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浔一门三代四藏家

从江南古镇南浔“四象”之一张氏望族走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一位是毁家纾难资助孙中山反清革命的“民国奇人”张静江;另一位则是带着山海般的财富走向了书斋,是传统的商人和文化人的张石铭。张石铭家族不仅是名噪一时的儒商巨富,还一门出了三代四位全国著名的收藏家——藏书家张石铭、张芹伯,古钱币收藏家张叔驯,书画收藏家和鉴定家张葱玉。




 

  • 张石铭(1871-1928),名钧衡,字石铭,号适园主人。他和张静江都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也是近代著名藏书家。



张石铭在中举之前就开始藏书,至1916年编《适园藏书记》时,已集书10余万卷。其秘藏珍品仅目录《适园藏书志》(缪荃孙编)就达16卷,其中著录宋刊本45部、元刊本57部、名人抄稿本及抄校本460部,基本上包括了朱学勤“给一庐”、张蓉镜的“小琅环福地”、吴骞的“拜经楼”、顾沅的“艺海楼”等旧家珍藏。他不仅好收藏,还把一些外界不易获见的精善秘笈刊印出来,变孤本为千百,嘉惠士林。

 




  • 张芹伯(1890-1945),张石铭的长子,一位谦和、内向的学者和银行家,人称他是金融和藏书的双栖明星。


他在继承其父部分藏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使他的“芹圃藏书”中的珍本秘笈迅速增加,达到1200部,其中宋刊本88部、元刊本74部,比其父的宋元珍本的数量翻了一番,这在他的《芹圃善本书目》(台湾广元书局,1969年印行)中记录得很清楚。若把他的《芹圃善本书目》与其父的《适园藏书志》相比,可知这些宋元刊本大多数是他自己后来收集的。





  • 张叔驯(1899-1948),张石铭的第七个儿子,中国有名的古钱币收藏大王。他年轻时就已在古钱界崭露头角。


1932年分家时他30出头获得了200万元遗产,收集古钱有了充足的财源。其藏品以刀布为最好:“南张”就是张叔驯,藏品以圆泉著名。手里那一批令人艳羡的、世上独一无二的孤品珍品,就是他的“品牌”。如南唐时期铸造的“大齐通宝”、后梁刘守光所铸的“应天元宝背百”等。有一段时间他极嗜好明洪武年间的钱币,只要遇到洪武大中背“京”、“济”、“鄂”的版式,便掏钱买下。

  




  • 张葱玉(1914-1963),名张珩,是张石铭的孙子,解放后我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中国传统鉴定书画方法的集大成者、公认的中国书画鉴定界当代泰斗。


张葱玉收藏的历代名迹很多,最负盛名的当数唐代张瑄的《唐后行从图》和唐代周昉的《戏婴图》,均为国宝级艺术珍品,以及唐代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宋代易元吉的《獐猴图》,元代钱、倪瓒、王蒙、李珩等大量宋元名画。此外,他的藏书不少,铜瓷器、古钱等都玩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尖叫旅行8:南浔张家故事
大收藏家351期:古钱大王张叔驯,500大洋捡到泉界第一大漏
南浔三大藏书家
刘承幹与嘉业堂藏书楼捐献考略
南浔张石铭故居[渔歌子]
美丽中国-0329:富甲南浔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