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雍正琺瑯彩洋彩瓷器标准器 台北故宫藏

琺瑯彩瓷,是指使用琺瑯彩料在瓷胎上彩繪裝飾紋樣的瓷器。在這個以雍正朝作為主題的展示中,將從技術和裝飾紋樣兩個面向,一探琺瑯彩瓷在雍正朝的轉變與發展。

1.清 雍正琺瑯彩瓷五倫圖碗

 (凤凰、仙鹤、鸳鸯、喜鹊及黄鹤各一对借以象征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及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

  傳世琺瑯彩瓷絕大多數屬於清宮舊藏,加上器表紋樣極其精美細緻,故自紫禁城開放成為故宮博物院以來,即成為藏家鑑賞追逐的目標。坊間對於此類產品因而也出現「古月軒瓷」,由姓金名成,字旭映,或胡姓畫匠所畫的瓷器等多種說法。時至今日,檢閱相關文獻與檔案,可知幾乎傳世的所有琺瑯彩瓷自盛清後皆收藏於乾清宮中的庫房裡;不僅流傳有緒,而且甚至連同乾隆朝配製的楠木匣一起收貯,明顯地無「古月軒」典藏的史實,也無衍生的胡姓畫匠之說。

  「金成」、「旭映」,是雍正朝琺瑯彩瓷上經常出現的兩枚印章。尤其是畫有紅彩花卉的作品上,一定看得到這兩枚印章。事實上,從琺瑯彩瓷產燒背景的淵源脈絡來看,康熙朝時西洋畫琺瑯器與技術傳入清宮創燒之際,必須使用原施於金屬胎的琺瑯料施塗於瓷器上。康熙時造辦處尚未能自行提煉彩料,以致許多顏色必須仰賴進口,而透過不同色料的混合才能創造出更多的顏色。在以西洋技術為前導下,一類以金發色的金紅彩,因在清朝前所未見,遂對清宮造成極大的衝擊;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持續不懈地試驗,冀望能開創出屬於清朝本土的紅色彩料。

2.清 雍正琺瑯彩瓷黃地蓮花碗

   雍正六年(1728)怡親王允祥在造辦處主持彩料提煉計畫,最後成功地提煉出十八種顏色,為雍正琺瑯彩瓷的產燒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但其中並未包含紅色顏料,致使雍正皇帝和怡親王仍然必須持續督促研發工作的進行。不過透過現在的顯微觀測,卻發現雍正朝其實已能掌握源自西洋以金發色的技術。此一傳承自康熙朝,從廣東一路到清宮,乃至拓展至景德鎮的金紅彩,其成就足以和古今中外相互輝映,應是此一展覽給予「金成」、「旭映」的詮釋。

  同樣地,在裝飾紋樣上,由於雍正皇帝倡導「內廷恭造式樣」,親自發出「秀雅」、「細緻」的要求,也指定唐岱、戴恆、賀金昆、湯振基和郎世寧等院畫家為畫琺瑯器製作稿樣。影響所及,無論是滿飾紋樣或裝飾有詩、書、畫、印四種元素的組群,無不美輪美奐。

3.清 雍正琺瑯彩瓷青山水盤


   環顧海內外,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之雍正琺瑯彩瓷,無論質地和數量,均堪稱世界之冠。藉此展覽的推出,期待觀眾能與策展人一起透過實物檢證文獻記載,以更進一步認識雍正朝的琺瑯彩瓷。

   雍正皇帝繼承康熙皇帝企圖超越西洋的想法,自即位後持續推動畫琺瑯產造。在怡親王允祥襄助下,不僅自行煉料,同時透過督陶官年希堯辦料、覓匠,讓造辦處與景德鎮御窯廠密切交流;影響所及,御窯廠產燒的洋彩瓷器在用料和紋樣佈局上,也出現與清宮琺瑯彩瓷相似的特色。

4.清 雍正琺瑯彩瓷青山水碗


   就產造技術面向來看,雍正朝琺瑯彩瓷的生產,一方面仍然延續康熙朝的模式,同時使用庫藏和新燒兩類白瓷作為繪製的胎體。對紅色琺瑯料也持續試驗並力求突破。但產造的地點除紫禁城還擴及圓明園和怡王府。琺瑯料的調合劑,亦從西洋技師慣用的多爾那們油逐漸轉換成可能是國產的芸香露,呈現出轉折發展的跡象。

   琺瑯彩瓷於康熙朝創燒之際,使用金屬胎琺瑯料繪圖。研磨出來的玻璃粉末尚且必須加膠或調油,才能施塗在器胎上。與舊有一般瓷器的釉上彩不同,初期因進口琺瑯色料有限,需要倚賴混合調配才能創造出更多顏色的琺瑯料。其中,從西洋引進以金發色的金紅彩,前所未見,引發極大衝擊,使得雍乾兩朝紛紛加以研發,這些以金發色的胭脂紅釉系列作品,反映出康、雍兩朝從試驗至掌握相關技術的經過。

  清宮料款  :雍正琺瑯彩瓷燒製過程中,彩繪紋樣和寫款的工序幾乎都在造辦處中完成。以藍色琺瑯料在作品底部書寫「雍正年製」四字款識者,屬於清宮料款組,代表它們繪燒於造辦處。

