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二)

“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二)


(河北)旭 宇 (北京)吴震启

(上海)胡传海 (河南)胡秋萍

(重庆)熊少华 (山西)杨吉平

(重庆)羊 炯 (江苏)徐正标

(山东)向 彬 (广西)王 茁



【诗书精英·旭宇】

旭宇,原名许玉堂,号白阳,1941年生于河北玉田。当代著名诗人、文人书法大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诗歌学会顾问、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1960年开始文学和书法创作。197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军垦新曲》,以后又出版《春鼓》《醒来的歌神》《云?篝火?故土》《天风》《旭宇短诗选》《白阳吟草》《会飞的黄鼠狼》《阳光下的泥土》等诗集多部,并译成外文在国际上发行;先后于国内外出版书法作品集有《当代书法精品集?旭宇卷》《旭宇诗书杂感》等十几部书法集;出版文艺理论专著《旭宇艺术随谈》《旭宇书法短简》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任《诗神》主编近十年之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有新诗、长诗、散文诗、古体诗、童话寓言诗等多种力作问世,享誉文坛。培育了全国大量的有影响的中青年诗人,为文学和编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学结合起来,使诗书艺术结为一体,独标新意,成为当代独具特色的诗书大家。因之,诗坛泰斗臧克家这样评价旭宇:“融诗为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


旭宇自作诗文书法欣赏

旭宇自作诗《学书感言之九》

朝写王右军,暮临二十品;

碑帖同一体,书法何艰辛。

旭宇自作诗《丁亥之春绍兴行忆右军有作》

千载云烟满绍兴,

寻芳踏忆上翠峰。

一路思情难收取,

寄予深山布谷声。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一)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二)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三)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四)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五)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六)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七)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八)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九)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十)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十一)

旭宇自作诗书长卷《诗书杂感》释文:

  广言之,诗书原本一体,同出于心源。

  吾诗书均好之,因之常有人问,吾曰:诗或书于你何重何轻?余曰:诗自然是吾之生命阳光,终生照耀。而书法是吾之月辉,清亮灵魂。吾体内充沛着骚情,骨子里尽是李杜之激越,屈子之忠贞,不宣泄于纸终觉不快。

  当阳光泻于笔端,流淌于肺腑之际,曰清气,曰童真,曰无为。如婴儿之育于母体将之呼出。此时不吟咏成诗,怎行?

  作诗自然是真情之流露,不能有半点之虚情假意。如果不能感染自己,岂能感染别人?

  渊明之作千古流芳,究其因,是其写出真正之人性,其心其作均清亮无尘。如修行者,超然物外,其心可触也。所吟之物之情,均复归于自然之源头,因之能激起历史之反响。千百年里,其诗情活在我们记忆里,永恒之艺术呵!

  书法艺术何尝不如此?追寻自我,抒发情感,传递心性,呼唤知音,与观赏者共鸣于素纸。这是一种心性之愉悦。既造福于己,亦造福于人,传于当代而福泽于后世。大可不必追求所谓之时尚而失去艺术之根脉。

  苟能与先贤对话,传承先贤之艺及先贤高尚之情操,我们之心境该是何等之充实、光彩与神圣!

  即使为自己之穿衣吃饭,也没有必要看别人爱好而选择自己之衣食。书法是我们生命体之重要器官。

  右军之《兰亭序》看似是不经意之作品,实则不然,此文乃右军精心制作之,非一稿而成。此作构思之精妙,遣词用语之有意,疏漏处之涂改,字体变化之设计,尤其二十个『之』字之变化殊异,均可佐证。细究之,当信吾之言不虚也。

  而颜真卿之《祭侄稿》则不然,其痛快淋漓,写出心头之悲愤,不加构思一气而成矣。

  文稿字体之狼藉,行文之苦涩,时断时续,尽显笔者之悲痛欲绝之时怀。此文与《兰亭序》之文稿形成鲜明之对照,精心与无意,一目了然也。

  总之,二位历史之书法大家均是写真情之高手,书坛之神圣也。

  诗应咏怀抒情,文采飞扬,沉着雄浑,或高妙清丽,或大江东去,或婉约飘逸,或惊涛裂岸。

  心灵之溪,任君畅爽与腾达。于诗人之采笔下,尽览旷野之飞蹄,畅想天际之无涯。亦可以观瀑布之垂落九天,感怀而泪下。

  然而书法则常如禅定、达心、会意。书写时其心境常入玄关,忘怀忘我是也。

  诗与书法,二者均回响于心壁,在情感上殊途同归矣。

  诗是无声之天籁,书是有形之瀑泉。灵心为之,均得其妙。

  情与词采及笔墨相互补之。情难表述,而词采更难为之精到。所谓意在笔先,情于墨中,于畅悦之时而书之,笔易而墨色难,点画易而学问难。吾先取学问而后作书,书法是吾学问之影子,以清虚之态为文为书,乃吾之所求也。清虚之态入书则笔墨多与心性交融,手畅心驰,古镜照神,达意则书成矣。

