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之下,如何迎接教学活动网络化?

育邻梦

最近疫情比较严重,国家搞的网络教学,家长们怎么看呢?

被疫情困扰的当下,实施网络化教学是应对当前教学危局的有效办法之一,学校与培训机构对教学活动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网络化、免费的教学新模式也开始走向前台。网络教学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众多资本与机构竞相追逐的新标地,“知识付费”已然成为获取成长营养的新源泉。网络化的教学模式虽好,但是也存在需要调整优化的地方。比如:

网络的吸引力

1、网络教学的交付难题

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一个人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引导另一些人成长进步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就是模仿一个榜样,向他的方向成长进步。现今最为普遍的课堂教学活动,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尚且存在难以管教、难以将所有知识完整的交付给孩子的难题。那么,网络远距离的教学交付如何能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高效、无障碍传输呢?如何杜绝类似课堂上的“开小差”现象呢?

网络是一个大舞台,教学课程作为这个舞台上的一员,孩子如何能在众多舞者【游戏、小视频、视频直播、影视节目】之中只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呢?网络教学活动已经被众多教育机构所重视,包括继续教育、社会常识性教学实践,之所以未能普及,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教学的交付难题之上,比如“挂机”学习;学习中的难点无法请教;学习中没有实时互动;没有学习同伴之间的分享、交流或是攀比对照。

回顾教育发展历史我们能清晰的感觉到其中最主要的脉络,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人引导人、感化人、点燃人,也即是说教育活动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结果。从父子相传的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私塾,再进一步发展到今天学校普及化的教学,其主要脉络是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教学形式变迁的核心任务是适应文明进步的脚步、适应劳动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狩猎、采摘获取食物,家庭中“言传身教”即能解决知识的传授与技能传递;农业社会,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分工进一步细化,商业交易、社会治理成为需要高智能的新行业。由此,产生了专为“贵族”服务的私塾;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素质需求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普及成为了必然。也正是得益于义务教育的普及,极大的激活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极大释放,社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教学活动网络化,是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前进,其本质是提升人们享有学习活动的便利性,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科学文化内容,让学习活动多元化。但是,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如何突破交付难题,实现学习活动的便利化是值得探究的新方向。以我们家孩子为例,现在老师发了学习资料,但是学习内容明显不如游戏与电影有吸引力,让孩子自学几乎不可能,即使监督孩子学习也会困难重重......

如何保障孩子手里拿的是学习工具

2、网络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老”。人生的学习成长活动是漫长的,从孩子孕期就开始学习,一直到离世,人生成长活动本质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面对面的教学活动有统一的作息时间,授课进度由老师掌控,遇到难题时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解答、帮助。网络化之后的知识,将变成一个个共享的信息点,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也就是着同样的知识内容网络化的学习可能会更快。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难题,那就是对于每个学生当前所遇见的问题无法及时给予解答。因为,网络上的老师既不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也不知道孩子与哪些朋友一起成长,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网络教学活动实效性还存在另一个难点,那就是没有时时的情感交互,老师无法洞察学生由学习而产生的情感;学生也无法准确感知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情感理解。网络教学实效性会变相的走向教学去“人性化”和“情感化”,让学习活动失去“温度”。

教学互动

3、迎接教学活动网络化

知识信息网络化是未来的趋势,曾经以图书馆、博物馆、文史档案馆等为中心的文化信息,正伴随着网络变得“碎片化”,知识信息被分布到不同的网络节点,人们通过终端即能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服务。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活动的网络化势必带来另一个“副产品”,那就是以相同兴趣为基础的新型学习中心。在这里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一起学习,为解答某一方面的生活难题而探索、学习,每个人可根据生活需要选择多个不同的学习中心。教学活动网络化之后也必然诞生以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以促进邻里和谐为目标,为孩子的学习成长、职业教育、老年娱乐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文化服务,成为新型学习活动的集结地。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巧用生活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当好备课组长、集体备课
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返校生活?这5点心理调适提示很重要!
“疫”下生活盈趣味 竿头日进正当时——惠济区实验幼儿园英才园区
原创 | 复学征程,从“心”出发
基于课堂后测的评课范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