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演变史

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大家在学习教育学的时候,尤其是学习教育学的发展阶段这一部分时,经常会遇见一些提出教育思想的人物,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咱们教育学中常见的教育思想的几位代表人物。

自然主义教育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影响重大的教育理论之一。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再到现代教育家杜威,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而在中国,也产生了如道家老子和庄子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教育思想,其实质都是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本性,返璞归真。今天就给大家搜集了所有论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名教育家,方便各位学员在教师招聘考试复习中对该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和清晰的考点架构。

西方历史上首次论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提出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

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并且将其作为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夸美纽斯的“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顺序,模仿自然,适应自然应从儿童时期开始。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使每个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德国教育家康德也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在他看来,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被成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其主要著作有《爱弥儿》,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为自然教育。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他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互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裴斯泰洛奇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他认为,教育一方面要遵循儿童的天性,但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的作用,把人性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只有教育才能把人身上的能力发掘出来,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和谐的发展”。他进一步将自然教育思想深化,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使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有了新的内涵,开拓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福禄贝尔在其老师裴斯泰洛奇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对自然主义教育的见解。他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儿童的天性,即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论述教育教育适应自然时,自然主要指后者。但是,福禄贝尔并没有绝对否认强制性、干预性的教育。

“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第斯多惠继承了裴斯泰洛奇和卢梭的思想,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他认为,遵循自然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和境界。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天性。

在中国,先秦的老子和庄子提出了与自然主义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教育思想。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在《老子》一书中提出了“绝圣弃智”的观点。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倡议不要用人力去改变自然。

这就是教育学中常见的几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人物,你记住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学|《中外教育史》(7)卢梭的教育思想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浅谈教师招聘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相同点...
什么是自然教育——读卢梭的《爱弥儿》
中国自然教育史论
儿童是什么?为什么要追问儿童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