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的孩子,真不少。

Amy Hill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730天


家不和,万事不兴。


昨天看了一则痛心的留言。一对公务员夫妻,严格要求学习、注重快乐成长、尽心尽力地培养出的女儿,如今已长成24岁的俏姑娘,可女儿各种眼高手低,各种不满意,对工作,对生活,对这个家,只要不开心了,就声称是自己的原生家庭给她的心理造成了这样那样的伤害。女儿平时还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这对夫妻现在是说不过,骂不得……一夜白头,各种滋味。

其实,这样的孩子,现在真不少。

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单元。几乎每个人,都出自于一个家庭,也要创建和维持一个家庭。家庭的经营,是人生的最大挑战之一。

家经营得不好,其他方面即使有再大的成就,也会有大遗憾。

家经营得好,风雨再大,坎坷再多,一生也是幸福的。在我看来,家庭和睦,是一个人能力与品德的标志。我特别尊敬这些人。

而有些人利用其优势地位,比如权利和财富,去欺负自己的家人,心里盘算自己乱来,家里人也没办法,反正家里人都得靠他。没错,这是败德。当然,还有一种最下等的破罐破摔之人,仗着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不忍,将家庭拖入破产和痛苦的黑暗深渊。

所以,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否具有价值,看看他把家庭经营得如何,极具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社会倡导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家庭占了其中三伦。今天我说的,只是其中一伦,两代人的关系。按我们现在的说法——亲子关系。

我们必然是某人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也会有某人成为我们的孩子。现在的亲子关系,有两种极端,而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都大错特错。

一种极端:父母虐孩子。
这个很容易理解,打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旗号,极度压抑孩子。虐待、遗弃、甚至残杀孩子的父母,并不罕见。父母无不是的观点,纵容了那些“不是”的父母。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更喜欢这观点,因为这样不负责再无心理负担。

另一种极端:孩子虐父母。
就是留言所说的现象。根源就在孩子心里认为“父母皆祸害”。往大了说,是不孝,往小了说,是无知。就像这位24岁的俏姑娘一样,但凡有一点要求得不到满足,遇到一点人生本就该面对的压力和痛苦,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努力和坚韧,而是拿一篇号称是心理学的10万+的文章,指着父母的鼻子,“笃定”地说,你们自己看,这都是原生家庭的错。我今天这般地“不幸”,我用“心理学”分析过了,病根就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你们骂过我,给我留下了阴影……

这种极端,真正受伤害的是那些负责任的父母,他们会跟着孩子的思路,陷入无限的反思和惶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挖掘出越来越多的“黑材料”。这么做的孩子,也没有任何收益,有事就甩锅给父母,自己的毛病也就越来越大,更会越来越无知。看看特朗普把疫情蔓延甩锅给中国,结果怎样?看看美国现在的疫情严重度就知道了。

这两个极端,如何化解?

在我看来,更多得依靠孩子自己,尤其是已经成年的孩子。我们仔细想想,即使你的父母真是祸害,你的原生家庭真的一塌糊涂,你抱怨了又有什么用?这样的父母会在乎你的抱怨、你的眼泪?他们还会反过来抱怨你,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能堵上你的嘴。

抱怨无用,那就走出来,往前看,只有创造自己的人生,才是疗伤止疼的最好办法。记住,只有幸福才能报答幸福,只有幸福才能终止不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生家庭」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伪心理学??
所有美好的关系,都是互相滋养
好的家庭关系意味着什么?
心理学:越是聪明的人越不会和父母长期往来
过度心理补偿更易焦虑 真正的共情要不断试错
成龙女儿流落街头领救济粮: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养成了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