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新小龙炮 腾龙SP 70-200G2镜头评测

大三元镜头是各个品牌单反系统均会具备的三个焦段镜头,其中70-200mm是最为特殊的。一方面少有人把它作为挂机头使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焦段。而且,不同人们还因为不同品牌不同外型给其取了不少外号,小白兔、小竹跑、小黑、小金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腾龙的小龙炮。本篇要讲的小龙炮其实已经是腾龙第三代的70-200mmF2.8镜头了,我们可以称之为新新小龙炮。

这枚新新小龙炮的具体型号为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型号A025),从型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信息,该镜头隶属腾龙高性能高品质的SP系列,焦段70-200mm,F2.8恒定光圈,适配全画幅单反,内置VC防抖装置,采用USD环形超声波马达,而G2则表明了它是同型号镜头的二代产品。

相比上一代,新的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有了较多方面的升级,升级内容包括光学性能的提升,最近对焦距离的降低,光学防抖强化,自动对焦速度和精度的提高,以及与增倍镜的兼容等全方位的性能功能升级。当然最直观的改变就是镜头外形,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遵循腾龙全新SP系列金属外观设计,与脚架更具一体性,操控性与外观设计更为出色。

作为腾龙第三代的70-200mm F2.8镜头,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型号A025)的整体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相对于第二代的SP 70-200mm F/2.8 Di VC USD(型号A009),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型号A025)从内到外都有了提升,新家族风格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而加强版的VC防抖补偿则令人印象深刻,镜头整体光学性能表现也属一流。

相比那些原厂的镜头,腾龙这样的第三方镜头品牌在吸引力上本就要差上少许,因此必须在产品中突出自身的特点,去超越原厂镜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而不是单单卖的便宜就行的。因此,现在第三方镜头品牌也开始走起了品质路线,毕竟只要产品好,是不是原厂、价格是高是低都是其次的问题了。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特点:

  - 高分辨率、高对比度

  - 升级版VC防抖补偿装置,最高5档防抖效果

  - USD环形超声波马达,对焦快速且精确

  - 最近对焦距离0.95m

  - 防尘防滴构造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结构图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70mm端MTF曲线图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200mm端MTF曲线图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将会提供尼康和佳能两个卡口的版本,两个版本的镜头在镜身尺寸和重量上会有些许区别,本文评测的为尼康卡口版本。

镜头外观介绍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腾龙全新的SP系列金属外观设计风格,镜头卡口处有着新SP系列的标志,“辉耀金”标志环。之前也说过,尼康卡口和佳能卡口版本在尺寸和重量上会有所区别,这里评测的尼康卡口版本镜头尺寸为88mm x 191.3mm,重量约为1485g。与前代基本保持一致。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在镜片结构上也有了升级,由17组23片镜片组成,其中包含一片XLD超级低色散镜片及五片LD低色散镜片,全焦段实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与出色的虚化效果,消除大光圈长焦变焦镜头容易出现的色差。而独有的eBAND镀膜可有效抑制眩光和鬼影。镜头滤镜直径为77mm。同时前端镜片还采用了具有出色防水防油性能的氟素化合物涂层,可轻松去除镜片表面附着的灰尘、水滴和指纹,镜头保养更省心。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卡口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采用金属卡口,坚固耐用。而且镜身还采用了防尘防滴构造,可对应户外各种严苛的拍摄环境。另外,本次尼康卡口版本的镜头采用了电磁光圈设计,光圈叶片由镜头内置马达通过电信号来驱动和控制,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曝光,所以卡口上没了以往的光圈拨杆。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对焦距离指示窗

镜身上的对焦距离指示窗能直观的显示当前对焦距离,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会有很大帮助。这里也可以看到,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95m,相比前一代距离更近,更好用。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开关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身上的开关还是比较多的,从上到下分别是对焦距离切换、AF/MF切换、VC防抖功能开关和VC防抖模式切换。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的VC防抖也得到了升级强化,这点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脚架接环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采用全新设计的脚架底座,可用于易拆装、富有极强稳定性的阿卡云台快接板。同时设计上与镜筒更具一体性,提高了脚架使用时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VC防抖测试

VC防抖补偿系统一直是腾龙镜头的一大亮点,而本次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使用的VC防抖装置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最高可实现5档防抖补偿效果。同时还具有包括平移拍摄在内的3种防抖模式,只需切换镜身上的开关便可根据拍摄需求选取最合适的防抖补偿工作状态。模式1可以理解为普通模式,开启后,VC防抖系统全程开动,这点从取景器中就可以看出。模式2为针对平移拍摄的防抖模式。而模式3可以理解为快门防抖,及只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进行防抖补偿,好处是相对省电,至于效果,请看我们下面的测试。

