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夕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作者:怡人    来源:古诗词文苑(songciba)

原标题:《七夕:走进古诗词,邂逅一段美丽时光》

立秋过后,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最舒服、也最丰饶的时候,一个美丽的节日也如期而至——“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原本是一个关乎宇宙星辰的时间节点,却被智慧的先人们赋予了唯美动人的爱情神话,而成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的织女和牛郎一年一度鹊桥相会、互诉衷情。凡间的妇女望月乞巧,祈求心灵手巧和姻缘巧合。所以七夕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乞巧节。这个节日也因此注定有太多旖旎浪漫、缠绵悱恻。那么在古人的诗词中,又会赋予这个多情的节日怎样的情思呢?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恒久远,人间永流传”。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经久不衰,她的美好就在于故事充满了传奇、艰辛、磨难和美好。

诗中那作弄着各种巧妙姿态的纤云,那迷茫闪烁的点点星光,那空蒙邈远的迢迢天河,共同融成一片朦胧空灵的动人境界。织女和牛郎,那恍如梦寐的两情遇合与分离,也给人一种朦胧空灵的美,一种坚韧执着的美。

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牛郎织女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原本本分分,苦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却免不了受外界打压,经历种种磨难,更重要的是,尽管他们遭遇不幸,被迫分离,一年只能相见一次,却还是彼此守望,彼此忠诚。这种坚贞的爱情自然会让古人特别是女孩子们尊崇和羡慕。“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诗人写出了人世间的一种最美的,最值得珍视的情感,道出了世人所追求的爱情最高境界,是啊,只要对爱情忠贞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夕之欢呢。

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真的胜过千百万人间夫妻的终日厮守吗?今天的我们是否读出了这句话貌似超脱的背后那种饱含悲凉沧桑,凄然无奈呢?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女红,古称“针黹”。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标志,是生为女子的基本修养。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七夕最主要的风俗是“乞巧”。在每年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夜晚,姑娘们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同时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祈求天上的织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祈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中华女性历来以勤劳智慧和心灵手巧著称。在中国历史上,古代巧女用她们天生的聪慧和后天的学习领悟,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感受融入生活,揉碎在日常的居家细节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织、绣、印、染。针针线线过往的都是岁月,诗情绣意留下的是永恒。她们用温婉含蓄的素养、巧夺天工的技艺创造出灿若星辰的文化、艺术、为中华民族留下来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当代社会的女子应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精心于“巧”,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深宫小院、银烛摇曳,画屏幽艳、月明风清。一轻盈俏丽的美女娇喘细细,香汗淋漓、持扇扑萤。直至夜深人静,夜凉如水,她还在久久坐在台阶上仰望着那天上的牵牛织女星。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这样从牛郎织女的故事中,初次领略了爱情的珍贵和人世间的愁滋味。有人说这首诗勾勒出了一幅凄凉的宫女人生图。但千百年来,任何一个失意的人,又何尝不觉得这是自己人生图景的勾勒呢?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月光如水水如天。风景依稀似经年”。七夕之夜,窗外寂寥无声,天上月影朦胧,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自然会想起那段美丽的爱情传说:一年一度的相会,宽阔无边的银河,临时搭起的鹊桥上,一对永生不死却永生不得共度的夫妻,见与不见都是万世凄凉。 而世间的所有女子,一生盼望和眷恋的,无非就想拥有一份天荒地老的婚姻和似水流年的相守,岁岁年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自古以来,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情到底是什么?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忍痛割爱的放手、是丝丝缕缕的关怀、是朝朝暮暮的想念?也或许它就是在今夜秋风微凉之中遥望牵牛织女星时,叩动你心门的那种温暖而又凉薄、炙热而又冰冷、甜蜜而又惆怅,亲切又疏离的感觉吧。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七夕 ,这个柔情的日子,注定每个女人都会生发一种婉转缥缈的情思:或幸福、或欣慰、或悲凉、或愁苦、或孤寂。但无论何种情绪,都是那朦胧景象和唯美传说氛围下延伸出来一部分自我。

今夜,牛郎织女在风雨飘忽,阴晴不定的银河两岸相会,我在蟋蟀低吟、梧桐落叶的深闺庭院孤独似潮水,寂寞如清秋。

诗人望的是天上有情人相逢,吟的却是自己相思难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天文学上,测量恒星之间的距离,大多用“光年”来计算。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约为16光年,如此漫长、遥远的时空距离,令人类叹惋。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不可逾越的距离,让两人在漫漫时空、悠悠岁月的百转千回中彼此遥望,彼此怜惜,彼此牵挂,才成就了一段美丽的爱情神话!原来这世上最深的情、最真的爱,不是朝夕厮守,而是在距离之外,为你守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兢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在古代,七夕是专门属于女性的,特别是女孩子们公开的活动,所以七夕也叫“女儿节”。七夕之夜,居家的女儿们在庭院对着月亮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这天晚上,她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丝线连续穿过为巧。何况月下朦胧、微风习习,要把丝线全部穿进针孔,并非易事。这正好可以测验智巧。

朗朗夜色、习习晚风,花前月下,女儿们带着喜悦、诚恳、认真之情抽缕穿针,争强斗巧。默默向心中的偶像织女祈求巧手慧心和美好的婚姻。我们来自动脑补一下现场的画面,是不是很有美感啊。那个时候尽管科技不发达,生活不富裕,但人们却能在每个节日充满虔诚的仪式感里表达对美的追求、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但如今,这美丽的情愫,已渐成绝响。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清辉万里凝秋色,皓月如盘挂中天”。七夕夜,诗人与众友人泛舟河上,弦歌啸鸣,飞觥流觞,其乐融融。醉意朦胧之际,想着自己的船能不能也直上银河,去会一会牛郎织女呢?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天风海云相聚之后朋友们终会天各一方,分别后他们将会去向哪里呢?好在“相逢一醉是前缘”。相聚离别终有时候,今夜的我们还是珍惜眼前,尽情欢饮吧!

自古七夕言深情。苏老夫子的词作却别具一格,跳出了儿女之情,借以抒写送别的友谊。飘飘然若有仙气,悠悠然自有真情。想象雄奇瑰丽,情谊真切感人,洋溢着一股飘逸旷达之气,豁达豪迈之情。

苏轼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恰如逆水行舟。途中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和事。而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面对人生磨难、生命无常,我们不妨学学东坡先生,即使人生坎坷曲折,依然笑对人生,豁达超脱。即便身处贫困黯然,却能将生活过得意趣盎然,自在洒脱。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渴望有一个苏东坡陪着自己,因为他的诗词最能抚慰凡心、升华人生,不断的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在我们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而是七夕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情”字。七夕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美好情感,表达了中国人对夫妻情的态度和理想。

七月初七之夜,牛郎织女银河相会,漫天的喜鹊都向天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为他们搭桥。这是一幅壮丽的天人和谐的图画,是一曲善良、博爱的凯歌,是爱情永恒的绝唱。七夕,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诗词里的七夕
那些为泪而奔的七夕诗词
七夕|古诗词里话鹊桥
迢迢牵牛星
七夕经典古诗词赏阅
七夕的诗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