  阳光雨露,清竹朗月,崇山峻岭,清流激湍,花间枝叶,田舍之幽,均由自我选定。

  余诗书均好之,但皆不工。花开一枝,自赏即是。崇尚魏晋之风为文为书,均喜超然。以清虚之心求书作,书卷之气自成矣。

  开张含蓄,精妙朴诚。艺术苟能含蓄,回归晋魏之源头,便凝练不俗也。

  书法之作随意为之,往往出得意之作。放松神情,心手一致,笔随意行,恰到妙处。但这样,作品定是高手逸情兴致有感之作也。在愉悦之情驱动下,笔墨因之生辉,才华与功力得以结合得更好,作品产生飞跃是理所当然之。

  神品、妙品绝非天赐。吾常怀诗情而书之,以诗之意境入书,自在快意,仰南山之悠然,赋篱菊之傲骨,写心中之逸气。

  心如静水,而后执高腕、以虚掌灵指而活笔,染诗情而入素纸,动于心而感于笔者,欣然为之,情意使然也。

  书法是畅悦之事,不可苦恼为之。

  凡下死工夫者均不得其妙。

  在诗意中放飞笔墨,乃书者之幸也,书者之快也。

  老子曰:飘风骤雨时有,但皆不能终朝。

  书法之传统,魏晋之高峰,永远是书坛之灯塔,取之不竭之源泉,千百年来一直活在我们历史里与书家笔墨中。

  聪明者当临习古人之精品。取法乎上,营养自我,于古人手中掘得至宝,化古人成自家,新意叠出,焕出光华,而写出传世之佳品。

  不可过早地追求所谓之风格而固步自封。

  书法是春天之艺术,永远年轻与前行。

  书法之高峰在呼唤我们,继往开来,创作出垂世之作,而无愧伟大时代之期待。


  壬辰之瑞冬,修改《诗书杂感》于六德轩南窗下。白阳。


【诗书精英·吴震启】

吴震启,1952年生,满族。字永昊,别署通心堂主,寄意“四海通心己任”。祖籍山东济南,生于冀北隆化。笃学嗜古,雅好诗书礼乐;渔猎群书,博通翰墨辞章。性耿介亢直,豪迈不羁,落落慷慨,友朋如云,声闻流播遐迩。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吴震启艺术基金主任;中国友联画院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中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书画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国韵文华书画院首任书法篆刻艺委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校外导师;北京文化学院教授;田汉基金会理事;颜体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首都法律援助公益文化艺术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诗刊 子曰诗社顾问。


吴震启自作诗词联赋书法欣赏

吴震启自作诗词《忆江南集兰亭序成之》:

兰亭地,

癸丑会群贤。

曲水流觞欣所遇,

惠风和畅又春天,

一叙永其年。

吴震启自作诗《第五届中国(重庆.渝中)中小学书法家》:

八方青少聚渝州,翰墨飘香楼外楼。

困苦艰辛五界后,嫁衣做罢志能酬。

吴震启自作诗《七下渝州留题》:

阳春正可下渝州,甚喜两江未断流。

醉是山城观夜景,万家星火雾重楼。

吴震启自作诗《杭州西湖夜饮回文》:

珍珠入盏醉西湖,梦里风光与世殊。

图画人生今遂愿,铺天月色洗珍珠。

吴震启自作诗《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海峡两岸著名书法家邀请展》:

信使载英雄,炎黄向大同。

百年堪猛忆,两岸一心通。

吴震启自作诗《上元节有怀》:

千门万户盼春妆,雪里清风我自藏。

铁骨梅花一片月,于无尘处溢真香。

吴震启自作诗《西湖漫咏》:

湖中有岛小瀛洲,湖岛相依两意稠。

三塔灯光五孔透,一轮月色九天流。

吴震启自作诗《贺颜体研究会成立》:

体势宽博笔力雄,开山立祖写唐风。

祭侄一稿标青史,忠烈书传颜鲁公。

吴震启自作诗《央视总部新址落成喜赋应邀而书》:

欣从海定转朝阳,紫气东来意倍长。

影像丰赡传四海,声明广布震八方。

文明古国犹行健,华夏民族更自强。

运聚人心通大道,神龙起舞寿无疆。

吴震启《集褚遂良雁塔圣教叙序联》:

叶满寻根归净土,

云深化雨转慈悲。

吴震启自撰联《茗香逸品联》:

茗香冶性香能远,逸品陶情品自高。

吴震启自撰《石鼓阁记》:

岁次己丑秋杪,陈仓石鼓阁竣工。翌年初秋,举翰墨石鼓之雅事,嘱余作文以记其盛。

古之楼阁,各臻其妙。黄鹤、鹳雀二楼,诗名远播。岳阳楼,一记千秋。滕王阁,序惊四座。皆因文富而成也。

石鼓山,因石鼓而得名。循山建阁,矗乎山巅。正所谓石鼓通神,阁定乾坤,名符其石也!

登斯阁!则东眺高新之景,西望宝鸡之城,南极秦岭之遥,北临渭水之畔。仰观星辉斗灿,俯察地灵人杰。古来兴亡递变,尽收眼底矣!

阁有秦砖汉瓦之风,朴而壮阔;色呈红白青之主调,雅而多彩。历代人文之迹,多汇于此,相映生辉;天下自然之景,随目可及,美不胜收。

触景生情,诗思澎湃,文成而兴未尽,遂有铭曰:阁不在高,有石不空。阁石相依,意韵无穷。宝鸡有宝,古今交融。宝能世用,天下为公。来者志此,乐在其中。石若有知,永续春风,壮我中华万古雄!

