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830孩子和你对着干,就是故意的?我看未必


时常听到家长和我说:

“陈老师,这个孩子我管不了了!”

“陈老师,你帮我和他说说,我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你们老师说的话他会听的……”

“陈老师,你要打就打好了,没事的,他不听话,你就帮我打两下!”

“陈老师,我让他做啊,背啊,他一动不动的!”

“陈老师,这个孩子完了,以后吃苦么后悔了!”
……

工作四年了,接触了一百来个学生,这个数量真的不算多。我自己还没结婚,还没生孩子,基本都是和小学高段的小朋友在一起,他们的性格,习惯差不多都养成了。面对小一点娃,要如何教育他,引导他。说实话,这方面的知识,我也很匮乏。

前段时间,我和大家汇报今年已经读完了50本书,
读完50本书后,我真的有改变吗?
接下去的阅读方向就是儿童心理和专业性书籍。
我向木心老师取了经,她推荐给我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





8月1日晚上开始读,8月5日读完。整本书大概是10万字,内容并不枯燥乏味,理解起来不难,属于识字就能读懂的书。这样的书好,大家都能读懂,也都能从中获益。

先说一下我的整体感受。

读完整本书,我改变了对儿童的一些刻板印象。

同时,我对孩子多了同理心,理解和宽容。

这本书时刻提醒我要尽量从心理角度去探究孩子身上问题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不是以偏概全,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孩子不乖,不听话,他是故意的。

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作为老师,要如何与家长相处、沟通。我们不应该站在对立面,互相指责,互相推诿,而应该统一战线,家校合作,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




阿德勒认为,人的生理缺陷带来人的自卑感,如果人对自卑感无法找到满意的补偿,那么,人就会有精神疾病,即心理、情感的功能性紊乱和失调。

另外,阿德勒强调个人必须与社会构成联系。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人对待社会中他人的态度,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心理健康。

阿德勒还指出,由于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期,所以,要想找出人格心理问题的症结,只能从人的童年时期入手。并且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就变成了头等重要的事情,这也就是“教育”一词在阿德勒心目中的含义。

阿德勒的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孩子每一个举动的背后都有更深层的原因,不懂心理学的人就会笼统地认为,孩子不乖,不听话。但是了解心理学的人,能够明确地说出,口算不好是什么问题,身体左摇右晃是因为什么,不愿意服从命令和纪律又是因为什么。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

我觉得凡事别先怪孩子,很多时候他们也“身不由己”控制不了自己。所以遇到问题时,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当然我现在说起来是头头是道,但是我自己遇到这种问题时,还是容易情绪失控。只能说,多读点书,多了解一些事情背后的原因,多尝试心态平和一点,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挨训的孩子站不直,为什么孩子总要迟到、总要说谎偷窃、总要忘带东西?如果不用“人格统一性”理论去解释,你永远也弄不明白!
月读计划 | 每月一本育儿书 1月推荐《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的人格教育》
阅读|与阿德勒学习《儿童的人格教育》(五):设身处地去思考
如何看待学习成绩容易波动的孩子
出生顺序与人格发展:二、父母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