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同体,让个人生命成长更美好 ——读《知行十年》有感

廖仲敏:江西省上饶县第一小学教师,《教师博览》签约作者,上饶市作协会员。参加过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

共同体,让个人生命成长更美好

——读《知行十年》有感

江西  廖仲敏

收到刀哥的签名赠书《知行十年——一个教师团队的精神历程》,刚好是正式进入暑假的第一天。自然,这个假期的阅读模式便由这本书开启了。

十天里,除去做家务及接送儿子上兴趣班的时间外,我都在阅读这本书。这是一本由教师民间团体——知行社成员的年度作品合编而成的著作。因为各成员自身的个性、经历不同,所写作的内容、特色也各有侧重,各有千秋。文本内容除教育感怀,教学叙事,行走记录,个人成长,读书心得外,更多的则是与知行社这个团体从相识到相知的点点滴滴。有些篇章我会让目光停留得久些,有些篇章则只是一遍带过。其中的序与后记,皆出自刀哥之手,我自是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那么,读这本书的感受,就从刀哥说起吧。

2006年,我迈上三尺讲台的第二年,在那所乡镇初中的执教生涯中,空寂、贫乏的日子占据了大多数。无意中,我发现了一本叫《教师博览》的杂志。邮递员送来之后就被放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直到每次开教师大会,学校才会发一两本给大家。

阅读《教师博览》不久,我就记住了江湖一刀(后来才知道大家都称他刀哥)这个名字。其实,他当时已经在1+1教育论坛等很多网站火得不行,只是我孤陋寡闻,才知道他的大名而已。不得不说,他的文章和他的名字一样,充满侠气与侠义,他是真的以文字为刀驰骋在教育的江湖。

2015年,机缘巧合,“《教师博览》首届读书论坛”在江西弋阳举行,因为地理距离近,我又有幸在那一年成为《教师博览》的签约作者。于是欣然前往。在那里,我见到了刀哥的真容。在那次活动中,他分别担任了专家讲座与自由论坛两场活动的主持人。一如他的文字,他的主持语也那般言简意赅,深刻、隽永。

2016年4月,他负责《教师博览》一个专栏,在教博联合读书群里@大家说,想要收集几篇关于教师个人读书经历的文稿,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冒昧添加了他的微信。他其实很随和,微信里言谈亲切,我发了稿件过去,他让我静心等候消息。

一个月后,他通知我稿件被采用了,发来排版好的样稿让我核对,因为字数限制,他还帮我修改了篇幅。我很是感激,也细心地校对了稿件。最后找出两处小笔误让他再次纠正。整个讨论稿件的过程中,刀哥既热情又和善,一点名人的架子都没有。对我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都这般诚恳,可以想象他是如何对待知行社里的成员了。

我想,知行社能从2007年3月30日成立,十余年始终坚持,且队伍逐渐庞大,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追随者,首先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依赖于刀哥这位社长的人格魅力。

在《知行十年》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老师都写下了自己从听闻知行社到加入知行社之后的变化与成长。没有受任何利益的驱使,没有对任何功利的觊觎,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看见更广阔的的世界,于是,他们加入了,他们改变了。

正如刀哥当初创办知行社的目标所言“让知行社成为社员的精神家园、思想乐园、灵魂憩园”。如今,数百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价值观与尊严感。没有人再一味地抱怨教育现实里的不公,没有人再积郁于体制里的顽疾与沉疴。他们都着力于自身的改变,并期冀着通过自己改变身边。他们以阅读、思考、写作对教育、教学进行着探讨、思索与研究。

没有人告诉我,他们依靠着什么来运行与操作,没有人在写作中提及这个社团至今为止是否得到了来自政府或官方的某些赞助,没有,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刀哥所说: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每年一次“年度庆典”,如此而已。而这一“如此”,一坚持便是十年,不曾改变。

我敬佩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敬佩这一生命共同体里面的每一个生命个体。

“共同体因为文化而聚合,而在共同体形成之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形成新的文化。比如说,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它都是一种正向、积极的“亚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这种“亚文化”,更像是共同体成员穿的文化衫,它既能更直接地作用和影响群体成员,也更能赋予成员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该群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所有这些,最终都会造成教师文化的改变,最终,造成教育的改变。”

刀哥这段对“共同体”的释义文字,我特意多读了好几遍,最终明白:共同体带来的是成长与改变——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由自身到教育的改变。

或许,共同体目前已是,以后也将继续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精神得以长足生长的唯一渠道与模式。

而在我们身边,各级由上至下的文件里,以“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开头的活动方案,可谓数不胜数,然,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成长了吗?答案,心知肚明。或许,制定方案的人,都未必真的理解过刀哥的这句话: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是引导他们的精神成长,而实现精神成长的根本,在于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认同感、团队归属感,帮助教师体验职业成就感,最终享受职业幸福感。”

老实说,我觉得这句话值得教育领域内的每位执权者好好领会,以后下发的文件不要再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名义,增加老师们的精神负担、教学累赘才好。且看一个民间团体生长得如此蓬勃生机,我们的上级领导难道不该从中汲取到些什么?

《知行十年——一个教师团体的精神历程》,见证一段岁月,见证一群人的成长,见证这些热爱教育的人为实现更好的教育而不懈努力的美好。

降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就这样坚持,就这样成长——读2011第6期《教师博览?原创版》
朱永新:与未来的自己为伍——如何选择前行的伙伴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陈玉河∣超越论文写作研究的成长共同体——加入“中山市教研论文写作研究组”有感
《教师博览》2003~2008
阜阳阜南二小教育共同体走进北校区传经送宝——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教师博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