测试中,我们手持使用尼康D750搭配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的200mm端来进行拍摄。拍摄分两次进行,一次关闭VC防抖补偿系统,一次开启VC防抖补偿系统模式1,每次均连续拍摄10张,然后截取100%的焦点中心进行对比。拍摄模式为M档,光圈F5.6、ISO400,快门速度使用低于安全快门五档的1/60s。

  截取区域示意图

  VC防抖补偿关闭测试图

  VC防抖补偿开启测试图(模式1)

从测试图中可以看到,在VC防抖补偿关闭的情况下只有2-3张图片是清晰的,毕竟在手持的情况下,用1/60s的快门速度拍摄200mm端的景物想要拍稳是有点难度的。而当开启VC防抖补偿后,我们可以看到,情况有了不同,基本每张图片都是清晰的。通过对比可以说VC防抖补偿的效果非常显著。

最后我们来一组防抖模式3的测试图片,测试方法与前面相同,只是比较极端的将快门速度调整为1/25s,低于安全快门9档。这样的测试是想一探VC防抖补偿装置的极限在哪。

VC防抖补偿开启测试图(模式3)

从10张测试图中可以看到,在1/25s的快门速度下,通过VC防抖补偿模式3,我们仍然得到了接近5成的清晰图像。当然,这个测试是比较极端,但可以直观的看出VC防抖补偿的效果。平时使用时并不建议大家使用这么极端的设置。

70mm端分辨率测试

  下面我们在实际场景中来对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的分辨率进行一个测试。整个场景细节层次丰富,采用正面的构图也是尽量的保证画面边缘也可以在焦内,这样才能更好的反映出边缘的分辨率,做到相对客观。

70mm广角端

截取区域示意图

70mm端分辨率测试对比表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支镜头70mm端中心的各档光圈表现都很好,当光圈收到F5.6时画质表现为最佳。而边缘的分辨率相对于中心就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来说都非常让人满意,最佳光圈同样在F5.6。

135mm端分辨率测试

看完70mm广角端的分辨率后,我们再来看看比较常用的135mm端的分辨率。测试方法同广角端一样。

截取区域示意图

135mm端分辨率测试对比表

135mm端分辨率的情况与70mm端的类似,中心各档光圈表现均衡, F5.6时画质表现为最佳。而边缘的分辨率相对于中心就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来说都非常让人满意,最佳光圈同样在F5.6。

 200mm端分辨率测试

最后我们来看下200mm长焦端的分辨率表现,测试方法同另两个焦段。

截取区域示意图

200mm端分辨率测试对比表

200mm长焦端中心的各档光圈表现也非常平均,光圈收到F5.6时画质表现最佳。而边缘的分辨率相对于中心就有所下降,最佳光圈同样在F5.6。

畸变测试

广角端畸变测试

长焦端畸变测试

从畸变测试样张看,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在70mm广角端的畸变控制上做的还不错,有轻微的桶形畸变。而200mm长焦端的枕型畸变要更明显一些,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开拍摄较为明显的直线条内容。

暗角测试

广角端暗角测试表

长焦端暗角测试表

通过实拍测试我们看到,在广角端当光圈在最大F2.8时,有较为明显的暗角,光圈收到F4后还有非常轻微的暗角,进一步收到F5.6后暗角就消失。而在长焦端,光圈一直收到F8后还有及其轻微的暗角,不过对画面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光圈收到F10后,长焦端的暗角消失。总体来看,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暗角控制表现还是不错的。

色散

其实对于色散的测试真的很不好做,由于现代镜头的设计与用料越来越出色,紫边的出现概率越来越低,想要特意拍出带有紫边的照片可以说越来越难了。

我使用了最常出现紫边的方法拍了一张,但回放的时候却并未发现严重的色散。

中心: 

边缘: 

在之后的实拍过程中,也并未见到照片中有严重的色散,腾龙的光学能力可见一斑。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紫边出现的概率将会越来越少,如果出现,程度也会越来越低。

焦外光斑

色影无忌上的样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焦升级 腾龙防抖90微距评测
搭载防抖 腾龙SP24-70mm F2.8镜头评测
腾龙新70-200拍摄人像2
体会中长焦魅力 腾龙新70-200人像教学
副厂最强 腾龙70-300 VC实测样片解析
CP 2018 | 看完腾龙70-210mm F4的原图画质,就等价格出来剁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