江将军
1904年,黑龙江省俸饷由江西官银中的地丁银调拨一万两
清代从五常拉林走出来的正一品将军
清代长白山区的设置
​清代西北边疆厅的历史嬗变——以吐鲁番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