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三彩的绝世芳华


唐代三彩叠置伎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代三彩凤首壶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



唐代三彩披鬃鞍马


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唐代三彩牵马胡俑


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汉族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三彩兽面镇墓兽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代三彩天王俑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



唐代三彩贴金人面镇墓兽


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括许多外来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唐代三彩武士俑


在今天的洛阳,有一个叫作南石山村的地方,据说制作出的三彩陶却足可媲美唐代。暂且不说其工艺水平究竟如何,但这种烧造技法或许可以让我们一窥大唐三彩的工艺流程。



 制作唐三彩的原料是一种叫作“高岭土”的优质黏土。这种黏土可不一般,经过长时间的淘练和陈腐之后,它的质地变得极为细腻,像橡皮泥一样可塑性极强,又不容易变形。同时又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使粘结的部分浑为一体,晾干后不易开裂。



有了优质的原料以后,就是塑形了。图中高水旺正在雕塑一匹半个人高的骏马。在制作大型或者较为复杂的三彩时,通常是采用雕塑成型的方法。高水旺说,最难雕刻的部分是马的眼睛和嘴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匹马的全部灵气就汇聚在这两个部位上。眼睛要怎么修才能带神,嘴巴要怎么咧才有劲,这里面可都有讲究。




对于较小的器件则可以采取模制成型的方法。通常分为两到三个模具,各部分分别成形后再将它们合在一起。



 接着还要修边,将模具贴合处产生的多余边角剔去,并贴上装饰用的花纹或其他小附件。



 坯胎成型晾干后,就进入不带釉的第一次烧造,称为“素烧”。高水旺所搭的窑形状像一个馒头,当地称为“馒头窑”。经过1100℃左右的高温烧造,坯胎在冷却后呈现出温润的乳白色,像一块洁白的画布在等待着涂抹。




接着,便是形成唐三彩特有色泽的最关键一步——施釉。这些釉料由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调制而成(至于具体的配方当然就不方便透露了)。从图片上看,这些釉料不过是深浅不一的红色罢了,可是在下面的图片中你会看到,经过烈焰的洗礼,这些红色将分化成五颜六色。



挂上釉色以后,便进入第二次烧造,称“釉烧”。在900℃的高温中,这些釉料的颜色发生奇妙的变化,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黄、绿、褐等颜色釉被表现得绚丽多姿,它们自然垂流,相互交融,颜色在泥胎上奔跑,如同它诞生的那个时代那样自由而奔放。




在最后的烧造过程中,窑炉内会发出“噼呖噼呖噼呖”清脆的响声,这是釉片的开裂。这一过程形成了唐三彩特有的纹理,一些细密的裂纹,你只有贴得足够近才能看清,它们被形象地称为“蜻蜓翅膀”。



 如果是仕女俑,还得再加一道工序,叫作“开相”。为了表现人物更为细腻的表情,仕女的脸部通常不施釉,而是改用矿物颜料来涂画。


这就是唐三彩工艺品制作的全部流程。说不定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唐三彩也是这么被制作出来的。



唐代三彩载货卧驼

唐三彩这一种工艺品的特点,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这个造型是鸡头器皿,从考证它当时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在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从人们的使用中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END·
 

wenwuchina

一个有趣的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鉴定唐三彩瓷器的真假
唐三彩的兴起和他的特色;为何唐三彩能拍出千万的价格?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游-20 唐代的唐三彩、双龙耳白瓷壶等
唐三彩的颜色是哪三彩
物华天宝——唐代三彩秞陶精华展欣赏
◆唐 三 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