5.清 雍正琺瑯彩瓷紅地翠竹碟


  景德鎮青花款: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都非常重視琺瑯彩瓷,影響所及,使得景德鎮自康熙朝以來即產造作風與宮廷相似,但器底寫有青花款識的作品。產燒於康熙朝的作品,器底寫「康熙御製」,而雍正產燒者則寫「雍正御製」。一方面暗示康、雍兩朝的傳承關係,另一方面也標誌出它們繪燒於景德鎮御窯廠。

6. 清 雍正洋彩瓷紅地四季花卉鍾


   雍正皇帝於雍正五年(1727)降旨頒發「內廷恭造式樣」,指示宮廷文物必須與宮外生產的「外造之氣」有所區別,以從中建立一個專屬宮廷的風格樣式。

   就琺瑯彩瓷的裝飾紋樣而言,詩、書、畫、印四種元素,因鮮見於宮外造作,故堪稱之為「內廷恭造式樣」。追溯起源,雖然在康熙朝以偶有此種先例,然而因裝飾在雍正珐瑯彩瓷上的圖畫、題句和印章,乃至於器底款識,都有更為豐富多元的組合和格式,不僅一舉改變了康熙朝的風格,而且在畫匠和寫字人的通力合作下,詩、畫、印三者意涵相通,互為輝映。

  詩語畫梁:出現在這組作品底部的款識為「大清雍正年製」六字青花款,和琺瑯彩瓷「雍正年製」四字料款的表達方式明顯有別。但因搭配的題句、印章與書寫風格,都和料款琺瑯彩瓷相似,因此可視為是造辦處使用景德鎮生產的白瓷來畫琺瑯的例子。

7.清 雍正琺瑯彩瓷花竹圖盤


 帝王品味: 經過雍正皇帝特別嘉許的裝飾紋樣,如青山水、赭墨山水、百花斗方山水,和孔雀紋、飛鳴宿食雁,以及經過審核同意的梅、蘭、竹、菊四君子等裝飾紋樣,都可視為是表現於琺瑯彩瓷的帝王品味。

8.清 雍正琺瑯彩瓷孔雀圖碗


9.清 雍正琺瑯彩瓷青山水盤

  詩書畫印:「詩」,指選錄自隋、唐、宋、元、明歷朝詩人的名句;「書」,是皇帝欽點寫字人的書法。「畫」,乃由畫琺瑯人執筆或轉繪自院畫家手稿的圖畫;「印」,則為呼應裝飾紋樣,分別由一組三個詞彙所組成的吉祥佳句。

10.清 雍正琺瑯彩瓷玉堂富貴盤


  山高水長:追溯歷史典故,「山高水長」用以形容古代讀書人的道德風範。在這組以青綠山水為裝飾紋樣的作品上,印章也相呼應地出現「壽如」、「山高」、「水長」和「壽如」、「德高」、「志遠」,明顯地反映出雍正皇帝不僅期勉自身的德行能與壽命相始終,同時也盼望能活得像自然山水一樣天長地久。

11.清 雍正琺瑯彩瓷虎丘山水碗


  鳥語:麻雀、喜鵲、藍鵲、春燕、鴝鵒、黃鸝、鵪鶉、蘆雁、雉雞、孔雀、鳳凰、丹頂鶴等,都是雍正琺瑯彩瓷經常看到的珍禽。它們的出現,象徵太平盛世;也改變了康熙朝靜謐的畫面,將一幅幅琺瑯圖畫裝點得熱鬧非凡。

12.清 雍正琺瑯彩瓷藍鵲竹石碗


 花香:梅、蘭、竹、菊、玉蘭、海棠、牡丹、月季、芙蓉、桂花、石榴、天竺、水仙、萱草、山茶、杏花、桃花、蓮花、紅棗和靈芝等,五顏六色、枝態婉轉。不僅種類更勝康熙朝,同時也象徵四時長春

13.清 雍正琺瑯彩瓷五色牡丹碗


14.
清 雍正琺瑯彩瓷節節報喜把壺


-----------------------------------

其他台北博物院所藏的不一一说明了,如下图示:







































































-------------------------------------------------  琺瑯彩瓷的用途

根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皇帝不僅將裝飾著「精細」、「秀氣」紋樣的琺瑯彩瓷送給素有邦交往來的蒙古和西藏的王公貴族,同時也降旨配匣作為典藏品,以備永遠傳世。

  「琺瑯彩瓷」指的是使用琺瑯料,以混融中西繪法進行裝飾的瓷器,生產地位於宮中造辦處。「洋彩瓷」則是在江西景德鎮御窯廠生產,部分使用琺瑯料進行裝飾的瓷器。至於「粉彩瓷」,是清末民初時對洋彩作品出現的一種新的稱呼。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北故宫雍正珐琅彩标准器展览
绝世瑰宝珐琅彩瓷
雍正珐琅彩秀雅帝王瓷
馬燕洋|論雍正官窯琺瑯彩瓷藝術的巔峰
康熙御制“福寿双全”双耳瓶
“古月轩”瓷器的辨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