吴震启自撰《茶赋》:

茶,乃中华之宝也。

禀天地之精气,得人力之栽培。家族之大,品类之繁,产地之广,功用之妙,古今中外皆知,驰名载誉青史。

为食可充饥,入药能固本。观之思饮,止渴生津。暖和胃,凉清心,解燥郁,长精神。其功大焉。

茶有形香色味,各臻其妙。其形千姿百态:圆若珍珠,尖若金针,卷若仙葩,舒若云霞;其香可比“四君”;有梅之清,兰之幽,竹之雅,菊之洁;其色异彩纷呈:红如丹阳,黄如绸缎,绿如碧水,白如冰霜;其味四时俱佳:浓似烈酒,淡似园蔬,醇似玉液,清似甘泉。

茶为一世界,博大而精深。

茶可资政,茶可论兵,茶可通商,茶可会友,茶可滋文,茶可养艺。蕴天人于一理,容乾坤为一壶,其文化渊远流长,于人生大有裨益。

慨叹丰城埋剑,每感心劳身疲。阅世渐深,顿有所悟。想人生一瞬,奔食如蚁;品世味情薄,利锁名缰;览名山大川,胸襟展拓;交良师益友,偶遇知音。人似浮鸿,飘寄四海。高标自守,广结茶缘。

世事入茶品,品茶如品人。吾心即茶,香萦吾身。久之,化庄周梦蝶之境。每有所感,发而为诗,遂作此品茗心语。余意未尽,继而歌之曰:

问君何所思?君身在他乡。问君你为何如此奔忙?问君何所想?君梦回故乡。问君你可有净土一方?

紫砂壶啊煮沸了世态炎凉,兰花杯盛满了月影星光。君亦有所思,君亦有所想。今朝伴茗醉,悠然一缕香。


【诗书精英·胡传海】

胡传海,1956年7月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上海《书法》杂志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现为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和“国展”评委(理论)。其知名度享誉全国。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河北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山西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学院、太原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论文获中国第二届“书谱”奖,所主编《书法》杂志获中国首届、二届、三届“兰亭奖”(二等奖)。所著《书法清口》、《法度·形式·观念》、《知识贵族》、《熊罴当道——翁同龢书法艺术》等专著在书坛具有一定影响。其书法小品获上海市一等奖。现为著名策展人,其策划的“十大年度人物”、“鸿篇巨制——百名书法名家书写美丽中国”、“百强榜”、“书法兄弟连”、“男女二十家”、“中国书法批评家提名展”、“书法风云榜”“五子雅集”“寻找当代三十家范本”等都是国内著名的民间大展。其所撰写的《书法》杂志卷首语已成为书法批评中的一种特殊文体。


胡传海自作诗词联赋书法欣赏

胡传海八尺册页《散想一二》

胡传海八尺手卷《闲来偶记》

胡传海八尺条幅《论书》

胡传海尺牍小品《漫录》

胡传海生活札记条幅

胡传海自撰句条幅

胡传海自撰句斗方



【诗书精英·胡秋萍】

胡秋萍,祖籍湖北应城,生于河南开封。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第三、四、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巴蜀点兵—现代书法展,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获全国中青年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入选首届《书法》杂志推出的《中国书法方阵·寻找30家当代优秀范本》。

曾在河南郑州、开封,江苏镇江,湖南长沙,澳大利亚悉尼,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举办胡秋萍书法艺术展。

出版有《胡秋萍书法艺术》、《乘物游心—胡秋萍书法》、《秋萍墨韵》、《秋萍诗韵》、《胡秋萍书法精品集》、《胡秋萍书法作品集》、《胡秋萍书法小品集》、《秋歌—浸月斋诗稿》、《当代中青年书法家行草长卷·胡秋萍行草卷》、《听花堂诗语》等。


胡秋萍自作诗词书法欣赏

胡秋萍自作诗《斋号记》

书屋流光浸月明,

小斋啐啄盼新生。

闲居若水清无物,

堂上听花绽有声。

跋:吾习书四十余年,先有浸月书屋,又有啐啄书屋,后有若水居,今有听花堂。少年取浸月,意在伴月而读。禅语啐啄之际,小鸟方可新生,取其能出新意。若水居取其水利万物而不争,听花堂取其参禅之意。真悟在心,艺术贵在真悟而后出新。

