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犯罪主体之自然人

在公职类考试中刑法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而刑法中的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主体尤为重要。犯罪主体中主要包括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两大部分,而其中的重点考查内容主要为自然人犯罪,接下来我们就来全面学习一下犯罪主体中的自然人犯罪的相关考点。

犯罪主体的概念犯罪主体指的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到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接下来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自然人犯罪。

自然人犯罪影响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自然人的年龄和自然人的精神状况,根据这两个因素可以把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

(一)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自然人的年龄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大类:

1、无刑事责任年龄: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为无刑事责任年龄,在此年龄段的自然人,不管实施什么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用负刑事责任。

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在这个年龄段的自然人只需要对八种行为负刑事责任,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放火、抢劫、强奸、贩卖毒品、爆炸和投放危险物质八种行为。此年龄段的自然人实施以上八种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则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常见的如:盗窃、诈骗、抢夺、绑架等。

3、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自然人的精神状况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类:

1、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完全责任能力: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他注意事项此部分知识点常考形式为案例考查,例如给案例判断主体需不需要负刑事责任。注意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段进行区分,不要记混淆。上述满“周岁”,为生日的第二天算是满周岁,生日当天不算。注意“应当”和“可以”的区分和对应。例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十四不满十六的人对于绑架行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当时绑架后又杀害被绑架人的,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最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犯罪主体你懂了吗?
法律知识:从刑事责任年龄看犯罪构成
法律常识考点: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
蔡仙:论单位犯罪中双罚制的解构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及规定(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