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英论坛】缺乏格局与气度的当代书法

曾学斌隶书




缺乏格局与气度的当代书法

文/祝帅


谈到当代书法,真忍不住套用一句老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论及“书法家”帽子之多,“展览”、“比赛”之盛,甚至市场和产业之活跃,史上没有哪个时期可以和今天相提并论,然而,若论及当代书法的“格局”与“气度”,则恐怕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狭小与局促。我认为,当代书法表面繁盛的背后,是真正有格局、气度的书法艺术家的缺失。单从技法上看,今天书法的整体水平真的已经与改革开放之初“书法热”初起之时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有论者认为,今天最好的一批作者的作品比起明清二流书家都毫不逊色。但是这种水平的提升只是浅层的、表象的,掩盖不了即便当代最优秀的作者作品背后格局和气度的苍白。


无论我们把书法视作是传统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还是当代格局中的艺术门类,书法之为书法,它被千万人追捧、热衷甚至痴迷的原因,正在于好的书法作品和书法家有一种开阔、包容的气象。书法不仅仅是技法,也不仅仅是写好字,而是带有一种常规的人类活动和生活起居行为所不具备的形而上的理念和追求,我把这种理念和追求看作是书法背后的光环。书法就是过样一种背后带有光环的文化艺术现象。古往今来,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法大师,他们为书法所赋予的并不仅仅是技法上的更新和娴熟,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累积书法背后的光环,让书法本身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曾学斌隶书


然而反观当今书坛,我们在赞叹于技法的娴熟,对经典法帖的逼肖甚至形式制作的新意的同时,总感觉缺少这种被称作“光环”的东西。有人认为,这是文化修养缺失的缘故,但即便是当今一些具备一定教育程度的书家,甚至近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书写自作诗词的作品,都仍然不能够令我们满意。因此,“文化修养缺失”固然是限制当代书法发展的一大瓶颈,但还必须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出发另外寻找背后的原因。


在近年来与各种层次书法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当代书法创作群体在追求方面的缺失,正是这种缺失限制了书法家的格局和气象。很多年轻的作者热衷于各种比赛和展览,将书法成功的标准简单地设定为“入展”或“获奖”。这些年轻的作者的字越写越熟练,从技术上几乎已经无可指责,但他们除了参加比赛和展览,似乎找不到其他的舞台。这就造就了中国书法界特有的“获奖专业户”现象——由于同时掌握了“书法技法”和所谓“投稿秘笈”。所以这些作者的名字和身影频繁出现在各种展览名单之中,所谓“不是在领奖,就是在去领奖的路上”。然而,除了日复一日地投稿、领奖,这些身为职业书法家的“获奖专业户”们,似乎并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路往哪里走。

曾学斌隶书


不仅是这些年轻的作者,就连当今一些相对成熟的中年书法家也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以前是“学而优则仕”,现在仿佛是“书而优则市”——前些年通过“流行书风”和后来的“二王风”涌现出来的一些领军人物,现在早已经不再向“国展”投稿,他们的战场转向了方兴未艾的书法市场。不过,市场这东西可绝对不是什么人生理想和追求,市场在给你提供可观的经济收人的同时,也是要向你要回报的——所谓的“回报”,就是你不能轻易改变你的书写风格,甚至要迎合大众、迎合市场,市场需要的就是你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君不见,许多20世纪末、2l世纪初还在个人风格上不断探索的书家,今天一旦进入市场,就只能重复地写《心经》、《兰亭》,还有规定式样的斗方、条屏。书法每平尺的单价不可谓不低,比起画价来,那真是“工薪族也承受得起”,但产量可绝对不小。可是,当你写了成百遍、上千遍《心经》、《兰亭》之后,到底是“技进乎道”了,还是失去自我突破和创新的能力了呢?