作品尺寸?47cm×74cm

创作时间?2013年

胡秋萍自作诗《乙酉春遣怀》

时光似水甚无情,

往事如烟看不清。

冷暖意深藏瑞雪,

悲欢声杂伴华灯。

书生空有双行泪,

天地偏无一处平。

侠骨柔肠都作古,

奈何独立泣苍生。

胡秋萍自作诗《深秋游禹王台见先师①遗作》

秋风萧瑟雨绵绵,

探胜寻幽古殿前。

偶见先师遗迹在,

拂尘相对泪潸然。

注:①先师:靳选之先生。

作品尺寸?45cm×75cm

创作时间?2013年

胡秋萍自作诗《看竹海登忘忧谷》

竹径满苍苔,翠流扑面来。

山清尘自绝,鸟语费心猜。

作品尺寸?65cm×65cm

创作时间?2013年

胡秋萍自作诗《登镇江芙蓉楼》

画栋映斜阳,芙蓉送晚香。

金山传暮鼓,幽意满池塘。


窗外布谷

寒舍外有老梧桐数十株,布谷暮集其上,

啼声由远及近,使人有夜宿幽谷密林之感。

其一

梧桐窗外绿,布谷竞相栖。

幽壑金声啭,书窗月影移。

橘灯撩墨趣,薄幕怕星稀。

趁此无眠夜,聆听万籁时。

其二

布谷声声窗外鸣,俨然暮宿半山僧。

一弯素月心如洗,返影床前满地冰。

龙华寺赏牡丹

江南春暮我来迟,未见花颜心已痴。

但失花期终会有,来年能否两相知。

登莲花峰忆文天祥

莲花峰下几徘徊,满目烟波草木衰。

瀚海能容千古恨,苍山难解寸心哀。

吊文天祥

风雨旧山河,忠魂有几多。

舍生扶弱主,取义举长戈。

月照孤臣泪,人传正气歌。

丹心谁解意,凝恨向沧波。

千年榔榆

千枝百杈冲天舞,缥缦婆娑映夕阳。

本是平常乔木种,沧桑历尽不寻常。

深夜习书

闲来展纸磨心砚,竖写横临四五更。

百念万缘天外去,悠然笔下有诗声。

读孟会祥先生“三大行书 ”①文有感

盛夏读君文,恍如秋雨临。

悟言因所寄,随化见诗心。

注:①三大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作品尺寸?36cm×39cm

创作时间?2013年


附:孟会祥先生和诗二首

其一

揣籥缀成文,春风幸见临。

赐诗扬后进,说项敬之心。

其一

秋水静生文,梁濠试一临。

鸢飞鱼复乐,万象系书心。

(孟会祥 :《书法导报》副总编、中国书协会员)


胡秋萍自作诗《杂感》

或道诗书见性情,

可堪风骨被人轻。

砚田攘攘耘名利,

怕问翰林何处清。

作品尺寸?25cm×40cm

创作时间?2012年


附:胡抗美先生和诗

笔下生灵涌性情,

世间风骨咏凄清。

断云零雁寻陶柳,

书画船中有米声。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主任)

胡秋萍自作诗词【减字木兰花】

雨中碛口凭眺

秋山无语,放任东流天际去。冷雨飘梧,谁与风情话五湖。??长年独立,每恐登临青眼涩。狷介谁怜,残月如钩以梦填。

戊子夏新疆行四首

游神木园

飞沙尽处藏新春,古木枝头几许荫。

妙曼藤萝舒广袖,一帘清影涤心尘。

观察哈尔齐雅丹地貌

突兀嶙峋历几时,千年幻化为心痴。

奈何寸草不生地,尚有青云一己知。

《西域古道》作品局部

西域古道

西域茫茫古道长,黄沙漫漫掩沧桑。

谁知脚下不平路,多少英魂思故乡。

沙漠胡杨

黄沙难锁求生路,岂畏狂风便折腰。

千年一笑等闲过,弘定苍茫写楚骚。

作品尺寸?41cm×31cm

创作时间?2008年

胡秋萍自作诗《温盘峪即景》

丹崖依碧水,

镜里白云天。

襟带临风舞,

清音谷底传。

作品尺寸?50cm×49cm

创作时间?2013年

胡秋萍自作诗词


习书偶得


一笔生繁简,

阴阳幻化间。

心头无限意,

黑白醉红颜。


壬辰秋与夏寒明玉红访合欢林


昔传孔雀载诗篇,

今访芳林碧玉牵。

枝叶相交伤堕露,

鸳鸯互守托黄泉。

难违母命生哀别,

仰赖天恩死更怜。

树下徘徊何怅叹?

