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说我听:和氏璧的后世,值十五座城、一个国家,还是命运多舛?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和氏璧的一出身就命运多舛,先是楚国人卞和两次献玉,都被鉴定为“一块石头”而已,因犯欺君之罪,被判刖刑,砍去了双脚,第三次进献,剥去裹着的岩石,才露出绝世宝玉的真身,被楚文王命名为“和氏壁”。

自此,和氏壁就一直是楚国的国宝。

楚威王时代,和氏璧被赐予攻打魏国有功的昭阳令尹,一次昭阳在设宴招待门客时将和氏璧取出供宾客参观,此时宾客中有人突发起哄,并趁乱偷走了摆在桌上的和氏璧。

昭阳的门客指认张仪是盗走和氏璧的人。张仪是谁,就是那位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昭阳在经过拷打讯问后放走张仪,后来张仪在成为秦国相国后曾为此向楚国展开报复。

和氏璧究竟在哪里,没人知道,从此下落不明。

公元前3世纪,听说和氏壁经人之手,辗转来到赵国。为赵国君主赵惠文王所有。当时秦国君主秦昭襄王知道和氏璧归属赵国王室后,在前283年“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向赵国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来换取和氏璧,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的由来。

赵国并未立即答应交换和氏璧,赵国政府在商议后派遣蔺相如为代表携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经过二次对秦王的试探后认定秦国是想借其强大的国力为后盾,取得玉璧后拒绝向赵国割让城池。蔺相如巧设计谋夺回宝玉后说:“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说以15座城池交换,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商议,都说:'秦王贪婪,仗着他势力强,用空话来诈取宝玉,那些说要交换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商量不打算给秦国和氏璧。我以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而且为了一块宝玉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不好。于是赵王就庄严地斋戒了五天,派我来献和氏璧,在朝廷上亲自拜送了国书。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现在我来了,大王只在一般的宫殿上接见我,态度十分傲慢;得到了宝玉,把它传给美人看,用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没有诚意把城池交给赵王,所以我又把宝玉取回。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脑袋今天就与和氏璧一齐在柱子上碰个粉碎!”

蔺相如慷慨陈词镇住了秦王,夺回和氏壁后,连夜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饰,走小路带和氏璧回到赵国。而蔺相如本人则平安回到赵国。这就是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城之璧
世人皆知廉颇蔺相如将相和,而不知两人最后结局
秦王想要白嫖赵国的和氏璧,还好赵国有蔺相如,最终完璧归赵
千古名玉“和氏璧” 究竟下落何处?
历史成语故事精选精编1
“完璧归赵”发生在哪一国?相关的人物都有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