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减少对孩子的无效包容
包容不都是好的,尤其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有效的包容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变得更加通情达理。但同时,无效的包容却也可以使孩子变得任性无理,肆无忌惮。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才导致如此结果呢?又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有效包容呢?



包容应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

缺少了这个基础,包容就会变得空洞,没有受力点。孩子不明白自己为何得到了包容,进而变得更加任性。家长不明白自己为何实施了包容,变得更容易逆来顺受。结果就是孩子被无限包容而变得肆无忌惮,家长也陷入恶性循环找不到管教的方法。

举个例子。家长带着孩子路过一个玩具店,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便要求家长买下来。家长觉得价格贵,思索后决定先不买了。但是孩子不答应,站在玩具前哭闹不离开。

这时候,往往有两种处理方式。

方式一:我可不能让孩子威胁住了,不允许他们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以后还得了。于是果断的把孩子带走,任凭其哭闹也不管。

方式二:孩子这么哭闹或许是因为他们太喜欢这个玩具了,但是自己又没有决定权,只能通过这种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满足他吧。

先说方式一,有些情况下是管用的。但也会因为一些做法和理解上的偏差产生某些不良后果,比如孩子的需求被家长粗暴对待后,变得更加不敢表达自己,时间久了便不再轻易提出自己的需求,总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压抑情感上的需求。

再说方式二,家长愿意去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及时做出改变。但这又有两种结果,一是建立在有效包容的做法上,孩子高兴的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感谢爸爸妈妈,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反倒可以做到更加理性的表达需求。二是无效包容的做法,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孩子因此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一旦家长不满足自己需求便开始大哭大闹,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方式二的行为为何会产生如此不同结果呢?其实,有时候就是一两句话的事。

我们来举例分析一下两种不同的对话方式所产生的引导结果。

①“别闹了,玩具坚决不能买!再闹妈妈走了不要你了!”

(孩子更加变本加厉的哭闹)

“好吧好吧,你个坏孩子,我真是服了你了。买给你吧。”

【孩子的世界:看来哭闹就可以获得自己喜欢的玩具。妈妈觉得我是个坏孩子,看来坏孩子才能获得想要的玩具。】



②“爸爸知道宝宝看到了自己特别喜爱的玩具,所以才这么伤心对吧?”

(孩子被理解,止住哭闹并点头)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也有表达需求的权利。爸爸这次买给你,但不是每次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哦。相信宝宝下次会换个不哭闹的方式来表达,那样爸爸会更开心。”

【孩子的世界:原来爸爸也理解我的感受,好开心。但是爸爸有点不太高兴,原因是我不应该通过哭闹去表达需求。我以后可以在爸爸面前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应该通过更合理的方式。】

大概就是如此,其实教育的差别就在这一念之间,几句不同的话语,换一个思路去理解。其实,这也就是所有人生存在不同世界的全部内涵了。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关于有效和无效包容的例子,我相信所有家长朋友也都有所经历和感触。



最后,还是想总结一下。最近看了矛盾论,导致语言可能有些艰涩。

包容是好的品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包容都会起到正向作用。包容也分为有效包容和无效包容,要做到有效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情感因素去平衡。

什么是无效的包容呢?就是当包容的力量和被包容的力量没有形成相互作用的时候,包容行为就不会使被包容的行为产生趋同性,反而会逆向行驶。包容行为的结果无效,且常常会产生反作用。结果就是孩子被教娇惯的无所顾忌,肆意浪费大人的情感。

什么是有效包容?就是包容和被包容的力量产生了相互作用,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两者产生趋同,包容也就会影响被包容的力量,这便是有效包容。结果就是孩子变得通情达理且身心更为健康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对照一下,你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或是无条件满足,还是溺爱?
面对孩子“找茬儿”,你的第一反应是“压制”吗?
【家长学校】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孩子发脾气,家长这5个做法会让孩子脾气越来越坏,你会怎么做?
心理学:孩子不买玩具就耍赖?处理的前提是做好“牧羊犬型”家长
孩子犯错时, 家长这样“批评”比唠叨99句都管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