影移月去尚无眠。


读《吴昌硕绘画艺术》


才高自幼性天真,

情寄砚池追汉秦。

篆草贯通颜色好,

烟霞滋养画图新。

秋风四壁孤灯冷,

村酒盈杯皓月颦。

墨韵水痕师造化,

风流羡煞后来人。


赠女友


己巳,与报社同仁于李社英家中话别。

雪映深宵梦不春,

长亭古道为君颦。

天涯有意终如愿,

咫尺无情懒奏琴。

欲饮琼浆邀冷月,

更披赤胆会青云。

阴阳转换匆匆事,

难剪枯荣寸寸心。


【鹧鸪天】


月?夜

静坐无言夜有声,

秋虫断续倩谁听。

一庭岑寂生秋意,

满目清凉是月明。

开墨砚,蘸人生,

烟波浩渺任飘零。

恨秋不教芳菲住,

独向诗间觅落英。


习书有感

银钩铁画骨铮铮,

不慕繁华风自清。

酿得深情入翰墨,

相宜浓淡赖天成。


小径探月


小径氤氲月色新,

年年赏月泪沾巾。

相思何若永相忘,

不似姮娥空逝魂。


丁丑春游千岛湖即景


碧水湖光万里天,

翠微千岛暗相连。

沙汀远处飞鸥鹭,

心远地偏自作仙。


作品尺寸?33cm×33cm

创作时间?2012年

胡秋萍自作诗《读王铎诗书有感》

论书说剑亦谈兵,

排奡腾挪气不平。

每挽天河飞墨雨,

诗魂幽咽砚边鸣。

作品尺寸?60cm×40cm

创作时间?2010年

胡秋萍自作诗词【摊破浣溪沙】

深夜习书

皓月临窗兴未阑,

香书慢展墨轻研。

故纸残碑风雨蚀,

忆前缘。

横竖难平千万遍,

似连非断意绵绵。

黑白从来谁解味,

鬓斑斑。

作品尺寸?24cm×36cm

创作时间?2011年


【诗书精英·熊少华】

熊少华,1962年9月生于重庆梁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史馆文史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江三峡书画院副院长、重庆中国画学会理事、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长期致力于文史研究、书画创作和诗词写作。著有诗词集《砚边诗草》、历史文化专著《破山禅师评传》(宗教文化出版社)、地方文史资料《西南祖庭双桂堂》(重庆出版社)、《竹风禅韵》、传统文化专题《诗酒风流的千古佳话-饮中八仙歌》(重庆出版社)、书画集《中国当代中青年书画家精品集-熊少华卷》(重庆出版社)、《熊少华写意花鸟册》等。


熊少华自作诗词联赋书法欣赏

熊少华自作诗《双桂堂漫步中作》

空空荡荡里,惟有我徘徊。

禅院寂而静,桂花落又开。

百年一刹那,万古几轮回。

忽见云天下,还原于本来。

熊少华自作诗《送春一首》

疏灯薄雨对深宵,倦眼抛书别梦遥。

往事如痕隔夜淡,晓看花落湿红桥。

熊少华自作诗

熊少华自作诗

熊少华自作诗《夏末宿云篆山》

秋峦雨洗罢,树色绿如染。

举步欲登临,雾中山已远。

熊少华自作诗《桂林诗稿》

《客桂林遇雨》

桂林遇雨困榕湖,大好仙乡是畏途。

欲借轩窗一放眼,远山邻水尽模糊。

《雨中泛舟漓江》

如入昌黎诗里去,似从可染画中行。

一江烟雨天生就,两岸峰峦墨写成。

碧玉青罗光上下,白云红树影浮沉。

舟人指点山深处,屋舍俨然阳朔城。

《渔夫吟》

三根竹作筏,一管篙随身。

江上捕鱼者,风波伴一生。

《桂林看山》

一路好山已看饱,群山起舞我颠倒。

恨无一管笔随身,只在腹中打草稿。

熊少华自作诗《与书协同仁由秀山返渝途中》

悠悠流动者,人说阿蓬江。

两岸绿如染,一船轻可航。

缠头苗族女,吊脚木楼房。

好景随车至,恍然入画廊。

熊少华自作诗《东山听琴》

东山峨峨夜沉沉,指上忽闻落叶声。

此际幽玄我独享,月华如洗照弹琴。

熊少华自作诗《东山听琴》

有朋抱素琴,呼我至东林。

月出千山黯,风过万树深。

寒蛩音唧唧,秋壑水泠泠。

不尽萧骚意,声声忆故人。

熊少华自作诗《醉后》

忽觉杯中酒,今宵别样浓。

两樽分上下,一醉各西东。

披发邀明月,狂歌啸晚风。

连呼李太白,余响入青空。

熊少华应邀为竹禅《忆故人》古琴曲补填之词


熊少华自作《赁居赋》

别高梁之故旧兮,客渝州之新府。

无片瓦所可依兮,无立锥之寸土。

览广厦之千万兮,皆各有其所主。

于扬子之北岸兮,当嘉陵之南浦。

赁此室以栖息兮,只孤身而独处。

惟一床与一几兮,更别无其长物。

每早出亦晚归兮,历数月之寒暑。

自俯仰于其中兮,如客蜀之杜甫。

与星月之相伴兮,借笔墨而狂舞。

或拥被而抱膝兮,或倚枕而夜读。

见渝水之消长兮,对流波而感触。

知满城之浮华兮,尽非余之所属。

慨往来之幻泡兮,惟倚窗而吞吐。

熊少华自撰联《破山堂联》

熊少华自撰联

熊少华为双桂堂大山门撰写楹联

破祖道法圆融,衣钵盛传三巴地;

双桂禅风迅急,西南咸仰万竹山。


【诗书精英·杨吉平】

杨吉平,别号老庵,1964年生于山西吉县。现为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山西教育厅党组联系专家,临汾市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当代著名书法评论家、书法家。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获中国书协“诗书合璧奖”,发表300余篇理论、评论文章,被誉为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四位书法批评家之一。获中国文艺理论评论最高奖――首届中国文艺理论评论奖一等奖、山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度山西社科百部工程一等奖、2011年度山西省社科联优秀课题奖一等奖等。出版有《书法教程》及《临汾书法史略》、《中国书法一百年》、《书法批评学》、《三笔字教程》、《书法鉴赏》等著作,其中《书法批评学》被书法杂志评为“2010年度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书法书籍”。