当代书法必须拓展自己的格局与气度。对于一个真正有抱负的当代书家来说,“入展”、“获奖”这些只是虚构的泡沫,一个当代书家必须意识到,只有书法背后那些永恒不朽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东两。



曾学斌隶书


曾学斌隶书


曾学斌草书


与此相联系的,是当代书法作品的廉价。在当代艺术市场上,书法价格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用一个不太准确的描述,在相似知名度、相近学术背景和相当创作水平的条件下,绘画和书法的价格相差大概要有十倍之巨。以书法界尚健在的书法名家为例,目前作品在市场上实际流通的价格能达到每平尺5万元以上的,大概只有沈鹏、欧阳中石两位;而同等知名度和资历的画家作品早已超过50万元。中青年书法作品同样如此,在一些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物、山水、花鸟画家作品动辄每平尺数千上万元的同时,同等级别的青年书法家每平尺能达1000元且还得是“硬通货”的,已经可谓是凤毛麟角了。


有人认为,这是书法书写速度快所导致的必然现象,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因为书法自古在中国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君不见在拍卖市场上,一些古代书法作品动辄拍卖出数千万甚至数亿的价格,如传黄庭坚《砥柱铭》在保利20l0年春拍上拍出含佣金4亿余元的“天价”,传王羲之《平安帖》在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上以3亿余元成交。直到最近还沸沸扬扬的传苏轼《功甫帖》(真伪不论)只有9个字,仍然以五千余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些记录,又都是古代绘画所不可企及的。


那么,当代书法之所以如此廉价的原因究竟何在?我以为,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在外部,是因为整个社会缺乏对于书法的尊严的认可;而在内部,说到底又是因为书法界内部对书法本身不够重视。


曾学斌隶书


从外部来看,书法似乎是一个最“亲民”的领域,所谓“全民书法,翰墨天下”这样的口号至少在美术界是提不出来的,也是做不到的。在美术界至多可以提“美育”,提倡全社会都来欣赏美术、享用美术(如雕塑、建筑、环境等),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太可能提倡全社会都来画画、做雕塑甚至盖建筑,但在书法界则不然,由于操作的简便,人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会很自发地提起笔来写两个字,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民众长期以来缺乏专业的审美教育和启蒙,这使得很多人对于书法的好坏优劣缺乏判断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都有很多领导热衷于“题字”,一些对于书法有热情的明星、老干部等也轻易跨人了书法家的行列,在国家级艺术机构举办展览。这一切都使得书法给人留下“门槛低“的负面印象。


从内部来看,则是书法专业人士对所从事的专业缺乏敬畏。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一些高校仓促上马建设书法专业,招收了大量专业资质平庸的书法专业学生;由于就业难引发的“考研热”又使得许多其他行业人士通过考研、考博这种缺乏检验有效性的考试手段考取书法专业硕士、博士,此外尚有各种鱼龙混杂的“研究生课程班”。一时间,“书法博士”、“书法专业研究生”群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过剩”局面。而市场上对于“书法博士”的盲目追捧,甚至赌注押宝,恶意压价,也造成很多在读的书法专业学生唯利是图,大批不成熟的作品流入市场,出现超过底线随意定价,以“量”获利的炒作行为。这也是书法作品价格低于价值的一个内在原因。


但专业人士对书法缺乏重视的现象还不仅限于此。许多被捧为“书法大师”的泰斗级人物屡屡表示“自己不是书法家,只是写字匠”、“书法是雕虫小技,是自己的副业”之类的观念;这类观念即便在书法作品进入市场后仍大行其道。据传,山东某市场极好的已故老书法家,生前作品价格买得就极低,人问其故,对曰“书法家成功的标志不是价格高,而是让家家都挂你的作品”(大意)。如此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客观上也成为当今很多市场好的书家流通的多是所滑“商品字”,而难觅上乘、用心之糟品的一个总根源。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这位老书法家说的当然是真理,所谓“物以稀为贵”的东西不可能真正通过“长尾营销”而获利;但从书法本体的发展来看,片面追求利益导致“脑体倒挂”,使得书法产业从“智力密集型”变成“劳动密集型”,造成书法市场上价格远远低于价值的现实——这生意,又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本呢?


(祝帅,北京大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青联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九、十届全国书学讨论会最高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局决定结局,书法也一样!
清代书法家桂馥隶书作品欣赏
写书法全靠斗的书法家,竟然写出完美的隶书作品,收藏先
书法家马建旗——作品力透纸背 灵动飘逸
篆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2
大美隶书第一人——一幅书法一套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