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日养生,想学的看过来吧

现在有关养生的话题被炒的很热,养生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可是我在临床工作中却发现,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少之又少。人们潜意识里总是认为得病了就看医生,医生会处理自己的健康问题。殊不知,把自己的健康全部依赖医生或者药物,这个是很不可取的做法的。虽然是医生,但是我还是认为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最靠谱的医生!

病在于防,而不在于治疗,一旦到需要治疗的程度,那就证明自己最好的最牢固的防护体系已经坍塌了,所以恢复起来会非常艰难。如果了解自己体质,做好养生,防患于未然,则事半功倍矣!那冬天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起到真正的养生作用呢?

中医最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偌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萎厥,奉生者少。

从字面意思来看,冬季养生的重点就是一个字:藏。藏的意义,是让身体精气不要过度消耗,趁着这个时候好好养精蓄锐,为的是来年,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冬季在五脏对应肾,所以,藏的重点是藏好肾中的精气。

具体如下:

1、“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就是说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最好。从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研究表明,冬季清晨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才能升高向空中去。特别是冬季的清晨常常有雾,雾天不仅给交通造成不便,也会损害人体健康,自古就有“秋冬毒雾杀人刀”之说。

2、“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为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以求心境平和,拥有健康的精神状态。研究证明:冬季缺乏阳光照射会导致抑郁症。所以冬季要注意“养神”,思虑过多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要有意识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情,释放压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就像自己的愿望和渴望的东西已经得到,现在要好好珍惜,细细呵护一样,保持精神的内守。

3、“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冬天出行时要注意防寒,不要让寒气侵体,要特别注意头部、颈部、背部、腰部、膝盖和脚的保暖。腰为肾之腑,肾主骨生髓。腰部受凉会损伤肾脏的阳气,因此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御寒,尤其是女性,不要一味追求时尚潮流,尽量不穿露腰或九分裤。冬天健身要选择活动量较少的动作,使身体微汗为宜,运动宜以室内为主,室内的温度要恒定适当,也可选择散步、跳舞、打太极拳、做操等运动项目。日常运动养生贵在坚持,保持身心合一地进行。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或者运动太过,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

随着冬天的到来,人体阳气开始内收,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此时适宜进补,能使能力储备,以滋养五脏四肢百骸。要以温热食物为主,比如狗肉、羊肉、枣、桂圆、黑芝麻、韭菜、红枣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以免伤元气。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还可以吃腊八粥、红薯稀饭、小米大米麦仁粥、蔬菜稀饭粥、玉米粥、大豆粥等等,也是可以起到身体养生的效果。

北方冬季室外干冷,室内因为有取暖设备,更是十分干燥。因此,冬季进补在既滋补肾阴的同时,还要防干燥。

可以用山药、芡实、莲子煲汤或者做粥,同时,配合吃一些大白菜、白萝卜,以避免上火和干燥。

特别提醒:

冬季的进补是以食补为主,必要时药补,进补前应辨清体质,调理好脾胃,进补过偏,则补而成害,使机体又一次遭遇损伤。

另外肾藏精,想保护肾中的精与气,就要避免房事过度,以免耗伤肾精。虽然滋阴补肾是冬季通用的进补原则。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还要适度养肝。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渐衰,肝肾精气亏损。中医认为,肾属水,肝属木。如果肾水不足,就不能滋养肝木,进而无法濡养眼目,会出现视物模糊、白内障等眼部不适症状。加上现在社会各种电子产品非常丰富,老年人玩起电子产品来,热情不输年轻人,也会造成视疲劳、干眼症等,出现怕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老人保护眼睛健康一方面要注重全身调理,以防肝肾亏损累及于眼;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用眼卫生和眼保健。平时生活中,可以适量喝点枸杞菊花茶。

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既有效又简捷的补肾方法——艾灸“太溪穴”。太溪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从名字不难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顾名思义也就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每天只要坚持艾灸“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

临床上,我调理肾虚疗效甚好,如果您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下肢为甚,或大便久泄不止,或水肿咳喘;或者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尿黄便干;亦或健忘,精神呆钝,脱发,齿松,耳鸣耳聋,足痿无力等症状,可以在冬天多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调理一下,保证您来年生龙活虎,年轻很多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季养生靠什么?
冬天最伤害身体的6件事,很多人6条全中。。。
冬季的养生要旨
冬季养生总纲,一定要看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_四季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