杨吉平自作诗词书法欣赏

杨吉平自作诗

月季花开月月同,芳姿处处动香风。

诚知此是承平世,最爱人间第一红。

摹形不易更神难,林下清风上笔端。

自信胸中无滞碍,豪情写尽与人看。

无主荷花处处开,寻幽探胜独徘徊。

青山踏遍求知己,不见屐痕亦可哀。

阴云笼天地,落叶满空山。

不见林深处,舜王带月还。

杨吉平自作诗

此生只想作诗人,好向花前醉后吟。

休说莫为些子事,春云秋月好光阴。

梨花如雪雪如花,岁岁年年岂有涯。

似水流光同水逝,空山又见一天霞。

杨吉平自作诗

家乡山水好,兄弟之情亲。

遥忆登高处,须知少一人。

杨吉平自作诗

清明又见杏花开,十里春风几度来。

叶绿树深人已去,落红如雨没蒿莱。

杨吉平自作诗

故乡山水好,兄弟之情亲,

遥忆登高处,须知少一人。

细雨微风至,呢喃燕子来。

清心听一夜,雨打槐花开。

黄鹤知何去,长江衮衮来。

龟山遥望小,亦壮我心哉。

十年扬州梦,一朝终得看。

遗风承八怪,邗水浩漫漫。

杨吉平自作诗

潇湘妃子今何在,宝玉情痴几度来。

烈烈长风吹翠竹,春花只为此人开。

杨吉平自作诗

四七年来是与非,德心沉没道心违。

长风烈烈吹千古,我欲青云学采薇。

杨吉平自作诗

梨园鹤发都欺雪,又见东风发浩歌。

自古人生谁未(不)死,春花更比墨花多。

杨吉平自作诗

不到情深不作诗,寒风吹上雪花枝。

千呼万唤君何在,又话巴山夜雨时。

杨吉平自作诗

难眠春雨正春时,吹落桃花一万枝。

北国风光何处觅,清明又见柳如丝。

杨吉平自作诗

杨吉平自作诗

惊心又见梨花白,一去佳人不复来。

谢尽芳菲应未恨,落红如雨没蒿莱。


【诗书精英·羊炯】

羊炯,男,1968年9月生于四川三台县,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

从1984年上中师时开始学习书法,大学时受川北名家马良骥先生等影响,曾广泛研习唐楷、魏碑、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等书体,九十年代中期得重庆名家周永健、毛峰等先生指导,多与川渝中青年骨干书家交流,咬定经典,转益多师。近年来重点研习行书、楷书。行书以 “二王”书风为主导,参考宋代尚意书风,深入研习米芾、苏东坡书法,由博返简,逐渐形成沉着痛快、雅逸劲爽的行书书风;楷书则以魏碑面貌为主,力求融唐楷、魏碑、行书意味于一体,追求我书我法、潇洒随意的书写状态。

先后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展览,入选重庆直辖后历届展览并有获奖。


羊炯自作诗词书法欣赏

羊炯自作诗词《念奴娇 痛悼小平》

(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逝世。日月暗淡,天地同悲。追忆小平一身,感慨万千。作此篇以示纪念。)

巨星陨落,天地吟,世纪伟人风范。指挥若定经百战,赫赫战功尽显。笑傲列强,雄师百万,挥戈扫狼烟。西南创业,旧貌换新颜。

回首阴风十载,看千山共泣,万民同怨。三番沉浮,细思量,真金岂怕火炼。规划设计,一国两制,南巡谱诗篇。世界瞩目,赞我中华春天。

羊炯自作诗词《将进酒》

君不见张旭三杯草圣传,李白斗酒诗百篇;

君不见杜康美酒醉刘怜,嵇康绝响广陵散。

古来名士竟风流,世事浮沉影悠悠。

老夫胸中自潇洒,笑看荣华终成丘。

今朝月落明还起,才送春去又迎秋。

朝闻道,夕思言;将进酒,杯莫闲。

何不归园田,朝对白水暮青山。

山水有情春风暖,物我两忘夜雨寒。

闲居何怕浮名少,丈夫俯仰天地间。

把酒解开心中意,挥毫落纸如云烟。

呼朋沽酒亦足醉,地老天荒行路难。

行路难,待月圆,

我欲飞乘嫦娥船,举杯对月邀谪仙。

羊炯自作诗词《行香子重阳》

(午后小憩,忽思重阳将至,千古诗人何不咏之?顿无睡意,遂作古词牌《行香子》以抒胸意。)

四处秋光,同看雁行,登高赋诗寄重阳。菊香阵阵,野烟袅袅,看一阵风,一阵雨,一阵凉。悲伤易老,风流永长,东篱把酒看斜阳。几番兴废,几番今古,闻雁声远,歌声悠,笑声扬。

羊炯自作诗《饮酒》

(甲午秋,客自远方来,饮至深夜似未尽兴。时秋雨至,相约数友再饮夜啤酒,大醉而归。醉能同其饮,醒能记之者,炯哥也。)

更深客未行,相约同醉归。飒飒秋雨至,盈盈雪花杯。

宾主皆豪饮,长幼无尊卑。今古多少事,何如醉一回。

夜半秋风至,客饮主人从。兴来杯中尽,情深壶底空。

世事朝朝异,人情处处同。酒酣醉欲眠,欢声细雨中。

羊炯自作诗《重阳》

梓州城东三十里,遥忆老夫年少时。

屋后青山常飞鸟,门前绿水多捉鱼。

野烟忽起风吹斜,一字成行雁归急。

而今把酒南山下,重九销魂对东篱。

西郊菊半黄,漫歌对重阳。

乾坤皆爽气,四处尽秋光。

有女初长成,齐心侍高堂。

九九登高处,同看雁一行。

今朝重阳至,登高九州同。

向菊觅诗句,闻香近秋风。

花笑思故友,酒酣望长空。

坐看南山美,家在涪江东。

羊炯自作诗《溪边野菊》

秋菊傲霜寒,一枝小溪边。

月下谁家种,风中何处眠?

谁解枝头意,焉知陶令闲。

也思园圃放,恐被桃李淹。

溪边几枝为谁香,不随世俗附庙堂。

何须共生百花丛,闲抛山涧亦芬芳。

寄身东篱一枝黄,开花何须待酒香。

纵使清风传野气,怎堪细叶傲秋霜。

羊炯自作诗《咏茶山竹海》

绿竹汇成海,秀芽向天开。

清影随风动,茶香扑面来。

曲径通高岭,直节入地埃。

遥望数十里,雅意何人栽。

羊炯自作诗《咏竹》

翠竹生山前,青笋欲凌空。

叶扫冰霜气,枝拂散乱风。

高洁无人赏,虚心万世同。

徒自不开花,勿招蝶与蜂。

屋前两三丛,经春又耐霜。

节直天生瘦,材高老来刚。

萧萧寒雨露,杳杳晚风凉。

愿取长劲竿,独钓汨罗江。

羊炯自作诗《夜读古诗作绝句》

昔日挥毫多炫技,数年泼墨难出奇。

夜来搁笔读李陶,开卷畅吟胸中诗。

眼昏灯暗读陶翁,东篱把酒菊未红。

如今难有惊人句,且抛浮名随秋风。


【诗书精英·向彬

向彬(1972.11——),笔名杉木,号梦苏堂主人,男,汉族,湖南新化人,博士后,教授。现为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系主任,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聊城大学校聘优秀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聊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泰山文艺奖”、“王羲之书法奖”、“山东书法创作成就奖”、“山东省文化艺术成果一等奖”等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六项,发表书学论文五十余篇,著有《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当代书法人才的类型与教育——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启示》、《吴门书派研究》、《中国书法家全集·文徵明》等著作十一部,出版《向彬诗词书集》等作品集三部。《文汇报》、《大地》、《北京日报》、《书法导报》等十余家报刊专版刊发其书法作品,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央文史馆等十余家机构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地的友好人士收藏。


向彬自作诗词书法欣赏

向彬自作诗《七绝·甲午岁正月初一得句》

不问输赢不钓名,也轻宠辱也无惊。

丰收自古酬勤者,一岁耕耘又启程。

向彬自作诗《七绝·学书随感》

不卖乖张不架空,吾家笔下少时风。

身心偶与诗书乐,坐看流云忽向东。

向彬自作诗《七绝·学书偶成》

大江淘尽见金砂,散落滩涂亦有华。

自信苍天酬志者,千车废纸换名家。

向彬自作诗《七绝·为西南大学书法协会作》

年来有幸作书生,一管佳毫无限情。

废纸千车终不悔,依然追梦到兰亭。

向彬自作诗《七绝·观言恭达先生草书得句》

颠张醉素砚旁宾,独倚长锋叩右军。

傲立书林君莫怪,只因腕底有乾坤。

向彬自作诗《七律·庚寅岁生日》

不惑年华惑亦来,诗心此日为谁开?

身居绛帐充夫子,志在溪山拾画材。

鬓染清霜情自老,胸怀杂念意相哀。

三秋遍布丰收果,怕问何株是我栽?

向彬自作诗《七律·丁亥岁生日得句》

敢取豪情问逝川,几番起落笑风烟。

科登博士随人愿,笔露文光梦谪仙。

万里晴空天贺寿,三秋胜景地挥弦。

平生自有河山助,驾驭龙蛇舞大千。

向彬自作诗《七绝·登天门山》

天门山下望天门,半入风中半入云。

此地空空无禁锁,入门即是有缘人。

向彬自作诗《七绝·癸巳贺岁》

满堂瑞气随春到,一岁丰收靠笔耕。

写成平生心底志,赢他事事可天成。

向彬自作诗《七绝·读书随感》

斗室容膝让壁橱,满墙经卷载归途。

书生自古矜名节,敢笑他人不丈夫。

向彬自作词《忆江南》

春来了,

柳线吐新芽。

草色轻轻花正好,

松风淡淡影微斜。

烟雨锁人家。

向彬自作词《八声甘州》

看霜风渐紧叶飘零,时序已深秋。

问天边雁字,随云南去,何日回头?

四顾凄凉如许,寒意正浓稠。

暂作清闲客,恣肆神游。


忽忆山村故里,有坡前野菊,溪畔渔舟。

听松涛呼啸,万事也无忧。

叹如今、心身兼役,为虚名、强苦逐潮流。

谁能晓、百年期短,胜负天酬。


【诗书精英·王茁

王茁,女,号怀馨馆主人,出生于1977年7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政协书画研究院院士,钦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坭兴陶协会副秘书长,文理双硕士。幼承家学,艺术传承于其父王兆儒、义父王传善,受教于刘德宏,并为紫砂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先生入室弟子。于书法、陶艺及诗词文赋等中国传统文化均有涉猎。曾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首届“张芝奖”书法展最高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大地奖”陶瓷评比金奖等一百多个奖项。作品及学术论文在《国际书法》、《中国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陶瓷科学与艺术》、《美术界》等专业期刊发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广播网、《大众收藏》、广西新闻网和广西卫视、《广西日报》、《广西画报》、《当代广西》等媒体均有报道。出版《王茁中山王篆书千字文》、《制高点——国展最高奖书家王茁》作品集等。


王茁自作诗词书法欣赏

王茁自书诗笺《鲍志强紫砂艺术馆后苑闲步》

莺飞燕舞雀眉斜,桃翠榴丹满苑花。

垂柳几番嬉碧水,清风半刻话吾家。

王茁自书诗笺《鲍志强紫砂艺术馆学艺感怀》

紫玉金砂炼彩陶,丹青水墨写离骚。

思君应有千席话,只怨身栖万里遥。

王茁自书诗笺《春日作书不成》

亭畔天涯风雨清,春深伏案愫思萦。

流云满纸不成字,但借墨香寄我心。

王茁自书诗笺《步叶培贵先生诗原韵作藏头诗之甲午中秋团圆日望祖国统一》

叶欲归根本为情,

培敦难令我仓盈。

贵私岂是祖龙意,

千载恩仇月自明。

王茁自书诗笺《归去来 秋风送故人》

初入清秋三五,

黄叶凭风舞,

曾唱诗歌欢相聚,

闻君别,忍回顾。

玉瑟怜犹豫,

伤情客,更催风雨。

惜枯柳折、花铺路,

情难语,且归去。


王茁自书诗笺《弃职从艺感怀》

不描眉笔好毛笔,但爱石章厌政章。

欲剪烦丝三万缕,翰毫有意墨留香。

王茁自书诗笺《鹊桥仙 又七夕》

穿云引羽,飞星追鹊,

它日河深缘浅。

明明此境只天仙,

未曾料人间亦羡。

入怀馨馆,上心素阁,

不过一双泪眼,

方知十指与心连,

又怎捻金针银线?

王茁自书诗笺《无语清明》

薄雾轻烟花絮扬,依稀梦里故人还。

虽说春冻寒侵骨,清泪未凉一枕霜。

王茁自书诗笺《望月圆》

玉蟾偏向别时圆,墨竹吟风数难眠。

又落青丝愁几缕,不如洗砚会婵娟。

王茁自书诗笺《五律 醉秋》

清泠摇倩影,淡月画西楼。

遣兴三杯酒,思君万斛愁。

醉挥青案笔,错泼墨云流。

弄瑟声先老,秋风搔白头。

王茁自书诗笺《一梦》

抬头满眼尽柳花,弹指一年负韶华。

别苑闲楼深深锁,问天何处可为家。

王茁自书诗笺《自嘲诗》

情长恨纸短,莫笑我夸张。

愁喜现人世,心音谁与弹?




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入选须知


一、入选条件:

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方能入选:

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或西泠印社社员,且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或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两次以上;

2.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各省市区诗词联赋创作精英,正式出版有诗词作品集或在书报刊公开发表自作诗词联赋作品10首以上。

欢迎书家自荐或提名推荐诗书精英。

二、入选资料

1.自作诗词书法作品10-30幅;

2.自作诗词释文(请按书法作品编号依次对应);

3.作者简介及详细联系方式;

4.作者生活照3-5幅;

5.诗词书法评论文章若干。

符合入选条件者,请将上述图文资料发送至QQ邮箱:421814195@qq.com;联系微信号:QQ421814195(符合条件者请注明“诗意书魂”及真实姓名以便确认)

附注:入选者将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及网站持续重点宣传推荐(每期推荐10人,老中青三结合,各省区市兼顾);并积极创造条件举办诗书精英联展及出版诗书作品集。



“诗意书魂”展标题字:

毛峰,出生于1945年10月,早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书法师从著名书画家黄原先生和冯建吴先生。 作品早年曾多次参加国展和国际展曾有作品获奖;有《论敦煌马圈湾木简书法的当代性》等多篇论文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还有国内第一本关于汉简书法创作研究的专著《汉简的临摹与创作》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曾任: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四川书学学会副会长,重庆晨报党总支书记副总编辑,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现为: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重庆市人大书画院艺术顾问,重庆市政协书画院艺术总监,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顾问,重庆书画院名誉院长,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四川美院国画系特聘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文彰50岁开始习书作诗,不过十年,收获诸多赞誉—— 诗书相伴 再造“业余”生活
原书协主席张海评旭宇书法
【申江诗潮・第083期】徐圆圆诗词一百首选登(总420期)
那些爱读书的女儿们
墨迹诗心•尚墨诗书选辑
《红楼梦》:黛玉的才情从何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